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总结其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3例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2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为14~28d,平均19d。本组无死亡病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者。3例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2例头部CT发现在胼胝体前部纵裂间形成小血肿者,其精神症状和下肢轻瘫的恢复时间较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长。结论无论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其效果均较好,但开颅显微手术夹闭仍是主要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胼周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2例减速性颅脑伤所致的胼周动脉瘤,伤后经治疗症状好转,分别于伤后25和33天再次恶化。经头颅CT和颈动脉造影(CAG))确诊后手术。指出患者脑外伤经治疗症状好转或消失,数天或数周后又恶化,CT发现一侧额叶内血肿伴脑室积血,是外伤性胼周动脉瘤破裂的典型表现,应进一步做CAG确诊,及时手术预后良好。文中讨论了胼周动脉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儿童外伤性胼周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5岁。于2004年4月6日被摩托车撞倒致头部受伤,当时无意识丧失,感头痛,在当地医院查头颅CT,示前纵裂出血。对症处理后,头痛好转出院。于2004年5月20日晚看电视时突发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由家人送到当地医院后患儿出现四肢抽搐,继而出现意识障碍,头颅CT示胼胝体膝部及双侧脑室出血。行右侧脑室外引流术及对症治疗后患儿仍呈浅昏迷状态。于2004年5月25日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4.
胼周动脉创伤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胼周动脉创伤性动脉瘤比较少见,并且表现特殊,所以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从2000—2005年收治此类病人共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骨窗纵裂入路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小骨窗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病人均成功夹闭动脉瘤,8例恢复良好,1例遗留一侧下肢轻瘫,1例在外院行介入治疗失败后转入我科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重残。手术无死亡。结论采用小骨窗纵裂入路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只要处理得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外科治疗的88例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接受开颅夹闭术(夹闭组),30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组)。出院时、出院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5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夹闭组术后复查CT未发现动脉瘤再出血,复查CTA或DSA均未见动脉瘤显影;术后发生颅内感染7例、肺部感染38例、脑积水5例、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11例;出院时预后良好51例(87.9%),预后不良7例;出院6个月,预后良好50例(86.2%),预后不良8例。栓塞组1例术后即刻DSA显示瘤颈少许残留,6个月复查DSA发现瘤颈压缩,采用支架辅助栓塞,其余动脉瘤均致密栓塞;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例、脑积水1例、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1例;出院时预后良好26例(86.7%),预后不良4例;出院6个月,预后良好29例(96.7%),预后不良1例。出院后6个月CTA或DSA复查显示88例动脉瘤均无复发。结论 对于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都是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治疗40例,血管内栓塞治疗30例。术后随访1个月到3年,GOS评分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显微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中,术中动脉瘤破裂共7例,其中死亡2例;4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28例,预后不良12例。血管内栓塞治疗的30例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按Raymond分级评价栓塞程度:1级12例,2级10例,3级8例;1例因术中动脉瘤破裂死亡;5例(8根血管)术中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维拉帕米超选灌注治疗后7根血管脑血管痉挛得到完全缓解。结论 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维拉帕米超选灌注治疗脑血管痉挛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1537例颅内动脉瘤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5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621例行血管内治疗、889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7例行保守(未)治疗.结果 血管内治疗组术后恢复良好589例,功能障碍22例,死亡10例;显微外科手术组恢复良好796例,功能障碍61例,死亡32例.结论 应根据动脉瘤不同位置、形态、动脉瘤大小、临床分级、动脉瘤是否合并血栓、钙化、狭窄、是否累及穿支或分支血管、动脉瘤单发和多发及医生经验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收治的8例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行头颅CT证实有颅内出血;1例行CTA检查,7例行DSA检查;动脉瘤位于大脑后动脉P3段1例,大脑后动脉P4段4例,大脑中动脉M5段2例,大脑前动脉A4段1例。3例行开颅手术;4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1例因载瘤动脉太细,未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给予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1例遗留左侧肢体偏瘫,其余7例出院时均无神经功能缺失。术后随访3~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颅内动脉瘤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栓塞组),43例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夹闭组)。结果 术后4周,栓塞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22例,1分6例,2分5例,3分4例,4分2例,5分3例;夹闭组mRS评分0分20例,1分7例,2分5例,3分4例,4分3例,5分2例。栓塞组恢复良好率(76.7%,33/43)与夹闭组(74.4%,32/43)无统计学差异(P>0.05)。栓塞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2%,7/43)明显低于夹闭组(37.2%,16/43;P<0.05)。结论 血管内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均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疗效基本相同,但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夹闭术。  相似文献   

11.
