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变性脑膜瘤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50例间变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结果 34例出现肿瘤进展,PFS为3~64个月,中位PFS为18个月;22例死亡,OS为5~65个月。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KPS评分低是间变性脑膜瘤PFS较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全切除和术后放疗是间变性脑膜瘤PFS较长是有利因素(P<0.05)。本文纳入的因素与OS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间变性脑膜瘤术后容易复发,PFS和OS较短。年龄大是间变性脑膜瘤PFS较短的危险因素,术前KPS高、肿瘤全切除和术后放疗是PFS较长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有些脑膜瘤的流行病学及其临床过程提示了这些肿瘤可能对激素敏感,也可能含有雌激素受体蛋白.颅内脑膜瘤的2/3和椎管内脊膜瘤的80%发生在女性.早在1929年Cushing和Eisenhardt就已叙述了脑膜瘤病人症状的发展与妊娠之间的关系.自那以后,许多学者报告了临床上异常迅速发展的妊娠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添加雌激素后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致癎大鼠皮层和海马的雌激素β受体(ER-β)的变化.方法用荧光免疫组化法.结果ER-β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大鼠的皮层、海马、下丘脑以及杏仁核区域,主要位于细胞核.单纯添加雌激素(17-βestradiol,E2)组、海人藻酸致癎(KA)组、添加雌激素后海人藻酸致癎(E2加KA)组海马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OIL组)明显减少(P<0.05),以DG(齿状回,Dentate Gyrus)区的变化最明显;皮层(Cortex)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变化不显著.E2+KA组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与KA组相比减少,(P<0 05).结论大剂量雌激素下调ER-β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且此作用有区域性.添加雌激素后致癎,ER-β免疫阳性细胞下调更显著,雌激素可能是通过下调DG区ER-β的表达加重癫癎的发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添加雌激素后海人藻酸(Kainicacid,KA)致癎大鼠皮层和海马的雌激素β受体(ER-β)的变化。方法用荧光免疫组化法。结果ER-β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大鼠的皮层、海马、下丘脑以及杏仁核区域,主要位于细胞核。单纯添力加雌激素(17-βestradiol,E2)组、海人藻酸致癎(KA)组、添加雌激素后海人藻酸致癎(E2加KA)组海马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OIL组)明显减少(P<0.05),以DG(齿状回DentateGyrus)区的变化最明显;皮层(Conex)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变化不显著。E2+KA组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与KA组相比减少,(P<0.05)。结论大剂量雌激素下调ER—β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且此作用有区域性。添加雌激素后致癎,ER—β免疫阳性细胞下调更显著,雌激素可能是通过下调DG区ER—β的表达加重癫癎的发作。  相似文献   

5.
间变型脑膜瘤术后椎管内转移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间变型脑膜瘤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少见的脑膜瘤病理类型,伴术后椎管内转移更为罕见,我们确诊一例颅内间变型脑膜瘤并椎管转移病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5岁。主因间断头痛3个月,加重伴视物模糊、听力下降1个月,于2006年3月9日入院。查体:神清,一般状况良好,粗测双眼视力低于正常,双眼颞侧视野缩小,双眼球向上运动受限。强化MRI提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约5.6cm×6.5cm×4.7cm大小不规则不均匀强化肿物,周边可见水肿,诊断胶质瘤。行右侧顶枕入路侧脑室肿瘤切除术,术中于脑室三角区,见肿物呈灰白色,质硬如橡胶,边界清晰,部分瘤组织变性坏死,质脆,显微镜下全切肿瘤。病理报告:肿瘤细胞及细胞核大部分呈梭形、椭圆形,核分裂像>5个/10HPF,可见大片坏死变性及大量病理性间接核分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R)及其亚型mRNA、多巴胺受体(D2R)及其亚型mRNA在泌乳素腺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30例泌乳素腺瘤标本ESR1mRNA、ESR2mRNA、第五外显子缺失的1型雌激素受体(△5-Del-ESRl mRNA)及D2RmRNA的表达,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肿瘤体积、侵袭性及泌乳素(PRL)水平的关系。结果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患者肿瘤ESR1 mRNA表达高于育龄女性患者;侵袭性泌乳素腺瘤高于非侵袭性肿瘤;PRL≥1 000 ng/ml的患者△5-Del-ESRl mRNA表达水平较PRL1 000 ng/ml的患者明显增高。D2RmRNA异构体的表达水平与泌乳素腺瘤生物学行为有关系,D2SmRNA的表达水平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泌乳素腺瘤中存在显著差异,D2SmRNA在侵袭性泌乳素腺瘤中呈低水平表达。结论 ESR1及其亚型△5-Del-ESRl mRNA、D2R及其亚型mRNA表达与泌乳素腺瘤PRL分泌及肿瘤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凋亡、催乳素(PRL)分泌及雌激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垂体催乳素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去激素培养条件及加入外源性E2培养条件下的GH3细胞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测:应用MTT 法检测OHTam与ICI对GH3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对GH3细胞PRL分泌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对GH3细胞ERα、ERβ表达的影响.结果 E2对GH3细胞增殖有显著的生长刺激作用,低浓度E2(10-12mol/L)即显著高于去激素培养组;OHTam与ICI对GH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当给药浓度达到10 -6mol/L时,增殖指数分别为0.62和0.47,呈剂量依赖性;OHTam与ICI可抑制E2对GH3细胞的生长刺激作用;以上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可促进GH3细胞的PRL的分泌,随着E2浓度的增高,PRL的分泌增加;OHTam与ICI可抑制GH3细胞PRL的分泌,并且能够抑制E2的促进作用.OHTam与ICI能够诱导GH3细胞凋亡,以早期凋亡为主.GH3细胞有ERα与ERβ的表达,E2可上调ERβ的表达水平,ICI可下调ERα的表达水平,而OHTam对ERα与ERβ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PRL分泌及抗雌激素而发挥抑瘤作用,而ICI的作用还与下调ER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人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基因 (estrogenreceptorgene ,ER)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 ) ,检测 6 0例各种类型垂体腺瘤标本中ER蛋白的表达 ,比较不同类型垂体腺瘤ER蛋白表达的差异及ER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 泌乳素腺瘤、促性腺激素细胞瘤中均有ER蛋白表达 ,其表达与mRNA表达一致 ;无功能腺瘤中 2例有ER蛋白表达 ,其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不一致 ;其它类型垂体腺瘤未发现ER基因表达。结论 ER基因表达的检测可有助于评价PRL腺瘤的增殖活性及筛选抗雌激素治疗对象。ER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与PRL腺瘤及促性腺激素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中雌激素受体 (ER)基因的表达关系密切。PRL腺瘤中ER基因表达水平较高 ,ER基因的表达与溴隐亭的疗效有关 ;肿瘤中的ER受体突变率不高 ,但如其发生突变产生截断性受体 ,可能与肿瘤持续增长 ,不受相应激素的调控有关。抗雌激素治疗可以抑制一些溴隐亭治疗无效的PRL腺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