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以术中皮层电刺激为对照,评价运动区附近脑肿瘤患者术前运用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方法定位皮质运动区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18例运动区脑肿瘤患者,手术前采用rs-fMRI定位皮质运动区,以术中皮层电刺激作为皮质运动区定位的标准技术,比较两种技术的符合度,以评价rs-fMRI定位皮质运动区的准确性.结果 rs-fMRI与术中皮层电刺激的吻合率为92.9%,肿瘤全切率为77.8%,11例术后肌力不变,4例术后肌力好转,3例术后肌力下降.结论 rs-fMR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度,可作为术前皮质运动区定位的新方法,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fMRI与DTI联合应用在神经导航下切除运动区附近病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fMRI与DTI联合应用在大脑皮层运动区附近病变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对18例大脑皮层运动区附近病变的患者,采用组块设计,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获得运动区皮层激活,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获得白质纤维束走行,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影像融合后,术中定位皮层运动区与锥体束,经神经电生理检查验证后,避开功能区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结果 fMRI确定的功能区与术中电生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12例病变全切,6例大部切除.术后肢体肌力好转或无变化14例,3例出现一过性加重,1例遗留永久性功能损害.结论 在神经导航辅助下fMRI与DTI联合应用可以准确定位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束,提高病变切除程度,减少术后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fMRI辅助脑功能区病变手术设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在脑运动区病变手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累及运动区的脑内占位病变病人术前行手握拳运动block激发模式fMRI,分析病变与运动区的关系及功能重塑情况,据此在手术中尽可能切除肿瘤并保留运动皮质的完整。结果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2例。术前10例上肢肌力下降病人术后上肢肌力好转7例.余3例及术前肌力正常10例术后保持术前水平、结论fMRI用于运动区病变病人运动功能的客观评估和手术计划,对于降低手术带来功能缺陷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脑运动区肿瘤术前行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素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技术,了解肿瘤对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 Spinal Tract;CST)的影响情况,从而探讨DTT技术在运动区脑肿瘤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指引作用,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及术后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方法对2013年09月~2016年06月诊治的32例运动区脑肿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TT检查,了解肿瘤与周边神经纤维束的关系,从而进行手术规划,并对患者术前、术后功能恢复进行早期评估。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患者3个月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与早期DTT技术评估结果高度一致。结论 DTT通过早期了解神经纤维束与肿瘤的关系,能够准确评估患者术后远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有效地指导临床康复工作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BOLD-fMRI)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最先在1991年Belliveau等[1]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定位初级视觉皮层,此为人类第一次应用fMRI对人脑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6.
脑功能区病变术前运动功能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在脑运动区病变患者术前评估和手术设计中的作用。方法20例累及运动区的脑内占位病变患者,术前采用手握拳运动block激发模式,fMRI获取运动激活信号,术前分析病变与运动区的关系及功能重组织类型。结果病变位于中央前回前或后15例,fMRI均表现为病变对侧第一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M1)激活并向后或向前移位,病灶边缘与激活信号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9mm,平均9.6mm。病变位于中央前回5例,表现为瘤周激活3例,运动前区激活并皮层弥散激活2例。结论fMRI有助于神经外科医师在术前对病变与功能区的关系及皮层功能重组织类型有较好的认识,对运动区病变术前评估和手术设计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模态影像联合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保护脑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语言区和55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功能磁共振定位功能区,弥散张量成像显示重要传导束,融合多模态影像构建功能神经导航,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定位中央沟,并运用皮层-皮层下电刺激技术监测语言区、运动区和皮层下重要神经传导束,在保护功能前提下尽可能切除病灶。术后评价肿瘤切除程度和神经功能。结果 5例语言区胶质瘤和30例病变毗邻运动皮层胶质瘤患者术前功能磁共振成功定位功能区,通过弥散张量成像3例语言区胶质瘤和42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分别重建出弓状束和锥体束。术中电刺激语言区和运动区检出率分比为100%和92.7%;92.7%的运动区肿瘤患者可通过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定位中央沟。术中神经导航对手术具有指导作用。肿瘤影像全切率86.7%,术后功能保留率91.7%。结论运用多模态影像技术有助于术前定位脑功能区,功能神经导航有助于术前规划、术中引导病灶切除,但需注意影像漂移。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是定位和保护脑功能结构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术中皮层下刺激定位技术(ISM),验证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显示锥体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11例运动皮层和(或)皮层下邻近锥体束的脑肿瘤.采用基于DTI锥体束成像的功能神经导航,引导手术切除肿瘤.术中以ISM记录靶肌群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比较DTI锥体束成像与ISM的符合率,验证DTI锥体束成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DTI锥体束成像与ISM定位锥体束的符合率为86%,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9%.16个ISM(+)位点距离锥体束的截距平均为(3.8±1.5)mm.结论 DTI可显示锥体束结构,可用于运动区肿瘤的术前计划并引导手术操作,有条件者应联合应用ISM.  相似文献   

9.
