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与运动功能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1位原因,也是导致成人致残的首要原因[1].在既往报道的大量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仅少数患者完全恢复,大多数患者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缺陷[2].然而,尽管卒中造成的功能损害很严重,但由于受损神经的重塑及相应部位的功能重组,受损功能仍能得以不断的恢复.本综述旨在介绍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与运动功能的恢复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为康复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后通常伴有肢体功能的障碍,康复锻炼能够影响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大脑的可塑性,进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miRNA在蛋白质的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意向运动是一种主动运动方式,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本文主要就脑可塑性机制、意向运动过程中蛋白质变化、缺血性卒中后miRNA表达变化以及意向运动促进脑可塑性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研制主要基于对5-羟色胺(5-HT)功能的研究,是当前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许多研究表明SSRI能影响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促进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恢复,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恢复以及脑卒中死亡率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SSRI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发作后遗留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还影响患者其他功能的康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皮质脊髓束作为大脑支配肢体随意运动的关键通路,其在脑卒中后继发的病理变化及重塑,可能在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就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脑卒中的致残率、病死率极高,绝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均伴有躯体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新型电生理技术,近年来被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在恢复脑卒中失语、改善记忆功能、减轻半侧空间忽略方面显示出积极作用,且治疗安全性有保障。本文综述了rTMS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现代研究进展,全面阐述了rTMS改善认知功能的生物学机制、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以及rTMS改善认知功能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功能磁共振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重塑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的康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肢体功能的康复主要得益于神经的可塑性。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可通过学习和康复训练重新塑造。对于神经功能的评估目前主要依赖各种临床量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发展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客观依据,在神经可塑性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功能磁共振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重塑评估中的价值、临床应用,和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频rTMS(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作业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10—2018-06收冶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49)。对照组采取作业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低频rTMS,均持续干预3个月。统计2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认知功能(MMSE)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运动诱导电位(MEP)、中枢传导时间(CMCT)、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执行能力(BADS)评分。结果 (1)认知及肢体运动功能:干预3个月后2组MMSE及FMA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MEP及CMCT:2组MEP及CMCT均较干预前减少,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3)血清神经细胞因子:2组血清NGF及BDNF水平均较干预前增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4)执行能力:2组BADS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采取作业疗法及低频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干预,可增加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利于改善其认知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并提升其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氟西汀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氟西汀组加用氟西汀20 mg qd po,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30 d、给药后90 d进行FMMS评分,评价2组运动功能情况.结果 发现在给药后90 d,氟西汀组F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小剂量氟西汀口服(20 mg/d)并配合物理疗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rTMS和生物反馈治疗。颅磁刺激联合生物治疗前应用加拿大功能神经功能量表(CN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经4周治疗后再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CNS、M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生物反馈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导致偏瘫的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探索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观察比较运动康复治疗及丹红注射液联合运动康复疗法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采用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来评价)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干预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69.16±3.37、74.08±3.48、82.97±3.3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4.72±3.63、68.66±3.55、74.12±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