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5-HTTLPR)和E2动态变化对产后抑郁症(PPD)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在分娩后第1周和第6周,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对产妇进行评估.应用PCR检测5-HTTLPR的基因多态性,并在妊娠晚期和产后1w测定血清E2水平.结果 在产后晚期(第6周)E2动态变化与PPD易感性有显著相关性(P=0.004,OR=2.351,95% CI=1.412~4.057).与携带SL/LL基因型相比,携带SS基因型且E2显著降低的妇女在产后早期(P=0.001,OR=2.536,95%CI=1.257~4.019)和晚期(P<0.001,OR=3.112,95%CI=1.142~5.563)的PPD患病风险均显著升高.结论 本研究提示5-HTTLPR基因多态性和围产期E2动态变化与PP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方法将52例PPD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正常分娩的无PPD产妇6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调查量表分析PP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将52例P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例)及对照组(n=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估治疗4周后的心理干预疗效。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精神障碍组患者人际关系、居住环境、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较差,生男孩思想观念重、发生角色冲突多,产褥感染较多(P<0.05);经过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观察组干预后4周的NOSIE量表评分中的社会能力、个人整洁以及社会兴趣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抑郁及迟缓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PPD的发生,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PPD患者的社会及心理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3.
“抑郁”在分裂症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郁与分裂症症状的并存相当普遍。文献报导,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抑郁的发生率高达30~50%。对这种现象曾提出如下二个概念:即精神病后抑郁症(PPD)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较迟的一种看法认为药物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本文报导11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症状的病例。讨论了有关药源性抑郁,精神病后抑郁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概念。认为这组病例并不符合上述三种情况,而倾向于这些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验证线粒体DNA点突变与早发性帕金森病 (PPD)的相关性 ,并了解中国人线粒体DNA点突变特点。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斑点杂交、放射显影定性方法对 4 0例PPD患者及 4 8名健康对照组A4 336C、G5 4 6 0A、A10 398G、A13780G突变点进行检测 ,对 2 0例PPD组和 2 0例对照组碱基位点 10 2 5 6~ 10 5 77线粒体DNA片段测序。结果 PPD组A10 398G、G5 4 6 0A、A4 336C、A13780G ,4个位点的突变率均高于对照组 ,而且PPD组A10 398G突变率 (5 0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 (14 6 % ) (P =0 0 0 0 1) ;其他 3个突变点PPD组的突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新发现碱基位点 10 4 0 0C/T多态性。结论 线粒体DNA突变与PPD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A10 398G突变很可能是PPD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人线粒体DNA存在 10 4 0 0C/T多态性和PPD患者A10 398G高突变率 (5 0 0 % )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际心理治疗(IPT)及认知行为治疗(CBT)对产后抑郁障碍(PPD)的疗效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60例PPD患者随机分为IPT组和CBT组,并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为期1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EP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均0.01),且IPT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CBT组(P均0.05)。结论:IPT及CBT治疗PPD的疗效相当,但IPT可更好地改善PPD患者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菌素试验(PPD)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04—2013-11收治的230例疑似结核性脑膜炎进行PPD和T-SPOT.TB检测,比较2种检测结果。结果 230患者中53例确诊,30例可能性大,121例排除结核病,26例诊断不明;T-SPOT.TB和PPD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98.3%和80.2%,敏感度分别为95.2%和56.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诊断效能优于PPD。  相似文献   

7.
女性分娩后精神健康问题发生风险增高,女性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在产后3个月达到顶峰[1]。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分娩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高达20%的女性在孕期或产后出现抑郁发作[2]。此外,母亲抑郁可能对后代的神经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因此,研究PPD 潜在神经生物学机制对预防PPD 和减轻其对母婴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网络功能障碍与脑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谷氨酸(glutamate,Glu)水平改变有关,这已在抑郁症的动物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4]。目前,神经影像学研究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可直接检测PPD 患者各脑区不同浓度的代谢物,包括GABA 和Glu,从分子水平上解释PPD 的可能发病机制。本综述旨在总结PPD 神经生物学机制中GABA 和Glu 参与神经递质失衡的证据,尤其是1H-MRS研究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癫痫5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癫痫对脑卒中恢复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发作部位、类型、治疗时间及效果等分析,并按病情轻、中、重三组进行功能康复评分。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5.1%(50/980),其中早发癫痫72%(36/50),迟发癫痫28%(14/50)。皮层病灶继发癫痫72%(36/50),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占28%(14/50)。早发癫痫中全身发作27例.部分性发作9例,迟发癫痫中全身发作4例,部分性发作10例。癫痫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差于对照绀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皮层病灶多见,早发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脑卒中合并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差于对照组,抗癫痫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强化心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心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的影响。方法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缓解后强化心理教育,每天1次,每次1~2小时,为时14天,并以50例单一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作对照,并进行3年随访。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懂得维持治疗的作用,提高维持用药的比例,研究组1年的复发率为12%,3年内复发率为22%,显著低于对照组26%和54%。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教育可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思想顾虑,重建正确认识,促进精神健康,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对照研究表明,抑郁症状的缓解率不足50%。这就意味着,相当多的病人有残余症状,他们对治疗部分有效或无效。这里将回顾抑郁症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