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和探讨不同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情感障碍对癫痫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癫痫患者320例,正常对照组56例。分别进行韦氏智能测定和情感测定,同时结合抗抑郁剂治疗,并应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N400研究,对比分析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的特征。结果386例癫痫患者中,认知水平低于正常者达76.940。结果显示丙戊酸钠、妥泰、卡马西平单药服药组之间认知水平无差异,但药物联合应用认知功能损害严重。且患者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发作次数、用药选择以及是否存在脑部继发性疾病等对认知功能影响显著。伴随着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癫痫患者P300和N4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百忧解治疗后R300和N400潜伏期和波幅明显改善,且颞顶叶脑区的波幅明显升高。结论抗癫痫药可造成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单药应用较联合用药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轻。抗抑郁治疗可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认知事件相关电位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癫痫患者320例,正常对照组56例。32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百忧解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160例)。百忧解治疗组在常规抗癫痫治疗的同时加用百忧解抗抑郁治疗,每日20mg,连服12周。各组分别进行韦氏智能测定和情感测定,并应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N400研究,对比分析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的特征。结果320例癫痫患者中,智能水平低于正常者(IQ值≤90分)259例(80.9%),智能水平明显低下者(IQ值≤70分)168例(52.8%);246例(76.9%)伴有抑郁,283例(88.4%)伴有焦虑。联合应用抗癫痫药组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均较单药服药组严重。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障碍,癫痫患者P300和N400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治疗12周后常规治疗组和百忧解治疗组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均有改善,P300和N400潜伏期和波幅亦明显改善,且百忧解治疗组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抗癫痫药可造成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单药应用较联合用药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轻。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障碍,癫痫患者P300和N4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抗抑郁治疗可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和探讨不同抗癫(癇)药对癫(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情感障碍对癫(癇)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癫(癇)患者320例,正常对照组56例.分别进行韦氏智能测定和情感测定,同时结合抗抑郁剂治疗,并应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N400研究,对比分析癫(癇)患者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的特征.结果 386例癫(癇)患者中,认知水平低于正常者达76.94%.结果 显示丙戊酸钠、妥泰、卡马西平单药服药组之间认知水平无差异,但药物联合应用认知功能损害严重.且患者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发作次数、用药选择以及是否存在脑部继发性疾病等对认知功能影响显著.伴随着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癫(癇)患者P300和N400 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百忧解治疗后P300和N400 潜伏期和波幅明显改善,且颞顶叶脑区的波幅明显升高.结论 抗癫(癇)药可造成癫(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单药应用较联合用药对癫(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轻.抗抑郁治疗可改善癫(癇)患者的认知功能,认知事件相关电位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白质脑病患者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的特点及规律,及对事件相关电位进行研究。方法收集缺血性白质脑病患者480例和正常对照86例,分别应用MMSE和Hamilton焦虑量表和24项版本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并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N400检测。结果缺血性白质脑病不同分级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脑白质损害加重、分级增高,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加重,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N4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结论缺血性白质脑病可造成患者严重认知、情感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N400可作为早期诊断缺血性白质脑病认知障碍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胼胝体切开术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4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是否接受胼胝体切开术治疗分为手术组(24例)及对照组(22例);手术组给予胼胝体切开术及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6个月后根据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变化评价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韦氏智力量表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1)手术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9.1%)(P<0.01);(2)与术前比较,手术组术后智商(IQ)、言语及操作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 ~0.01),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提高(均P<0.01);对照组IQ及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胼胝体切开术可有效地治疗难治性癫痫,同时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儿童抽动障碍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诱发电位检测仪测定35例抽动障碍患儿(病例组)的N400,并与20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N400的潜伏期为(706.87±198.99)ms,波幅为(26.12±13.64)μV,对照组为(485.75±85.76)ms和(22.35±19.76)μV。两组潜伏期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抽动障碍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N400潜伏期明显延长,显示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方法入组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和健康对照52人.采用美国Nicolet Viking Quste诱发电位仪记录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采用动物命名测验、范畴流畅性测验、数字划消测验、连线测验(TMT-A、TMT-B)、Stroop测验(单词、颜色、色词干扰测验)、木块图测验、WMS-Ⅲ空间广度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患者组各项认知功能测验成绩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22.990,P<0.01),波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9.699,P<0.01).患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与数字划消测验及TMT-A呈正相关(r=0.481,P<0.01;r=0.245,P<0.05).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与数字划消测验呈负相关(r=-0.338,P<0.01).结论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虽处于稳定期,但仍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电生理指标,并与患者的认知量表评估结果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特性。方法以非认知功能障碍正常对照组、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血管性痴呆组进行19通道的事件相关电位分析,自动记录反应时间和反应按键的正误,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配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血管性痴呆组的反应时间(F=54.18,P<0.001)和按键正确率(F=40.23,P<0.001)较正常对照组、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组有显著差异,正常对照组的行为绩效反应时间[(325.16±69.39)ms]、正确率[(97.5±1.6)%]优于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组[(384.58±76.25)ms,(88.2±8.9)%]和血管性痴呆组[(472.65±89.30)ms,(57.8±7.8)%],后2组行为绩效比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ERP提示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和血管性痴呆的P300、N400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3组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的P300、N400成分作为一种客观、量化的电生理指标,可用于早期识别脑卒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为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客观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脑电位(ERPs) N400、P300和失匹配负波(MMN)的影响。方法:给予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在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25次;于rTMS治疗前后进行N400、P300及MMN检测,结果进行自身对照及与76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额区N400、P300和MMN潜伏期明显延迟、波幅明显降低(P 0.05或P 0.01);治疗后患者额区N400中同音异形异义潜伏期和异音异形异义波幅、额区MMN及P300波幅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ERP指标异常,经rTMS治疗可明显改善N400、P300和MM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患者的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基因多态性分布 特征和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 测定100 例双相障碍患者(研究组)和100 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5-HTTLPR基因多态性。运用事件 相关电位对所有被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运用HAMD(24 项版本)、Bech-Rafaelsen 躁狂量表(BRMS) 分别评定双相障碍患者抑郁相、躁狂相的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5-HTTLPR 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 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相障碍患者躁狂相BRMS 评分与事件相关电位P3 潜伏期呈正 相关(r=0.321,P< 0.01),而抑郁相HAMD 评分与事件相关电位N1、P2、N2、P3 潜伏期及波幅呈正相关 (r=0.637、0.379、0.472、0.572、0.433,P< 0.05);双相障碍患者中携带LL基因型较SS 基因型更容易患躁 狂相(OR=2.471,P< 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只有躁狂相P3 波幅进入回归方程 (P=0.033),余变量均未进入。结论 5-HTTLPR 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的发病及事件相关电位无相关 性,双相障碍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中抑郁相认知功能损害较为显著,双相障碍患者中携带LL 基因型较SS 基因型可能更容易患躁狂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