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方法 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单药治疗8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测量如下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AIST)、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OGTT后2h血糖(2hPG),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的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BMI、WAIST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BMI、WAIST、TG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HDL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BMI、WAIST、TG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利培酮,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小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48例和齐拉西酮组51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齐拉西酮治疗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2周及6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组间比较,以帕利哌酮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帕利哌酮组个人与社会功能改善显著[PSP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平均(49.85±7.64)分和(60.32±8.24)分];而齐拉西酮组改善不明显[PSP评分分别平均(48.92±5.40)分和((53.38±6.9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失眠、便秘、泌乳素升高,齐拉西酮主要为心电图QTc间期延长、失眠、头痛、恶心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改善社会功能方面均优于齐拉西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舍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及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利哌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对照组(单用帕利哌酮),治疗12周。于治疗第0、4、8、12周监测血清BDNF浓度,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4.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O.05);②疗后8、12周,两组BDNF浓度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BDNF浓度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2.0814,2.4719;P〈0.05);③两组PANSS总分和各阴性因子均较治疗前减少(P均〈0.05),但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阴性因子分差异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2.014,P〈0.05);④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帕利哌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可明显提高BDNF浓度,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帕利哌酮缓释剂组和利培酮组,各42例,分别使用帕利哌酮缓释剂和利培酮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和8周末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恢复状况。结果PANSS评定:两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两组在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定:两组药物的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P量表评定: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帕利哌酮缓释片优于利培酮。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效。但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相对迅速,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社会功能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复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8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并比较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第4周末PANSS各因子分、总分及PSP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PSP总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2%。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有效改善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个人及社会功能,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首次发病住院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总有效率为85%,起效时间为1周,有效剂量为6—9mg/d。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8周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均有效,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单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社会功能恢复,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减分率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后,与各组治疗前比较,两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和阳性症状分、PSP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周和第4周末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PS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治疗终点,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帕利哌酮缓释片都是安全有效、可以耐受的。结论与单一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相比,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改善阴性症状和提高社会功能,;同时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照组口服利培酮,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临床疗效,第8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0%,对照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组治疗第2周末起,BPRS量表评定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PSP量表评定,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2组TESS量表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不良反应主要有泌乳素水平升高、心动过速、静坐不能、体质量增加、直立型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要优于利培酮。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社会功能效果要明显好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9.
王旸  曹昱  张艳 《精神医学杂志》2009,22(6):415-419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31例,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和对照组(92例,利培酮治疗),共治疗4周,基线时、治疗后第2周末及治疗后第4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后第2周末及第4周末的PANSS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基线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周末及第4周末,研究组的PANSS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周末及第4周末,研究组NOSIE评分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总积极因素因子分、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迟缓、总消极因素因子分以及病情总估分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社会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为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者中筛选126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年龄≥60岁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各63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80天。于基线期及治疗第1、2、4、8、12周末、180天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心电图和肝功监测。结果共107例完成研究,帕利哌酮组54例,利培酮组53例。分别从治疗第1、2周末开始,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各治疗时点PANSS总评分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各治疗时点PANSS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第180天,帕利哌酮组痊愈率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63%vs.62.27%,P0.05)。整个治疗期间,帕利哌酮组锥体外系副反应(EPS)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6%vs.24.53%,P0.05)。结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均能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但帕利哌酮起效更快,疗效更佳,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0例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8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进行为期6周的双盲对照研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PANSS评分在治疗后的各个周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PANSS减分率齐拉西酮组平均(65.3±21.1)%,利培酮组平均(67.0±19.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与利培酮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组各34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齐拉西酮82.20±4.04mg/d和利培酮3±1.20mg/d),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1.76%和79.41%,利培酮组分别为58.82%和76.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齐拉西酮组阴性症状因子分在治疗4和8周时[分别为(15.4±2.0)和(12.8±3.2)]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分别为(20.8±2.2)和(17.7±7.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利培酮、氯丙嗪及氯氮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影响的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将门诊就诊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喹硫平组38例、利培酮组41例、氯丙嗪39例、氯氮平组4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泌乳素、放射免疫法检测睾酮水平,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的血清泌乳素(PRL)和睾酮水平.分别于基线及治疗第12周末使用简明男性性功能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性功能及精神症状,于治疗第12周末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2周末,利培酮组、氯丙嗪组、氯氮平组的性功能量表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治疗第12周末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基线水平[利培酮组:(12±5)ng/ml,(22±6)ng/ml,t=13.92,P<0.01;氯丙嗪组:(13±6)ng/ml,(19±5)ng/ml,t=8.27,P<0.01],喹硫平组和氯氮平组无明显变化.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治疗第12周末的血睾酮水平低于基线水平:利培酮组:(0.77±0.21)ng/ml,(0.27±0.11)ng/ml,t=13.22,P<0.01;氯丙嗪组:(0.90±0.11)ng/ml,(0.32±0.14)ng/ml,t=11.27,P<0.01;喹硫平组和氯氮平组无明显变化.影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的因素有泌乳素、睾酮、年龄及TESS分.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和氯丙嗪易引起血清泌乳素升高和血清睾酮降低,氯氮平具有较多药物不良反应,这些可能造成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具有病理性行为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分别给予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65例伴有病理性行为的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和氟哌啶醇针剂治疗。疗程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h、24h、72h、1周和2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观察服药依从性。结果: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醇针剂疗效相仿(P〉0.05),但利培酮不良反应更小,依从性更好(P〈0.05或P〈0.01)。结论:利培酮口服液更适用于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病理性行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氨磺必利组(研究组)和利培酮组(对照组)各36例,观察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低(P均0.01)。氨磺必利组与利培酮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评分减分与利培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而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总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利培酮对躁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9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利培酮组30例,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30例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Young氏躁狂量表(YM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了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利培酮组、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治疗第2、4、6、8周末YMRS、PANSS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6、8周末TESS总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不良反应较单用利培酮组明显增多,尤其是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更甚。结论:单用利培酮治疗躁狂症有效,而且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治疗组(研究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58,P>0.05);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和CDSS量表减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静坐不能、心血管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血清泌乳素升高方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但在改善阴性症状及抑郁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就诊先后顺序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疗效,以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4、8周末,两组PANSS量表总分及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P〈0.01);研究组有效率93.8%,显效率71.9%;对照组有效率为90.6%,显效率68.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氨磺必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利培酮为对照,研究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6例)和利培酮组(34例),分别进行8周治疗。采用CGI-SI、PANSS评定疗效,TESS、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末,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PANSS及CGI-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第4周末起PANSS评分均有极显著改善(P〈0.01)。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91.18%,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锥体外系、体重增加和内分泌方面不良反应利培酮组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