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速弹颅脑损伤早期脑微循环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研究采用猫制作低速弹所致火器性颅脑损伤模型,应用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微循环图象分析仪直接观察微血管的动态变化,旨在阐明低速弹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missile wound, CMW)后脑微循环动态变化的基本病理过程,探讨减轻CMW早期对脑组织损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后微循环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①了解颅脑损伤病人脑部微循环及全身微循环的变化并总结其规律。②观察颅内高压与脑部微循环的相关性。方法 在发病早期、治疗中、恢复期三个阶段对5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双眼球结膜及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结果 颅脑损伤后病人的球结膜及甲襞微循环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 颅内压增高与BCM异常呈正相关,BCM障碍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4.
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脑微血管改变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报道大鼠实验性脑损伤后早期,10分钟至24小时,大脑皮层微血管减少,并有“微无血管区”,微血管内可见微血栓形成,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提示微循环障碍缺血是产生外伤性脑水肿的重要病因因素,救治重型颅脑损伤要重视防治脑微循环障碍,纠正脑缺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猫低速弹颅脑伤(LMCW)后脑微循环的改变以及20%甘露醇对脑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 改良Carey法制作猫LMCW模型,将12只猫分为单纯创伤组(C组)和甘露醇治疗组(Man组)。微循环显微镜活体实时观察软脑膜微循环并测量软脑膜细动脉(Da)、细静脉(Dv)管径;测量微区CBF;监测生命体征:采血测算重要血液流变学指标,8h后观察创伤对侧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猫低速弹颅脑伤后Da、Dv收缩持续30min,之后C组微血管扩张至2h时恢复正常,5~8hDa痉挛,Dv扩张、瘀血;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异常,至8h仍未恢复。结论 20%甘露醇通过改善血液的流变学特性,减轻了颅脑伤后的脑微循环障碍和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后顽固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顽固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5例颅脑损伤后顽固性脑膨出患的诊治经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19例治愈,6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后顽固性脑膨出的原因是在水颅骨缺损的基础上同时合并有颅内感染或严重脑水肿,脑积水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有效运用药物和采取措施减轻脑水肿,解除脑积水,预防和控制感染以降低颅内压是解决颅脑损伤后顽固性脑膨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164例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颅脑损伤的患者之智商情况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抑制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寻找能控制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生发展的药物或方法。方法:53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A)、对照组(B),A组25例持续应用利多卡因七天。结果:A组25例血中儿茶酚胺,肌酐,血糖以及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苷露醇和速尿的用量,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死亡植物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利多卡因能抑制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发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19例,开颅减压5例,死亡7例。结论颅脑损伤后如手术指征明确则须及时手术。术后注意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应积极保持脑灌注压、维持血压及血氧,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管痉挛,早期扩管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降低死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