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成都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成都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现状。方法自制调查表,于2013年9月12日-10月30日,通过电子邮件向全市具备精神科执业范围的医疗机构发放调查表,调查基准时间为2013年9月1日,所有数据经Excel、SPSS18.0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止2013年9月,成都市拥有不同级别、等级及隶属关系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27家,分布以中心城区为主,存在5个精神科床位空白区县。精神卫生工作人员2505人。精神科核定床位3133张,实际开放床位5298张,床位密度2.67张/万人,编制床位床均建筑面积53 m2,实际开放床位床均建筑面积31 m2。经费来源,医院业务收入占90.8%,精神科财政补助占2.4%,多集中在地市级机构,平均设备总值为806.69万元,而乡镇级机构的平均设备总值仅为49.50万元。2012年共接收门诊患者450260人次、出院24698人次,精神科医生平均年负担门诊832人次、住院46人次。病床使用率中位数94.6%,平均住院日中位数70天。自2006年,各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住院人次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2012年较2006年增幅达65%。结论成都市精神卫生机构配置不足,分布不均,投入不足,难以满足逐渐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精神科住院服务现况。方法现况调查。使用天津市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天津市18个区县365家医疗机构2006年精神科床位的分布情况以及精神科住院服务的利用情况。结果 2006年天津市有21家医疗机构提供精神科住院服务,共拥有精神科医生497人,精神科护士876人,精神科床位4281张,按人口密度计算分别为4.76人/10万人、8.4人/10万人、4.11张/万人。全年总住院人次10449人次。精神卫生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精神专科医院、三级医院,住院服务的利用主要在中心城区和精神专科医院。结论天津市精神科住院服务资源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精神科床位在全市的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2012年及2017年成都市精神卫生资源,了解成都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下一步精神卫生体系、人力和服务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8年1月-3月,采用成都市精神卫生资源调查表对2017年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床位、人力资源、业务开展情况等进行调查。 结果 2017年成都市实有开设精神科并开展业务的医疗机构共60家,编制床位数4 503张,床位密度3.14张/万人,分别较2012年增长了43.73%、17.60%;实有床位数9 647张,床位密度为6.65张/万人,分别较2012年增长了82.09%、47.12%。2017年成都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有精神科医生677人(4.71人/每10万人)、精神科护士1 511人(10.53人/每10万人),分别较2012年增长了2.17%、5.94%。2017年成都市精神科共接收门诊患者792 874人次,住院患者43 981人次,分别较2012年增长了76.09%、78.08%。平均每名精神科医生年负担门诊患者1 171人次、住院患者65人次,分别较2012年增长了40.75%、41.30%。 结论 与2012年相比,2017年成都市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数量急增;精神科开放床位数量已可以满足中等需求,精神科医疗服务量明显增加,但精神科医护人员并无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年精神科服务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全国精神科机构老年精神科服务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全国省/地市级精神专科机构老年精神科室设置,老年精神科的服务现状。结果:全国260家省/地市级精神专科机构中,136家有反馈,其中有66所机构设老年精神科,有83所设老年精神科病房,有54所设老年科门诊,43所未设科亦无专科病房/门诊。共有老年专科病床3799张,老年专科医师383名,护士952名。结论:我国各地区老年精神卫生的服务不平衡,差异显著。老年精神科的床位设置与人员配置与老年人口的绝对数不成比例,需求大于供给,专科的发展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5.
