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头颅局部亚低温佐治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局部亚低温佐治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1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 :亚低温治疗组 ( 2 0例 )和对照组 ( 2 1例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 ,对照组为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在不同时间对两组进行 NIH神经功能评分和 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结果 治疗组第 14天、30天、6 0天、90天NIH评分降低 ( P<0 .0 5 ) ,第 30天、6 0天、90天 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 ( P<0 .0 5 )。结论 局部亚低温治疗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 ,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头颅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颅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头颅局部亚低温是否能达到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1对1配对对照法将20例脑出血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治疗7天后两组进行脑水肿体积对比及瘫痪肢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减小,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可以达到全身亚低温的效果,无副作用。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的治疗可以减轻脑水肿,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及评估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性。方法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依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将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及对照组(5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病灶侧局部密贴式降温带治疗,对照组使用全头颅密贴式降温帽进行亚低温治疗。对2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C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动态浓度监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动态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量、发病时间、入院时NSE、hcCRP浓度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亚低温治疗后2组血清NSE浓度在第3天、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CRP浓度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及第7天、第14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出现明显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无差别(P>0.05);继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为5.8%,对照组为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在达到理想的病变侧头部降温目的的,对健侧头部及全身影响和不良反应均较小,且复温无条件及时间的限制。而在减轻出血后神经元的损害、降低患者血清NSE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改善预后方面优于全头颅性亚低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亚低温组(治疗组)及常规组(对照组),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治疗。在不同时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0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对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效。  相似文献   

5.
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两组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亚低温组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d、第7d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S)和醛固酮(ALD)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第21d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CTH、CRH、CS和ALD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均P<0.01);治疗第3d、第7d逐步下降,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组各项指标下降更明显(均P<0.01)。治疗第21d亚低温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分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ICU 2010-01-2012-12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60例,常规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用34℃~35℃亚低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60d预后。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GC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亚低温治疗组患者预后明显改善且病死率低。结论亚低温用于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致残率,降低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轻度亚低温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轻度亚低温与常规物理降温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被随机分为亚低温组(26例)及对照组(28例),在术后6个月进行ADL评分.结果 治疗组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对照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2组病死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好转率(Ⅰ、Ⅱ级)38.46%(10/26),对照组14.29%(4/28),2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轻度亚低温治疗不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死率,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40例病人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6~68岁,平均55岁。高血压病史10~15年,平均12年。发病至入院不超过8h,发病后所有病人均经头颅CT扫描明确诊断及确定手术方案。意识状态分级:Ⅰ级17例,Ⅱ级12例,Ⅲ级4例,Ⅵ级5例,Ⅴ级2例。血肿的部位均为外侧型,血肿量为30~60ml,平均45ml。所有病人均急诊在全麻下行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于侧脑室额角置一硅胶引流管用于术后颅内压监测及采取脑脊液。术后病人被随机分成二组,每组20例,一组为亚低温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用降温毯进行亚低温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常规…  相似文献   

9.
10.
