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利培酮单用或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收集只接受利培酮治疗(服药组)和联合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组)的患者及正常人(正常组)各30例,观察4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进行评定,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人的血清CRP浓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均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浓度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是仍然高于正常组(P0.01)。两组患者中治疗有效者血清CR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无效者治疗前后血清CRP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CT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可能通过降低炎症水平(降低CRP)而起到抗精神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32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患者给予MECT,共6次,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脑电图和血清NSE、MBP的浓度。结果:MECT前后血清NSE和MBP的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28.13%明显高于治疗前6.67%(χ2=3.952,P=0.047);治疗前后脑电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h1类细胞因子在评价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疗效的作用。方法收集38例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集其静脉血及术中吸附的血肿,采用ELISA检测其内Th1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及γ干扰素(IFN-γ)和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0(IL-10)的含量。通过CT扫描测量血肿体积;通过NIHSS评分评价急诊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检测急诊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及皮质醇以判断患者的应激程度。同时选取38例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①急诊时手术组的IL-2及IFN-γ均显著高于保守组,但IL-4及IL-10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24h后,手术组患者的IL-2及IFN-γ显著低于急诊时(P<0.05),且IL-4及IL-10显著高于急诊时;治疗后24h保守组的IL-2及IFN-γ同样显著低于急诊时,但IL-4及IL-10与急诊时无统计学差异。③血清及血肿内IL-2及IFN-γ与血肿体积、皮质醇、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均呈正相关性(r>0.05,P<0.05)。结论血清及血肿内Th1细胞因子IL-2及IFN-γ与出血量及应激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因此该类细胞因子可有效评价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血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的影响。方法 10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60例,予以常规治疗,B组44例,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2次/d。观察用药前及用药14d后的血IL-6、IL-1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情况。结果 2组IL-6、IL-10、CRP水平均升高,治疗后均好转,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的炎症反应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氯氮平和利培酮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并探讨IL-10与精神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115例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59例)和氯氮平(56例)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患者组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50例)血清IL-10水平,对同一药物治疗前后、不同药物治疗组之间、患者组及对照组之间进行IL-10水平比较;同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其变化,分析IL-10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结果①氯氮平和利培酮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末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8周末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氯氮平组患者治疗后4周末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治疗组患者治疗后4、8周及6月末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③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段,两治疗组之间IL-10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氯氮平组患者,治疗后6月末IL-10水平与PANSS总分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8周末IL-10变化率与阳性症状分减分率及总分减分率呈正相关(P<0.05);⑤氯氮平组患者治疗后8周末血清IL-10变化率与8周末的氯氮平日剂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利培酮和氯氮平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0均有抑制作用,两种药物对患儿IL-10水平的影响基本一致;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精神病理之间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寻找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01—2018-11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76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年龄、性别1∶1匹配的方式纳入76例健康人群。分别检测2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NF-γ)及C反应蛋白(CRP)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对氧磷脂酶1(PON1)和循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GP),分析血清胱抑素C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帕金森病组血清Cys C、IL-1β、TNF-α、IL-6、CRP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帕金森病组患者血清NOS、SOD、PON1、CGP浓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MDA的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和对照组血清INF-γ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帕金森病患者血清Cys C浓度与IL-1β、TNF-α、IL-6、CRP和MDA的浓度呈正相关,但与NOS、SOD、PON1、CGP呈负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血清胱抑素C、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可能共同参与了帕金森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髓鞘碱性蛋白(MBP)浓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1~2017.6之间我院收治的4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予以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8周;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取血液样本进行IL-1β、MBP浓度测定,观察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血清IL-1β、MBP浓度,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观察组的疗效,并对比两组受检者的IL-1β、MBP浓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痊愈3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IL-1β、MB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β、MBP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IL-1β、MBP浓度异常增高,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确切,且能够降低患者血清IL-1β、MBP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精神症状,脑脊液对照组为10例外科手术患者,血清对照组为试剂盒提供正常的健康者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结果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与年龄、体重、病程、PANS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等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NF-α水平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37,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和外周均存在细胞免疫障碍,但未发现其与临床症状相关,血清TNF-α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辅助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女性胎盘及外周血中表达的价值。方法选自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79例(观察组);另正常妊娠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采取胎盘组织和外周血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测定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2、IL-4、IL-10及IFN-γ含量。结果子痫前期重度组外周血T细胞辅助细胞1(Th1)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而T细胞辅助细胞2(Th2)细胞频数表达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且子痫前期轻度组外周血Th1细胞频数表达高于对照组,而Th2细胞频数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IL-2和IFN-γ含量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而血清IL-4和IL-10含量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轻度组血清IL-2和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4和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IL-2、IL-4、IL-10及IFN-γ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且子痫前期轻度组IL-2、IL-4、IL-10及IFN-γ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女性胎盘及外周血中表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Th1表达增加,Th2表达降低,Th1与Th2表达失衡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与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根据性别和年龄相配伍,收集只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非MECT组)和联合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MECT组)各24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80名正常对照的血清BDNF浓度并作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浓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或P<0.05),MECT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非MECT组(治疗前后均致差分别为20.75和10.10),而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8,P=0.16).两组治疗有效者血清BDNF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或JP<0.05),治疗无效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CT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均可能通过提高BDNF水平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