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5岁。因四肢无力3月余、视物成双2个月,加重伴尿急1个月,于2013年10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2013年7月中旬)出现双下肢肌力减弱、行走易疲劳,尤以上台阶费力,但下蹲后可自行站起,晨起、休息后症状缓解,晚间或活动后症状加重;约2周后(2013年7月底)出现双上肢肌力减弱,抬手臂或梳头无力,能持握碗筷,不伴肢体麻木、肌柬颤等,至当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2.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4岁.主诉反复四肢抽搐50 d、精神行为异常1个月,于2006年10月23日入我院神经科治疗.患者于2006年9月5日出现左手无力、持物不稳,随即摔倒,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侧上肢屈曲,双侧下肢伸直,四肢僵硬,双眼向一侧凝视,口角向一侧歪斜,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持续4-5min后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3.
头痛、呕吐、双眼视力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入院前4d无明显诱因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并出现进行性视力减退至无光感,无发热、头晕及踩棉感,于2006年2月10日来我院就医。入院时体格检查:血压212/127m m H g(1m m H g=0.133kPa),嗜睡,反应较迟钝,高级神经活动检查不合作。双眼无光感,双侧视乳头水肿,余内科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部CT检查显示双侧枕叶可疑低密度影(图1),结合病史,考虑不除外急性静脉窦血栓,进行头部磁共振动静脉血管造影(M RA M RV)检查,无异常发现(图2)。急诊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为280m m H2O(2.74kPa),蛋白740m g/L(150~…  相似文献   

4.
<正>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8岁,农民,因行走不稳、四肢无力3月余,于2017年1月25日入院。患者3月余前(2016年10月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行走不稳、四肢无力,伴言语不清,尚可行走,无头疼、恶心、呕吐、饮水呛咳、复视等,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2016年10月22日)显示,右侧肺门处结节影(性质待定),右肺中叶、双肺下叶少许炎症性改变;腰椎穿刺  相似文献   

5.
<正>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5岁。因四肢无力3月余、视物成双2个月,加重伴尿急1个月,于2013年10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2013年7月中旬)出现双下肢肌力减弱、行走易疲劳,尤以上台阶费力,但下蹲后可自行站起,晨起、休息后症状缓解,晚间或活动后症状加重;约2周后(2013年7月底)出现双上肢肌力减弱,抬手臂或梳头无力,能持握碗筷,不伴肢体麻木、肌束颤等,至当地医院就诊。体格检查:双侧眼睑无下垂,双眼活动自如,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5-级,腱反射对称,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无异常发现,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提示波幅递减,未行高频电刺激;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及化合物检查均于正常值范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4岁。主诉反复四肢抽搐50d、精神行为异常1个月,于2006年10月23日入我院神经科治疗。患者于2006年9月5日出现左手无力、持物不稳,随即摔倒,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侧上肢屈曲,双侧下肢伸直,四肢僵硬,双眼向一侧凝视,口角向一侧歪斜,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持续4—5min后自行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平均2~3d发作1次。于9月11日到当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2岁。主因行走不稳约15 d,2012年8月3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约15 d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易跌倒,但尚可感觉地面平实,曾出现穿鞋上床,伴双侧掌心刺痛及小腿中下段麻木感,无头痛、头晕、复视、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逐渐进展为不能独立行走、站立,吃饭时不能准确地将勺子送入口中,言语含糊,反应稍迟钝,短时记忆减退。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如常,近2年来体质量下降约10 kg。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58岁。因记忆力减退15天余,于2021年5月13日首次入院。患者入院前1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忘记关车门、服药,烹饪能力下降,买菜、打麻将时计算力下降,伴夜间双下肢及背部肌肉疼痛,无头痛、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无视物旋转,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痴呆”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9岁。主因右侧上肢无力5个月、视物模糊3个月,加重1周,于2011年7月19日入院。患者于发病前5个月(2011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肢无力、右手持物不能,症状持续约10min后好转。当地医院头部CT检查显示,双侧枕顶叶皮质及皮髓质交界区多发结节、条索状钙化灶,右侧放射冠区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梗死及软化灶(图1a),临床拟诊为脑囊虫病。  相似文献   

10.
肺癌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分析王虹蛟王强陈淑英吴凤云肺癌引起非转移性神经系统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在肺癌确诊之前的往往容易误诊。现将多年诊治的17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49~70...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病例1女,68岁,发现头部包块4月来诊。4月前偶然触及头部包块,无痛感,未诊疗,渐增大。肝炎病史5年。查体:一般情况好,头右顶部可及4cm×4cm大小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头颅CT示右侧顶骨虫蚀样破坏,颅内外分别见有梭形及新月形高密度影。腹部彩超示肝硬化并少量腹水,怀疑为结节性肝癌。胸腹透视(-)。入院诊断:恶性脑膜瘤?入院后查血AFP(-),白蛋白低,碱性磷酸酶略高,余正常。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帽状腱膜下,呈哑铃形,烂鱼肉样,质软,侵蚀颅骨严重,边缘呈鼠齿状,基底与硬膜粘连。切除受损的硬脑膜,见硬膜下无肿瘤生长,脑组…  相似文献   

