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7年~1991年应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1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3~66岁。诊断胰头癌6例,Vater 氏壶腹癌3例,胆囊癌2例,胆管癌1例。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黄疸,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12例中首选 B 超检查,7例辅以 CT 检查。血清胆红质200±35μmo/h,GPT200~μ±20~μ,WBC1.1~1.5×10~9/h。2 技术操作 12例全部行经皮肝穿导丝引导下置管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FNA)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10月至2011年1月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的474例连续病例资料.B超引导下穿刺218例(46.0%),触诊穿刺256例(54.0%).细胞学诊断结果分为六级:无法诊断、良性、不典型细胞、滤泡样肿瘤、可疑恶性及恶性.将其中157例手术患者术前细胞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7例手术治疗患者中91例为恶性,术前FNA诊断为无法诊断2/7、良性16.7% (9/54)、不典型细胞3/9、滤泡样肿瘤1/3、可疑恶性83.3%( 35/42)、恶性97.6% (41/42).甲状腺细针穿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86.9%.阳性预测值90.5%.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能够为甲状腺疾病提供较为准确的术前诊断.六级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1996年以来我科诊治突聋66例(70耳),分别以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组36例)和葛根素(陕西安康济仁药品厂生产)(葛根素组30例)进行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利多卡因组36例(38耳),男23例,女13例;年龄16~67岁。病程(发病至就诊时间)1~26天。葛根素组30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肿瘤专科医院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的数据特点,评价甲状腺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甲状腺FNA检查的5729个组织的临床资料,来自5011例患者,其中男1174例,女3837例,年龄7~88岁,中位年龄45岁。以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Bethesda分级系统各诊断级别的恶性风险和甲状腺FNA的诊断能力。结果5729个细胞学诊断包括:无法诊断或标本不满意(nondiagnostic or unsatisfactory,ND/UNS)456个(8.0%),良性(benign)1055个(18.4%),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病变或意义不明确的滤泡性病变(atyp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or follicular lesion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US/FLUS)409个(7.1%),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follicular neoplasm or suspicious for a follicular neoplasm,FN/SFN)80个(1.4%),可疑恶性(suspicious for malignancy,SUS)982个(17.1%),恶性(malignant)2747个(47.9%)。3239个有术后病理结果,其中恶性者3109个(95.99%)。各诊断级别的恶性风险分别为:ND/UNS 75.00%,良性40.91%,AUS/FLUS 77.67%,FN/SFN 41.67%,SUS 96.86%,恶性99.96%。FN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8%、60.5%、97.7%、98.9%和59.1%。结论肿瘤专科医院甲状腺Bethesda报告系统的数据具有恶性诊断占比高和各诊断级别恶性风险高的特点。FNA诊断准确性高,且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5.
胰头癌起病隐袭。早期诊断较困难,预后差。近年来影像学的发展对此病的及时诊断帮助很大。但其根治性切除率仍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仍较高。我们自1982年1月至1992年12月共手术治疗胰头癌75例,现分析如不。临床资料男性51例,女性24例,男女比为2.12:1。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54岁。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黄染,血清胆红素最高210μmol/L,最低10mol/L,平均120μmol/L。黄疸最长为6个月,最短7天。上腹胀满或隐痛60例(80%),腰背疼28  相似文献   

6.
微波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鼻内镜术后粘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97年6月~2000年6月应用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6例患者均为鼻内镜术后2周查见鼻腔粘连,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MEBO)36例,其中男34例,女2例,年龄在18~65岁。B组(常规治疗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在20~68岁,病程2周~3年。  相似文献   

7.
颈部肿块在小儿群体中常能遇见,据其病因常可分为先天性、炎症性、非炎症性以及良、恶性肿块。为建立诊断标准,作者对445例儿童各类颈部肿块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活检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计先天性肿块244(55%)例;炎性118(27%)例;非炎性良性23(6%)例;良性新生物12(3%)例及恶性48(11%)例。 1.本资料中,先天性肿块最多,且年龄偏幼,常见的有鳃裂囊肿、甲状舌骨囊肿(TDC)、皮样囊肿、淋巴管瘤及血管瘤。另有个别畸胎瘤、支气管原囊肿、胸腺囊肿及脊髓膜  相似文献   

