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1月24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起病形式、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CVST临床表现以颅内高压症状多见如头痛、恶心、呕吐(约占71%),约67%患者存在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CVST最常累及横窦和乙状窦,其次是上矢状窦。磁共振静脉造影(MRV)的影像质量高,能清晰显示病灶。9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症状明显缓解,均未发生出血。死亡2例(约占8.3%)。结论 CVST是一种可能致命的神经系统急症,MRV是CVST较好的诊断方法,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发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诊治方法。
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儿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12例儿童脑静脉窦血栓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儿均表现出颅高压症状。鼻窦炎(7例,58.3%)可能为儿童CVST主要发病病因。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显示最常见的受累静脉窦为乙状窦和横窦(各11例,占97.1%)。经降颅压、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8例痊愈,4例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结论 CVST患儿常以颅高压症状就诊,感染为儿童CVST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神经影像学检查能为确诊提供依据,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24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揭示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因、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影像学特点作为重点讨论部分,包括MRI、MRV和DSA表现.结果 24例CVST患者中16例的病因分别为凝血机制异常(33.3%)、产褥期(12.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3%)、雌激素水平异常(4.2%)、贫血(4.2%)、肿瘤(4.2%),另8例病因不明;24例患者起病症状包括:头痛、复视、抽搐发作、肢体无力和视力障碍.体征包括:视乳头水肿、偏瘫、脑膜刺激征和意识障碍.影像学特点:MRI 18例有异常改变,其中12例显示静脉窦部分或全部节段性流空消失,代之以短T1长T2信号;MRV 23例相应静脉窦不同程度显影缺失.DSA检查,每例患者均见一处或多处静脉窦狭窄、充盈缺损和显影不良.结论 CVST多数伴有头痛、视乳头水肿、颅压升高,影像学窦腔或浅静脉有异常,临床应想到CVST,确诊需要DSA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10-2013-05收治的25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起病形式、主要症状、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等情况.结果 CV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以亚急性起病,以颅内高压症状多见(头痛、恶心、呕吐,约占80%),约40%患者有视乳头水肿,少部分患者存在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CVST最常累及横窦和乙状窦,其次是上矢状窦.磁共振平扫(MRI)加静脉显影(MRV)能清晰显示病灶.抗凝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一般不增加出血风险.结论 CVST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神经科急症,症状无特异性,易造成漏诊和误诊,MRI+MRV是CVST较好的诊断方法,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0例CVST患者的起病形式、可能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治疗结果及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CVST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并逐渐加重;临床表现多为高颅压综合征,脑脊液压力多数升高,影像学表现静脉血流减慢,闭塞,脱水、抗凝治疗疗效佳。结论 CVST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缺乏特异性,易漏诊或误诊。头部CT及MRV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以肝素抗凝及静脉溶栓为主,必要时可联合介入溶栓治疗,及早诊断、早治疗是救治关键。  相似文献   

6.
MRI和MRV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MRI和MRV对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受累的脑静脉和静脉窦有上矢状窦9例,横窦5例,直窦3例,乙状窦2例,大脑大静脉合并大脑内静脉2例。常规MRI可见受累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静脉窦内信号高低不一,11例脑实质内出现静脉性脑梗死表现,其中4例合并出血。增强扫描15例静脉窦内出现充盈缺损及静脉窦壁强化表现,9例脑实质内出现脑回样强化。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结论MRI和MRV是诊断和随访CVST形成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我科CV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10例均为中青年患者。临床表现头痛10例,视物模糊3例,癫发作2例。MRI+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显示脑静脉窦异常10例。本组均予以抗凝、脱水治疗,痊愈3例,好转7例。结论 CVST的临床特点是中青年人发生率高,以头痛等颅高压症状为主要表现。MRI+MRV能显示闭塞的静脉窦及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CVST的患者,均行抗凝治疗和脑室-腹腔分流,随访1~2年。结果 CVST主要症状为外伤、感染后头痛,颅内压增高,视力减退,精神症状;神经影像学表现为CT增强扫描后可见静脉窦内“空三角征”,MRI示静脉窦正常流空影的形态消失,出现长T2、短T1信号;MRV示静脉窦血流不连续或缺失,梗阻远端侧支循环血管建立或其他引流静脉异常扩张;3例患者经抗凝及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对临床急性起病的颅高压征,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病人,应高度怀疑CVST,及时行MRI及MRV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抗凝和溶栓治疗为治疗CVST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经济有困难的CVST患者,行抗凝及脑室-腹腔分流短期内疗效满意,不失为一种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附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以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2例颅内CVST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病人中,围产期9例(妊娠剧吐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2例,头部外伤1例;颅内压增高及皮质受损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流变学检查显示血液高凝;CT表现水肿、低密度影;MRV、DSA可显示血栓部位和程度;采用降颅压、扩容、扩疑治疗,4例痊愈,8例好转。结论 围产期高发,血液成份改变、病理妊娠与本病发生有关;影像学检查为确认该病主要手段;降颅压、抗凝、扩容治疗显示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多为亚急性起病13例(65%);病因以非感染因素13例为主(65%),头痛17例(85%)、视乳头水肿12例(60%)、血浆D-二聚体增高14例(70%),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的19例均阳性(100%);累及最多上矢状窦18/42支(42.8%),累及2支以上12例(60%)。及时抗凝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CVST是神经系统急症,临床表现复杂,医师考虑病人为CVST应及时做MRV多可明确诊断,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