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科自 1970年以来共收治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 15 0例 ,其中 2例合并骨损害 ,现将最近的 1例报道如下。1 病例 男 ,17岁。间歇性头痛 1年伴腰痛、发热 1月余 ,于 2 0 0 0年 1月 7日入院。患者 1年前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 ,无发热 ,无特殊治疗。 10个月后头痛再发并加重伴发热 (38.5℃ ) ,4天后出现嗜睡、短暂意识障碍 ,并出现腰骶痛 ,向双下肢放射。当地医院腰椎 X片示 :L1 、L2 椎体破坏 ,椎旁冷脓肿 ,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腰椎结核。予抗结核、地塞米松 (10mg/ d)等治疗 ,头痛、腰痛无缓解 ,腰穿测脑压为 8.82 k Pa。拟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肾脏病患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分析4例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治疗特殊性和转归。结果例1为原发性小血管炎、Ⅲ型新月体肾炎患者;隐球菌败血症用氟康唑治疗过程中并发隐球菌脑膜炎和葡萄球菌败血症。例2、3、4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狼疮性肾炎(LN)维持治疗期出现发热,头痛,例1和例4继发癫痫,例2复视。例2和例3分别误诊3和5个月。4例均无家鸽接触史,有多种抗生素应用史,脑脊液均发现隐球菌。抗真菌治疗5~9天后体温正常。例1:氟康唑治疗22个月,大蒜素(120~60mg)7个月,痊愈。例2两性霉素B(总量2837mg)和氟康唑17个月。例3尿毒症行腹膜透析,伏立康唑静脉输注,1月后死亡。例4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输注并伏立康唑口服。例2和例4仍在抗真菌治疗中。结论肾脏病患者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尤其是癫痫、复视者,警惕隐球菌脑膜炎;有效长程抗真菌治疗外,加强支持治疗和并存的其他感染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由NMDA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常以发热、头痛为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或昏迷。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其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病,常以发热、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抗NMDAR脑炎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对作者医院收治的1例抗NMDAR脑炎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进行报道。1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因“头痛6个月,头痛加重伴有精神行为异常1个月”于2018-08-08入作者医院。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宿主免疫力低下时致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早期出现低热或间歇性头痛,后期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免疫力低下者可急性发病,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多出现颅内压增高;脑底部蛛网膜下腔渗出导致蛛网膜粘连而引起多组脑神经受损;脑脊液循环受阻出现脑积水.病情进行性加重,未治者常在数月内死亡,平均病程为6个月,偶可见几年内病情反复缓解和加重者~([1]).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101例临床特点及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诊断。方法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101例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或脑炎患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95例(94.1%)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85.0%以上的患者有头痛、发热,72例(71.3%)患者出现呕吐,另外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发作性抽搐、视力、听力损害也较常见。97例脑脊液涂片发现隐球菌;2例多次涂片阴性,隐球菌培养阳性;1例经脑实质穿刺活检病理确诊;1例小脑囊肿术后病理确诊。大部分病例确诊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大多数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或脑组织病原学检查发现隐球菌为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是新型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易误诊和漏诊,且病死率高[1],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34岁。因"发热、头痛7d,发作性四肢抽搐1d"入院。患者于7d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头痛,呈阵发性胀痛,伴发热,体温37.8℃,在当地医院查头颅CT:未见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感染后炎症反应综合征(PIIR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PIIR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儿为12岁男性,反复发热、头痛、呕吐半月,CSF涂片、培养提示新型隐球菌阳性,予以抗真菌、降颅压等治疗后病情好转,但随后再次出现头痛加重、频繁呕吐。复查CSF涂片、培养均阴性,头颅MRI提示病灶较前增多、范围增大,考虑PIIRS。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 mg/d)口服治疗后,患儿头痛、呕吐逐渐缓解,复查头颅MRI提示颅内病灶范围较前明显减少、部分病灶消失。结论 免疫功能正常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在抗真菌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常恶化,但CSF培养持续阴性,同时出现新的头颅影像学表现,尤其是大脑额顶叶区域出现脑膜增厚强化需要警惕PIIRS。早期识别并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PIIR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 ,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目前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院自 1998年以来 ,共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1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17~ 69岁 ,平均 44岁 ,5 0岁以下 7例 ;合并艾滋病 2例 ,肺部肿瘤 1例 ,长期应用抗生素 1例 ,1例长期从事大棚蔬菜种植。1 2 起病形式 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逐渐加重 ,发病至确诊时间 10d~ 4个月。1 3 临床表现 均有头痛 ,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 10例 ,呕吐9例 ,发热 6例 ,颈腰背痛 3例 ,精神异常 5例 ,抽搐 2例 ;视盘水肿 7…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作者在援非医疗队期间中非友谊医院于 1998年8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3 1例HIV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HIV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以头痛、高热最为常见 ,脑脊液检查 ,墨汁染色见新型隐球菌 2 6例 (83 9% ) ,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 (ELISA法 )阳性 2 9例 (93 5 % )。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与 5氟胞嘧啶 (5 FC)或与咪唑类药联合治疗。结论 :讨论了HIV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脑脊液与影像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1991-2000年间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的9例患者,并分析其相关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3例。其起始症状均有头痛、发热,6例出现呕吐,意识障碍与发作性抽搐各1例。入院初诊1例误诊为伤寒,其余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多次腰穿行脑脊液检查隐球菌墨汁染色阳性。1例因同时并发急性心肌前间壁供血不足而死亡,余8例经抗真菌治疗后痊愈。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检查缺额特异性,MRI对病灶显示较清楚,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最好的指标,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