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发生高灌注脑出血(HICH)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既往实施CAS手术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患者在CAS术后出现颅内出血(HICH组),选取年龄及性别基本与HICH组匹配的54例CAS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HS)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2AS)后13例(8.7%)发生H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颈动脉狭窄率平均为91%;术后15min~1周(平均2.5 h)均出现头痛(100%),其中伴高血压8例(61.5%)、癫癎部分性发作5例(38.5%)和局部神经功能缺损4例(30.8%).经颅多普勒(TCD)证实为支架侧大脑中动脉的峰血流增加≥100%.CT示有颅内出血4例,脑组织水肿7例,无明显异常2例.经控制血压、神经保护等治疗,7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2例死亡.结论 CAS术后HS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癎发作和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等脑出血及脑组织水肿表现,重度动脉狭窄可能是CAS术后HS的发病机制;术后TCD监测脑血流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的特点及正确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2例颈内动脉支架植入后6例出现过度灌注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适度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监护脑血流、镇静机械通气、停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以及伴发脑出血时开颅手术等综合措施。结果 6例患者中,4例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遗留偏瘫失语出院,1例死亡。结论过度灌注综合征的治疗重点是控制血压、保证适度的脑血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HPS)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CAS后5例出现HP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生HPS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 98例患者术前颈动脉狭窄率为75%~98%,平均89%.HPS发生率为5.1%,术后20min~5d(平均2.5h)出现头痛(100%),其中伴发呕吐3例(60%),高血压3例(60%),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2例(40%),局限性癫痫发作1例(20%)和意识障碍1例(20%).经颅多普勒超声证实5例患者支架同侧大脑中动脉的峰血流速度均增加100%以上(100%),CT提示颅内出血2例(40%),脑组织水肿2例(40%),无明显变化1例(20%).经脱水、降压等治疗后3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 HPS是CAS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术前评估患者是否有高灌注危险因素,术中、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及控制血压,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处理HPS.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持续性血流动力学抑制(PH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10月CAS治疗的207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 207例中,56例(25.9%)CAS后发生PHD,持续时间3~148 h,中位数13 h(9~20 h)。9例需要升压药维持收缩压≥90 mmHg,6例(2.8%)发生卒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临床症状、狭窄部位与颈动脉分叉距离<10 mm、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是CAS后发生P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AS后PHD发生率较高。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狭窄靠近颈动脉分叉的病人更容易发生PHD,服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减少PHD。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fi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CAS)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并且临床应用日益增多。过度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 syndrome,HS)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不常见,但很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左侧肢体力弱,言语不清1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并高灌注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而高灌注综合征(HS)是CAS的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应用CAS治疗后出现HS患者1例如下。1病例男,51岁。因左侧肢体力弱、言语不清1d于2005年4月15日入院。患者1d前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患糖尿病10余年,未正规服药。查体: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言语含糊,左侧鼻唇沟浅,口角右偏,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Babinski征( )。头颅MRI:右侧额、顶、颞叶、基底节、放射冠异常信号;MRA:右侧颈内动脉未显影。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变细,高度狭窄可能。DSA:左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患者术后远期血压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73例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术后3~6个月与术前的血压变化特征.按照收缩压是否下降分为2组,分析性别、年龄、术中低血压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支架位置、合并其他颈部血管狭窄及残余狭窄程度等因素,行非条件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收缩压、舒张压、降压药使用种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心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合并其他颈部血管狭窄与患者远期收缩压下降有关.结论 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患者远期心率无影响,可降低远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影响患者远期收缩压的下降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年龄大、术中发生低血压、无高血压史及无合并其他颈部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9.
姚明  倪俊  高山 《中国卒中杂志》2010,5(8):672-675
1病例简介 患者男,52岁,因“言语少、口角歪斜12h”于2006年5月12日入院。入院前12h家属发现患者口角左歪,言语减少,记忆力下降,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无肢体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既往因心肌梗死行心脏搭桥手术。吸烟30年,饮酒20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氧血颈动脉灌注存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约3.5d行高氧血颈动脉灌注治疗,监测灌注前、中、后的PbtO2、PbtCO2、pHbt值变化以及伤后三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变化。结果高氧血颈动脉灌注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继发性脑缺血缺氧状态和意识状态,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结论高氧血颈动脉灌注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治疗中起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找出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8例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治疗的症状性和非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支架置入手术前后对比剂在脑内的灌注变化,同时按照血流灌注积分表获得具体分值;经Logistic统计回归模型筛选、分析影响手术后脑血流循环灌注程度的相关因素,并对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半定量分析,从而确定重要相关因素。结果手术后,78例患者中58例(74.36%)对比剂灌注流速明显改善,其中血流灌注1级者46.15%(36/78),2级者20.51%(16/78),3级者7.69%(6/78)。经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后脑血流灌注改善程度与手术侧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01),在所构建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中,对比剂灌注流速的改善程度分别与手术侧颈动脉狭窄程度(O R=2.1×1010,P<0.01)、患者年龄(OR=0.8791,P=0.017)以及对侧颈动脉狭窄程度(OR=0.0149P=0.014)呈显著相关;而与手术后颈动脉狭窄改善程度无关。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有效改善脑血流灌注;其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的作用机制是解除狭窄后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2.