功能磁共振与皮层电刺激定位感觉运动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功能磁共振(fMRI)与皮层电刺激做点对点的比较,以判断fMRI对感觉运动区定位的精确性,从而评价其在功能定位中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例EEG示异常放电部位位于感觉运动区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采用双手握拳-伸缩运动任务进行血氧依赖水平(BOLD)扫描,运用BOLD技术的fMRI定位皮质感觉运动区.皮层电极植入术后给予头颅连续无间断CT扫描获取电极与颅骨的对应关系,通过神经导航仪将CT、fMRI影像与导航序列MRI图像融合后,得出含有皮层激活区和电极的融合图像建立三维立体图像,与皮层电刺激.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fMRI定位皮质感觉运动区的准确性.结果 14例fMRI可见激活部位主要分布于对侧中央区、辅助运动区和小脑.其中11例成功完成皮层电刺激,结果显示fMRI与电刺激的吻合率为91.7%.结论 BOLD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率,对感觉运动区定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皮质运动区肿瘤患者偏瘫肢体术后运动功能的评估价值. 方法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脑皮质运动区肿瘤患者20例,手术前后均行DTI检查并应用Brunnstrom评分法评价偏瘫肢体 的运动功能,根据DTI结果将皮质脊髓束(CST)的受损级别分为4级:1级(CST完整);2级(CST完整,但轻度受压推移);3级(CST部分中断);4级(CST大部分至完全中断),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ST受损级别和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患侧肿瘤实质的FA值(0.387±0.012)小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FA值(0.498±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前后CST受损级别、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CST的受损级别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均呈负相关(r=-0.901,P=0.000; r=-0.912,P=0.000). 结论 DT1能够显示脑皮质运动区肿瘤患者CST的损伤程度,反映患者术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fMRI对皮层运动功能区脑膜瘤外科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脑皮层运动功能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效果。方法12例皮层运动功能区脑膜瘤患者术前均行CT、MRI及fMRI检查,5例行DSA检查,7例行MRA检查。术中在显微镜下分离肿瘤包膜,肿瘤予以瘤内分块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肌力好转4例,肌力无改变6例,肌力下降或加重2例,其中1例经脱水、激素及高压氧治疗后好转,1例无变化。功能保护率91.7%(11/12)。12例术后随访1~2年,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提高皮层运动功能区脑膜瘤的全切率,术前行fMRI及DSA或MRA检查,则有助于术中保护脑功能区皮质、矢状窦和中央沟静脉,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AND PURPOSE: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contras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OLD-fMRI) has been applied to functional mapping in brain disorder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normal adults and patients with brain disorders exhibit similar evoked cerebral blood oxygenation (CBO) changes. This study compared evoked CBO changes measured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 with the activation mapping obtained by BOLD-fMRI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schaemia.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six normal adults and six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schaemia. Hand grasping was performed as a motor task. All patients could perform the task similarly to the controls at the time of examination, bu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demonstrated low baseline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a decreased haemodynamic reserve in the 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 on the lesion side. Using NIRS, concentration changes of deoxyhaemoglobin (Deoxy-Hb), oxyhaemoglobin (Oxy-Hb), and total haemoglobin (Total-Hb) were measured in the 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 contralateral to the task. BOLD-fMRI signals were measured by 1.5 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ing an echo-planar technique. Activation maps were calculated by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RESULTS: In the controls, Deoxy-Hb decreased in association with increases of Oxy-Hb and Total-Hb in the 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 during the task. However, in the patients, Deoxy-Hb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baseline, while Oxy-Hb and Total-Hb also increased,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rCBF increases in response to neuronal activation. BOLD-fMRI demonstrated only limited activation areas in the 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 on the lesion side. CONCLUSION: The CBO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schaemia differed from those of normal adults; Deoxy-Hb was increased in activation areas of the patients. This implies that BOLD-fMRI may overlook activation areas in the patients unless both increases and decreases of signal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中癫痫诱发试验联合皮层热灼治疗胶质瘤所致癫痫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连续选择以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胶质瘤患者11例,在常规气管插管全麻下首先行肿瘤显微手术切除,然后在皮层脑电图的监测下,对癫痫灶皮层进行低功率双极电凝热灼.待癫痫波完全消失后,采用患者唤醒、过度换气和静脉注射氟马西尼联合进行癫痫诱发试验,同时给予少量肌松药防止抽搐发作.对诱发出的棘、尖波再给予皮层热灼直至完全消失.手术后不再使用镇静药物和抗癫痫药物,并对患者进行术后追踪随访,随访时间为18~20个月.结果 诱发试验能够明显增加脑皮层的电活动和癫痫波的出现频率,而皮层热灼的作用恰好相反.所有患者全部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且一般状态恢复较快.除1例在术后接受放疗期间出现一过性右上肢抽搐,又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现癫痫复发的征象.