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尿毒症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8年6月~200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就诊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发生尿毒症脑病(32例)及对照组(89例,无尿毒症脑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原发病、血压情况、血液透析时间、血液透析频率、是否定期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治疗及实验室检查情况,以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确立尿毒症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尿毒症脑病组年龄、尿毒症的原发病、血液透析频率、是否定期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血BUN、HGB、Ca2+、iPTH、GLU2+、K+、CO2CP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血K+小于3.5mmol/L、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以及未定期行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治疗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尿毒症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值和95%可信限分别为2.879、1.069~6.661,4.124、1.534~9.723,5.620、2.184~11.783。结论血K+小于3.5mmol/L、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以及未定期行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治疗是尿毒症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毒症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02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尿毒症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为10.78%。以是否发生尿毒症脑病为应变量,以血压、血红蛋白、血肌酐、CO2CP、钠钾离子浓度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CO2CP、钠离子、应用头孢菌素是尿毒症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尿毒症脑病的发生与血红蛋白、CO2CP、钠离子、应用头孢菌素等因素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尿毒症性脑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07—2014-08住院的66例尿毒症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2组患者危险因素特点,并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发症情况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尿毒症原发病、血液透析频率、血液尿素氮、血钙、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指标值均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分析尿毒症性脑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性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毒症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等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异常,称为尿毒症脑病(ruemic encephalopathy,UE),也称为肾性脑病。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和生活质量。肾功能衰竭,特别是急性起病或快速进展时,可引起脑病或昏迷伴过度换气和明显的不自主运动表现,包括震颤、扑翼样震颤、肌阵挛和手足搐搦。局灶性或全面性癫痫发作及局灶性神经体征常见,可出现去皮层或去大脑强直姿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易并发狼疮脑病的危险因素,并研究不同临床及影像分型的狼疮脑病患者预后情况。方法对52例狼疮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75例无脑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对照,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探讨狼疮脑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不同临床及影像分型的狼疮脑病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抗双链DNA抗体(+),血红细胞减少,尿红细胞增加,ALT增加,AST增加,尿素、肌酐增加,A/G减少与狼疮脑病的发生相关,存在尿红细胞增加、AST增加、肌酐增加的患者发生狼疮脑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对照组。(OR=3.196,95%CI 1.2048.484;OR=7.080,95%CI 2.3588.484;OR=7.080,95%CI 2.35821.259;OR=23.809,95%CI 4.71721.259;OR=23.809,95%CI 4.717120.187)。临床表现为神经损害型的狼疮脑病患者预后明显好于精神障碍型,影像分型中局灶型患者的预后好于弥漫型。结论尿红细胞增加、AST增加、肌酐增加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易并发狼疮脑病的危险因素。对于狼疮脑病患者,神经损害型预后明显好于精神障碍型,影像分型为局灶型预后好于弥漫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并发迟发性脑病(DNS)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本院CO中毒患者311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CO暴露时间、中毒原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头颅CT表现、血清血红蛋白(HG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高压氧治疗情况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筛选DNS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0岁、CO暴露时间>12h、低GCS评分苍白球低密度影与DNS的发生相关。结论老年、暴露于CO时间延长、意识障碍严重及苍白球低密度影是DN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一氧化碳(CO)急性中毒后出现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记录和随访结果诊断DEACMP。收集的临床变量包括年龄、性别、CO暴露持续时间、意识丧失持续时间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DEACMP和非DEACMP2组间的变量。结果10例患者(20.0%)被诊断为DEACMP。DEACMP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其次为缄默、帕金森综合征、尿失禁、癫痫和去皮层状态。DEACMP组的CO暴露时间显著大于非DEACMP组,2.5(0.5~8,25%~75%Q)h vs 0.3(0.3~0.5,25%~75%Q)h(P=0.007);同时DEACMP组的昏迷时间显著大于非DEACMP组,7.0(1.5~15.4,25%~75%Q)h vs 1.0(0.3~2.0,25%~75%Q)h,(P=0.004)。结论DEACMP是急性CO中毒患者常见的并发症;CO暴露时间和中毒后昏迷时间是DEACMP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CO中毒患者进行神经心理症状的随访有利于其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自2009-06—2015-06在本院消化内科、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2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肝硬化患者和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各126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及生化资料。结果单纯肝硬化组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结果显示,除腹水外,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钠(Na+)、血氨(AM)、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在2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患者与预后相关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Na+异常、血清TBIL异常、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HE分期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血AM异常、ALB异常、SCr异常、PT异常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钠、血氨、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血尿素氮、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是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钠异常、血清总胆红素异常、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分期是影响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产科影响因素,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病残率及病死率,为临床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分析,对在周口市人民医院出生的110例HIE患儿和11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对导致HIE的产科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9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分别为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羊水污染、阴道助产、产程异常、子痫前期(重度),以及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7分、5min Apgar评分≤7分、10min Apgar评分≤7分,将这9个危险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产程异常和1min Apgar评分≤7分与HIE的发生密切相关。