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快速成型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它在医学教育及临床治疗中承担重要作用,研究运用快速成型术来研制医学训练模型,改变模型材料结构,探求制造新技术是一顶重要的任务。 目的:探讨快速成型制造形术的原理及方法,研究快速成型术在临床诊断、治疗及医学模拟教学中的运用前景。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美国科技信息所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包括快速成形制造术、医学模拟教学、人体仿生材料、临床治疗方面最有代表性文献报道。 结果与结论: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不能制作或难以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人体器官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制造手段。采用 PRM 技术制作三维医学模型,不但可以使解剖特征具体化、医生之间以及医生与患者之间易于交流,使患者易于理解医生策划的手术,而且可用于模拟教学中,指导操作,进行手术过程操练。在临床诊断和外科手术策划中,可有效提高诊断和手术水平,缩短时间,节省费用。随着生物材料知识的发展,快速成型产品在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将不断增长,从仿生性医学训练模型研制到人体骨骼再生植入,再到器官置换,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制自动化运动治疗设备是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和家属的迫切要求,而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相对昂贵。目前国内外尚无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结构合成一体,体现出两者作用相辅的运动治疗仪。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电脑多功能运动治疗仪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训练,观察其训练效果。 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手法,如Bobath握手、桥式运动、翻身、PNF技术训练、坐位平衡和站立平衡功能训练等。试验组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电脑多功能运动治疗仪训练偏瘫侧上下肢体。治疗30 d后采用Brunnstrom方法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以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0 d后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较明显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采用自行研制的电脑多功能运动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有利于其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尽早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关键词:电脑多功能运动治疗仪;研制;偏瘫肢体;主动运动;被动运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数据时代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与训练方式。方法在教育及训练的实践中提出了:大数据是对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需求、大数据在教学中的问题式学习模式、大数据时代研究生导师教学作用的三个基本思路,并从理论上与实践中予以论证。结果在教育理念上,充分表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则以素质为本位,积极推行大数据在教学中的作用,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实现个性化教学。结论本文所倡导的这些教育学新思路,很适合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与训练,有利于加快培养医学领域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4.
摘要 背景:由于半月板属于人体软骨组织,其自行修复较难,对于多数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对其进行半月板缝合或切除很难起到修复的效果,组织工程学手段为其修复提供了可能与研究方向。 目的:对半月板生理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进行阐述,探讨在对其治疗过程中组织工程学领域重点关注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i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1980/2010有关半月板生理结构、生物力学特征以及半月板损伤修复过程中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的文献。英文关键词为“the meniscus, damage, biological materials”,中文关键词为“半月板,损伤,生物材料”。排除重复及较陈旧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共保留25篇文献进一步归纳分析。半月板损伤后自我修复较难,生物材料成为软骨组织修复的重要手段,种子细胞的培养与分离,理想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研制成为制约半月板损伤修复的关键问题。细胞生长因子的调节作用为半月板种子细胞的繁殖与再生提供了更大保障,半月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研制经历了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研制的快速发展时期,复合材料可以弥补单一材料存在的诸多缺点和不足,为新型材料的研制开辟了新思路。细胞的培养与分离以及纳米等仿生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国外有很多脊柱侧凸方面的有限元研究,均是在建立良好的有限元脊柱侧凸模型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国内尚未有建立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的报道。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 设计、时间及地点:三维有限元建模,于2007-08/2008-05在北京协和医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 对象:经北京协和医院选取女性志愿者1名,17岁,发现脊柱侧凸4年,为双弯畸形。上弯为胸弯,下弯为腰弯,Risser征Ⅳ度。 方法:获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CT资料,导入医学建模软件mimics11.11,获得医学仿真模型。利用获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医学仿真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7,通过表面网格体网格化、定义材质属性、定义接触、定义连接、模拟韧带等建立PUMCⅡdⅡ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有限元分析模型。 主要观察指标:建立模型的节点和单元数、韧带的弹簧单元模拟数目、表面接触数目。 结果:建立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有限元模型,共包含节点数:648 034,单元数:3 074 881,单元类型为C3D4,为一阶单元,共计定义表面224个,表面间接触34对,表面间绑定78对(tie接触),定义弹簧单元162个。 结论:利用计算机软件abaqus成功地建立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仿生效果及生物逼真度。  相似文献   

6.
