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思维、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内源 性大麻素系统是一种内源性生物信号系统,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精神分裂症中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髓病变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 y来我院临床证实的延髓病变250例,其中双侧延髓病变8例作为研究组,8例中6例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单侧延髓病变242例作为对照组,无1例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对两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诊治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发生率及预后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6例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中2例治愈,其中1例通过抢救,症状恢复,影像学病灶可逆;另1例通过逐渐延长停机间歇时间,最终脱机,恢复正常呼吸;其它4例中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双侧延髓病变比单侧延髓病变更易继发Ondine s curse综合征,一旦出现则病情重预后差,应提高警惕,及时诊治;单侧延髓病变继发Ondine s curse综合征相对较少,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延髓血供丰富,侧支循环较多,临床上延髓梗死患者少见,仅占脑干梗死的7%左右.但延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者,临床很难鉴别.此外,延髓梗死后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死亡率高,预后差.因此,对延髓梗死后易继发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早期识别、诊断及防治尤为重要.现报告两例延髓梗死后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如下,以期能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随着近些年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研究的深入,内源性大麻素作为逆向信号分子在突触信号传递中发挥调节作用引起了重视。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分为短期可塑性和长期可塑性,介导的短期可塑性又可分为:去极化介导的、受体介导的、Ca2+协助受体介导的、突触激发介导的四种内源性大麻素释放方式。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还参与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现就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调节突触可塑性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髓梗死的临床与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延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本组男性53例,女性20例。首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浅感觉障碍41例,眩晕39例,饮水呛咳36例,恶心呕吐32例,吞咽困难31例,构音障碍29例。梗死病灶位于延髓上段27例,中段29例,下段12例,同时累及上段和中段3例,中段和下段2例。病灶位于背外侧61例,腹内侧10例,背内侧2例。表现为经典的延髓综合征共15例,包括Wallenberg综合征12例,Dejerine综合征1例,Avellis综合征1例,Babinski-Nageotte综合征1例。结论延髓梗死常见临床表现是浅感觉障碍和后循环缺血症状,经典延髓综合征少见;延髓梗死以中上段最常见,主要发生于背外侧;头部MRI对延髓梗死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麻素系统与帕金森病及其运动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来研究显示,非多巴胺代偿机制在帕金森病及其运动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麻素系统即其中热点之一,尤其是大麻素CB1受体在运动活动的调节枢纽基底节中具有大量分布。本文对大麻素CB1系统在帕金森病及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同时简要分析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麻素作为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大麻中特有的一组具有复杂活性的萜类次生代谢产物.自发现大麻素能够治疗某些精神障碍以来,揭示大麻素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用机制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热点科学问题.然而,截至目前,仍然只有较少证据支持任何一种大麻素成分的药用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关于大麻素治疗精神障碍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层出不穷,学界对大...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IS)是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微小RNA(mi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 3'端非编码区(3'-UTR)碱基配对,引起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IS相关基因miRNA靶区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IS的遗传易感性和预后有关。该文拟对miRNAs靶基因(VEGF、IL-1、NLRP3、MTHFR、PON1、BDNF、CRP、HDAC9) 3'-UTR SNPs与IS遗传易感性和预后的关联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紊乱与睡眠障碍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提出,睡眠障碍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肠道微生物等影响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文章着重从失眠、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四个方面对精神分裂症伴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了解精神分裂症神经生物学机制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及诊疗提供新思路,故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认知功能受损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目前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均发现患者存在严重的工作记忆障碍。工作记忆是大脑前额叶皮质的主要功能之一,而纹状体突触前合成和分泌的多巴胺(DA)含量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及前额叶皮质功能存在相关性。对认知功能损伤的治疗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减轻社会负担。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式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2.
13.
Objectives: Epidemiolog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endocannabinoid system plays a pathophysiological role in schizophrenia. This is reflected by elevated cerebrospinal levels of the endocannabinoid anandamide in schizophrenia and its initial prodromal states.

Methods: We analyzed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anandamide, 2-arachidonoyl-sn-glycerol, palmitoylethanolamide and oleoylethanolamide from 25 twin pairs discordant for schizophrenia, six discordant for bipolar disorder and eight healthy twin pairs to determine hereditary traits.

Results: Twin pairs discordant for schizophrenia or bipolar disorder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anandamide and palmitoylethanolamide compared to healthy twins (both P?P?=?0.042) and 2-arachidonoyl-sn-glycerol levels (P?=?0.049) than twins who remained healthy.

Conclusions: We suggest that the protective upregulation of endocannabinoid signalling reflects either a hereditary trait or mirrors a modulating response to genetically influenced cerebral function involving, e.g., other neurotransmitters or energy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14.
视觉损伤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之一,几乎所有视觉处理领域都存在缺陷,研究最多的包括对比敏感度、空间频率处理、视觉掩蔽、运动知觉及知觉组织等.这些视觉加工障碍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早期视觉处理的缺陷会导致更高层次的认知障碍.目前对精神分裂症视觉加工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将对精神分裂症视觉加工相关的心理、物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研...  相似文献   

15.
队列研究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观察性方法,具有较高的循证医学证据水平。精神分裂症 作为一种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性疾病,适合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队列研究在探究精 神分裂症的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转归变化、结局比较、主要易感人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 息科技和精准医学的发展,建立大型人群队列成为精神分裂症队列研究的发展趋势。现对队列研究在 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认知缺损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目前主要应用神经心理学测验进行评估, 并逐渐发展了一些成套测评工具,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中国学者也发展了中国精神分裂症认知成套测 验。现对常用的认知成套测评工具及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成套测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几乎涵盖了精神科的全部症状群。20世纪8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Crow 提出将精神分裂症分为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两型[1]。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的划分,更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病因学、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愉快感缺乏/社会退缩、意志缺乏、注意障碍,阴性症状较阳性症状更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功能性疾病,增加经济负担,且预后更差[2-3]。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多起病于青壮年,而临床上起病年龄为40岁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不少见。Bleuler于1943年首次提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Late—onset Schizophrenia),指出发病年龄在40岁以后的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预后欠佳的复杂重性精神疾病,目前诊断精神分裂症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电生理及影像学特征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大量研究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是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功能神经影像学已成为精神分裂症研究的热点之一,多种设备联合检测技术的运用,使精神疾病的研究将进入了多学科和多模态的发展阶段[1]。功能神经影像学主要包括脑电图(EEG )/脑电地形图(BEAM )及诱发电位、多导睡眠图(PSG)、脑电超慢涨落图(EFG )、脑磁图(M EG )及磁源性成像(MSI)、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 T )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 ),均从不同角度研究大脑的功能[2]。fMRI、PET及SPECT 检测均依赖局部脑血流,是神经元活动的间接反应,受时间分辨率不高等因素的限制。EEG/BEAM 、诱发电位、PSG、EFG、M EG 及MSI均属于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EEG/BEAM 具有可长时间连续监测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PSG 能够准确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EFG 是一种用于精神科的新技术,具有广阔前景;M EG的时间、空间分辨率高,干扰少,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2-3]。目前,精神分裂症神经电生理的相关研究较少,现对此复习文献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