12.
神经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s,PNS)是一组与恶性肿瘤相关,非代谢感染、退行性、转移性或医源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受累的疾病。经典的PNS包括了脑脊髓炎、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亚急性小脑变性、感觉神经病、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LEMS)、皮肌炎等[1]。目前认为,部分PNS发生与肿瘤神经元抗体相关,其病程特征通常是亚急性起病、进行性进展之后病情趋于稳定。少数PNS病例可在原发性PNS后出现第二个PNS。PNS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包括了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卵巢癌、乳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胸腺瘤和淋巴瘤。PNS的症状通常出现在发现恶性肿瘤之前,因而易导致误诊。诊断PNS对于早期干预原发性疾病,稳定和改善症状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提高对副肿瘤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2011-12我院收治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性,目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论临床上遇到治疗效果不佳的类似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时应注意检查有无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Hu抗体检测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送检至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理实验室的1500余例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进行抗Hu抗体检测,回顾性分析抗Hu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参照Graus等的诊断标准.结果 共有27例患者抗体阳性,其中血清抗Hu抗体阳性25例,脑脊液抗Hu抗体阳性8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神经元神经病、亚急性小脑变性、Lambert-Eaton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引起的脑病等,其中20例(74.1%)患有肿瘤,包括肺癌17例,胃癌2例,不明性质腹部肿瘤1例.7例患者未发现恶性肿瘤,包括多发性肌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神经肌肉病各1例.根据Graus等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7例中22例可确诊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或相关的肿瘤,抗Hu抗体的阳性预测值为81.5%.结论 抗Hu抗体阳性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其相关肿瘤以肺癌,特别是小细胞肺癌最常见.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偶可见抗Hu抗体阳性,需要全面检查和密切随访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6岁.主诉发热、头痛3个月,加重20d,于2007年9月18日入院治疗.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持续性发热(体温最高39.5℃)、头痛,以头顶部最为严重,无寒战,发热过程中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等.  相似文献   

16.
正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7岁,因头痛、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月余,于2016年6月27日入院。患者2月余前(2016年4月5日)罹患感冒、情绪激动后出现头痛,呈发作性全头部搏动性剧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9分],发作频率2~3次/d,持续时间约5 min,发作时无先兆、无恶心呕吐、无视力视野改变等,服用止痛药无明显缓解。2个月前(2016年4月22日)出现左下肢发作性麻木无力,当晚麻木无力呈持续性至不能行走,但能抬离床面,并伴左上肢痉挛(4~5次/d)。第2天  相似文献   

17.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可能的病因。方法 对16 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临床类型有:肌无力综合征(10 例) ,周围神经病(7 例) ,脑脊髓炎(4 例) ,亚急性小脑变性(2 例) ,其中肌无力综合征合并周围神经病4 例,肌无力综合征合并脑脊髓炎2 例,肌无力综合征合并周围神经病、脑脊髓炎1 例;肌无力综合征合并周围神经病、亚急性小脑变性1 例。肿瘤类型有小细胞未分化肺癌、腺癌、淋巴瘤等。结论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免疫机制异常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2-18F-2-脱氧-β-D-葡萄糖(18F-FDG)PET/CT在疑似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患者中检测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行18F-FDG PET/CT检查的PNS疑似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结果分析18F-FDGPET/CT检出恶性肿瘤的阳性率、阳性预测值以及患者的恶性肿瘤标记物和病程对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18F-FDG PET/CT检查阳性17例(31.5%),病理结果证实恶性13例,良性4例,18F-FDG PET/CT的阳性预测值为76.5%;恶性肿瘤检出组和未检出组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记物阳性患者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肿瘤标记物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提高了神经系统PNS疑似患者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肿瘤标记物阳性患者的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更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2-18F-2-deoxy-β-D-glucose (18F-FDG)PET/CT in malignancy tumor detection of patients suspected as having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PN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4 patients suspected as having PNS, underwent PET/CT study in our hospital fiom June 2007 to December 200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efficacy of 18F-FDG PET/CT on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malignant tumors and on the detection of malignant tumor marker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findings and clinical data;whether the course of disease could affect these detection was also analyzed. Results Positive results of 18F-FDG PET/CT were noted in 17 patients (31.5%), and 13 of them were confirmed as malignant tumors with pathological results.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18F-FDG PET/CT was 76.5%. The durations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cies were not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atients without malignancies.PET/CT enjoy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efficacy rate in identifying malignant tumors in patients with elevated tumor markers than in patients with tumor markers in normal range (P<0.05). Conclusion 18F-FDG PET/CT improves the tumor detection rate in PNS suspects, especially in patients enjoying elevated tumor marke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Neurologicalparaneoplasticsyndrome ,NPS)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探讨可能的病因与早期诊断。方法 对 11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癌性肌病 6例 ,癌性周围神经病 2例 ,低血糖昏迷 2例 ,亚急性小脑变性 1例。癌肿部位 :肺癌 5例 ,肝癌 2例 ,乳腺癌 2例 ,淋巴瘤 1例 ,前列腺癌 1例。结论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只有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才能早期诊断 ,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20.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可能的病因。方法:对16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类型有:肌无力综合症9例,周围神经病5例,脑干脑炎1例,亚急性小脑变性1例。肿瘤类型多样,以小细胞肺癌多见、其它有乳腺癌、淋巴瘤、胃癌、食管癌。结论:神经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早在肿瘤确诊前1.5年出现,免疫机制异常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