大脑中动脉瘤21例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其中行动脉瘤夹闭17例,动脉瘤切除3例,夹闭加包裹1例。术后严重血管痉挛3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20例,随访时间6~30个月,优良19例,中残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合适的手术入路选择是显微外科手术成功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开颅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的早期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予开颅夹闭术,B组(17例)予血管内栓塞术;比较两组的早期疗效。结果两组术前Hunt-Hess分级、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时间、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一月改良Rankin评分差异显著(P0.05)。A组无死亡病例;B组1例血管内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结论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早期患者的症状改善状况优于血管内栓塞术,考虑原因为开颅夹闭术清除了动脉瘤周围的血肿,持续外引流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及血性脑脊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内血栓性巨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血栓性巨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方式包括动脉瘤夹闭、载瘤动脉塑形加血栓切除9例,动脉瘤孤立加血栓切除1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结扎1例.10例术后复查DSA或CTA提示动脉瘤均消失.随访3-6个月,GOS评分恢复优良8例,轻残1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 颅内巨大血栓性动脉瘤手术治疗困难,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动脉瘤切开血栓清除、载瘤动脉塑形及术中微血管多普勒监测(MVD)是治疗血栓性巨大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thrombotic giant aneurysm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for 11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hrombotic giant aneurysms.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surgical approache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were reviewed.Results The treatment included thrombectomy - aneurysm clip reconstruction in 9 cases, thrombectomy - aneurysm isolate in 1, and cervic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ligation in 1.The postoperative DSA or CTA showed that complete angiographic obliteration was achieved in 10 cases.Follow - up period was from 3 months to 6 months,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Glasgow Outcome Scale grades.GOS of 8 cases were improved.There were minor deficit in 1 case, major deficit in 1 and one death.Conclusions Th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intracranial thrombotic giant aneurysms is very difficult.It is a good method to occlude the parent artery temporally, eliminate intraaneurysmal thrombus and reconstruct parent artery.Intraoperative microvascular Doppler sonography (MVD) monitoring is helpful.  相似文献   

14.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6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通过对168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以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来我科首诊的经CT、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力争在72 h内(由外院转诊已错过急性期者均在两周后)经翼点入路开颅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 168例中,治愈139例(82.7%)、好转11例(6.5%)、植物生存3例(1.8%)、死亡15例(8.9%).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 SAH,经CT、DSA确诊后应争取早期手术.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手术入路、熟练掌握显微操作技术及显微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16例65岁以上老年人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病例分析,探讨术前、术中及术后影响预后的一些经验体会,希望从中找出一些提高手术成功率、尽量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水解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6例年龄〉65岁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栓塞成功,5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5例出现低钠血症,2例出现左心功能不全,2例出现交通性脑积水。结论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显微手术夹闭方案对比,明确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与适应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持续随访.将接受显微手术夹闭的61例患者纳为对照组;将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41例患者纳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 GOS 评分、复发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3.5±2.8)d,明显短于对照组(23.7±3.8)d;观察组术后即刻复查,动脉瘤完全闭塞率9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观察组复发率19.5%,明显高于对照组1.6%,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 GOS 评分、死亡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能够获得与显微手术夹闭方案相近的近期临床疗效,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高,对显微手术难以夹闭的区域也有一定适应性,但可能增加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开颅夹闭术及栓塞治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开颅夹闭术治疗30例(夹闭组),栓塞治疗15例(栓塞组)。入院时、术后1、2、3、7 d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rScO2。结果 夹闭组术后2、3 d rScO2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栓塞组术后1、2、3、7 d rScO2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3 d,夹闭组rScO2明显低于栓塞组(P<0.05),但术后7 d两组rS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栓塞治疗比较,开颅夹闭术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早期rScO2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治疗策略.方法 34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动脉瘤不同特点和患者情况,急诊或早期选择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或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术进行个性化治疗.结果 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12例,预后良好8例,预后良好率为66.7%,轻残2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无死亡病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22例,预后良好16例,预后良好率为72.7%,轻残3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2组预后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循环破裂脑动脉瘤,根据不同情况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采取急诊或早期开颅显微夹闭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提高良好预后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显微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显微夹闭术治疗20例(夹闭组),血管内栓塞治疗20例(栓塞组)。结果 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33例(GOS评分4~5分),预后差6例(GOS评分2~3分),死亡1例。夹闭组预后良好17例,术后发生脑缺血3例、颅神经麻痹5例,动脉瘤瘤颈残留1例。栓塞组预后良好16例,术后发生脑缺血2例、颅神经麻痹1例,动脉瘤瘤颈残留9例。夹闭组动脉瘤瘤颈残留发生率(5.0%,1/20)明显低于栓塞组(45.0%,9/20;P<0.05),而两组预后良好率、术后脑缺血发生率、颅神经麻痹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需要显微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协同,权衡每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以获得期望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