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疗抑郁症伴慢性疼痛症状问题一直是临床的中心问题,科学家对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 制进行探索研究发现,促炎因素和抗炎因素之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是导致抑郁症伴慢性疼痛发生、发 展和预后的关键所在。现综述归纳和总结炎症因素在抑郁症伴慢性疼痛的机制,并对药物治疗在这类 疾病中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生活事件量表,对入组的难治性抑郁症和非难治性抑郁症进行调查和评定,并做相关统计分析。结果难治性抑郁症组在伴有其他慢性躯体疾病和慢性起病者的频率显著高于非难治性抑郁症组。两组在发作次数、住院次数、起病形式、绝望感、躯体焦虑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影响难治性抑郁症因素依次为:伴有其他慢性躯体疾病、首次发病年龄、慢性起病形式及躯体焦虑因子。结论发作次数频繁,病中绝望感重、躯体焦虑明显可能是难治性抑郁症的有效预测因子,临床上仅凭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不足以区分两组患者。抑郁症伴有其它慢性躯体疾病、首次发作年龄偏小、起病形式缓慢且躯体焦虑症状严重者,可能是导致抑郁症难治性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生活事件在老年期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并与非老年期抑郁症比较。发现老年期组病前生活事件中家庭问题,躯体疾病和经济因素3项均高于非老年期组。据此认为老年人在重大的刺激下易于产生抑郁,因而如何正视或减少重大的生活事件刺激,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成年期抑郁症。在青春期抑郁症中,发病率及临床表现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差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均提示性激素在促进性别分化的同时也将导致青春期抑郁症出现性别差异。因此,对性激素影响青春期抑郁症性别差异的发生机制研究在青春期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作为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至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研究提示,遗传与 环境的交互作用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与抑郁症的发生发 展可能存在紧密关系。现综述表观遗传学中的研究热点 DNA 甲基化修饰、5- 羟甲基胞嘧啶与抑郁症之 间的关系,旨在更全面地为抑郁症的病因和治疗提供新证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抑郁症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精神疾病,常与一些躯体疾病共病,尤其是慢性躯体疾病并发抑郁症更加突出,老年人群中出现共病的可能性更高. 与抑郁症共病的常见躯体疾病主要有: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痴呆、慢性疼痛、多发性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病、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  相似文献   

7.
<正>偏头痛与抑郁症共病现象经常被报道,然而二者共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背外侧前额叶皮层、5-羟色胺、中枢敏感化作用、丘脑边缘系统的激活、鼻窦缺氧性一氧化氮理论及遗传因素等可能与其发病机制相关。探讨偏头痛与抑郁症共病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偏头痛与抑郁症共病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偏头痛与抑郁症共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偏头痛初次发作的头痛强度、偏头痛的前驱症状、偏头痛家族史和偏头痛残疾。无论是慢性偏头痛还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性别差异的临床研究王树阳于振剑张宝廷关于精神疾病存在着性别差异问题,近年来报道在逐渐增多,现对抑郁症男女患者在临床方面的差异作一回顾性分析研究。1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1976年12月~199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所有抑郁症患者282例,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的性别差异,为自杀的干预和预防提供更多的证据.方法 依据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入组122例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和129例无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不同性别间各项目的比较分析.结果 男女抑郁症患者在婚姻、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和生活事件、艾森克人格测验的内外倾向、神经质和掩饰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男性与女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应对方式,良好的家庭环境,在自杀预防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病因复杂,遗传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中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因涉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代谢而参与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发病、症状和疗效的关系,以及其对抑郁症脑影像的影响等,总结了目前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希望以此为深入理解抑郁症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未来抑郁症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