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测定了46例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血浆ET-1,以探讨ET-1血浆浓度的改变与ACI发病的关系。结果:梗塞组血浆ET-176.7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26Pg/ml(P<0.01)。梗塞灶≤2cm3和>5cm3两组间血浆ET-1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病后一周内不同时间血浆ET-1有显著差异,其中24hET-1水平最高(P<0.01)。因此ET-1增高不仅可使血管收缩,诱发脑卒中发生,还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对脑中风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在脑梗塞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30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ET和AⅡ含量。结果脑梗塞急性期血浆ET和AⅡ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且中-重度脑梗塞组两者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均<0.01)。急性期血浆ET与AⅡ呈显著正相关(r=0.7033,P<0.01),恢复期(r=0.2465,P>0.05)和正常对照组(r=0.1837,P>0.05)无显著相关。结论脑梗塞时血浆ET和AⅡ增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内源性ET与AⅡ具有正反馈调节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可能在脑梗塞发病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载脂蛋白E与脑动脉硬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78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与对照组44例,对其血清载脂蛋白E(APOE)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进行含量测定,并将APOE与HDL-C、LDL-C、TC、TG、APOAI、APOB(100)逐一进行相关比较,结果发现:脑动脉硬化症病人(CAS)血清APOE、LDL-C、TC、TG、APOB(1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POAI无明显变化(P>0.05),且APOE与HDL-C呈负相关;与LDL-C、TC、TG、APOB(100)呈正相关;与APOAI无直线相关关系。提示APOE可做为诊断脑动脉硬化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用放免法检测40例脑梗塞患者脑脊液和不同病期血浆中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ET-1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1)。发病2周内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病4周内CGRP值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是否伴高血压、神经功能缺损轻重、梗塞灶大小对血浆ET-1和CGRP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ABC-ELISA法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三种自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ABC-ELISA法检测了97例MG病人血清内三种抗体:AchRab、Pr-Mab、CAEab。结果发现:(1)全身型AchRab、pr-Mab阳性率明显高于眼肌型(P<0.01);AchRab与Pr-MabP/N值呈线性正相关(r=0.797P<0.01)。(2)合并胸腺异常者CAEab阳性率为8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此组病人AchRab与CAEabP/N值呈显著正相关,Pr-Mab与CAEabP/N值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512和r=0.598P<0.01)。(3)8例病人作了治疗前后抗体检测。激素治疗后或切除异常胸腺后,抗体滴度多数下降或有转阴趋势。  相似文献   

6.
报告51例严重脑外伤急性期持续ICP监护和血CA测定结果,发现脑外伤组血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脑外伤后24小时内ICP与血NE、E水平显著呈正相关(r=0.730,P<0.001和r=0.542,P<0.001),脑外伤后第三天ICP与血NE、E亦显著呈正相关(r=0.604,P<0.001和r=0.451,P<0.01)。伤后24小时ICP正常或轻度增高者,65%恢复良好.35%恢复差,而ICP>5.3kPa组病人,90%以上死亡。伤后第三天ICP仍高于5.3kPa的4例病人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损害与血浆内皮素(ET)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塞米松(Dm)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脑缺血再灌流组(IR)、地塞米松治疗组(IR+Dm)于造型成功后1、6、24、48、96h采血2ml,取血浆;采用放免法测定ET。结果(1)IR、生理盐水对照组(IR+NS)血浆ET含量显著增高(P<0.01,P<0.001);(2)IR+Dm组血浆ET含量较IR+NS组显著降低(P<0.05,P<0.01);同时脑缺血性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1)鼠血浆ET含量变化与脑缺血性损害病生机制密切相关;(2)地塞米松的应用对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检测了60例老年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ED),红细胞ATP酶活性和红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老年人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滤过指数(EF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红细胞Na+-K+-ATP酶活性和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01);红细胞内Na+、Ca2+浓度明显增高(P<0.001),而Mg2+浓度明显降低(P<0.01)。脑梗塞患者红细胞EFI与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Mg2+浓度呈负相关(r=-0.542、-0.417、-0.436)(P<0.001);与红细胞内Na+、Ca2+浓度呈正相关(r=0.473、0.466,P<0.001);提示脑梗塞病人ED降低与红细胞ATP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 )和蛋白C(PC)的水平。方法 应用ELISA 法对45 例脑梗死患者、16 例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24 例健康体检者血浆TM 和PC进行了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TM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 , 而脑出血组的P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高水平的TM 提示脑梗死有较严重的血管内皮的损伤,高水平的PC提示脑出血患者存在PC抗凝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内皮素—1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均相竟争法,测定56例急性病毒性脑炎(AVE)患儿的血浆和脑脊液(CSF)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AVE急性期患儿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血浆和CSF中ET-1含量高于恢复期(P<0.01),血浆与CSF中ET-1含量呈正相关(r=0.858,P<0.001),病情严重、抽搐频繁、EEG和脑CT或MRI显示病变部位广泛者,血浆和CSF中ET-1含量增高更为显著。认为ET-1是一种新的内源性致病因子,在AVE病程发展与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免法检测了160例急性期、38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5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35名健康者外周血LPA及TNF水平。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LPA及TNF水平均较恢复期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恢复期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又较健康对照组高;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PA及TNF增高不仅是急性脑梗死缺血性损伤反应,而且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已有增高,它们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动态测定了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不同时期下丘脑和血浆ET和CGRP水平的变化以及局部脑缺血后不同时期的改变,并与正常血压的wistar鼠对比。