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预防方法 及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 除4例患者原发病情严重家属放弃治疗外,其余54例积液预后良好,头颅CT、MRI显示局部积液消退或基本消退,治疗时间5~16 d,平均9 d.结论 术中严密缝合硬脑膜及肌肉组织,尽量减少手术区域软组织损伤,术后局部加压包扎等措施可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主张采用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直通管皮下积液腔-腹腔分流术对去骨瓣减压骨窗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自2007年-2012年,对11例顽固性皮下积液病例,行直通管皮下积液腔-腹腔分流手术。结果 11例病例积液全部消失,随访3~6个月,积液无复发。结论对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处顽固性皮下积液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可选择积液腔-腹腔直通管分流术。该分流术与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相似,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把我院在神经外科诊治46例开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患者,现有处理情况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皮下积液患者,男37例,女9例;年龄6~68岁,平均(36±5.5)岁。骨窗开颅术后18例,颅骨成形术后5例。骨瓣开颅复位23例,其中幕上开颅术后24例,幕下开颅术后9例;术中行硬脑膜修补关闭硬膜22例,未关闭硬膜10例,头皮下及创腔引流管在3~5d内拔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后颅凹开颅术后患者中应用米枕,以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后颅凹手术后患者40例,按是否使用米枕压迫术区分为使用米枕组及未使用米枕组,并分别记录2组患者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对所得数据行校正卡方检验。结果 未使用米枕压迫术区与使用米枕压迫术区患者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法简单,并有一定效果,可作为预防后颅凹开颅术后皮下积液一项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微血管减压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752例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7例发生皮下积液的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7例皮下积液患者均痊愈,其中2例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治愈,5例再次打开切口行手术修补.结论 术中硬膜、枕下肌肉层和皮下组织缝合不严密及局部遗留死腔是皮下积液形成的主要原因.皮下积液发生后可通过积液腔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处理,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修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资料,采用头皮穿刺引流、腰椎穿刺术及腰大池外引流附加头部骨窗处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方法治疗。结果 28例积液基本消失,临床症状改善。1例并发颅内感染,予以抗生素治疗后痊愈。3个月后行颅骨成形术。随访3个月至1年无复发。结论 头皮穿刺引流、腰椎穿刺术及持续腰大池外引流附加头部骨窗处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都是临床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下积液通过经皮穿刺抽吸、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或(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后效果。方法对57例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下积液采取经皮穿刺抽吸、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或腰大池置管引流等综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7例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下积液通过经皮穿刺、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或(和)腰大池置管引流,54例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率达94.7%,3例反复复发改为颅骨修补时手术治疗。结论经皮穿刺抽吸、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或(和)腰大池置管引流等综合治疗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下积液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颅骨成形术后皮下积液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颅骨成形术后皮下积液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75例行颅骨成形术患者中,23例皮下积液,6例感染,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3例皮下积液患者中,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19例治愈,6例感染者经早期引流4例治愈。结论颅骨成形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和感染的大部分患者可经保守治疗成功,少数需手术去除植入物;皮下积液是感染的重要诱因,对于这种感染重点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9.
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2002-2006年施行去骨瓣减压术的319例患者中34例手术后出现皮瓣下积液,分别采用加压包扎、穿刺放液、置管引流等方法治疗后痊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儿童后颅窝病变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儿童后颅窝病变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中有8例发生术后皮下积液,其中术中未严密缝合硬脑膜(6/12)及合并术后脑积水者(4/6)显著高于严密缝合硬脑膜(2/22)与未发生脑积水者(4/28)(P<0.05);术中未行骨瓣复位者(4/11)有高于骨瓣复位者(4/23)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放置术腔外引流与皮下积液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儿童后颅窝病变术后皮下积液的形成与术中未严密缝合硬脑膜及术后并发脑积水关系密切,其防治有赖于针对上述环节的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1.
