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散张量成像在情感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往大量神经解剖学、脑代谢、影像学研究等结果证实:双相障碍皮层-皮层下网状系统和边缘系统调节区域(杏仁核,小脑中部)的中枢功能异常可能是情感失调的原因[1];抑郁症存在“边缘-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病理神经环路,其中前额皮层、海马、前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是近年来在常规MRI技术和弥散加权(DWI)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MRI技术,是一种能在活体显示脑白质纤维束走向的无创成像方法[1~3]。1DTI的基本原理弥散是指水分子的随机运动,即布朗运动。在这一运动模式中,水分子在各个方面所受的弥散阻力相等,称为各向同性弥散。在脑组织中,由于神经纤维束的限制,水分子更倾向于沿着脑白质走行的方向进行弥散,称为各向异性弥散。由于各向异性的存在,弥散需要用张量描述。在DWI中,仅在1个或3个方向上施加弥散梯度磁场,因此只有表观弥散系数(ADC)1个标量值用于描述弥散…  相似文献   

3.
弥散张量成像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目前在活体直视脑白质主要纤维柬三维结构的唯一方法。国内外已将其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本文就DTI在精神分裂症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查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脑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来了解该病患者脑白质发育情况,以寻找MR患者新的诊断手段,并探讨发病机制中脑白质纤维束发育障碍的根据.方法:用DTI扫描技术对45例MR患者作了皮质脊髓束、枕额束、扣带束、胼胝体束的检查.结果:45例患者中仅4例未发现异常,枕额束有异常为27例,皮...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分析缺血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变化,并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CST)位置关系,以评估预后。方法 45例由于皮质脊髓束受损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分为超急性期(<6h)、急性期(6h~3d)、亚急性期(4d~8w)和慢性期(>8w),分析其DTI参数的变化特点,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患侧FA值在超急性期无明显变化,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逐渐降低,与健侧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患侧ADC值在超急性期、急性期明显减低,亚急性期逐渐恢复接近于健侧,慢性期再度增高;DTT成像显示CST受损严重其预后较差。结论不同时期脑梗死病灶其FA、ADC值有一定规律变化,DTT图像可无创性的显示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是在常规MRI和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这个概念由Basser等^[1]提出。DTI可在三维空间内定量分析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利用特定的算法可以提供其他成像方法所无法实现的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信息,重建脑白质纤维束。它对脑白质病、脑血管病等的诊断、神经外科术前病灶的定位、病灶与纤维束的毗邻关系的确定有重要意义。本文就DTI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具有无创、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并且形态与功能结合,是研究各类精神疾病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全脑白质纤维受损状况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 24 例抑郁症患者及 30 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临床测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抑郁症组在左额中回、左额上回、右额内侧回、左楔前叶、左颞上回、右扣带回等区域各向异性(FA)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抑郁症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的分类数、总错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或 P<0.05).两组持续注意操作测试(CPT)差异无显著性;抑郁症组 CPT 与 WCST 部分结果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DTI 与 WCST 结果的相互印证反映重性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白质区域神经功能的异常,DTI 技术有助于发现影响认知改变的脑微细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期双相障碍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变化。方法选取42例未用药双相障碍抑郁期患者(患者组)和年龄、性别及右利手与之相匹配的59名对照者(对照组)进行DTI检查,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类白质纤维束图谱,将大脑白质组织分割为20条公认存在的粗大纤维束,应用PANDA软件计算每个被试者每条白质纤维束的4项平均弥散属性,采用非参数置换检验比较2组在20条白质纤维束上弥散指标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白质纤维束弥散指标与临床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左侧钩束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低于对照组(0.40±0.01与0.41±0.01,P=0.001);胼胝体辐射线额部FA值低于对照组(0.36±0.02与0.38±0.02,P<0.001);左侧钩束径向弥散率(radial diffusivity,RD)值高于对照组(6.57×10^-4±2.41×10^-5与6.40×10^-4±2.42×10^-5,P=0.001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组弥散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白质纤维束与临床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抑郁期双相障碍患者钩束及胼胝体辐射线额部存在脑白质完整性破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诊断脑膜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脑膜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iemens Sonata 1.5T型磁共振扫描仪对其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比较良性脑膜瘤、恶性脑膜瘤内不同部位及组间相应部位ADC值、FA值。结果Ⅰ级脑膜瘤患者中脑膜上皮细胞型10例,纤维型7例,沙粒体型2例,过渡型3例,微囊型1例,化生型1例,血管瘤型1例;良性脑膜瘤瘤周水肿ADC值高于肿瘤实质及瘤周白质,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脑膜瘤瘤周白质FA值高于肿瘤实质及瘤周水肿,其中瘤周白质FA值与肿瘤实质FA值比较和瘤周白质FA值与瘤周水肿F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脑膜瘤与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ADC值及瘤周白质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能用于诊断脑膜瘤的恶性程度,在区别脑膜瘤的具体部位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