背景:将二维断层图像序列转变为具有直观立体效果的图像,展现人体器官的三维结构与形态,提供传统手段无法获得的解剖结构信息,是医学数据场可视化的基本任务。 目的:利用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肠道切片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口服胶囊机器人在肠道中的空间位置跟踪研究、粪便嵌塞性肠梗阻情况下肠道承受水压冲洗能力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肠道的几何空间结构参考依据。 方法:医学图像切片可视化的一般过程,包括图像获取、配准、三维面绘制重建,以及在Visual C++中利用VTK软件实现三维数字可视化。 结果与结论:利用VTK软件,实现了结直肠的三维数字可视化,可实现结直肠三维图像的旋转、缩放、平移,并将其集成到MFC图形用户界面中。实际得到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为口服胶囊机器人在肠道中的空间位置跟踪研究、粪便嵌塞性肠梗阻情况下肠道承受水压冲洗能力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图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国外已经对医学虚拟现实,尤其是在虚拟医学手术仿真训练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但并不能完全适应骨科手术的临床需要。而髋臼骨折因其复杂性治疗困难,临床医师选择适当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的主要依据来源于影像学检查,常难以准确判断空间立体关系。 目的:综合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髋臼手术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作者于2010-10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1980-01/2010-10以中文或英文公开发表的有关髋臼虚拟手术系统研究方面的论文,以有限元模型(Finite element model)、髋臼骨折(Acetabular fracture)、虚拟手术(Virtual Surgery)为检索词,排除方法重复、相关参数未做详细介绍的论文。 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15篇文献,保留其中32篇文献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髋臼虚拟手术系统可对髋臼的复杂特性进行分析,并提供在三维虚拟空间进行交互操作,以方便医生对患者的病患部位进行观察和虚拟的手术模拟,从而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手术方案。建立可供骨科手术和手术前规划使用的虚拟平台,在医学骨科手术教学和仿真训练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背景:传统的羟基磷灰石强度低、孔隙度小、骨诱导性和传导性较差。因此,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以改进其性能。 目的:观察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并与常用的胶原海绵相比较。 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观察及多样本观察实验,于2007-01/2008-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由苏州大学材料学院李明忠教授研制提供,胶原海绵购买于上海其胜公司。 方法:取SD大鼠股骨和胫骨分离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到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三维胶原海绵材料上进行共培养。未加材料,单独培养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在培养第2,4,6,8天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及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①倒置显微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两种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和生长。②MTT法检测显示两种材料上的细胞增殖明显,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均高于空白对照组。 结论: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其有望成为胶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很好的补充和替代。 关键词: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组织工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9.
3D打印技术是一类按照数字模型将材料叠加熔结在三维空间进而构造出实物的快速成型技术,目前已经在医学生物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内容复杂,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断进展的影像学技术确保3D打印可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加深医学生对神经系统复杂解剖结构的理解,提供模拟神经外科手术练习,迅速掌握神经外科手术技巧,提高神经外科的教学效率,是培养优秀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材料在延长肿瘤内药物存留时间,减慢肿瘤生长,降低毒副作用中的优势,探讨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材料的安全性。 方法:以 “肿瘤,药物载体,载体材料,纳米技术,靶向” 为中文关键词,“cancer,drug carrier,carrier material,nanotechnology,targeting”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9-12相关文章。 结果:用于运载抗肿瘤药物的纳米材料有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生物大分子材料等,用其作为药物的载体可以有效降低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高其疗效。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纯度高,性能容易控制,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开发热点。研究较多的有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聚乳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物等。天然生物大分子壳聚糖、白蛋白、明胶、淀粉等可作为纳米粒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低毒性的特点。 结论:纳米材料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载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抗肿瘤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药物载体;肿瘤;载体材料;纳米技术;靶向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7.03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体会。 方法 在带教老师转变带教观念的基础上,对2013-2015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 外科六、七病区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型硕士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通过直接“呈现”的方式 开展医德教育,通过“实践”和“强化”的方式进行临床工作作风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通过 “发现”的方式培养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 结果 研究期间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型硕士累计20人;期间,其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执业医师 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达到100%;在教学主管部门对带教研究生的反馈问卷中,关于老师带教意识、带 教能力及效果方面,满意率均为100%。 结论 通过综合运用上述4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型硕士在临床以及科研能力 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叶玉梅  许蓉  任依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2):1360-1362
进修教育是医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每年都会吸 引大量来自全国各地基层的脑血管病专业进修医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落后于临床需要,随着新兴 科技的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教学新模式、新技术在教学中实现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昊  叶迅  赵元立 《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1):1000-1002
