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1年复发率的主要因素。方法登记我院2004-05~2006-07住院的首次卒中患者,前瞻性随访病后1年的复发情况,并登记影响卒中复发的各种可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00例首次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106例(35.5%),缺血性脑卒中194例(64.5%)。卒中1年的总体复发率为13.5%.其中脑梗死复发率为11.2%。脑出血复发率为17.3%。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约为13.5%,应加强脑卒中患者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的监测和预防.以减少卒中再发。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导致脑卒中风险是窦性心律患者的5倍.根据Framingham研究资料,非瓣膜病房颤引起脑梗死发生的危险是对照组的5.6倍,瓣膜病合并的房颤是对照组的17.6倍.在马长生的北京地区611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在非抗凝状态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也报道,平均70岁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5.3%.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在石家庄地区农村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随机抽取的石家庄地区三个农村中4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的测量以及血生化检查,并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该地区脑卒中标化患病率为4661/10万,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脑卒中发生相关。其OR值分别为分别为1.643,2.357,2.442;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是石家庄地区农村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脑卒中的发病与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密切相关。高血压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之一。血压水平通常被作为高血压病检测、评估、治疗以及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依据。血压分为两部分:稳定部分和脉动部分,前者指的是平均动脉压(MAP),后者即脉压(PP),[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之差]。Framingham研究发现SBP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DBP在早期上升,50~60岁处于一个相对平台期,之后呈下降趋势;PP在年轻时上升较小,之后有加速上升趋势;MAP在50~60岁之前达峰值,之后呈相对平稳并轻度下降[2]。1…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卒中又名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及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缺血性脑卒中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发病后的治疗康复不甚理想,因此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尤为重要.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就要深入研究其危险因素,做到有的放矢.本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并对其再发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进行分析,以降低再发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对2012-06—2013-06收治的27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再发性脑卒中61例为观察组,未再发性脑卒中217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其再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结果脑卒中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4.10%(67/278),相关危险因素方面,2型糖尿病病史和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均为85.61%,控制率较低,分别为49.58%、49.16%,超重肥胖和总胆固醇水平异常的阳性率也较高,控制率也较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卒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房颤病史、总胆固醇水平异常等相关因素;本研究中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是总胆固醇异常(OR=3.472)、2型糖尿病血糖未控制(OR=2.237),高血压未控制(OR=2.851)和房颤病史(OR=1.945)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控制率低,总胆固醇升高和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房颤病史及血糖、血压控制欠佳与脑卒中再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卒中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恢复缓慢的特点。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糖水平对其患卒中的危险性起决定性作用。此外,在调脂、抗凝、改善血小板功能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卒中的一、二级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并分析南京地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危险因素。方法现将2013年03月~2013年12月在南京脑科医院门诊就诊的有过脑梗死(CI)病史或期间有CI发病的患者886例(CI组)和头颅MRI显示仅有腔隙性脑梗死(LI)病灶但无卒中发作史的患者1247例(LI组)进行资料采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房颤史、心肌梗死史、外周动脉疾病、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及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同时收集南京汤山社区和南湖社区缺血性脑卒中中低危人群9739例(LR组)的相关数据,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CI组和LI组高血压、糖尿病比率显著高于LR组(均P0.01)。CI组颅内外动脉狭窄比率显著高于LI组(P0.01)。进一步将脑梗死的六个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CI组与LI组ESRS风险分级比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南京地区高血压、糖尿病是CI的常见危险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监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所谓的一级预防就是筛选脑血管病的高危个体,对未发病者提供相关危险因素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觉醒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OCSP分型、危险因素及溶栓治疗等。方法 连续回顾性收集本院神经内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住院的新发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觉醒型脑卒中与非觉醒型脑卒中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原因心脏病、既往脑梗死病史或TIA发作史、抽烟、过量饮酒、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三高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以及各危险因素与临床OCSP分型的关系。