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在临床上是一组常见的疾病,其中常见的有神经衰弱、癔病、强迫症、焦虑症以及内脏神经官能症(如心脏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目前尚未发现神经官能症患者的神经系统有器质性变化,也未发现相应的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因此,神经官能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性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315例住院的神经官能症与类神经官能症状态的病人。这些病人的神经官能症均在急性或慢性心理创伤影响下发生。其分类诊断为:264例系神经官能症(癔病占315例中的46%;神经衰弱占10%;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占20%;精神衰弱占3%;4%为未分型),8例为心因性忧郁,43例为脑器质性疾病反应代偿期、病态人格、植物神经张力不全。在所有年龄分组中均以女性占多数(约为2:1)。神经官能症也以女性占多数(在30—40岁中特别明显)。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间脑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相比较:二者在心血管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神经官能症和后遗性脑器质性疾病时类神经官能症状态的鉴别诊断是相当困难的.作者根据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的481例病人的结果进行了研究.其中270例诊断为各种类型的神经官能症,211例为大脑疾病后遗症(脑蛛网膜炎、脑炎、间脑炎)时的类神经官能症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神经官能症心率变异。方法对2008-03-2011-03就诊的心神经官能症患者136例进行心率变异分析。结果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HRV变化显示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而迷走神经张力不足。结论心神经官能症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增加,治疗过程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增大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拟交感受体兴奋性[6],临床症状改善会更明显,有利于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5.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神经机能性疾病的总称,其中包括神经衰弱、癔病、强迫症以及各种内脏神经官能症(如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此病属于功能性疾病,多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脏腑功能暂时失调所致。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归于祖国医学历代文献中“头痛”“眩晕”“怔忡”“心悸”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量临床随访资料的研究,不支持神经官能症会转变为精神病的看法.但临床上许多精神病患者在发病前常常有前驱的神经官能症症状,如头痛、烦躁不安、心神不定、易激怒等.这些症状易与神经官能症相混淆,因此,应仔细加以鉴别.一般说来,精神病患者的前驱神经官能症症状中,往往同时兼有癔病症状和强迫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神经官能症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对疾病发展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12-2013-12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9例和神经官能症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分析其与病情发展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等均较神经官能症组低,病情发展、治疗转归评分均较神经官能症组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神经官能症组SAQ评分与治疗转归情况呈正相关(r=0.61,P0.05),病情发展情况与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呈正相关(r=0.49,P0.05)。结论冠心病及神经官能症的发展均与心理状态存在直接关系,应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并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神经官能症是精神科门诊的常见疾病,由于病情经常反复,病程缠绵数年之久,因此治疗也较困难。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往往可见得到较好的效果。在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脉诊是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但关于神经官能症患者之脉象,却甚少研究和  相似文献   

9.
胃肠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功能紊乱在胃肠道的表现,以胃肠运动与分泌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不能发现器质性病变,所以病人治疗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康复状态.因此,我们就如何对胃肠神经官能症病人的心理护理为重点,促进其心理康复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现状。方法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共160例诊断为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联合精神治疗,疗程结束后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其精神障碍,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160例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中,肛门坠胀者144例、便意频率增高者102例、失眠伴轻微呼吸困难症状者84例、排便困难者74例、肛周疼痛者68例、肛周异物感者58例、肛门瘙痒者42例。经治疗后,研究组的HAMA、HAMD、SCL-9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患者以肛周感觉不适或疼痛伴焦虑紧张等精神失常为主要症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穴位注射联合精神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的精神障碍,消除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比较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诊断标准时,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和神经官能症占同期住院病人的比率。结果发现,随着我国新诊断标准的使用,精放分裂症的诊断比率显著降低,而情感性障碍的比率则显著升高。80年代初神经官能症的诊断比率也升高,表明我国新诊断标准的使用已纠正了精神分裂症诊断过宽和情感性障碍诊断过严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1970~1981年,江阴县对55,009名育龄妇女进行了输卵管结扎的绝育术,术后有340例出现了18种并发症,其中附件炎为96例,类神经官能症为87例(发病率为1.58%),肠粘连为29例,其他病种都在20例以下。可见类神经官能症所占的比例不小(25.5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伴焦虑抑郁障碍的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82例伴焦虑抑郁障碍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黛力新治疗,4周一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4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MD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能够更好改善伴焦虑抑郁障碍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7-19岁的90例持续性无力型神经官能症病人进行了临床和动力学的研究.病程是3~12年.绝大多数的持续性无力型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家庭、生活中精神创伤所致,很少是由学校中精神创伤发生的.由于心因性创伤是持续缓慢的,所以神经症的起病也是缓慢的,只有个别病例为急性或亚急性起  相似文献   

15.
边缘状态     
边缘状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伴有神经官能症症状群和病态的性格特点以及某些病理的思维活动。这些病态情况可急性发作,但从来不会演进至精神分裂症状态,无人格的分裂,亦无明显的精神分裂症状。可以说边缘状态在表面上是神经官能症状性的,而在某些精神活动方面则具有病理性。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化和病人逐渐增多,因而有必要选择一种符合大多数病人临床特征的诊断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神经症(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方法,减轻和解除患者的疾苦,我们于1998年5月至1999年10月,使用赛乐特对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癫痫部分性发作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神经痛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38例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其临床表现呈感觉性与植物神经性发作而长期误诊为神经官能症25例,神经痛13例的事例说明此型癫痫发作的表现非常复杂多样,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疑病症是一种原发的神经官能症。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治疗是很棘手的。文献报道疑病症以精神治疗为主,但常很难奏效。现将我院用氯丙咪嗪治愈1例报告如下。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0例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口服吗丁啉片10mg/次,及H2受体阻滞剂,3次/d;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口服双栖三联活菌胶囊420mg,3次/d,疗程4周。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片(通用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每次1片,2次/d。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疗效显著,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神经症临床上称神经官能症。它是一组以不健康的个性为基础,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大脑功能活动暂时性失调的疾病。它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的作用。是无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1]。周内科、神经科和精神科门诊常见病。1980年我国出版的精神病学提出神经症的分类,包括:焦点状态、病病、恐怖状态、强迫性障碍、神经官能症性抑郁、人格解体综合征及疑病症。1989年杨氏[2]将神经症分为三大类9种,更适合临床具体分型。即:后症性(征症性精神障碍、身体障碍)、焦虑性障碍(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强迫症、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