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3例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脑挫裂伤8例,硬膜下血肿2例,硬膜外血肿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2例;于颅脑损伤后2~14d出现尿崩症;经治疗痊愈12例,死亡1例。结论颅脑损伤后尿崩症多发生于颅底骨折或脑底部挫裂伤,及时诊断、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神经外科中尿崩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崩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以多尿、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点。神经外科中多见于外伤、鞍区肿瘤及手术后,主要是因颅脑创伤、肿瘤侵蚀和手术干扰破坏等损伤了下丘脑、垂体柄、垂体后叶或供应血管,导致抗利尿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而发生的中枢性尿崩症。根据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可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尿崩症;根据尿崩症发生和持续时间又分为暂时性、持续性和三相性三型。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同时需要排除其它多尿症候群、非尿崩症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和激素替代,术中保护下丘脑、垂体柄及垂体后叶等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在伤后2~14d发病,24h尿量4600~12200ml,尿比重1.001~1.006。给予双氢克尿噻、卡马西平等口服药物及微量泵持续静脉泵人垂体后叶素治疗,疗效显著。结论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表现典型,微量泵持续静脉泵人垂体后叶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28例尿崩症23例治愈,4例好转,1例死亡。颅脑损伤后2~10d发病,24h尿量5 200~13 600mL,尿比重1.001~1.005,垂体后叶素静脉泵入以及口服双氢克尿噻、卡马西平治疗,疗效显著。结论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表现典型,及早诊断、综合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临床较少见,常见于颅骨骨折伴视丘下部或垂体损伤者。我院自1995~2003年共收治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患者9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2例,年龄20~45岁,平均34.5岁,其中交通事故5例,坠落伤2例,打击伤2例。均有昏迷史,入院GCS评分4~6分4例,6~9分5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6例,伤后出现尿崩症时间为4~13d,平均9d,所有病例入院前均无尿崩症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或垂体-下丘脑原发性疾病。1.2辅助检查CT报告均有脑挫裂伤,合并颅底骨折6例,弥漫性脑肿胀4例,颅内血肿7例。9例中24h尿量4000~15000ml,平均80…  相似文献   

6.
侧脑室脑脊液引流置换治疗重症脑室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最近采用侧脑室脑脊液引流置换治疗重症脑室炎患者1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5例,年龄8~54岁,平均32岁。其中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合并感染4例;颅底骨折继发感染2例;自发性脑室出血外引流感染3例;脑室腹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额部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36例额部开放性损伤病例,根据颅底骨折的情况将病例分为4型:(Ⅰ)单纯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Ⅱ)前颅底骨折无移位;(Ⅲ)前颅底骨折有移位;(Ⅳ)合并面颅的损伤。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抗炎、脱水、营养支持。结果死亡2例,34例长期存活,GOS评分重残1例,中残11例,良好22例。结论额部开放性损伤病情复杂,早期彻底清创、严密缝合硬脑膜,处理好颅底,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临床较少见,常见于颅骨骨折伴视丘下部或垂体损伤者。我院自1995—2003年共收治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患者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粉碎性前颅底骨折修补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粉碎性前颅底骨折是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常伴有开放性颅脑损伤及经久不愈的脑脊液漏,部分合并有眼、鼻损伤。本病区于2008-05收治1例重型颅脑外伤:双额骨、双颅前窝粉碎性骨折并脑脊液鼻漏的患者,经施行冠状开颅颅底修补术,术后辅以精心护理,现康复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术后、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尿崩症的早期临床诊断意义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8例鞍区肿瘤术后或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按照诊断类型分为短暂性尿崩症组(A组),持续性尿崩症组(B组),三相性尿崩症组(C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同时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1治疗结束后,A组、C组在血钠、血渗透压、24尿钠及24h尿量均降低,同治疗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A组、C组血渗透压,24 h尿钠均低于B、C组(P0.05);2治疗后经GOS评分,B组、C组4分及以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而5分者均低于A组(P0.05);3患者随访1年,A组患者生存状况良好,与B组死亡3例、C组死亡3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4B、C组ADH术后先下降后上升,但未能达到正常水平,A组先升高后下降,后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鞍区肿瘤术后、重度颅脑损伤合并CDI患者的预后与血ADH水平、24小时尿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类型CDI预后生存状况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大型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颅底手术入路提高鞍上、三脑室、脚间池大型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提高疗效。方法:采用不同颅底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37例鞍上、三脑室、脚间池大型颅咽管瘤。结果:肿瘤全切除35例,次全切除2例。术中解剖保留垂体柄31例,所有患者术后伴有不同程度一过性尿崩、动眼神经麻痹10例。全部病例平均随访3年,复发1例。结论:对位于鞍上、三脑室和脚间池的大型颅咽管瘤应根据肿瘤的不同生长方向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充分暴露鞍区各脑池、视神经、前循环及其穿通支和三脑室底部等结构,对脑组织和脑神经牵拉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易控制,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前中颅底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前中颅底病变的临床应用和经验。方法 选择分析一组不同病变部位的病例经翼点及其改良术式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其中,颅底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胆脂瘤做到全切;颅咽管瘤3例大部切除,1例全切。