滤器保护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微栓子和脑血流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滤器保护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术前、术中和术后微栓子及脑血流变化。方法对5例颈动脉严重狭窄(>70%)患者进行6次CAS,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使用M模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大脑中动脉(MCA)的微栓子和脑血流。术后随访,记录新的血管性事件。结果CAS术中监测发现单纯造影时出现大量微栓子信号(MES)。此外,MES数目最多的手术操作步骤是预扩张(n=116)和支架放置(n=135,91,113,90,106,125),后扩张时MES数目相对较少(n=8,14,37,16)。术中MCA收缩期血流速度与平均血流速度比值变化发生在预扩张(46/31至76/54)和后扩张(40/26至74/49,0/0至114/69,35/24至116/71,50/36至137/86)时。术前有2例患者存在MES,术后MES消失。术后与基线相比,MCA血流速度或者搏动指数增加,术中无并发症。1例回收滤器中有脱落组织碎片。随访3~19个月,有1例新发脑梗死,位于CAS对侧。结论TCD监测可以评价滤器保护的CAS术前、术中和术后微栓子发生和脑血流变化。滤器可以过滤较大组织碎片,减少术中栓塞,而并不影响脑血流。可以通过滤器的气泡和小的固体颗粒一般不会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变化规律及影响CVR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自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行CAS并完成随访的37例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屏气试验检测术前、术后1~2d和随访3~10月时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屏气指数(BHI).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测支架置入术前后BHI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影响最终BHI的相关因素.结果 37例患者术后手术侧BHI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随访时的BHI与术后BHI呈正相关(β=1.030,P=0.000),串联狭窄与随访时的BHI呈负相关(β=-0.016,P=0.002).结论 CAS能立即改善术侧CVR使之逐渐接近正常,串联狭窄是影响最终CVR的独立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erebral vasoreactivity (CVR) in patients after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CAS). Methods Thirty-seven patients performed C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08 to September 2009, were finished the follow-up and chosen in our study; the breath-holding index (BHI) of the bi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as measured using transcranial Doppler combined with breath holding test before thc operation, and 1 d and 3-10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Repeated measures design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BHI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tenting; multiple regression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HI. Results BHI values after stent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tenting on the stenotic side (P<0.05). The follow-up BHI value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tandem stenoses (β=-0.016, P=0.002)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ostoperative BHI values (β=1.030, P=0.000). Conclusion CAS can immediately improve CVR on the ipsilateral side and make it close to normalization gradually. Tandem stenoses a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CV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的长期疗效,以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治疗并进行1年以上长期随访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68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再卒中率和再狭窄率。结果168例患者共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79次(其中11例为双侧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均获得成功,血管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平均(76.4±12.5)%降低到(11.2±7.8)%。术后临床随访(12-56个月,平均24.5个月),其中5例发生治疗侧的TIA或小卒中(2.6%),1例为非治疗侧的小卒中,1例非卒中死亡(0.6%)。12个月以上的DSA随访中无症状性再狭窄2例(1.2%),63例有明显内膜增生(<50%)。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能显著降低卒中发生率及残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于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12年5月住院接受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并在术后12个月复查全脑血管造影的87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及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经随访一年后他汀组66例患者出现再狭窄2例(再狭窄率3.03%),较对照组(7/21,33.33%)明显下降;他汀组89枚支架中出现3处狭窄,再狭窄率(3/89,3.37%)较对照组(9/30,3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够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研究背景颈动脉扭曲被认为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相对禁忌证,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扭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根据治疗结果初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2例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扭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安全性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患者全部成功施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无一例发生支架相关死亡或残疾。共植入自膨式支架24个,术后颈内动脉平均狭窄率由术前的85.63%降至11.25%;扭曲角度(Metz观测分类法)由术前<90°全部纠正至>120°。住院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术前头晕、头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完全消失;未发生永久性并发症或死亡。临床随访6~72个月,除1例发生支架对侧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出现同侧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血小板聚集试验呈阿司匹林抵抗、1例脑血管造影显示再狭窄),2例失访外,其余17例患者CT血管造影(10例)和B超(7例)检查均显示颈动脉血管形态良好、血流通畅,无再狭窄和扭曲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治疗一定程度的颈动脉扭曲,其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有助于减少脑缺血发作,远期临床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CAS对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与SSRIs抗抑郁药物对照研究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对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NAC-EST标准≥70%)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症状性(同侧血管缺血性卒中)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共86例,其中CAS治疗组52例,SSRIs治疗组34例。所有的患者均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3月接受心理评定(HAMA、HAMD、SAS、SDS)和NIHSS神经功能评价。结果SSRIs治疗的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于治疗后3月其焦虑、抑郁及神经功能获得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经CAS治疗的患者在治疗1月后上述症状即获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并在治疗后3月进一步减轻(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在治疗开始1月后,CAS对患者抑郁、焦虑和神经功能的疗效较SSRIs组好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颈动脉支架置入可以改善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抑郁症状并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且疗效优于SSR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脑灌注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变化。方法 2014年1~12月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重度(狭窄≥75%)颈动脉狭窄20例。术前5 d、术后3周采用320排螺旋CT评估脑灌注,用蒙特利尔国际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脑灌注指标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术后认知功能MoCA评分[(26.3±2.2)分较从术前5 d[(23.3±1.7)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低灌注和认知功能障碍,支架成形术可以改善脑灌注,改善病人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We present two patients with reversible neurologic deficits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The patients showed diffuse cortical sulcal effacement without parenchymal hypoattenuation on brain non-contrast CT as well as mild hyperperfusion on perfusion imaging. There was no white matter edema 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either patient. We speculated that hyperperfusion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ould be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the cortical sulcal effacement on brain CT in the absence of prominent cytotoxic or vasogenic ede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