去骨瓣减压术是抢救重度颅高压及脑疝患者常用的手术方法,术者在术中为求减压彻底多取较大骨瓣,术后易并发硬膜下积液,如未能及时发现并做出正确处理,也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现将我科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出现的56例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单侧去骨瓣减压术(DC)后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SD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重型TBI并行单侧DC的病人179例,观察其发生对侧SDE的情况,并选用与发生对侧SDE可能相关的11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9例重型TBI行单侧DC后发生对侧SDE 16例,其发生率为8.94%;单因素分析显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池受压、对侧蛛网膜撕裂、减压窗脑外疝4项因素对其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侧蛛网膜撕裂(优势比为27.560,95%置信区间为2.314-341.231;P〈0.05)和减压窗脑外疝(优势比为5.921,95%置信区间为1.017-29.334;P〈0.05)是发生对侧SDE的两种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侧蛛网膜撕裂和减压窗脑外疝可增加重型TBI单侧DC后发生对侧SD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骨窗下积液的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大骨瓣减压术后骨窗下积液病人的临床资料。骨窗区积液在术后1-4周开始出现,积液量25-140 ml。采取腰椎穿刺术释放脑脊液、局部加压包扎治疗21例和经皮穿刺持续引流术治疗13例。结果经腰椎穿刺、局部加压包扎等方法治愈21例,积液消失时间为10-20 d;采用经皮穿刺持续引流术13例,积液消失时间14-30 d者10例,大于30 d者3例。全部病例均得到3个月以上随访或复诊,无积液复发者。结论腰椎穿刺术释放脑脊液、局部加压包扎和经皮穿刺持续引流术是大骨瓣减压术后骨窗下积液治疗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双侧额颞顶大骨瓣减压术后骨窗下积液27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颅内血肿或弥漫性脑舯胀,可有效地清除血肿,解除脑疝、颅高压,降低病死牢和伤残率,但常常并发骨窗下积液.其中包括硬膜下积液及头皮下积液.解放军第九十八医院神经外科白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为193例患者行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并发双侧骨窗下积液27例,现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9—2013年救治脑出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并同侧硬膜下积液15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行颅骨缺损修补,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54~72岁,平均63岁;均为高血压脑出血行去大骨瓣术后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患者硬膜下积液均位于去骨瓣减压同侧,经多次复查呈进展状态。脑积水多为慢性交通性脑积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收治的6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大量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单纯保守治疗后积液消失。4例钻孔引流术后积液很快消失,但拔管后均复发;其中1例多次引流术后自动出院而失访,另3例多次引流术失败后行颅骨成形术,积液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是去骨瓣减压术的少见并发症,治疗方法应个体化选择,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外伤性幕上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0例和保守治疗的40例慢性外伤性幕上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手术患者中,术后2周复查CT示积液完全消失12例,术后4周消失5例,术后8周消失3例。随访半年至2年全部病例无复发。40例保守治疗患者中,复查CT示,2周积液完全消失3例,4周消失8例,8周消失14例,有3例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而经手术治疗;随访观察1年,2例仍存在部分积液。结论 慢性外伤性幕上硬膜下积液一经明确诊断,积液量为30~50ml,有占位效应或有临床症状及体征者,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局部穿刺引流术与腰椎穿刺引流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共4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局部穿刺引流术(A组)治疗22例,采用腰椎穿刺引流术(B组)治疗22例。结果A组硬膜下积液治愈(术后1个月内积液消失)14例(63.6%),好转(术后1个月内积液减少)5例,无效(术后1个月内积液无明显变化)3例;B组治愈6例(27.3%),好转5例,无效11例;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预后好(GOS评分4~5分)10例,预后差(GOS评分1~3分)12例;B组预后好12例,预后差1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出现头皮切口漏液3例,B组5例;两组术后头皮切口漏液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治愈时间(7.0±1.0)d,B组为(9.0±1.6)d;两组平均治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穿刺引流术对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硬膜下积液更有效,而且具有良好的减压效果,加快创面愈合;腰椎穿刺引流术无效后再行局部穿刺引流术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以指导对手术相关风险的评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小脑幕上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并发症与无并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镰窦关系、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术前心肺功能、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年龄55岁、术前检查有心功能异常、肺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500 ml、手术耗时3 h者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结论幕上脑膜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高龄、术前存在心肺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多以及肿瘤体积大、手术困难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149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47例(积液组),未发生硬膜下积液102例(非积液组)。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手术时机、血肿位置、血肿量、基底池受压、中线结构位移≥10 mm、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5分、血肿量〉40 ml、中线结构位移≥10 mm、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基底池受压是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外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损伤严重、血肿量大、CT表现为基底池受压和中线结构位移≥10 mm、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积水的颅脑损伤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风险较高,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