高血压脑出血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从临床角度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亚低温脑保护的疗效。方法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3例,其中脑出血分级Ⅱ级1例,Ⅲ级10例,Ⅳ-Ⅴ级22例,于患病后24 h内接受轻度低温治疗,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颅内压在20 mmHg以下者,治疗时间为24 h;颅内压高于20 mmHg以上者治疗72 h;而颅内压持续高于30 mmHg以上或短时间内迅速增高者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颅内血肿形成。常规治疗组:54例,脑出血分级Ⅱ级2例,Ⅲ级16例,Ⅳ~Ⅴ级36例,于患病后24 h内接受常规治疗。根据GOS预后评估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并作出对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亚低温治疗组轻残8例、中残12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恢复良好率为24.24%(8/33),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具有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降低颅压、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50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同时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分别在2、7、10、14 d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CA)及脉动指数(PI)。结果亚低温组出现脑血管痉挛(CVS)4例(16%),对照组出现脑血管痉挛9例(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7、10、14天亚低温组VMCA均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第10、14天2组间PI值比较,亚低温组较对照组减小,PI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CVS发生率,缩短CVS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发生等情况.方法 选取105例出血量为30~8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科治疗组(n=50)和小孔钻颅术组(n=5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发生的并发症和治疗6个月内死亡率等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小孔钻颅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优于内科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0,P=0.000);小孔钻颅术组疗效优于内科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27.500.P=0.003):小孔钻颅术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5,P=0.003);治疗后6个月内科治疗组和小孔钻颅术组死亡率分别为44.0%和23.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4,P=0.045).结论采用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治疗出血量为30~80 mL的高血压脑出出较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3.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病人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6月以来42例HICH病例,从入院时年龄、临床表现、GCS评分、平均动脉压、CT检查、手术干预时间等多因素来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年龄、GCS、呼吸和瞳孔的改变(脑疝)、合并症、中线移位和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平均动脉压、手术干预的时间与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综合分析多种量化因素,能前瞻性预测HICH病人的预后,指导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以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病残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11年手术治疗的3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出现术后再出血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生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术后43例(13.1%)出现术后再出血。术后血压过高、波动幅度过大及术中操作不当、止血不彻底是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术前应用抗凝药物、术后烦躁、呛咳、体温控制不良、手术时机过早也是术后脑出血的常见原因。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及适当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严格控制围手术期血压,适当应用镇静药物,早期气管切开和进行早期体温控制可减少脑出血术后病人再出血几率,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后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出血后水肿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加局部亚低温组;凝血酶加局部亚低温组。应用Evans-Blue测定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注血后6h开始出现脑组织水含量和BBB通透性的增加,在72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不同时程局部亚低温均可以显著降低脑出血后72h时脑组织水含量及BBB通透性(P<0.01),其中给以4h局部亚低温时,降低最明显。注射凝血酶6h后,脑组织水含量及BBB通透性显著增高(P<0.01),于24~48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凝血酶 局部亚低温组在各个时间点与凝血酶组相比,脑组织水含量及BBB通透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可能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毒性作用来减轻脑出血后水肿的形成及血脑屏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间窗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01~2009-01行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9例,超早期组32例,延期组27例进行近期(出院时)GOS评分;6个月后ADL分级评定。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2组病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超早期组病例近期、远期病残率明显低于延期组。结论临床观察和随访表明,对于Ⅰ、Ⅱ、Ⅲ级和部分Ⅳ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量60ml)患者,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能保护脑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责任动脉或血肿壁周围穿支动脉超微结构特点,探索高血压脑出血的微观机制。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CT证实并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经皮质造瘘收集小动脉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特点。结果12例标本中出血责任动脉4例,穿支动脉8例。电子显微镜下内皮细胞改变包括内皮细胞坏死、崩解、脱落;伴有内弹力膜变性、厚薄不均、断续不完整;以及中膜平滑肌细胞坏死、胞浆内肌丝凝聚成高电子致密物质。未见微动脉瘤结构。结论高血压患者脑小动脉壁的主要承力层的变化病理基础包括:内弹力层断裂、平滑肌层变性,弹性下降、钢性或脆性增加;在血流突变的情况下血管壁可发生钢性断裂或撕裂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13-01在渭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经手术治疗的3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再出血23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组347例患者23例手术后24 h内发生再次出血,发生率6.63%(23/34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入院时GCS评分较低、口服阿司匹林、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凝血异常、血肿量>60 mL、中线结构移位和手术持续时间与术后再出血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OR=6.371)、凝血功能异常(OR=21.832)和血肿量>60 mL (OR=28.548)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凝血功能异常和血肿量>60 mL是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处理以上危险因素对预防术后再出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5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74.24%,明显高于局麻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瓣开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达92%,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组和血肿钻孔引流组的6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有肺部基础疾病和长期抽烟可明显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或支哮等呼吸道疾患术后感染率高达100%。结论选用气管插管全麻和大骨瓣开颅术,以及患者原有肺部基础疾病和长期抽烟史可明显增加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