结果 觉醒型脑卒中患者24.05%(70/221),男性68.57%(48/70),平均年龄(66.29±15.20)岁,觉醒型脑卒中组与非觉醒型脑卒中组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线特征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在觉醒型脑卒中与非觉醒型脑卒中组比较OR(95% CI)是2.74(1.28~5.86); H型高血压病OR(95% CI)是1.81(1.04~3.15)。2组牛津郡社区脑卒中临床分型占比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在临床分型的危险因素中在觉醒型脑卒中组完全前循环供血区梗死的高尿酸血症存在明显差异(P<0.05)。房颤、高尿酸血症在觉醒型脑卒中OCSP分型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在完全前循环供血区的梗死比例较高。在溶栓治疗上觉醒型脑卒中患者溶栓比例为2.86%。结论(1)房颤、H型高血压病可能与觉醒型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2)觉醒型脑卒中与非觉醒型脑卒中OCSP分型发生率不同;(3)房颤、高尿酸血症可能会加重觉醒型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且发生在完全前循环供血区梗死;(4)觉醒型脑卒中溶栓治疗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通过2个途径:一是溶解血栓;二是阻止缺血引起的脑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及生化反应,防止神经元的死亡,即神经保护治疗.一、神经保护的合理性脑梗死的发生取决于脑血流(CBF)量下降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全脑缺血时,神经元的死亡发生于选择性脑组织易损区,其形态学改变出现在缺血后2~3 d.局灶性脑缺血时,梗死发生于动脉阻塞后4~6 h,24 h后梗死区则明显可见.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治疗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通过 2个途径 :一是溶解血栓 ;二是阻止缺血引起的脑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及生化反应 ,防止神经元的死亡 ,即神经保护治疗。一、神经保护的合理性脑梗死的发生取决于脑血流 (CBF)量下降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全脑缺血时 ,神经元的死亡发生于选择性脑组织易损区 ,其形态学改变出现在缺血后2~ 3d。局灶性脑缺血时 ,梗死发生于动脉阻塞后 4~ 6h ,2 4h后梗死区则明显可见。脑缺血后 ,若血液循环在一段时间内恢复 ,脑功能可获得完全恢复 ,该时间为再灌注时间窗(reperfusionwindow)。但如脑缺血后所…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防治实践指根据已有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进行防治和临床研究。脑血管病循证防治实践显示:在众多疗法中,有充分证据证明有效应该推广的不多,但同时有充分证据证明无效应该淘汰的也很少,多数属于尚无充分证据肯定或否定其疗效。应该进行更多高质量研究这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4.
实施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5-02~2007-02我院神经内科22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6例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结合一般的功能锻炼,教育组除上述治疗外开展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正规的康复训练,并进行2年的跟踪随访.结果 早期介入健康教育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能使患者生活质量自我保健能力、重复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老年患者高血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卒中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组(R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R组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输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N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输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5d、治疗后30d及治疗后60d采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与N组相比,R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R组患者30d后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高血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4-06我院老年病区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成2组各64例,对照组行神经内科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6个月,根据Barthel指数(BI)、Fugl-Meyer指数(FM)、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观察2组自主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和院外遵医行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院外康复期间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FM、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OL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增加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和自主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卒中后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脑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利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技术,研究脑卒中后伴发抑郁障碍者脑代谢物波谱的特点。方法 对卒中后伴发抑郁障碍组(PSD组, 30例)、卒中后无抑郁组(NPSD组, 30例)和正常对照组(NC组, 20名)予以MRS检查。结果 (1)在乙酰天门冬氨酸盐与肌醇的比值(NAA/Cr)中,PSD组双侧颞叶(左: 0 57±0 30,右: 0 66±0 29)、丘脑(左: 0 61±0 24,右: 0 62±0 22 )感兴趣区(ROI)的比值低于NC组(分别为0 78±0 24、0 86±0 22、0 88±0 28、0 84±0 26;P<0 05和P<0 01);PSD组双侧丘脑ROI的比值低于NPSD组(分别为0 81±0 23和0 81±0 22;P<0 01和P<0 05)。(2)在胆碱与肌醇的比值(Cho/Cr)中,PSD组双侧颞叶(左: 1 66±0 39,右: 1 33±0 34)、左丘脑(1 27±0 30)、NPSD组左侧颞叶(1 20±0 29 )ROI的比值均高于NC组(左颞叶: 1 03±0 32,右颞叶: 1 03±0 29,左丘脑: 1 06±0 24;P<0 01);PSD组双侧颞叶、丘脑ROI的比值均为左侧大于右侧(P<0 01)。(3)PSD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左侧颞叶(r=0 454,P=0 012 )、右侧颞叶(r=0 373,P=0 042)ROI的Cho/Cr存在相关性。结论 双侧颞叶、丘脑的低NAA/Cr比值、双侧颞叶、丘脑不对称性、双侧颞叶、左丘脑的高Cho/Cr比值可能有助于区别卒中后伴与不伴发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