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保护性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保护性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应用6-羟基多巴制作PD大鼠模型.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模型组,谷胱甘肽(GSH)组,左旋多巴(Ldopa)组,谷胱甘肽 左旋多巴组,另设对照组(8只),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共45天,给药前后均进行行为学测试,给药结束后行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并测定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结果 (1)GSH对其旋转行为无明显影响(P>0.05);(2)GSH 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3)GSH能增强黑质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活性;(4)免疫组化发现GSH组TH-IR神经元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01);(5)电镜下发现GSH可部分延缓凋亡进程.结论 (1)GSH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并对线粒体呼吸链具有一定保护作用;(2)GSH与L-dopa合用既可有效改善症状,又对残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氧化应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氧化应激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立体定位仪 ,将 6-OHDA注入大鼠一侧纹状体内制备 PD模型 ,2周后观察动物的行为学改变 ,2个月后观察黑质纹状体等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检测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 ,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 (NO x)的含量的变化。结果 成功 PD模型鼠有 2 2只。光镜下 HE染色示模型组右侧黑质的多巴胺神经元受损 ,数目减少。模型组右侧黑质的 SOD的含量下降 ,MDA及 NO x含量明显升高 ,与左侧、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结论  6-OHDA纹状体内双靶点注射法是一种有效的制备 PD模型的方法。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内 SOD活性下降 ,MDA、NO x含量升高 ,氧化应激在 PD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清楚,一般认为是由氧自由基、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所致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而细胞凋亡可能是这种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由于病人死后脑标本难以获得,因此建立帕金森病的动物模型是研究该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观察帕金森病 (PD)中脑黑质残存多巴胺(DA)能神经元bcl 2、bax和一氧化氮合成酶 (nNOS)的蛋白表达 ,探索PD中脑黑质残存DA能神经元继发性损伤的机制。材料方法 :将 6 羟多巴胺注入中脑右侧黑质部 ,建立右侧选择性偏侧大鼠PD动物模型。术后 2周 ,腹腔注射阿朴吗啡诱发大鼠旋转行为 ,旋转速度达到 6r/min(Φ 35cm/r)视为成功PD选择性偏侧模型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PD组 ,每组 8例 ,正常对照组除不行PD造模手术外 ,其余处理方法与PD组相同。PD组于造模术后 2周断头处死 ,分离中脑 ,常规固定…  相似文献   

5.
铁离子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铁离子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偏侧大鼠黑质内注入50μg FeCl3和FeCl2,4周后用阿朴吗啡诱导动物行为学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递质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改变。结果 FeCL3和FeCL2均可引起注射侧纹状体内DA含量选择性降低,而NA、A含量无显著改变;注射侧黑质内DA神经元显著缺失、胶质细胞显著增生;FeCL3组阿朴吗啡诱导大鼠向同侧旋转行为,FeCL2组大鼠于术后即出现特征性自发性对侧旋转行为,阿朴吗啡不能诱发其旋转。结论 铁离子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Fe^3 作用最强,胶质细胞的增生可能参与了这一毒性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 (PD)大鼠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和DA递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制备部分损毁和严重损毁的PD大鼠模型 ,给两种模型口服不同剂量左旋多巴 /苄丝肼 3个月 ,通过观察大鼠旋转行为、酪氨酸羟化酶 (TH)免疫组化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仪 (HPLC ECD)检测纹状体单胺类递质 ,研究左旋多巴对PD大鼠残存的黑质DA能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1)左旋多巴对PD大鼠的旋转行为无明显影响 ;(2 )TH阳性细胞数损毁侧 /非损毁侧比值在左旋多巴喂药组和不喂药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3)在严重损毁组 ,大剂量左旋多巴使PD大鼠损毁侧DA和 3,4二羟基苯乙酸 (DOPAC)水平明显升高(P <0 0 1)。结论 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对 6 OHDA单侧损毁的PD大鼠残存的黑质DA能神经元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铁在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铁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铁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起病阶段的作用。方法:通过PD大鼠模型,采用生化、TUNEL方法观察6-羟基多巴胺(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1、7、14、21d PD黑质铁浓度、自由基以及黑质细胞凋亡数变化。结果:1~21d PD大鼠黑质铁浓度、自由基及凋亡细胞数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铁在P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谷胱甘肽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 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 6 羟多巴胺孵育大鼠脑片 1小时 ,用抗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突起的变化。结果  6 羟多巴胺使脑片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突起明显减少 ,而胞体不变 ;谷胱甘肽单独不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 ,但却阻止 6 羟多巴胺引起的神经元突起减少。