结论 术中癫痫诱发试验联合皮层热灼是治疗胶质瘤所致癫痫的有效方法,并且安全可靠,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分析单侧放射冠梗死患者大脑半球的激活部位及偏侧化指数(laterality index,LI)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12例单侧放射冠梗死的患者为卒中组,5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检查,扫描设备为德国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系统。试验采用Block设计,采取患手顺序对指任务。扫描结果采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2)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计算不同感兴趣区激活体素数目及LI。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F-M评分),分析LI与F-M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卒中组脑部激活范围较广泛,表现为双侧运动传导通路的激活;双侧大脑半球、初级感觉运动区(sensory motor cortex,SMC)、第一躯体运动区(M1区)LI明显减少(P=0.004,0.008,0.027)。卒中组LI(半球、SMC、M1)与F-M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33,P=0.618;r=0.558,P=0.059;r=0.297,P=0.348);卒中组最强激活点位于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PRE)患者F-M评分较高(52±22),最强激活点位于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POS)患者F-M评分较低(36±27),以上两组F-M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RI可以显示卒中患者运动康复过程中功能区的变化;单侧放射冠脑梗死后,与运动任务相关的脑区激活范围存在明显偏侧化现象;偏侧化程度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之间可能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皮质电刺激(CES),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癫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FCD癫病人行MRI薄层扫描及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扫描,结合神经导航引导手术入路,CES定位运动区,皮质脑电图定位致灶,行致灶加病灶切除。结果术后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均与术前相同,病理结果均为FCD。术后随访1年,Engel分级:Ⅰ级14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复查脑电图较术前明显改善,棘波、尖波基本消失。结论神经导航结合BOLD-fMRI、CES及皮质脑电图,在FCD癫手术中定位准确,减少运动功能损伤,达到癫灶切除及最大程度保护运动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额叶皮质损伤对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实验探讨了前额叶皮质局限性损伤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用外科手术造成大鼠一侧前额叶皮质局限性损伤后不同时间、用Y型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用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基底前脑含乙酰胆碱酸酶(AChE)活性神经元。实验观察到前额叶皮质损伤后1周,动物学习,记忆功能有所障碍,损伤同侧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有所减少,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损伤后2,3,4周,动物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损伤同侧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明显减少(P<0.05),且两者变化相平行。结果表明单侧前额叶皮质局限性损伤不仅可引起动物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且可引起同侧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丢失,且两者发展相平行,提示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逆行性变性在动物额叶皮质损伤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荧光mRNA差异显示PCR技术对比研究痫性皮层及非痫性皮层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该差异与癫痫发病机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取8例痫性皮层组织(其中3例隐源性癫痫痫性皮层、5例继发性癫痫痫性皮层)和5例非痫性脑皮层组织的冰冻标本,应用荧光mRNA差异显示。PCR技术比较两种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痫性皮层与非痫性皮层组织中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结论(1)荧光mRNA差异显示PCR技术是研究痫性皮层差异表达基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2)痫性皮层和非痫性脑皮层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mRNA表达差异; (3)差异显示片段Z4和Z8在非痫性皮层组织中高表达,痫性皮层组织中低表达,基因片段所代表产物的分别是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蛋白磷酸酶,均位于人类第5号染色体长臂上,可能是癫痫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邻近中央区脑皮质的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术前评估及术中注意要点,以期获得较好的脑功能保护并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006年5月至2012年4月显微手术切除的皮质中央区邻近区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中,肿瘤全切除35例(Simpson I级17例,Ⅱ级18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短期出现偏瘫或加重者共17例,其中出院时12例已恢复正常,5例遗有偏瘫(肌力Ⅲ级3例,肌力I-Ⅱ级2例),现已随访2年仍留偏瘫f肌力Ⅲ级)者3例。目前保持随访1-5年的38例患者有2例复发,经1刀治疗至今3年未见肿瘤增大;除3例轻偏瘫(生活可自理)外,余35例工作生活正常。结论术前认真分析CT、MRI及其必要的cT脑动静脉血管成像资料,评判肿瘤切除中需要注意保护的重要结构,肿瘤的显微手术切除及窦旁皮质回流静脉的严密保护,可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皮层电刺激技术在语言区附近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唤醒状态下皮层电刺激技术在语言区附近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9例语言区附近病变的患者,在唤醒状态下利用皮层电刺激技术,通过执行三类语言任务:数数字、图片命名与语言理解来进行语言区定位,避开语言区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结果本组患者51例术前语言功能正常,28例有不同程度语言功能障碍。75例患者完成了语言区定位。病变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26例,大部切除23例。术后语言功能19例较前好转,53例无变化,4例出现短暂性运动性失语,3例出现短暂性感觉性失语,均于2周内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唤醒状态下多种语言任务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皮层电刺激语言区定位的准确性,减少术后语言功能障碍的发生;语言区与切除皮层之间的相对安全距离是10mm。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Flt-1M基因治疗对大鼠胶质瘤血管形成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转染了pLXSN-Flt-1M的产病毒细胞注入大鼠额叶胶质瘤瘤体内。随后处死动物,检测肿瘤的直径,微血管密度及凋亡细胞。结果: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和直径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凋亡细胞则显增多,结论:Flt-1M基因治疗对大鼠胶质瘤具有显的抗血管形成和抗肿瘤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