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的探索苯丙胺类兴奋剂(ATS)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相关因素,为ATS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05例。分为肇事肇祸组和无肇事肇祸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评定,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患者出现肇事肇祸的相关因素。结果肇事肇祸组SSRS总评分[(24.10±6.59)分vs.(28.94±5.59)分,t=3.364,P=0.001]、客观支持评分[(5.50±1.96)分vs.(8.20±2.13)分,t=5.183,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4.60±2.26)分vs.(6.28±1.90)分,t=3.435,P=0.001]均低于无肇事肇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6.061,P=0.014)是ATS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的危险因素,高社会支持水平(OR=0.873,P=0.018)是ATS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的保护因素。结论男性和低社会支持的ATS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防范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比较研究组206例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与对照组200例非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基本人口学资料、入院情况以及疾病类型等。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受其职业(P0.001)、婚姻(P0.05)、家族史(P0.05)、自知力(P0.05)、入院时PSP评分(P0.05)、疾病类型(P=0.001)等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与其职业、婚姻、家族史、疾病类型有关。结论:农民、无业、无配偶、家族史阴性、酒精引起的精神疾病患者更易发生肇事肇祸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个案管理对佛山市顺德区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将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个案管理模式,而对照组仅维持原来的社区随访服务。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生活质量量表和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并计算两组患者的肇事肇祸率。结果:在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BPRS评分[(32.51±4.03)和(34.18±4.46)]、SDSS评分[(7.51±2.90)和(7.99±4.16)]、MRSS评分[(56.09±20.61)和(58.74±22.30)]和FIS量表评分[(35.20±10.31)和(37.28±14.2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干预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13.32±4.75)显著高于对照组[(12.58±4.97)(P0.05)];干预组的肇事肇祸率(12.6%)显著低于对照组(18.2%,P0.05)。结论: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个案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降低肇事肇祸率,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山东日照地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状况和肇事肇祸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日照市城乡部分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疾病分类管理并对肇事肇祸情况进行危险性评估。结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未治疗的患者占26.34%、门诊治疗的患者占34.31%,住院治疗的患者占39.35%。患者中肇事肇祸发生率为82.37%,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肇祸最多。危险性评估为高风险患者占53.30%。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不足,肇事肇祸发生多,应该加强这一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宁市兴宁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登记在册的兴宁区712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了解其有无肇事肇祸情况。结果:712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有肇事肇祸患者148例,占20.79%,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最多,占20.96%;肇事肇祸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婚姻、家族史、服药依从性等原因有关。结论:需要针对高危的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加强监管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等情况。方法对登记在册的410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一般信息统计和基础情况调查,评估其危险性,了解其肇事肇祸情况。结果410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肇事肇祸患者共962例(23%),肇事肇祸患者以精神分裂症(62%)最多见,并且具有男性(63.7%)为多、未婚和丧偶较多、经济状况较差、服药依从性差和阳性家族史较多的特点。结论要重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并建立有效的社区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方法:从已登记的1427例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调查有无肇事肇祸情况。结果:1427例中有肇事肇祸患者308例(21.6%),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最多1067例(74.8%)。肇事肇祸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诊断、监护人、病程、住院次数和服药依从性等有关。结论:对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和治疗工作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在湖南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期间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489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无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489例作为对照组,共9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及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肇事肇祸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中青年(18~44岁、45~60岁)、文化程度低、户别为城镇、自知力缺乏、服药不规律、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是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重点关注自知力缺乏、服药不规律、男性、18~60岁、文化程度低、户别为城镇、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肇事肇祸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139例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一般人口学、卫生经济学、相关因素调查及PANSS量表评定.结果 肇事肇祸患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其PANSS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首发年龄低、病程短、住院次数少、男性、家族史阴性、家庭负担重、无医保支持、监护差是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高危因素.结论 曾有精神异常史却因缺乏监管及经济支持而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的男性复发精神疾病患者易发生肇事肇祸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重性精神疾病的肇事肇祸及其治疗状况.方法根据线索对绵阳市游仙区农村546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绵阳市游仙区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率达100%,肇事肇祸严重,诸如杀人、纵火、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肇事肇祸行为发生率高,自伤及自杀行为明显;从未就医者为20%;未住院者为43%;10年中未正规治疗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占75%。结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重性精神疾病的肇事肇祸发生率高,其治疗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事件诱发电位P300的特点。方法:对3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研究组)和31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事件诱发电位P300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P300潜伏期N2、P3显著延长(t=2.318,沁2.335;P〈0.05);P300波幅N1、N2、P3显著降低(t=-2.414;t=-2.613,t=-4.453;P〈0.05或P〈0.001)。