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比较单相复发性抑郁障碍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DSM-5特征标准在中国住院患者中的适用情况。方法根据DSM-5标准自编抑郁发作临床特征调查问卷,对2015年8月-12月在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复发性抑郁障碍112例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136例进行访谈,比较差异。结果双相抑郁起病年龄更早、抑郁发作次数更多、家族史阳性及伴精神病性特征的比例更高(P0.05)。复发性抑郁一次抑郁发作持续时间更长,伴焦虑痛苦及伴忧郁特征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单双相抑郁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DSM-5特征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信效度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相和性别差异,以期为双相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2015年9月-2018年1月的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生化指标,包括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和游离甲状腺素(FT_4),筛选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双相躁狂)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双相抑郁)患者2 207例,同期选择415例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临床相和不同性别的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差异。结果①双相躁狂患者的T_3、FT_3水平高于双相抑郁患者,TSH、T_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双相抑郁患者的TSH、T_3、T_4、FT_3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或0. 01);②在双相躁狂患者中,男性T_3、FT_3和FT_4水平高于女性,而TSH、T_4水平低于女性,在双相抑郁患者中,男性T_3、FT_3和FT_4水平高于女性,而TSH水平低于女性(P0. 05或0. 01);③在男性患者中,双相躁狂患者的T_3和FT_3水平均高于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的T_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或0. 01);在女性患者中,双相躁狂患者的T_3和FT_3水平高于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的T_3、T_4、FT_3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或0. 01)。结论双相障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能存在临床相和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单、双相抑郁症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单相抑郁及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之间作临床比较。1 对象与方法为我院 1 995年 6月~ 1 998年 6月住院 ,符合CCMD- 2 - 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 ,排除双相混合、快速循环型及未特定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共1 0 0例 ,其中单相 32例 ,男 1 5例 ,女 1 7例 ;平均年龄 (30  相似文献   

4.
双、单相抑郁的临床相关因素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外研究报道双相抑郁的治疗有别于单相抑郁,早期识别双相抑郁有助于临床治疗,尤其是那些以抑郁首发的软双相或首次轻躁狂发作不明显的双相2型患者,而目前又缺乏生物学指标判别。为此,我们对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单相抑郁作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为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出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双相混合,快速循环型及未定型的双相障碍,排除发作次数少于3次的抑郁,剔除首次抑郁发作不在本院住院治疗而无法采集完整资料的病例。共267例,其中双相抑郁150例,男73例,女77例,平均年龄(35.9±13.4)岁;单相抑郁(发作次数≥3  相似文献   

5.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米氮平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舍曲林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03年12月至2005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首次发病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8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严重自杀企图者。共96例,随机分为两组。米氮平组48例,男20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3±7.5)岁;病程2~36个月,平均(12.5±7.1)个月;本次抑郁发作(3.5±1.8)个月。舍曲林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平均年龄(60.8±8.3)岁;病程3~35个月,平均(11.8±8.2)个月;本次抑郁…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接受了3个月抗抑郁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转相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 190例,均为调查者所在的12所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发作或双相抑郁诊断标准.其中男6l例,女129例;年龄16~62岁,平均(26±20)岁;抑郁症170例,双相抑郁20例;有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者38例,无家族史者152例.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接受了3个月抗抑郁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转相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 190例,均为调查者所在的12所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发作或双相抑郁诊断标准.其中男6l例,女129例;年龄16~62岁,平均(26±20)岁;抑郁症170例,双相抑郁20例;有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者38例,无家族史者152例.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接受了3个月抗抑郁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转相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 190例,均为调查者所在的12所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发作或双相抑郁诊断标准.其中男6l例,女129例;年龄16~62岁,平均(26±20)岁;抑郁症170例,双相抑郁20例;有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者38例,无家族史者152例.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接受了3个月抗抑郁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转相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 190例,均为调查者所在的12所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发作或双相抑郁诊断标准.其中男6l例,女129例;年龄16~62岁,平均(26±20)岁;抑郁症170例,双相抑郁20例;有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者38例,无家族史者152例.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接受了3个月抗抑郁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转相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 190例,均为调查者所在的12所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发作或双相抑郁诊断标准.其中男6l例,女129例;年龄16~62岁,平均(26±20)岁;抑郁症170例,双相抑郁20例;有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者38例,无家族史者15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