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6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20年随访的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在成年后的结局。方法 使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 - 3)对 2 0年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进行随访 ,并与正常人群作对照分析。结果  2 36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 ,2 0年后有 2 0 8%症状完全消失 ,79 2 %有残留症状 ,11 4 %仍符合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诊断标准。其社会经济状况差 ,罹患人格障碍、酒依赖、海洛因依赖者较多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在成年后有不同结局  相似文献   

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理障碍.目前将ADHD分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癫痫合并ADHD的发病率普遍高于正常儿童,约为正常儿童的2.5倍[1].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ADHD在癫痫儿童中的检出率为12%~39%;其中注意缺陷型(ADHD-I)占24%,多动/冲动型(ADHD-HI)占2%,而混合型(ADHD-C)占11% [2].同时ADHD在癫痫发作中和控制良好中的检出率又有很大差异,前者为31%,而后者为6%[3].癫痫合并ADH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标准及治疗仍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分型初探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目的 初步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分型.方法 使用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编制的儿童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CDIS),对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门诊194例ADHD患儿进行评定,并以DSM-Ⅳ标准将其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及混合型(ADHD-C)三个表型.结果 (1)亚型分布ADHD-I占45.9%(89例),ADHD-HI占7.7%(15例),ADHD-C占46.4%(90例);ADHD-C∶ADHD-I为1∶1.(2)CDIS量表总分194例的注意缺陷症状为(7.2±1.4)分,多动-冲动症状为(5.4±2.2)分;经方差分析,三个表型间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症状因子总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3)核心症状频率194例中出现注意缺陷症状的频率为(79.5±2.9)%,多动-冲动症状的频率为(59.8±3.5)%.随年龄的增大,ADHD-HI和ADHD-C减少,ADHD-I增多.结论 在该样本中存在DSM-Ⅳ定义的三个表型,其中ADHD-HI的比例较低,ADHD-I与ADHD-C的比例相近;年龄对表型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及少年期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984年至1999年之间在本院就诊患者中符合DSM-Ⅲ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诊断的儿童及少年期首次发作病例64例,年龄5~17岁.入组时进行基线评定,然后长期随访.至随访结束,对两组疾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8例(91%)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4年.儿童少年期入组诊断为情感障碍者36例,至成年随访结束时,92%诊断为情感障碍,8%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期入组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22例,至成年随访结束时,32%诊断为情感障碍,68%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期情感障碍患者在成年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修改诊断为情感障碍(χ^2=22.852,P<0.001).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至成年期的诊断一致性较低(Kappa=0.62).儿童及少年期发作的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比较,起病年龄低、发作次数少、社会关系良好和较好的社会功能.情感障碍的精神症状多与精神分裂症重叠,但精神分裂症出现频率较高的情感不协调、注意力分散、关系妄想、情感迟钝、被洞悉感等症状,在情感障碍患者中始终未存在.结论儿童及少年期的情感障碍在症状学上与精神分裂症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但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存在的一些核心症状可能是两者鉴别诊断的症状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的临床效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检验Conners教师用评定量表的临床效度。方法 将Conners教师用评定量表(TRS)应用于符合DSM 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标准的 5 7例ADHD儿童及同年龄、同性别的全国常模样本上海组儿童。结果  (1)内容效度 :ADHD组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t=11 2 4 0~16 6 5 2 ,P <0 0 0 1) ;(2 )效标效度 :TRS对ADHD儿童的诊断灵敏度是 86 0 % ,特异度 94 7% ,诊断符合率 90 3% ;(3)结构效度 :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 (γ =0 892~ 0 974 )超过各因子之间的相关 (γ =0 6 93~ 0 96 3) ;经最大方差旋转后得出了 5个因子 ,有 3个因子与美国TRS的因子相似 ,即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 ,并产生了 2个不同于美国儿童的因子 :社交问题、被动。