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卒中后癫痫的临床与机理探讨(附148例报告)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6  
对148例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及发病机理与卒中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6.4%,早期癫痫发作4.3%,迟发性癫痫2.1%。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与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脑水肿是早期癫痫发作的重要致痫因素,迟发性癫痫可因胶质疤痕形成癫痫灶所致。  相似文献   

2.
补体结合试验对113例癫痫患者及60例对照血清中抗脑组织抗体(anti-encephalicantibody,AEAb)进行检测,结果:1.癫痫患者AEAb阳性率为42.28%,明显高于对照组阳性率8.33%(P<0.01)。2.原发性癫痫与继发性癫痫之间AEAb阳性率未见差异;AEAb阳性率与年龄、性别、是否用抗痫药亦无明显关系(P>0.05)。3.AEAb阳性率与癫痫病程长短有关(P<0.05);与脑电图是否异常、用药效果、发作类型有关(P<0.01)  相似文献   

3.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比色法检测了27例小儿癫痫(继发性癫痫16例,原发性癫痫11例),20例健康小儿血液红细胞过氧化脂质含量,其结果分别为669.19±121.92、553.21±133.86和483.84±85.45nmol/g·Hb。继发性癫痫组红细胞过氧化脂质明显高于原发性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原发性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提示继发性癫痫患儿体内的病理性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测定54例癫痫患儿血中IgG、IgA、IgM、S3及T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14例常规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者加用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癫痫患儿血清IgG降低(P<0.05),IgA降低(P<0.01),IgM及C3正常,CD3、CD4降低(P<0.05),CD8升高(P<0.01),CD4/CD8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有效率57.2%。结论:癫痫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提示免疫机制参与了癫痫发病机制;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癫痫有效。  相似文献   

5.
脑囊虫病患者癫痫发生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有癫痫发作的脑囊虫患者,囊虫病灶周围无脑水肿组23例(30%)和囊虫病灶周围有脑水肿组54例(70%)。病灶周围有脑水肿组T3、T4、T4/T8明显降低(P<0.01),IgG明显升高(P<0.01)。说明脑囊虫病患者癫痫的发生与囊虫蜕变死亡时释放大量抗原和毒素引起机体变态反应产生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噻唑兰(MTT)法测定2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20例对照组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SAH患者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IL-6含量高于无此并发症者(P<0.05);SAH患者IL-6水平与HuntandHes临床病情分级有正相关关系(r=0.4917,P<0.05)。提示免疫/炎症反应参与了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牛磺酸对鼠脑缺血再灌注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鼠脑缺血再灌注(IR)时皮层、海马、纹状体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血管夹闭、松夹制作鼠IR模型。利用脑组织突触膜颗粒对3HL谷氨酸摄入量的测定及分光光度法观察谷氨酸转运体、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皮层、海马及纹状体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及SOD活性低(P<0.05,0.01),MDA含量高(P<0.05,0.01)。与IR组相比,牛磺酸组鼠脑皮层、海马及纹状体的功能及SOD活性高(P<0.05,0.01),MDA含量低(P<0.05,P<0.01)。结论牛磺酸可改善IR后皮层、海马及纹状体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小儿病脑(74例)、化脑(66例)及癫痫(53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Ⅱ受体(IL-2R)及自然杀伤细胞(CD16)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①病例组IL-2R和CD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IL-2R在病脑、化脑急性期升高尤为明显,恢复期有所下降,与病情呈正相关(P<0.01和P<0.05);③CD16的改变与IL-2R的改变相平行,但在病脑恢复期无明显下降。从而提示病脑、比脑及癫痫患儿均存在免疫功能系乱,IL-2R可能是上述疾病时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的表达,CD1e的改变与IL-2R的升高有关,对临床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出血性(HCVD,n=10),缺血性(ICVD,n=31)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n=10)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153-185)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HCVD组血浆ProAdM153-185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ICVD组(分别P<0.05及<0.01),ICVD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在ICVD组中,大灶皮层梗塞患者血浆ProAdM153-185含量又显著高于皮层下梗塞患者(P<0.01),发病后第3d的患者血浆ProAdM153-185含量显著高于第1d及第2d的患者(分别P<0.05,0.01)。提示ProAdM153-185在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老素-1基因内含子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老素-1(PS-1)基因第8外显子3’端内含子等位基因多态性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75例SAD患者(SAD组)和73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的PS-1基因第8外显子3’端内含子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 SAD组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R=1.83),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R=0.55);SAD组2/2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RR=0.32)。结论 PS-1基因多态性与SAD发病有关,SAD发病与PS-1基因2等位基因呈明显负关联,与1等位基因呈明显正关联。PS-1基因2等位基因对SAD发病可能有保护作用,1等位基因可能是SA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