目的分析快速成型技术即3D打印辅助医学影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探索教学新方法。方法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对神经外科低年级研究生进行典型病例的教学;使用3D打印辅助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二次教学。使用现场提问、调查问卷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新方法的反映。结果学生普遍认为两种技术结合后,对疾病的感觉理解、空间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当前3D打印技术存在的问题,如打印时间长、不能完全模拟病变等,是限制学生认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障碍。结论在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领域,3D打印辅助医学影像技术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教学方法,随着3D打印技术的提高,这种优势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模拟医学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和培训模式,可以帮助医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学习解决特定 临床问题的流程,这种新的模式在将今后神经病学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神 经病学教学中使用模拟医学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现状以及今后课程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ors assessed the clinical thinking of medical student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ir first extensive in-hospital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exposure to physician role models. They found that more than 90% of the students' requests for additional data in response to videotaped simulated patient interviews were for biologic information; approximately 66% of all respondents in six separate trials failed to request a single psychological or social item concerning the patient.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pervasiveness of the biomedical rather than the biopsychosocial ment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ed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clinical teaching, decision making,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高杰 《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1):1003-1004
临床阶段的培养是医学生最接近临床行医的培养阶段,对于培养一位外科系统的研究生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心脑血管外科的研究生,在临床阶段形成良好的行医态度、职业道德、临床技能操作规范、技术创新、临床科研等方面的素养,是将来成为一名优良的心脑血管外科医师的基础条件。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临床研究生的培养采用相同的培养制度及模式。心脑血管外科患者患病程度重、手术风险大,重视每个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强化职业操守、操作技能、科研创新、对患者的责任心、对自己的自信心等方面的教育,对研究生的未来成长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李丽霞  张巍 《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0):900-902
目的 旨在探索老年病科临床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具体途径。 方法 将本科室一年来的临床教学实践与相关重要理论相结合,论证老年病科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和现实性。 结果 确定了老年病科以强化全科医学教育为中心,以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 学模式转变为理念的老年病学教学改革方向。 结论 本文探讨了强化全科医学教育及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老 年病学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意义;老年病科将通过不断改进老年病学教学方法、创新老年病学教学理 念,培养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合格的老年病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For this enquiry psychosomatic education was defined as education in areas that encompass a psychological as well as biological view of illness. The scope of this activity,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was assessed by a review of curriculum content, and by a questionnaire of the clinical faculty that examined their attitudes to psychiatry in Medicine, what they actually taught, and whom they relied on for help. Obstacles to psychosomatic education stemmed from a negative view of Psychiatry as well as the omission of instruction by prestigious role models. The facilitation of psychosomatic education required a greater accessibility of psychiatrists to medical peers, and an expanded role for consultation liaison services into medical student teaching. New programs in holistic and behavioural medicine represented an emerging thrust particularly at the postgraduate level. Psychosomatic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specific training objectives acceptable to medical colleagues, educators and health planners.  相似文献   

19.
Gill DJ  Frank SA 《Neurology》2004,63(7):1334-1338
There is a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done by neurology residents because neurology residents are intimately involved in medical student educ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on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resident physicians. Eight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health and education databases. The outcomes measured were student ratings of residents or objective rating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residents and students. The skills curriculum provided a more robust response, and the objective standardized teaching examination (OSTE) provided a standardized outcome. There continues to be a need for studies specifically addressing the teaching by neurology residents and fell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