8.
自1986年10月至1991年6月在我院发现淋病患者205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年龄与婚烟发病年龄为2(8/12)岁至46岁,其中20岁以下16例(8%);21—30岁94例(46%);31—40岁78例(38%);41岁以上者17例(8%)。2(8/12)岁,7岁及10岁各一例。202例为已婚或有性生活史妇女。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2~55岁,平均47.6岁。发病时间20天~2月,皮肤巩膜黄染时间7天~1月,肝肿大肋下3.0cm3例、5.0cm5例,胆囊肿大8例。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素含量最低51.3umol/L,最高342umol/L。B—us8例均显示肝内胆管或胆总管扩张,胆囊肿大积液,胰头占位5例,胆管下段占位2例,ER-CP3例,2例插管失败,1例胰管显影,CT 检查5例均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胰头实性占位3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收集活检或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333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统计其发病年龄、性别、部位分布及病理构成比,观察其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①所有患者中,男200例,女133例;男女比为1.5∶1;年龄2~84岁,中位年龄54岁;良性肿瘤177例,恶性肿瘤156例,良性恶性比为1.1∶1。原发于鼻腔的肿瘤有142例;原发于鼻窦的肿瘤191例,包括上颌窦肿瘤90例,额窦肿瘤31例,筛窦肿瘤46例,蝶窦肿瘤24例,其中55例累及鼻腔。②本组鼻腔鼻窦肿瘤总的构成比按组织来源排序为上皮组织、软组织、淋巴造血组织、骨及软骨组织、异位颅内组织肿瘤;恶性肿瘤排在前5位的是鳞状细胞癌、淋巴瘤、腺样囊性癌、恶性黑素瘤、嗅神经母细胞瘤;良性肿瘤排在前5位的是乳头状瘤、纤维瘤、骨瘤、血管瘤、异位颅内良性肿瘤。③上皮组织来源者共200例,良性恶性比为1.4∶1(118∶82)。软组织肿瘤共68例,良性恶性比为1.2∶1(37∶31)。骨与软骨组织肿瘤22例,良性恶性比为3.4∶1(17∶5),良性者均为骨瘤。淋巴造血组织来源的肿瘤29例,以恶性为主有28例。异位颅内肿瘤也可见到...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8年以来收治发生于耳鼻咽喉部的畸胎瘤8例,其中良性5例,恶性3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2例,女6例;年龄4~30岁,中位年龄11岁.病史O.5~5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收集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972~1978年住院治疗鼻咽癌6279例,在住院期间出现远处转移179例(2.9,6)进行分析。179例中随访率为96.1%。全组男性145例,女性34例,男女之比为4.3∶1。年龄自15~66岁,以30~49岁118例(65.9%)最多。病理类型以鳞癌Ⅲ级92例(52%)最多,以下依次为大圆形细胞癌27例(15.3%),多形细胞癌8例(4.5%),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77例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分析如后:在77例中,男40,女37;年龄17~73岁,大多数在50岁以下。根据临床和肿瘤的组织学结构,确诊为良性的66例(其中有化学感受器瘤35,神经纤维瘤20,神经鞘瘤10,神经节神经纤维瘤1)。恶性11例(肉瘤6例,副神经节瘤4例和交感神经胚细胞瘤1例)。应当指山,在多数情况下,术前确定肿瘤的原发部位很困难,只有在术中才能确定。本文77例有57例(74%)确定了肿瘤的原发部位:颈动脉体27,神经节和迷走神经干16,交感神经丛和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垂直悬头位试验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然后行垂直悬头位试验,并研究垂直悬头位试验诱发眩晕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324例BPPV患者中,经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确诊为多半规管受累的BPPV 53例(16.36%,53/324)中合并垂直悬头位试验诱发眩晕的BPPV患者27例;单半规管BPPV271例(83.64%,271/324)中,通过Dix-Hallpike试验诱发眩晕及眼震或仅诱发眩晕的患者85例(26.23%,85/324),通过滚转试验诱发眩晕及眼震或仅诱发眩晕的患者120例(37.04%,120/324),而前两项试验阴性,通过垂直悬头位试验诱发眩晕及眼震或仅诱发眩晕的患者66例(20.37%,66/324),该66例患者沿矢状位快速翻转复位后随访1周和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57/66)和83.33%(55/66)。结论垂直悬头位试验使本组BPPV患者的检出率提高了20.37%(66/324),其对上半规管BPPV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对于Dix-Hallpike和滚转试验阴性但疑为BPPV的患者,应行垂直悬头位试验。  相似文献   