镜下全切除率68%,3例出现术后一过性尿崩,处理后均1周内缓解,双侧嗅神经保留率80%,全部病例显露良好,经终板间隙处理病变2例。结论 掌握翼点入路各间隙及有关脑底动脉的显微解剖.不断提高该入路的操作水平.配合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前中颅底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眉弓眶上入路治疗前颅底和鞍区病变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经眉弓皮肤切口,铣刀铣下3.5 cm×2.5 cm包括眶缘及部分眶板在内的额下骨瓣,采用常规显微手术器械分块切除肿瘤或者夹闭动脉瘤,必要时引入内镜辅助观察。结果 26例前颅底和鞍区病变均获治愈,2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3例出现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合并脑积水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本组病例均无手术入路相关的并发症,近期随访疗效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前颅底及鞍区病变的手术入路途径,其优点在于微创性,能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提供足够的鞍区手术空间,并能有效地处理病变。内镜术中辅助观察可减少神经血管结构的损伤,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14.
A variety of mass lesions are placed in and around of the sella turcica. Although their common location these lesions hav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d different approaches can be selected. There are conventional transcranial and sophisticated skull base approaches.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a subfrontal route to the sellar region. Between February 1997 and March 1998, 19 tumors placed around the sella have been treated surgically by this method. Eleven of them were pituitary tumors, 3 were craniopharyngeomas, 2 were meningiomas, and 1 was germinoma. Total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17 cases. There was not operative mortalit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twelve cases of unilateral anosmia and four cases of transitory diabetes insipidus. Progressive stroke occurred in one patient. These results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bfrontal approach to reach such lesions in sellar reg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颅面联合手术切除前颅底沟通肿瘤的疗效,为改进手术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采用颅面联合手术切除并颅底重建的前颅底沟通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早期相关并发症、相关影像学表现、病理结果、术中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一种或数种相关并发症,其中术后短期颅内积气4例、脑脊液漏3例、短暂性精神异常2例、颅内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复视1例、尿崩症1例。以上所有术后并发症,予以对症处理后均有好转。患者的手术远期效果好,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或后遗症发生。结论颅面联合手术入路方案是颅底区沟通性肿瘤外科治疗的良好手术方式,该术式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底CT三维重建与颅底骨折的外科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 26例颅底骨折患者应用Philips 16排或东芝AquilionONE320排螺旋CT机行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根据结果指导外科临床治疗.结果 颅底CT三维重建明显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2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结论 通过颅底CT三维重建,可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阳性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疗效,取得良好效果,并能有效判断预后,对外科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附2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27例病人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进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 24例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中造成眶内侧壁-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损伤,导致患侧视力严重减退;2例嗅觉丧失;7例术后出现短期尿崩,合并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经临床治疗后缓解。结论 肿瘤向鞍上扩展较大或质地较硬时应慎选经蝶入路;迅速准确地将鼻镜安放于蝶窦前壁的最佳位置,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步骤;明胶海绵加生物胶可满意修复鞍底。术后应及时纠正低钠、低氯血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下丘脑室旁核损伤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的大鼠模型.方法选择SD清洁级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下丘脑室旁核注射海人藻酸而损毁之;对照组则注射人工脑脊液.注射30 min后收集1 h尿量,并用放免法检测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同时取注药部位的脑组织作组织学检查,观察室旁核神经元活性.结果下丘脑室旁核损毁后的大鼠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血浆AV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表明实验组室旁神经元尼氏小体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在严格控制实验动物及实验条件前提下,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损毁下丘脑室旁核建立尿崩症动物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认识、早期及时诊断和准确治疗尿崩症合并脑性盐耗综合征,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尿崩症合并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尿量特别异常增多、高脑利钠肽水平和显著尿钠排泄增加是其最显著特征;尿比重、血钠水平和血浆渗透压可以正常;尿量增多单纯加压素疗效不佳,而加用醋酸可的松治疗有效.结果 6例患者及时正确诊断为尿崩症合并脑性盐耗综合征,但其中1例患者因为血钠上升过快出现脑桥脱髓鞘病变,最终植物状态;1例患者因脑疝、多脏衰而死亡;其余4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根据尿崩症合并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本文提出其参考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