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亚低温的不同时程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常温组,亚低温1/2h组,亚低温1h组和亚低温3h组。每组各6只大鼠。参照Zea Longa的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于再灌注24h断头取脑,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中自细胞浸润及神经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常温组在缺血梗死灶周围区可见白细胞浸润明显及深染受损的神经元;随亚低温时间的延长,白细胞浸润逐渐减少,神经元亦表现为淡染的轻度损伤。结论:亚低温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白细胞浸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 Bcl- 2、Bax及海马锥体细胞形态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及全身亚低温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 ,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进行 Bcl-2、Bax免疫组织化学及 H- E染色。结果 与常温组相比 ,全身亚低温组死亡细胞数明显减少 (P<0 .0 1) ;Bcl- 2蛋白免疫反应强度峰值增高 ,持续时间延长 ;Bax蛋白免疫反应强度峰值减低 ,持续时间缩短。结论  33℃全身亚低温并持续 4 h,对缺血性锥体细胞损害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增强 Bcl- 2蛋白的表达 ,延长其表达持续时间 ,而减弱 Bax表达 ,同时缩短其表达持续时间 ,可能是亚低温保护缺血性脑组织损害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4.
亚低温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临床上很难找到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大量实验资料表明亚低温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亚低温治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缺血性脑损伤后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s,PMN)浸润现象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其通过多种途径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盐酸丁咯地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实验提示盐酸丁咯地尔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PMNs浸润过程中核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亚低温联合丁苯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SD大鼠MCAO模型,梗死2 h后再灌注,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肽组及亚低温联合丁苯肽组(联合组),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病理变化及大脑缺血面积并比较.结果 (1)丁苯肽组与联合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联合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丁苯肽组(P<0.01).(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丁苯肽组与联合组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P<0.01),且联合组与丁苯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模型组、丁苯肽组及联合组病理学检查均较假手术组差,但联合组好于丁苯肽组好于模型组(P<0.01).(4)模型组、丁苯肽组及联合组脑缺血面积较假手术组增大,而联合组<丁苯肽组<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亚低温联合丁苯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改良Koizumi's局灶脑缺血模型,对比研究了常温、缺血期亚低温、再灌注期亚低温、缺血期加再灌注期亚低温对局部脑血流、血脑屏障及缺血梗塞灶体积影响。发现缺血期加再灌注期及单纯缺血期亚低温均有改善缺血周边区再灌注后急性高灌注和继发低灌流及核心区持续低灌流、减轻血脑屏障破坏、减少缺血梗塞灶体积的作用,该作用尤以前者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缺血期、再灌注期、缺血持续至再灌注期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方法  3 2只雄性SD鼠采用线段阻塞大脑中动脉的可逆性局灶脑缺血模型 ,缺血 3小时再灌注 72小时后计算各组脑梗塞灶体积。  结果 再灌注后诱导亚低温的治疗作用是有限的 ,缺血期 ,尤其是缺血期持续至再灌注期亚低温能明显减轻脑缺血损伤。  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 ,亚低温治疗不但要考虑到低温诱导的时间 ,其持续时间的长短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I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常温缺血组(n=10),亚低温组(n=10),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Brierley4血管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缺血30min后再灌注72h,尼氏体染色观察海马区存活锥体细胞数,TUNEL法检测缺血后海马CAI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电镜下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温缺血组的海马CAI区存活的锥体细胞数目减少(P〈0.01);与常温缺血组比较,亚低温组海马CAI存活的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对照组、亚低温组的海马CAI区神经元凋亡数目和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常温缺血组。在电镜下观察亚低温能明显减轻缺血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损害程度。结论亚低温可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汤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灌药组分别于术前胃灌注红花、桃仁、川芎、赤芍组成的活血化瘀汤,再灌注24 h后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脑勺浆、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免疫球蛋白IgG及其病理电镜检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灌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灌药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脑匀浆、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比对照组低(P<0.05);病理损伤较对照组轻。高剂量灌药组中用药时间长组部分指标比用药时间短组低(P<0.05)。结论 活血化瘀汤可拮抗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亚低温干预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及存活累(Survivi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Survivin、BDNF在亚低温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成年雄性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改良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缺血组分别于缺血3h再灌注3h、6h、12h、24h、48h、72h、7d处死,亚低温缺血组于缺血后10min实施全身亚低温持续3h。进行TUNEL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梗死灶周围皮质神经元凋亡数量和Sur-vivin、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 (1)亚低温缺血组和常温缺血组于再灌注6h皮质区均出现TUNEL染色阳性细胞,72h达高峰,随后逐渐减少,两组内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时间点亚低温缺血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常温缺血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亚低温缺血组于再灌注3hSurvivin、BDNF表达有所增加,BDNF于24h达高峰,Survivin于48h达高峰,随后表达逐渐降低,但7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表达趋势与之相似,两组各时间点Survivin、BDNF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再灌注3h Survivin表达在亚低温缺血组与常温缺血组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时间点亚低温缺血组Sur-vivin、BDNF表达均高于常温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干预可抑制梗死灶周围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存活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段亚低温对Bcl-2、Bax表达及二者比值的影响,探讨亚低温的保护作用及最佳治疗时间窗。