结论 谷胱甘肽能阻止 6 羟多巴胺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 ,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左旋多巴毒性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对左旋多巴 (L dopa)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 4组 (每组 8只 ) :治疗组 ,阴性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正常鼠组。比较给药前后的行为学变化 ,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黑质区GSH Px、MDA、ROS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结果 :L dopa能加重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降低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活性 ,GSH与其合用可部分拮抗上述作用。结论 :GSH能部分拮抗L dopa的毒性作用 ,对PD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观察MPP+对体外培养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多巴胺及胆碱摄取能力、多巴胺含量变化及细胞形态的改变等,研究MPP+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的影响,探讨利用MPP+建立体外PD细胞模型的可能性及实际意义.方法:用孕14天Wistar大鼠,氯胺酮麻醉后取胚胎,按本室常规方法分离培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培养至第7天后将不同浓度的MPP+加入培养有神经元的培养基中,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1μM,1μM,10μM.分别测定不同时相点[3H]多巴胺和[3H]胆碱摄取能力及细胞内多巴胺含量变化,并进行T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MPP+浓度为0.1μM、1μM和10μM时,其[3H]多巴胺摄取力分别是为6.2±0.7、5.9±0.5、5.4±04,较之对照组100±1.7的结果看,MPP+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多巴胺摄取力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而[3H]胆碱摄取力其值为98±3.1,较之对照组100±2.4,差异不显著,说明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胆碱摄取力无抑制作用(P>0.05).另一个有趣的结果是胶质细胞的存在对MPP+的作用有明显影响,未抑制胶质细胞组其作用明显强于抑制胶质细胞组(P<0.05);同时MPP+使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内多巴胺含量明显减少(P<0.05);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MPP+对体外培养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多巴胺摄取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仅使多巴胺的摄取降低,而且细胞内的多巴胺含量也显著减少,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也支持这一结果.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胆碱摄取能力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变化。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技术,观察老年大鼠(≥24月龄)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TH阳性神经元数及其超微结构,并与成年大鼠(4~5月龄)比较。结果老年组大鼠黑质致密部THmRNA水平(0.66±0.12)明显低于成年组(1.09±0.08)(P<0.05);TH蛋白水平及TH阳性神经元数与成年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大鼠黑质致密部尾侧段TH阳性神经元数比成年组明显减少(P<0.05),其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器少、脂褐素多、核固缩、线粒体形态异常且数量减少。结论老年大鼠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THmRNA水平下降,尾侧DA能神经元明显减少,并呈衰老性改变,这可能是老年黑质纹状体功能降低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 6 羟基多巴胺所致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 2 0只成年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分为卵巢切除组 (非替代组 )和卵巢切除 +雌二醇替代组 (替代组 ) ,分别采用酪氨酸羟化酶 (TH)和胶质酸性纤维蛋白 (GFAP)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大鼠黑质神经元及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目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纹状体区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水平。结果 替代组损伤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较未损伤侧明显减少 (P <0 0 1) ,但较非替代组损伤侧显著增多 (P <0 0 1) ;替代组损伤侧黑质GFAP阳性细胞数较非替代组损伤侧明显减少 (P <0 0 5 ) ;替代组损伤侧纹状体TNF α水平较非替代组损伤侧纹状体TNF α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雌激素可能通过降低TNF α水平 ,减轻炎性反应 ,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13例早期帕金森病组和6例晚期帕金森病组,每例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1800 mg,静脉滴注,1次/日,共21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个月末进行UPDRS评分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组精神活动、行为和精神评分在治疗后第1、2、3个月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和运动检查评分第1、2、3、4个月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晚期帕金森病组UPDRS评分在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暂时改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将6-羟基多巴胺用立体定向注入大鼠一侧中脑黑质制作PD大鼠模型,并在注入6-羟基多巴胺之间每天向预伤侧壳核区定位注入BDNF,采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方法及透视电镜等观察BDNF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显微超微结构影响。结果 BDNF能改善6-羟基多巴胺造成的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减少及超微结构影响。结论 BDNF  相似文献   

16.
