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康复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新的康复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建立花园式病房、实施半开放式管理、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康复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观察疗效。结果:康复治疗6个月和9个月后,SDSS和ADL均显著减分。结论: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康复医疗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肯定,值得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入住开放式病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入住封闭式病房者各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放组患者首次发病者多,病程较短,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放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封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放式病房对及早控制病情、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获更好的远期疗效、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封闭病房无烟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封闭病房进行无烟化管理后,进行一个月的临床观察,用护士观察量表和汉米顿焦虑量表观察疗效,并与有烟化封闭管理的病房进行对照。结果无烟化管理的病房护士观察量表和汉米顿焦虑量表评分均分减分率与有烟化管理病房的减分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封闭病房实行无烟化管理有利于病房的管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试验组3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管理合并认知行为治疗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3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传统西药治疗,两组在治疗前、6个月末及9个月末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观察疗效。结果康复训练9个月后,SDSS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SANS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差别显著。结论开放式管理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疗效肯定,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精神科封闭管理病房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收住我院精神科封闭病区的患者180例作为实验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并与实施人性化管理前收住的174例患者的上述指标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管理病房实施人性化管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重症精神病患者的开放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和总结精神病医院开放管理模式的优点及意义.方法 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开放病房2003年6月1日~2005年5月31日收治的83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病医院开放管理模式具有缩短重症精神病患者住院天数,有利于保持正常社会功能,减少社会心理压力等优点.结论 在精神病医院建立开放式管理模式病房,符合新医学模式的要求,更加有利于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62例颅骨修补术后患者,根据患者颅骨修补的时间,分为颅骨修补早期组30例(3个月以内)和颅骨修补晚期组32例(3~6个月)。2组修补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2月行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IM)评估。结果 2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均取得明显的康复疗效(P0.05),早期颅骨修补组康复疗效优于晚期修补组(P0.05)。结论早期行颅骨修补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不同病房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病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病房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影响及康复情况。方法开放式病房的患者为研究组68例,同时选择住封闭式病房患者为对照组1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及敌对猜疑出现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患者在第1周时焦虑抑郁已经开始改善,第2周时病情、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敌对猜疑、激活性也出现明显变化(P<0.05);第4周时研究组病情及各因子、认知功能及自知力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放式病房模式可以减少患者的负性影响,更快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自知力的恢复,使患者的病情达到更全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开放式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1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住开放式精神科病房精神分裂症(包括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出院后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74例住开放式病房(研究组)及186例住封闭式病房(对照组)患者出院1年后进行随访,并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住开放式病房的患者出院后无论是远期疗效、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还是社会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实行开放式管理,不仅在住院期间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对远期疗效也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喹硫平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20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分别使用喹硫平和奋乃静治疗1年,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评定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观察康复疗效.结果 研究周期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3.33%)与对照组(79.7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两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与基线时比较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SDSS评分与基线时比较显著降低(P<0.05,P<0.01);研究组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 喹硫平能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有较好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园农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185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残留期113例,衰退期72例)随机分为残留期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衰退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进行系统的院外开放式园农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院内封闭式传统工娱康复治疗。疗程10个月。于康复治疗前、治疗5个月和10个月时分别进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结果:残留期治疗组治疗后社会功能有显著改善,SSPI评分在治疗前、治疗5个月和10个月时分别为(16.3±4.9)分、(18.3±5.2)分和(19.6±5.7)分(P〈0.05或P〈0.01);而残留期对照组治疗后社会功能无改善,SSPI评分分别为(15.9±5.2)分、(16.1±4.9)分和(16.3±6.1)分(P均〉0.05)。衰退期治疗组治疗后社会功能有一定的改善,SSPI评分分别为(12.5±4.3)分、(12.9±5.2)分和(14.9±5.3)分(P〈0.05),而衰退期对照组治疗后社会功能无改善,SSPI评分分别为(12.2±5.2)分、(12.2±5.8)分和(12.4±4.9)分(P均〉0.05)。结论:园农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残留期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较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华佗再造丸联合针刺及康复训练对社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证实中医药综合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脑卒中住院治疗后进入社区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证的恢复期病人110例,试验组64例,对照组46例,2组病人均给予社区基础康复治疗。试验组加用中医药综合康复方案。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末及随访1个月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末和随访1个月末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O.05),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升高(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末试验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明显(P〈0.05),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升高明显(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佗再造丸联合针刺及康复训练可改善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康复组(40例)、联合组(康复+高压氧治疗,39例),3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康复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疗效优于康复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更利于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Fugl-Meyer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和简化巴氏指数量表(BI)分别进行评定,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肌痉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在患者入组时和30d后分别进行有关的功能评定,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一般资料、运动功能、肌痉挛与ADL的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30d治疗后,运动能力和BI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幅度康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肌痉挛评分康复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肌痉挛及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组(A组)、低频电刺激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B两组均采用低频电刺激、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发病48h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观察治疗后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的变化.结果 三组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B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15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功能锻炼治疗,双侧治疗组加用双侧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加用单侧电刺激治疗。疗程1个月。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治疗前)、末期(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双侧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P〈0.01);FMA、MBI明显提高(P〈0.01)。结论双侧电刺激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行持续性腰大池引流术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51例tSA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并给予常规腰大池置管引流,置管3-5d。入组时及术后2d分别评定两组患者头痛的程度、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红细胞计数(CSF—RBC),并在入组时及术后1个月按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患者的综合功能,比较两组症状、体征、CSF—RBC及FCA评分改善程度,分析FCA评分改善程度与CSF—RBC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2d内反映头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及反映脑膜刺激征的胸颌距明显减少,CSF—RBC明显下降,2日下降(59±25)%,1个月内FCA总分明显增加,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FCA评分与CSF—RBC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行持续性腰大池引流术有助于tSAH患者早期综合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娱乐康复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影响.方法 1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娱乐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F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SDS、HAMD、NFD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娱乐康复对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模式在抑郁症患者自杀预警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苏州广济医院开放病房有自杀意念的住院抑郁症患者3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按抑郁症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小组工作模式实施自杀预警管理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分别在入院时和干预6周末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6周末HAMD、SIOSS、SF-36评分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周末干预组HAMD[(8.20±1.71)分]、SIOSS[(9.18±1.61)分]、SF-36[(613.02±90.07)分]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自杀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放病房采用小组工作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自杀预警管理,能有效降低抑郁症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行为的发生,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