综合医院精神科设置状况及其作用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上海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及临床医师培训等现状,为制定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1)对上海市15家三级综合医院和14家二级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医院规模及医疗服务资源,精神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状况,会诊联络精神医学开展情况等.(2)选择两家已开设和未开设精神卫生服务科室的三级综合医院,对临床医师参加精神卫生培训情况、对精神卫生知识、对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工作意向的认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开设精神卫生服务科室的医院为17家,占58.6%,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的专科医师人数为65人,平均3.2名/千张床位.(2)已开设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中精神科会诊率平均为0.63%,未开设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中精神科会诊率平均为0.10%,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3)所有调查医院均未成立由精神科医师和临床医师共同参加的会诊联络小组;缺乏专职的会诊联络医师常规地参与临床和宣教工作;(4)已开设精神卫生科室医院的临床医师在接受精神卫生培训、掌握精神卫生知识程度以及对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意向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未开设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结论设立精神卫生机构,提高各级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的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昆明市精神卫生服务状况,为政府制订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填写自编的精神卫生服务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至2005年全市有精神病院(科)13所,床位1920张,医生256人,护士410人,医技药技人员92人,平均每10万人口有精神科医生5.12人,病床38.4张,专业人员学历、职称偏低;全市精神科以封闭管理为主,病床使用率及收费情况参差不齐,医疗设备缺乏,科研力度不够,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全市仅有四区一市开展。结论昆明市精神卫生机构有一定的规模,但医院设置分布不均匀,部分医院医疗和管理达不到要求,患者住院环境太差且有安全隐患,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湖北省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现状,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基本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全省精神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全省有精神科医师1 398人(2.44/10万人);精神科护士3 175人(5.55 人/10万人);心理治疗师293人(0.51 人/10万人);全省21个县(市)无在岗精神科医护人员,37.8%机构未设置精神疾病预防科开展精神社区服务.结论 全省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服务人员整体结构欠合理,专业种类不全;人员总体素质偏低,规范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社区精神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截止2013年底止,上海市24家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医生队伍现状及未来需求,以便为更好地实施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上海市24家公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核实,内容包括床位数量、医生数量、职称情况、需求情况等。结果 24家专科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159张,医生数为1046人,床位数与医生数之比为12.58:1;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师609人;住院医师323人;各类其他医师114人。最近四年共招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171人,未来3年在不包括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及其他民营精神专科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下,上海市各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精神科医师需求则为331人。结论上海市精神科医生供需矛盾突出,职称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考虑精神障碍住院治疗"急慢分治"需求的前提下,提出适合辽宁省的床位配置方案,为辽宁省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配置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国家统一编制资源调查问卷,调查辽宁省精神卫生床位资源的基本情况,结合文献复习获得目前使用住院服务的主要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急慢性住院治疗的比例、住院日的数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精神科床位配置计算公式,计算精神科床位配置方案。将实际资源情况与理论配置比较。结果全省实际开放床位数为26 976张(6.38张/万人),理论最低配置(满足可能有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性障碍和双相障碍患者的急慢性住院治疗需要)为9 794张(床位密度2.32张/万人),其中急性床位3 864张,慢性床位5 930张;中等配置(在最低配置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有严重自杀倾向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有明显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的急性住院治疗需要)27 027张(床位密度6.39张/万人),其中急性床位21 096张,慢性床位5 930张;较高配置(在中等配置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可能致残的精神病性障碍和双相障碍患者的急、慢性住院治疗需要)44 281张(10.47张/万人),其中急性床位28 825张,慢性床位15 456张。结论辽宁省精神卫生床位资源丰富,总数及大多数地区已经达到中等床位资源水平,但辽宁省精神科床位未根据急慢性分治配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长,可根据病情需要,划分急性、慢性住院治疗,缩短平均住院时长,整合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0.
背景: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可提供于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员数量,分布和特点还是未知数。目的:全面了解我国精神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分布现状和特点。方法:从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获得2010年在中国精神卫生机构中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特征,比较七个地理区域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人口比例和特征。结果:在757家精神卫生机构内,649家(86%)是精神病院。在这些机构内卫生技术人员共计68,796人(5.16人/lo万人口),包括精神科医师20,480人(1.54人/lo万人口)和注册护士35,337人(2.65人/lo万人口)。超过80%的卫生技术人员都工作在精神病院。29%的精神科医生人仅具有技校学历,而14%的精神科医生没有学位。在护士中有46%的护士没有学历。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北部地区精神科医生或护士的工龄较其长。在我国相对较富裕的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精神卫生机构中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的人口比例要高于平均水平。结论:我国几乎所有的精神卫生技术人员都工作在精神科专科医院。训练有素的卫生技术人员在数量和地区的分布上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对卫生健康的需求。与其他中上等收入国家相比,我国每10万人口拥有的精神卫生资源较少,所能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员范围也较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在岗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2013年5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和自愿参加的原则抽取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的在岗警察366名,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结果SCL-90总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143.95±52.23)分vs.(129.96±38.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P0.01)。128名(35.0%)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4名(9.3%)为中度心理问题。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因子和偏执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r=0.126、0.103,P0.05)。结论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在岗警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可能较差,尤其是民警和年龄较大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精神科医生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编医生工作压力调查表、Maslach职业倦怠-通用版(MBI-G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6名精神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精神科医生最感压力的事件是工作负荷;除工作和家庭冲突外,其余各因子压力强度均超过中值3;在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中,精神科医生的情绪衰竭程度相对较高,女性医生在情绪衰竭方面显著高于男性医生(P<0.05);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精神科医生SCL-90各因子得分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外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2)情绪衰竭与职业压力各维度,情感疏远与工作负荷及医患关系,职业效能感与医患关系,职业倦怠3个维度与SCL-90总均分均呈正相关(P<0.05).(3)路径分析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间分别存在间接和直接的因果关系.结论 精神科医生职业压力比较大、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重要的相关因素;社会及各医院管理层应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3.
