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压力反应性指数pressure reactivity index(PRX)压力支持水平pressure support(PS)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游离线粒体extracellular mitochondria(ex MTs)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与凝血酶13型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相似文献   

2.
正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的兴起为精准神经外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脑作为人类最复杂的器官要求神经外科诊疗秉承精准理念,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效能的提高以及视觉和触觉显示技术的进步,MR技术将患者全息影像学数据重建为三维虚拟数字模型,并投射到现实环境中,实现虚拟图像与现实环境之间的精准拟合和实时交互,不但实现神经外科疾病精准诊断和病情评估,而且促进真实手术过程精准实施,还能够虚拟手术环境进行精准手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技术将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数据重建为三维虚拟模型,并将其投射至现实世界,神经外科医师可以根据重建后的虚拟模型对疾病进行诊疗。这种诊疗方式与传统的诊疗方式相比更加直观、立体,并可应用于教学。目前的研究表明,神经外科医师越来越关注将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必将在神经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章对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过程及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智能手机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软件在颅内幕上占位性病变定位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内幕上占位性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病变直径2.0~8.8 cm。术前在病变附近黏贴体表标志物后行MRI或CT扫描,利用扫描数据对病变和标志物进行三维重建,并将其传入手机AR软件进行病变体表定位。以导航定位病变中心点为参考,手机AR软件定位的中心点与导航定位结果的距离为定位误差,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机AR定位误差为(5±3) mm,与导航定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1,P=0.018)。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手机AR定位误差与病变大小密切相关(r=0.927,P 0.05)。本组以导航设计的切口均能覆盖AR定位病变的体表投影。结论手机AR软件对颅内幕上直径2 cm以上的病灶定位可靠、使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评价利用智能手机简化增强现实(AR)技术辅助定位引流术治疗老年幕上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1例引流手术治疗的老年幕上脑出血患者(出血量20~ 40 mL)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简化AR技术辅助定位引流术(观察组)108例,行立体定向引流术(对照组)113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置管位置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环氧化酶(COX)基因多态性及其间交互作用与AR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08—2011-08在温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德阳市人民医院住院就诊的6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当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7~10d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AR者及阿司匹林敏感(AS)者。采用质谱法对患者COX-1和COX-2共4个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多基因位点交互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34例脑梗死患者发生AR者129例(20.35%),半抵抗(ASR)者28例(4.42%),AS者477例(75.23%)。AR组和AS组间COX-1和COX-2各基因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DR分析显示,COX-1和COX-2基因存在交互作用,最优模型为rs3842787和rs20417两个基因位点的联合作用模型,交叉检验一致性为10/10,符号检验P=0.0116。糖尿病(OR=2.16,95%CI:1.25~4.67,P0.01)、rs3842787和rs20417高风险交互(OR=2.51,95%CI:1.38~5.96,P0.01)为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脑梗死患者AR发生率高,rs3842787和rs20417联合交互作用可能增加了AR风险,对基因与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AR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并将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等高科技设备生成视、听、触感等方面的实时互动的数字化环境。使用者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虚拟环境交互,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此期间使用者可以将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及情感反应展现。虚拟现实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让使用者感到强烈的沉浸感。  相似文献   

8.
五维力反馈虚拟手术装置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手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医生借助虚拟手术系统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可以进行手术规划、手术培训和远程手术。虚拟手术系统中的力反馈设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当前虚拟手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力反馈技术可以使医生获得与虚拟对象交互产生的力觉,如同进行真实手术操作一样,可以使训练更真实、准确、可靠。虚拟手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节约培训医务人员的成本和时间。文章主要介绍了一套用于虚拟手术系统的五自由度力反馈装置,该装置不仅能跟踪人手的五维运动而且能输出五维的触觉力。以自行设计的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设计不完善的方面,重点分析了减速比对装置响应速度滞后的影响,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该装置进行了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脊柱虚拟模型,构建出适用于虚拟手术中实时复杂交互的脊柱三维仿真模型. 方法 对高分辨率的人体64排CT切片数据进行感兴趣区域图像分割和边缘提取,采用面绘制技术对提取的轮廓序列进行三维数据生成,对重建的模型根据实时交互的需要进行优化. 结果 重建出的脊柱模型保持了较高的几何分辨率和光滑性,读入虚拟手术系统后,在实时交互下能表现出较好的解剖精确性和实时绘制的真实感.结论基于人体切片数据重建出的三维模型可较好地适用于虚拟手术中的复杂交互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基于三维重建模型的增强现实(AR)技术进行颅内病变的术前精确定位,并评估其定位效果。方法选取24例拟接受开颅手术的颅内病变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分别采用基于三维重建模型的AR技术及传统方法进行颅内病变术前定位,均采用常规方法开颅,通过与术中所见病变的实际位置对比,评估两种方法的定位准确度。结果研究组定位准确10例,较准确2例;对照组定位准确4例,较准确6例,不准确2例;两组定位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10,P=0.001)。结论与传统定位相比,基于三维重建模型的AR技术能提高颅内病变术前定位准确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