相关分析显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饮酒年限以及饮酒量与P300潜伏期、波幅之间无明显相关(r=-0.128~-0.274,r=-0.075~0.328;P均〉0.05)。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P300可作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检测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程认知行为治疗对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66例(实际完成63例)和对照组64例(实际完成59例),治疗12周并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和随访6个月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WHO健康量表(WHOQOL—BREF)、生命质量量表(QOLS)的评定。结果: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和随访6个月,两组再次自杀率比较,以对照组高于治疗组(x2=4.366,x2=5.779;P〈0.05)。治疗12周和随访6个月,QOLS总分(t=2.34,3.49)、SDS总分(t=2.12,2.65)、WHOQOL—BREF总分(t=2.06,2.4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SR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0.25;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降低再次自杀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和多奈哌齐联合应用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影响。方法:100例AD患者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叶酸、维生素B12和多奈哌齐联合治疗)34例、多奈哌齐治疗组(单用多奈哌齐)33例、对照组(仅常规治疗)33例,观察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Hcy浓度检测。结果:治疗后,MMSE、ADL评分及血清Hcy浓度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9.71,F=6.06,F=6.62;P均0.01)。联合治疗组MMSE评分减分值、ADL评分减分值、血清Hcy浓度减分值均明显高于多奈哌齐治疗组(t=-3.48,t=-2.26,t=2.25;P均0.05或P0.01)及对照组(t=-9.14,t=-5.73,t=5.01;P均0.01)。治疗后Hcy浓度减分值与MMSE评分减分值、ADL评分减分值呈正相关(r=0.423,P0.01;r=0.240,P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12和多奈哌齐联合治疗可降低血清Hcy浓度,并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定长沙市公众精神卫生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长沙市辖区随机抽取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的1660户家庭。从15岁及以上的家庭成员中随机抽取1人进行访谈,完成卫生部推荐的精神卫生知晓率标准问卷(20项)调查。结果1563人完成有效问卷调查,其中男性676人,女性887人,平均年龄(标准差)为41.9(15,9)岁。平均(标准差)应答正确率为68.5%(46.4%),城市社区平均(标准差)应答正确率[70.5%(13.6%)]高于农村社区应答正确率[66.2%13.5%)](t=6.18,P〈0.001)。正确应答率与年龄负相关(r=一0.21,P〈0.001),与文化程度正相关(r=0.28,P〈0.001),与职业和婚姻状态的差异呈多样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年龄和职业(农民或工人与其他职业比较)为精神卫生知晓率的独立相关因素。问卷20个条目总体内部一致性及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偏低(alpha=0.27~0.57)。结论长沙市普通居民精神卫生知识总体知晓率相对较高,但有些方面仍需提高,特别是对于精神疾病病因的认识。公众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能力随人口学特征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不同人群进行特定的精神卫生教育可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今后需修订调查问卷,提高信、效度和内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4例中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非干预组41例,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心理干预,非干预组仅予常规治疗;共8周。于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后,SSRS的主观支持、利用度及应对方式的积极因子干预组明显高于非干预组(P〈0.05或P〈0.01);消极因子低于非干预组(P〈0.05或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主观支持、利用度及应对方式的积极因子在时间效应(F=10.47,F=9.50,F=12.59)、组别效应(F=7.01,F=7.23,F=10.53)及交互效应(F=14.83,F=11.80,F=14.53)方面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消极因子组别效应不显著(F=3.44,P〉0.05),但时间效应(F=7.14)、交互效应(F=5.79)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烧伤患者减轻负性情绪、改善应对方式及提高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子社区管理对出院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6例按出院顺序交替分为研究组102例和对照组10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及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电子社区管理,观察1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服药依从性量表在入组时和1年后分别进行测评,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经电子社区管理1年后,研究组SCL-90各项评分(t=2.31~5.72)、MRSS各项评分(t=2.19~5.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12.67,P0.01),复发率(28.43%)低于对照组(42.30%)(χ2=4.33,P0.05)。结论:电子社区管理能显著提高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及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SCI、40例脑梗死(CI)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和TNF-α含量。结果:SCI组和cI组hs—CRP含量分别为(8.86±0.96)和(16.32±1.88)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0.56)mg/L(P〈0.01),CI组hs—CRP含量亦显著高于SCI组(P〈0.05);SCI组和CI组TNF-α含量分别为(1.92±0.73)和(2.56±0.91)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0.42)ng/mL(P〈0.01),CI组TNF-α含量亦显著高于SCI组(P〈0.05)。在SCI患者中,梗死灶数〉2个组(n=19)hs-CRP为(9.45±0.97)mg/L,显著高于梗死灶数≤2个组(n=17)的(7.21±0.75)mg/L(P〈0.01),两组TNF-α含量分别为(1.97±0.83)和(1.66±0.56)ng/mL,无显著差异。血压测定值越高,腔隙性梗死灶数量越多,未服降压药者梗死灶数量显著多于正规降压治疗者(P〈0.05)。结论:炎症过程参与了脑小血管病变;hs—CRP和TNF-α水平与脑缺血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高血压是腔隙性SCI最常见的病因,未降压治疗的重度高血压更易引起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从预防再发的角度看,对SCI应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高血压患者应尽早正规服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男性服刑人员的冲动性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IS-1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56名男性服刑人员(研究组)及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178名健康男性(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BIS-11总分、运动冲动性及无计划冲动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BIS-11总分及因子分呈正相关(P均0.01);回归分析显示注意力冲动性对SCL-90总分(b=0.295,P=0.000)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男性服刑人员具有冲动性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冲动性尤其注意力冲动性对其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南通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南通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Young网络成瘾问卷(IAII)、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分层、随机抽样收集的3400例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实际人数比为3∶2∶1.结果 (1)南通市青少年上网率92.14%,男生高于女生(P<0.05);(2)网络成瘾现患率3.29%,男生高于女生(P<0.01);(3)初中生和高中生网络成瘾的现患率明显高于小学生 (P<0.01);(4)学习成绩差的网瘾率明显高于成绩较好和成绩中等者(P<0.01);(5)成瘾组的EM-BU父母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成瘾组(P<0.01),而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分非成瘾组显著高于成瘾组(P<0.01).结论 南通市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