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对晚发性抑郁症的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晚发性抑郁症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对62例晚发性抑郁症与68例早发性抑郁症的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社会心理及心脑血管病等因素有关。结论 遗传因素在晚发性抑郁症中的作用次于早发性抑郁症,而血管性因素在前者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即可引起晚发性抑郁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血管性抑郁症和非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和不同药物的治疗疗效.方法 采用自变量表分别对血管性抑郁症组和非血管性抑郁症组60例的发病年龄、起病形式、诱发因素、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给予百忧解20 mg qm;3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联合血管活性药物及脑代谢剂,引用HAMD、MMSE与入院时、4周、8周进行评定,并逐一比较.结果 本研究显示血管性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相对高,多数有诱因,睡眠障碍明显,焦虑躯体症状多,有较严重的阻滞及自杀倾向,合并一定认知功能障碍,对血管性抑郁症组中30例应用脑代谢剂,血管活性药物及抗抑郁剂,疗效明显优于血管性抑郁症组中单用抗抑郁药物,与非血管性抑郁症组相似.结论 血管性抑郁症采用血管性药物、脑代谢剂联合抗抑郁药物疗效明确,为临床治疗另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其发病原因涉及多种因素,炎症可能是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机 制之一。目前的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体内的 IL-6 水平发生改变。本文对 IL-6与抑郁发病机制及其在 不同临床治疗方法中的作用进行总结,探讨 IL-6 在抑郁症发生和预后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 IL-6 在 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活动规律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晚发起病且有显著的临床特征与脑血管病有联系的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个亚型,因起较病晚故被称为晚发性抑郁症,但晚发性抑郁症与血管性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病密切相关,故提出血管性抑郁症之假说.目前血管性抑郁症已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国内报道较少,本文仅将血管性抑郁症有关病因及发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病理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索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 ,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 (MMSE)评定 ,对 42例血管性抑郁症与 48例非血管性抑郁症的发病情况 ,症状特点和疗效 (8周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血管性抑郁症组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 /躯体化症状和精神运动性抑制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血管性抑郁症组 (P <0 0 5) ,其病程具有波动性特点 ,家属中精神病发生率较低 ,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 (P <0 .0 5)。而疗效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 ,这一结果对于有效治疗这些病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抑郁症的诱因繁多,有人提出退休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为探讨退休后心理变化在老年人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将1981年2月~1982年1月所见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晚发性和早发性抑郁症的病前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99例晚发性抑郁症和114例早发性抑郁症在遗传史,发病诱因,既往躯体疾病,性格特征,临床症状以及BEAM和TCD异常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晚发组的遗传史显著少于早发组(P<0.01),而发病诱因和既往躯体疾病显著多于后者(P<0.05,P<0.01),兴趣丧失和自杀行为多于后者(P<0.05),自责自罪少于后者(P<0.05),而严重性,活动减少,悲观,躯体症状和焦虑无差异(P>0.05),BEAM和TCD异常明显多于后者(P<0.01),结论:性格内向的老年人易在应急下诱发抑郁症,发病后兴趣丧失和自杀行为明显增多,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怀,减少生活中的应激因素,加强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检查和治疗,对减少晚发性抑郁症将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是环境和基因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了与血管性痴呆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本文综述了与血管性痴呆发病的遗传因素,总结了目前已知与血管性痴呆发病相关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患者1年内再次住院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抑郁症1年内复发再次住院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例1年里住院2次的抑郁沔为研究组,20例同期单次信院的抑郁症为对照组,进行病史资料复习。结果 抑郁症复发信院与文化程度、发病诱因、住院天数、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等因素有关。家族史、文化程度、婚烟状况、发病诱因、电搐治疗等对抑郁症同年复发再住院有预测意义。结论:抑郁症的近期复发住院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生活事件在老年期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并与非老年期抑郁症比较。发现老年期组病前生活事件中家庭问题,躯体疾病和经济因素3项均高于非老年期组。据此认为老年人在重大的刺激下易于产生抑郁,因而如何正视或减少重大的生活事件刺激,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的发生主要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肠道菌群不仅受到宿主基因调控,也随着饮食和环境等因素而变化。因此,肠道菌群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围绕抑郁症肠道菌群的改变,抑郁症肠道菌群的改变与症状的关联及肠道菌群的改变与抑郁症发生机制等,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抑郁症与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敏感性和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的变化。方法: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刺激前后cAMP的生成率反映β2-AR敏感性,用^125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淋巴细胞中的cAMP。结果:抑郁症组淋巴细胞β2-AR敏感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血浆cAMP差异无显著性。结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敏感性异常可能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长抑素与抑郁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介绍了有关生长抑素的基础知识,生长抑素在抑郁症发病机理,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及与生长抑素相关的抑郁症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有关生长抑素的基础知识 ,生长抑素在抑郁症发病机理、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及与生长抑素相关的抑郁症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脑白质损害(WML)在血管性抑郁中的发病情况,血管等影响因素及其对治疗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递质紊乱、内分泌、炎症、氧化应 激等多方面。近几年来,有关抑郁症在炎症免疫系统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NLRP3 炎症小体在免疫系 统功能中起重要的作用。现针对NLRP3 炎症小体在抑郁症发病中的机制作简要综述,为抑郁症的诊断 和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脑白质损害(WML)在血管性抑郁中的发病情况,血管等影响因素及其对治疗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探索首次发病抑郁症中年女性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损害.方法 对20例首次发病抑郁症中年女性患者(患者组)和15名与患者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全脑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应用TBSS方法对患者组和对照组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前额叶、左侧内囊、右侧楔前叶白质的FA值显著降低(P <0.005,簇>40).结论 脑白质病变在抑郁症发病的早期即已存在,异常脑区涉及与认知和情感调节关系较密切的前额叶-子皮质神经环路和默认网络的纤维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73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治疗组)和常规活血化瘀治疗(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抑郁症在第2周起效,在第8周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为80.6%;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精神心理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 c-Myc 在抑郁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本文从 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出发,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综述 c-Myc 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拟阐明 c-Myc 在抑郁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