15.
由1987年10月~1988年11月以House耳科诊所按AAO-HNS标准诊断为梅尼埃病的30例患者为病组,20名常人为对照组。病组年龄为33~78岁,平均52岁;对照组为19~55岁,平均36岁。性别无差异。在病组中8例(26%)为双侧病变,14例以前作过内淋巴分流等手术。按Rodrick(1982)方法用聚二乙醇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病组CIC每毫升绝对值580~3 110,平均1 445(SD=577);对照组270~780,平均470(SD=149)。29/30(96.6%)病组CIC比对照组平均值高2个以上标准差,26/30(86.6%)CIC比对照组平均值高3个以  相似文献   

16.
咽旁间隙肿瘤较为少见。作者报道1972~1985年间42例,其中良性30例(71.4%),恶性12例(28.6%);17例(40.5%)属神经源性,唾液腺来源者16例(38.1%),另9例属其它类。作者于复习有关文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2年6月开始将 Fogarty 管(FogartyBiliarg Balloon Probe)用于胆石症病人的胆道探查取石,认为优点很多。现将15例应用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1.1 本组共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31~70岁。所有病例术前均有梗阻性黄疸或黄疸史,其中13例术前经 PTC 或 ERCP 证实为胆总管或肝胆管结石;另2例为急诊手术,术前未造影。  相似文献   

18.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体外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技术,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探讨喉鳞癌组织原代培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建立人喉鳞癌组织的细胞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对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供体的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不同培养方法的关系,分析在人喉鳞癌细胞的培养中成纤维细胞、微生物污染的影响。结果 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年龄小于60岁组的细胞生长率为31.25%(5/16例),年龄大于60岁组为37.5%(3/8例);高分化组为100%(2/2例),中分化组为30.8%(4/13例),低分化组25%(2/8例);组织块培养法为43.75%(7/16例),酶消化法培养为10%(1/10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在培养的第5~7天,在贴壁组织块周围可见到有上皮样细胞爬出。全部标本中,成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结论培养组织的细胞生长率与供体的年龄关系不大;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较高者,细胞的生长率较高;与酶消化分离培养法相比,贴壁组织块培养法的细胞生长率较高;成纤维细胞及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青霉素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中耳炎(AOM)的首选药物,现今用量一般为25mg/kg,每日两次,疗程10天。以往曾发现用青霉素V治疗A0M 10天疗程时,中耳渗出液中青霉素的浓度在用药最初2~3天后即明显降低并继续至疗程结束。本文研究青霉素V治疗儿童A0M的疗效,为缩短青霉素疗程之可能性提出临床资料根据。研究对象为297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儿童,年龄小于2岁者71例,2~4岁者146例,5~7岁者80例。随机分组:148例疗程5天(单次剂量25mg/kg 66例,50mg/kg 82例),149例疗程10天(单次剂量均为25mg/kg)。全部患儿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1)平均治愈率78%,2岁以下者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4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以30~60岁最多,平均年龄37岁。Ⅰ型1期4例(6.7%),Ⅰ型2期2例(20%),Ⅰ型3期8例(13.3%),Ⅱ型1期9例(15%),Ⅱ型2期14例(23.3%),Ⅱ型3期18例(30%),Ⅲ型3例(5%)。手术均在鼻内镜下进行,上颌窦手术12例,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术22例,柯-陆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