14.
OBJECTIVES: To examine the demographics, training, distribution, venues of practice, remuneration patterns, and professional affiliations of child psychiatrists in Ontario. METHOD: In July 1997,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229 Ontario psychiatrists. A second mailing was sent to nonresponders in the fall of 1997.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66.8%. RESULTS: Compared with other research regarding the ratio of child psychiatrists to children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ntario fares relatively well (1:6148). Generally, Ontario child psychiatrists report having received formalized training in the speciality. Child psychiatrist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concentrated in Toronto and in midsize cities with medical schools compared with rural regions. Out-reach services to smaller communities are provided by 30% of child psychiatrists, but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 services are sufficient and equitably available. Approximately 50% of current psychiatrists will be aged 65 years or older in 15 years, and it is unclear whether sufficient numbers will replace them. The profession appears to be reaching an equitable gender representation. Most child psychiatrists belong to the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that support the profession; however, they are least likely to belong to the Ontario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OPA). CONCLUSIONS: An optimal ratio of child psychiatrists per population served still needs to be determined, with special consideration given to the needs of rural communities. The small ratio of child psychiatrists to the population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health need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ng with other med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Recruiting and retaining child psychiatrists will need to be monitored. Child psychiatrists in Ontario need a unified voice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相似文献   

15.
文红  王丹  王维 《四川精神卫生》2014,27(4):337-340
目的分析四川省参与社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死亡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其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2013年四川省参与社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及乡镇(社区)防保医生上门访视的随访信息、失访(死亡)患者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2013年12月底四川省参与社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达17.1万。2011-2013年间其死亡人数为3248人(1.89%),其中,精神分裂症2757例(84.88%),精神发育迟滞169例(5.20%),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64例(5.05%),双相情感障碍92例(2.83%),分裂情感性障碍46例(1.42%),偏执性精神病20例(0.62%)。各年度死亡率比较,城市与农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前5位死因依次为:躯体疾病、其他(不明原因死亡)、意外、精神疾病相关并发症及自杀。死亡前得到有效治疗的比例为0.62%~1.15%。结论四川省参与社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死亡率高于普通人群;加强救治和管理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提高各级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是降低重性精神病患者死亡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北省承德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04年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者为调查对象。用一般健康问卷(C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用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进行调查,用DSM-Ⅳ对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3025人完成调查,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为177.19‰,终生患病率为216.86‰。除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外,各类精神疾病时点患病率为175.86‰,终生患病率为215.54‰。时点患病率农村为(176.65‰),城市为(180.08‰);女性(182.05‰)高于男性(171.94‰)。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最高(51.57‰)。结论:本调查基本掌握了河北省承德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attern of consultations reported with psychiatrists and primary mental health care providers in the Australian adult population. It explores whether inequalities found in utilization of psychiatric services according to area are different in degree from inequalities in utilization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specialists,and describes the meeting of perceived needs for mental health care within those seen by psychiatrists. METHOD: The National Survey of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NSMHW) was a community survey employing clustered probability sampling, with a computerized field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ed sections of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CIDI), as well as self-reported service utilization and perceived needs for care. RESULTS: By survey estimates, 1.8% of the Australian population consulted a psychiatrist in the last year. Among people with an ICD 10-diagnosed mental disorder, 7.3% consulted a psychiatrist.Only about one in five people seen by a psychiatrist report the psychiatrist as the only mental health care provider. Disadvantaged areas of the cities and remote area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least deprived areas of the cities, showed lower rates of utilization.This effect is stronger in psychiatry than in other specialties.Patients seeing psychiatrists seem to be a more satisfied group than those seeing only other providers; nonetheless, some needs are not well met, and the role of the psychiatrist cannot be isolated as the cause of this satisfaction. CONCLUSIONS: Most care delivered by psychiatrists is de facto shared care. Psychiatrists as clinical professionals need to be continually mindful of the need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providing care. Psychiatric services in Australia are not delivered in an equitable manner,and the inequalities are greater for psychiatric services than for other medical specialties.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