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和探讨肝性脊髓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预后和治疗方法。肝性脊髓病(HM)是肝脏疾病达到严重阶段后出现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主要特点是脊髓锥体束征和痉挛性截瘫,表现为双下肢缓慢进展的对称性痉挛性瘫痪;头部MRI可显示T1WI对称性高信号改变;该病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总结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hypothyroidism myopathy,HM)的临床、肌肉MRI及病理表现,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分析2例HM患者的临床表现、肌酶谱、甲状腺功能、肌电图、骨骼肌病理、大腿MRI表现及治疗随访,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为中老年,隐匿起病,亚急性进展性的肌无力,以双下肢近端为主,运动不耐受,无肌强直及假肥大;肌酶谱升高,游离T3、T4减低,促甲状腺素升高,两者存在相关性;肌电图可疑肌源性损害;肌肉MRI为臀肌和大腿后群肌肉萎缩及脂肪变性,无炎性水肿信号;肌肉病理为Ⅰ型肌纤维肥大,占优势,Ⅱ型肌纤维呈小角状和长条状萎缩。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预后良好。结论亚急性起病的中老年患者,出现轻度肌无力、运动不耐受、肌痛、假肥大等肌病症状,或为进展性肌炎样症状时,需常规的甲状腺功能检查,肌电图缺乏特异性,病理学可能为类神经源性改变,MRI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及临床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近十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临床虽较少见,但其预后较差,并且诊断较为困难,易被误诊。现将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是近年才引起医学界关注的少见疾病,其临床与病理改变颇具特点,但国外报告的文献很少,国内仅见数例报告。本文主要查阅近几年的文献,对该病的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各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儿童青少年紧张症可发生在许多躯体和精神疾病中,诊断不足会导致治疗延迟。现对儿 童青少年紧张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伴发疾病、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青少年紧张症的认识,从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9年6月西京医院收治的24例H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4例患者均有肝硬化病史,临床表现为双下肢肌力减低,部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异常。目前HM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多篇文献和专家意见明确诊断。确诊后1例患者行肝移植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和康复锻炼。出院时3例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改善。出院后随访3 m,6例患者mRS评分改善。预后与病程有一定相关性。结论HM的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并及时行肝功能功能和腹部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成人型近端脊髓性肌萎缩症(ASMA)临床和肌肉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ASMA的认识。方法 对27例完成肌肉活检的ASMA患者进行临床及肌肉病理学分析。结果 该病多于45岁左右发病,起病及进展均缓慢,主要表现为近端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锥体束和周围神经一般不受累。4例患者肌酶增高。所有患者肌电图检查示神经源性损害,其中2例伴肌源性改变。肌肉活检光镜下见神经源性肌萎缩,其中3例伴肌源性损害。电镜下见肌原纤维数量减少、排列紊乱、部分断裂,Z线变粗或呈波浪样以及肌核聚集。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肌肉活检对ASMA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微小轴空病(Mm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标准及预后。方法总结1例Mm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肌肉病理改变等临床资料,结合复习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mD多于婴儿或儿童期起病,表现为肌肉无力、运动迟缓,肌肉病理呈典型微小轴空样改变,目前无特效疗法。结论 MmD可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确诊,肌肉活检是诊断MmD并与其他类似肌病相鉴别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自知力缺乏是精神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之一,对诊断、鉴别诊断、疗效预测、治疗依从性及预后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此症患者的自知力与住院时间长短的关系,我们对60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0.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 )又称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Distal Upper Extremity ),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Keizo Hirayama )于1959年首先报道,认为平山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在临床上与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进行性肌萎缩表现相似但预后不同。本病好发于青年男性,男女之比约20∶1;散发起病多见;典型的平山病表现为青春早期隐袭起病的手及前臂远端肌肉无力,随病变进展逐渐出现相应肌群萎缩,多为单侧损害,部分也可表现为不对称双侧损害;多数病人有“寒冷麻痹”;手指伸展时可见束颤;受累肢体腱反射正常或偶见低下,患者通常无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无锥体束征;无括约肌功能障碍;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5a内病情可自然中止,预后良好。随着近年对该病临床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治疗处理方法均已有较大进展。本文结合我们所见的双上肢受累平山病患者的肌肉病理变化并结合文献分析对该病的肌肉病理变化特点、肌电图特点、影像学特点、临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