结果发现,形成稳定高血压的3月龄RHR和7月龄RHR其下丘脑和血浆中的ET含量均明显高于同龄Wistar鼠,而CGRP含量无显著差异。局部脑缺血后24小时,无论RHR还是Wistar鼠,其下丘脑和血浆ET和CGRP均比缺血前明显增高(P<0.01),以RHR更加明显。缺血持续7天时,ET和CGRP在Wistar鼠全部恢复至缺血前水平,而在RHR下丘脑和血浆中CGRP含量恢复至缺血前水平,ET含量仍明高于缺血前水平。结果提示,高水平的ET含量可能参与了RHR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而局部脑缺血后,RHR中枢和外周ET大量持续释放不利于缺血区域侧支循环血管的开放,此可能是高血压性脑梗塞恢复慢,疗效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卒中血浆纤溶状态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以D-二聚体水平及纤溶酶原活性为指标观察了40例脑血栓及23例脑出血病人的血浆纤溶状态。脑血栓组D-二聚体水平呈规律性变化,自病后48h内始显著上升,3~4d达高峰,以后渐下降,至1月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纤溶酶原活性于急性期(<1周)明显下降,病后3~4d降至最低值。D-二聚体水平达高峰时与纤溶酶原活性下降呈负直线相关。脑出血后D-二聚体水平于1月内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CGRP,ET活性应变效应与急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采用放免法监测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脑脊液(CSF)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物质呈负相关性同步敏感活跃。脑出血组CGRP升高占优势(P<0.01);脑梗塞组ET升高占优势(P<0.01)。恢复期脑出血组CGRP明显下降,ET回升;脑梗塞组相反,ET显著下降,CGRP回升。CGRP、ET变化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血压高低相关。提示CGRP、ET活性变化与血管舒缩功能失衡有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D62E+微粒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80例非脑卒中患者,利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CD62E+微粒水平进行检测,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利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预后,分析CD62E+微粒水平与患者一般资料、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CD62E+微粒水平为(1.67±0.53)个/μl,高于对照组的(0.98±0.37)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1,P<0.05);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CD62E+微粒水平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呈正相关(r=0.335,P<0.05);NIHSS评分≤5分患者的血浆CD62E+微粒水平低于NIHSS评分>5分患者(P<0.05);Barthel指数<50分的患者血浆CD62E+微粒水平高于Bar-thel指数≥50分的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CD62E+微粒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93,P<0.05),与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r=-0.614,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CD62E+微粒水平升高,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及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38例脑血管病患者和26例正常人血清及红细胞膜SA含量,结果,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S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膜S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出血量及梗塞灶大小与血清TSA呈正相关(P〈0.05),与红细胞膜SA含量呈负相关(P〈0.01),恢复期患者的血清TSA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其红细胞膜SA含量极显著高于急性期患者(P〈0.01)。恢复期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循环分子标志物的改变与脑梗死临床分型和病情的关系 ,以指导临床的诊治。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病人 4 7例 ,分别测定 4 8小时内、第 3天和第 5天的血清MMP 9含量 ,然后分析它与病情轻重、临床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后MMP 9的含量升高 ,升高幅度和变化规律在OCSP各亚型不同 ;MMP 9在大梗死组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 ;MMP 9与NIHSS呈正相关 ,r=0 4 87;Logistic回归显示 4 8小时内的血清MMP 9含量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脑梗死后血清MMP 9水平升高 ,并与病灶大小成正比 ,但与病变部位关系不大 ;此外 ,MMP 9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FDIA )测定 97例 CRF患者 (其中 30例并发脑卒中 )和 35例健康对照组血浆总 Hcy水平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CRF患者血浆总 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其中并发脑卒中组血浆总 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脑卒中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CRF患者血浆 Hcy水平分别与叶酸、维生素 B1 2 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普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并可能参与了脑卒中的发生过程 ,临床应监测 CRF患者的血浆总 Hcy水平 ,并对高 Hcy血症者给予相应的治疗 ,以防止 CRF患者并发脑卒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将4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脑梗死类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梗死组(血栓组)、腔隙性脑梗死组(腔梗组)及心源性脑栓塞组(栓塞组),同时200例非急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Hcy水平。并在发病后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确定有无梗死复发。研究患者血浆Hcy水平及1年脑梗死复发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1)血栓组、腔性脑梗死及栓塞组患者急性期血浆Hcy分别为16.93±11.46μmol.L-1、14.66±7.57μmol.L-1和16.58±8.72μmol.L-1,均高于对照组9.61±4.22μmol.L-1,P值均<0.001。各类型脑梗死患者之间Hcy无显著差异;(2)随访12个月血栓组、腔梗组及栓塞组的复发率分别为8.08%、7.05%和7.55%。各类型脑梗死患者复发率无显著差异;(3)高Hcy血症患者1年复发率11.68%,较非高Hcy血症患者的复发率(5.15%)高(P=0.022);(4)复发患者血浆Hcy水平(18.75±10.27μmol.L-1)高于无复发患者(14.57±8.50μmol.L-1,P=0.014);(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脑梗死复发与高血压(P=0.000)、糖尿病(P=0.000)、高Hcy血症有关(P=0.035)。结果缺血性脑卒中1年复发率与血浆Hcy升高有关,高Hcy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患者周围血细胞因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26名健康对照者及34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示:急性期和恢复期脑梗塞患者PBMCIL-1、IL-6活性及血清TNF水平较对照者明显增高,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又较恢复期脑梗塞患者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增高的程度与梗塞灶大小密切相关。提示:脑梗塞后早期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的产生在脑缺血和(或)再灌注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