鱼藤酮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鱼藤酮 (rotenone)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神经生长因子 (NGF)将PC12细胞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 ,经不同浓度的鱼藤酮处理 ,观察细胞形态改变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谢状态 ,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法(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α synuclein、硫磺素T(thioflavinT)染色研究细胞内蛋白聚集情况。结果 经鱼藤酮处理 2 4h后PC12细胞突起样结构消失 ,细胞体积变小、形态变圆 ;随着鱼藤酮浓度或作用时间增加 ,细胞活性进一步下降 ,呈量效和时效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 ,细胞活力在浓度为 10nmol/L鱼藤酮作用 2 4h时即出现明显下降 ,吸光度A570 值为 0 4 15± 0 0 13(P <0 0 5 ) ;可见Annexin V呈阳性的早期凋亡细胞 ;凋亡率在 5nmol/L为 7 35 %± 0 5 2 % (P <0 0 5 ) ,在 10nmol/L为 13 30 %± 1 80 % (P <0 0 1) ;细胞内出现α synuclein和硫磺素T双标染色呈阳性的蛋白聚集。结论 鱼藤酮在体外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毒性作用 ,可诱导出现细胞凋亡并出现类包涵体 ,表明鱼藤酮可能通过影响α synuclein的代谢而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多巴胺转运载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是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特异性载体,DAT选择性摄取MPTP进入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造成神经元损伤。DAT表达水平受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众多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多巴胺转运载体的多态性可能与PD遗传易患性有关,但尚有争议,也缺少直接的证据。我们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凝血酶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与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将凝血酶注射人大鼠黑质,采用尼氏(Nissl)染色、酪氨酸羟化酶(TH)及特异性小胶质细胞表面补体受体(CR3)单克隆抗体(OX-42)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凝血酶注射人大鼠黑质后不同时间点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及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凝血酶注入黑质4h后小胶质细胞开始呈现“灌木丛样”或少量呈现阿米巴样;12h小胶质细胞数目明显增加且绝大部分呈现阿米巴样;24h已完全激活,“阿米巴样”细胞达高峰;3d维持高峰;14d后小胶质细胞染色变淡,体积变小,阿米巴样细胞数目下降。TH阳性细胞数在第3d开始下降,第7d有大量的TH阳性细胞丢失,与对照侧相比下降达约53%(P〈0.01),高倍镜下可见胞体皱缩、突起明显缩短或减少,14d时细胞数下降至21%,30d时约为12%(P〈0.01)。结论凝血酶对DA能神经元具有一定的损毁作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先于DA能神经元变性,其活化可能参与DA能神经元变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电刺激底丘脑核(STN)对帕金森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用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第1组 纹状体仅注射6-羟基多巴(6-OHDA);第2组 底丘脑核区插入电极进行刺激组;第3组 底丘脑核刺激后6-OHDA再注射纹状体组;第4组 假刺激底丘脑核后再注射6-OHDA入纹状体组。手术后6周,分别观察各组大鼠阿朴吗啡(APO)诱发旋转行为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改变情况。结果第1、4组出现明显的APO诱发对侧旋转行为,第2、3组出现同侧旋转;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黑质区TH免疫反应(TH-IR)神经元数目在2、3组双侧无明显不同,而1、4组注射侧TH-IR神经元数目显著降低(P<0.01)。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STN电刺激可以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免受6-OHDA的毒性损害,提示这种治疗方法可以阻止或延缓帕金森病的继续发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我们就会想到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人们最初是先认识了PD,而后在对其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中,才开始慢慢解开DA能神经元的神秘面纱,并确立了DA能神经元在PD发病机制的中心地位。近年来,人们对PD的治疗逐渐倾向于神经保护治疗,除了保护DA受体、抑制DA降解及干细胞替代治疗等,保护DA能神经元是关键措施。本文先简单介绍DA能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基础,并就目前DA能神经元保护的热点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