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与HIE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得知导致HIE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产程异常、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7分与HIE的发生关系密切,且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与HIE的病情严重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孕产妇的监护,及时的处理产程异常和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提高产科的诊治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的新生儿复苏水平,可有效降低HI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07—2016-07在我院重症病房住院治疗的122例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1匹配选择122例单纯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研究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BUN、Scr、ALT、AST、HBV-DN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BC、HGB、PLT、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AST、BUN、HBV-DNA是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比(OR)值分别为2.875、2.134、2.076、1.873、3.622、2.985、1.946。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AST、BUN、HBV-DNA是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会增加痴呆的患病风险,然而关于糖尿病与痴呆之间关联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糖尿病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两部分,一是与糖尿病相关的因素,如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等,二是糖尿病继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许多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在糖尿病相关痴呆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包括胰岛素抵抗与信号转导通路受损、炎症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及自噬等。这里我们就糖尿病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一系列发病机制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在尿毒症性脑病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106例尿毒症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血气分析结果,同期按照1:2的匹配选择53例单纯尿毒症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尿毒症脑病组患者pH值和HCO3-为6.95±0.04和15.63±2.74,显著低于单纯尿毒症组的7.16±0.05和17.14±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2,P=0.024和t=2.006,P=0.043);尿毒症脑病组患者PaCO2显著高于单纯尿毒症组(6.425±0.12vs 6.313±0.13;t=2.531,P=0.005)。尿毒症脑病组PaO2和SaO2显著低于单纯尿毒症组(P0.05)。与之对应的关于血气相关指标紊乱比较中显示,pH值和HCO3-反应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率分别为85.85%和90.56%,显著高于单纯尿毒症组的69.81%和79.25%(χ2=5.790 P=0.016和χ2=3.950 P=0.047)。2组患者PaCO2和PaO2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6.79%vs 49.05%(χ2=4.772,P=0.029)和43.40%vs 22.64%(χ2=6.568,P=0.010)。结论血气分析有助于早期发现及诊断尿毒症性脑病患者,应在目前的医疗基础上加强尿毒症性脑病患者的常规血气分析检查。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发病率及其流行特征,分析有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收集资料数据等,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广东省HIE发病率为0.92%。产妇心脏病、贫血、流产次数、胎位因素、催产素、胎头吸引、胎膜早破等19项因素为HIE发病的危险因素,怀孕次数、接近分娩的最后一次产检以及较高等级的产检医院为HIE发病的保护因素。羊水不正常、出生体重增加、5min Apgar评分异常、出生皮肤颜色、呼吸、心跳异常、1minApgar评分异常、出生时反射异常、出生第一天神志异常等因素为HIE发病的胎儿、新生儿危险因素。结论避免与HIE发病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关注保护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相对地减少和预防HIE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01—2014年在豫北地区10家医院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75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并随访90d以上,根据以后是否发生DEACMP分为ACMP组和DEACMP组,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昏迷时间、昏迷程度、吸烟饮酒史等26个指标进行统计归纳,分析ACMP后患者发生DEACMP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752例ACMP患者中127例发生DEACMP,发生率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MP患者男性较女性更易患DEACM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时间12h者DEACMP发生率明显升高,48h者58.3%发生DEACMP;中度以上昏迷、病理征阳性、丧偶、吸烟史、饮酒史、重大精神刺激等患者发生DEACMP风险大于无此类病史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MP急性期颅脑CT异常、并存其他疾病其DEACMP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丧偶、头颅CT异常、昏迷程度、昏迷时间是发生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较多,尤其对40岁以上、男性、有丧偶史、头颅CT异常、中度昏迷以上、昏迷时间12h的ACMP患者应特别注意加强临床监测,提前采取干预措施给予病前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体分流术后并发肝性脑病(H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12—2016-12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门-体分流治疗的1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依据其术后6个月内是否并发HE分为观察组(并发HE,n=31)与对照组(未并发HE,n=111),比较2组性别、肝硬化病因、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血钠、血红蛋白(Hb)、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性别、肝硬化病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钠、Hb、血清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年龄为其术后发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钠、Hb与血清Fib水平为其术后发生HE的重要保护因素(P0.05)。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年龄为门-体分流术后患者发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钠、Hb与血清Fib水平为保护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对HE高危患者施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HE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15例,根据是否出现迟发性脑病分为2组,31例伴有迟发性脑病作为观察组,84例不伴有迟发性脑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基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115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31例出现迟发性脑病,发病率为26.96%; 31例患者中58.06%表现出痴呆或智能障碍,29.03%表现出椎体外系功能障碍,12.90%表现出精神行为异常; 2组的性别、BMI、职业特点、中毒史、饮酒史、WBC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的年龄、一氧化碳环境暴露时间、昏迷时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血管病史、呼吸系统疾病史、贫血史、吸烟史、CT/MRI异常、CK、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治疗时间、脱水降颅内压治疗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中毒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年龄、中毒程度、CO暴露时间、贫血史、心血管病史、昏迷时间、CK、CRP均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压氧治疗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根据CO中毒患者的年龄、中毒程度、CO暴露时间、昏迷时间、既往病史及CK、CRP水平、是否接受足够的高压氧疗等可对DEACMP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危险因素的防治规划。方法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288例脑出血患者、其它疾病对照者及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了73个项目的测查。结果(1)高血压病史、高血压、高体重指数、脑血管病遗传史、高血糖、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食肉、蛋、盐过多、吸烟、饮酒量大、睡眠时间过长为脑出血的危险性因素。(2)午睡、文体活动、服用降压药、经济情况好、开展健康教育为脑出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防治脑出血的根本措施为:持续降血压、减体重、降血脂、降血糖、控烟、控酒、减少盐肉蛋的摄入量、适当进行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称为尿毒症脑病(ruemic encephalopathy,UE),也称为肾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以出现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癫痫发作、言语及运动障碍、中枢盲等,易引起误诊、误治。若能及时诊治,可使病情尽早好转,并提高存活率。本文报道1例以肢体无力为临床表现的尿毒症脑病患者,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加深对尿毒症脑病概念的理解,提高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与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 60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随机分为HD治疗组和CVVH治疗组各3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GCS评分、NIHSS评分、β2-MG、PTH、BUN、Scr变化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与同组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GCS评分、NIHSS评分、β2-MG、PTH、BUN、Scr均改善(P0.05),但治疗后比较,CVVH组较HD组的GCS评分、NIHSS评分、β2-MG、PTH改善明显(P0.05)。结论 CVVH治疗尿毒症脑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