结论 Conners教师用评定量表适合于我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使用DSM-Ⅳ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标准对一组多动综合征和一组无多动的儿童进行诊断,探讨DSM-Ⅳ的分布特征及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多动组为就诊的多动症儿童,符合临床诊断和ICD-10诊断标准,共92例.对照组无多动的学校儿童96名.由家长填DSM-Ⅳ诊断表.结果在188名儿童中,符合DSM-ⅣAD/HD诊断99例,多动组87例(94.57%),对照组12例(12.5%),后者包括单纯注意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及无问题的儿童.如以临床诊断/ICD-10为金标准,DSM-Ⅳ的诊断灵敏度为94.57%,特异度87.50%,诊断一致性为0.91.结论中国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冲动症状难以达到DSM-Ⅳ的标准;DSM-Ⅳ标准扩大了诊断范围,主要是注意障碍为主型.在使用DSM-Ⅳ诊断时应考虑民族、文化、年龄、性别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养育方式特点.方法 对湖南省9495名儿童及其家长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部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ADHD诊断标准的患儿采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注意缺陷型40例,多动冲动型52例,混合型39例;对照组58例)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注意缺陷型48例,多动冲动型42例,混合型56例;对照组6例)进行调查.结果 (1)ADHD 3个亚型的现实亲密度、亲密满意度、适应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检验,P均>0.05);理想亲密度、现实适应性和理想适应性各分项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事后(Post Hoc)检验,P均<0.05],尤以多动冲动型更为明显.(2)ADHD 3个亚型父亲情感温暖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st Hoc检验,P均<0.05);注意缺陷型父亲惩罚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st Hoc检验,P=0.011);ADHD 3个亚型母亲惩罚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st Hoc检验,P均<0.05);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母亲情感温暖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st Hoc检验,P均<0.05).结论 ADHD男性患儿不同亚型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和养育方式特点不尽一致,应针对性地进行家庭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沂市农村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4名农村学龄儿童进行调查.父母完成有关儿童睡眠问题、家庭及儿童特征的问卷,教师完成包括修订Conner多动指数、是否在课堂上睡觉及学习成绩的问卷.结果 父母报告的睡眠问题"有时"或"经常"发生者为:说梦话或梦游占14.2%;睡眠过少占14.0%;睡眠过多占12.5%;梦魇占12.0%;睡眠不好占6.1%;夜间遗尿占4.5%.教师报告9.4%的儿童"有时"或"经常"在课堂上睡觉.约11%的儿童"经常"有任何睡眠问题.具有睡眠问题的儿童常报告有多动,亲子关系差,与同学关系差,社会能力及学习成绩差.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睡眠问题与父母关系差、家庭住房拥挤、4岁后停止尿床、慢性躯体疾病、报告有多动及与同学关系差等因素显著相关.结论 临沂市农村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与家庭、母孕期及儿童生长发育等多种因素有关.具有睡眠问题的儿童常报告有多动、社会及学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儿童(5周岁~14周岁)接受每日0.02mg~0.06mg/kg利培酮口服液治疗6周,以Conner’s儿童行为评定量表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监测评估安全性。结果利培酮口服液平均治疗量为1.5mg/d,基本痊愈19.0%(8/42),显效28.6%(12/42),好转35.7%(15/42)和无效16.7%(7/42),Conner’s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品行问题分量表、冲动多动分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常见的副反应为头痛和嗜睡。锥外反应发生率约2%(1/42),多为轻微反应。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疗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 (ERP)主要成分 (P2 、N2 、P3 潜伏期与波幅 )。方法 用DSM Ⅳ诊断标准确定ADHD病例组 ,以年龄、性别 1:1匹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应用听觉Oddball模式诱发ERP ,记录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DHD组靶刺激计数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ADHD组P2 、N2 潜伏期显著延长 (P <0 .0 5 ) ;P3 潜伏期显著延长 (P <0 .0 1) ;N1~P2峰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次记录P3 波重复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ADHD患儿主动注意功能减弱 ,被动注意亢进 ,抗干扰能力减弱。其额前区功能可能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