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亚低温组。亚低温组根据亚低温时点不同分为缺血后、再灌注0、6、12、24h 5个亚组。采用四条血管阻断方法(Puisinelli-4VO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流式细胞仪对海马组织的Bcl-2、Bax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亚低温可使大鼠海马细胞的Bcl-2表达增高、Bax表达降低,以再灌注后0 h亚低温效果最佳,随再灌注时间延长,效果下降。结论亚低温可有效干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且最佳治疗时间窗为再灌注后0h,但再灌注24h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亚低温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揭示亚低温的部分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全身低血压”方法来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用神经元尼氏体亚甲兰特殊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害情况;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及电镜观察脑缺血后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低温缺血组相比,常温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缺失明显(P<0.01)。常温及低温缺血组海马CA1区均存在神经元凋亡,但低温缺血组海马CA1区凋亡神经元数明显少于缺血组(P<0.01)。结论 经“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全身低血压”方法建立的大鼠短暂全脑缺血模型证实了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全脑缺血后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很可能经由凋亡途径,而亚低温可通过抑制缺血性神经元凋亡而发挥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实验大鼠颅脑外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颅脑外伤后可能的脑保护分子生物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5只,采用Feeney法建立脑外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和亚低温组,每组15只,亚低温组在损伤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暴露,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象分析技术检测AQP-4和caspase-3及双重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4和S-100。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颅脑外伤后脑组织AQP-4和caspase-3的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亚低温治疗后,大鼠脑组织AQP-4和caspase-3的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较脑创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减轻胶质细胞介导的脑水肿,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49,自引:0,他引:149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共 87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43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1 5~ 34 9℃ ,脑温为 32 0~ 35 0℃ ,持续 1~ 7天 ,平均 5 7 7± 2 8 4小时。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 (ICP)、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以及脑组织氧分压 (PbrO2 )和脑组织温度 (BT)。对照组  44例 ,直肠温度控制在 36 5~ 37 5℃ ,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显著下降 (P <0 0 5 ) ;严重的低PbrO2 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降低 ,恢复良好率提高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安全有效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无严重并发症。直接监测PbrO2 和BT ,对亚低温治疗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组与常温治疗组的预后来证实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GCS≤8分),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6例)和常温治疗组(40例).常温治疗组患者应用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止血、抑制胃酸分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亚低温治疗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合并应用冰毯实行亚低温治疗(患者躺在冰毯垫上,通过体表散热使中心体温和脑温降至所需温度,通常为32~34℃,并根据病情需要维持3~14 d).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预后优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在急性脑缺血中对氨基酸和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亚低温状态下,急性脑缺血时皮质内四种氨基酸和自由基含量的改变,探讨亚低温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假手术组7只,缺血组(手术后将其颞厂讥温度控制在36.5+-0.5℃)-缺血3h组,缺血3h分别再灌注1h、2h、3h组各7只;亚低温组(手术后将其颞肌温度控制在32.5±0.5℃)-缺血3h,缺血3h分别再灌注1h、2h、3h组各7只。动物模型参照Zealonga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并加以改进。结果比较缺血组和低温组,可见低温组缺血皮质内的谷氨酸(Glu)、天门冬安酸(Asp)、丙醛(MDA)的产生明显减少,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生成和释放明显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亦增加。结论亚低温状态下4种氨基酸含量及自由基系统的改变是其保护缺血神经元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亚低温治疗组 2 4例 ,均于伤后 2 4h内进行亚低温治疗 ,设定治疗温度为肛温 32~ 35℃。于降温前及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监测体温 (T)、心率 (HR)、血压 (BP)、呼吸 (R)。对照组 2 7例 ,均于出院后评定预后。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较高的心率 (HR)降至正常范围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下降 ,预后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无严重并发症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时期亚低温(MHT32℃±0.2℃)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64只雄性SD鼠被随机分成常温(NT)、缺血期亚低温(MHTi)、再灌注期亚低温(MHTr)、缺血期加再灌注期亚低温(MHTi+r)四组,并用改良Koizumi's局灶脑缺血模型,分别观察了动物缺血3小时再灌注3小时过程中,缺血周边和核心区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再灌注3小时后血脑屏障(BBB)破坏及再灌注72小时后缺血梗塞灶体积。结果MHTi+r及MHTi均有改善缺血周边区再灌注后急性高灌注和继发低灌流及核心区持续低灌流、减轻血脑屏障破坏、减少缺血梗塞灶体积的作用。该作用尤以MHTi+r为明显。MHTr作用有限。结论MHTi+r对皮层的保护作用较MHTi好。由此可推知,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个持续的过程,亚低温治疗不但要考虑开始时间,其持续时间对疗效具有同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