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眩晕、前庭功能的状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61例突聋患者治疗前的听力、有否眩晕及前庭功能的状况等七项参数与治疗后的听力结果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参数与突聋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均显示突聋的预后与治疗前的听力显著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突聋的预后与治疗前的听力及眩晕显著相关(P〈0.01);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前庭功能正常与否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否眩晕仅在前庭功能异常时与突聋的预后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前庭功能正常时有否眩晕与突聋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 突聋患者的听力损失越重,预后则越差;前庭功能正常与否对突聋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而有无眩晕仅在前庭功能异常时对突聋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听力损失的程度与前庭功能及有无眩晕无关,眩晕与前庭功能也无关,突聋伴发的眩晕不一定是前庭损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前庭功能检测结果,评价晕车病患者的外周前庭功能特点。方法 选择40例晕车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每组人员分别进行旋转试验、摇头试验、冷热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 晕车病患者组中旋转试验、冷热试验异常例数分别为2例(5%)、5例(12.5%),健康 志愿者组分别为1例(3.3%)、3例(10.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冷热试验检测中,观察组平均慢相角速度(average slow phase velocity,aSPV)分别为88.7°/s,对照组为43.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6.225,P<0.001);摇头试验两组均无异常;视频头脉冲试验晕车病组各半规管增益异常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增高或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异常扫视波出现。结论  晕车病患者与正常人群比较前庭功能异常比例无统计学差异,但晕车病组冷热试验aSPV值较正常人群高,考虑晕车病患者前庭敏感性可能较正常人群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突发性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评估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1月因突发性聋入院治疗的患者80例,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估心理状况。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听、耳鸣检查等相关听力检查,评估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收集患者的伴随症状、病程时长、伴随相关基础疾病等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突发性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SCL-90、SAS、SD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不同治疗结果分组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SAS、SDS评分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 <0.05)。以疗效为因变量,其他变量为自变量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年龄、前庭功能低下、SDS变化值、SAS变化值对疗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和前庭功能低下对疗效起抑制作用;而SAS和SDS变化值对疗效具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常伴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差,伴有前庭功能低下及高龄因素会影响突发性聋的治疗有效率,而治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因此在突发性聋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山东烟台地区女性喉癌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19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31例女性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31例女性喉癌患者纳入病例组,62例同期女性声带息肉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χ2检验、t 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月经天数、怀孕次数、吸烟、长期食用腌制品等对女性喉癌发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长期食用腌制品对女性喉癌发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女性喉癌早期诊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烟等因素对女性喉癌发病意义尚不能明确。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女性喉癌早期诊断可能无临床意义。年龄、长期食用腌制品可能是女性喉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单侧或双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要取得良好的前庭康复疗效,需要对治疗流程进行科学管理。这些相关因素包括:多学科康复治疗团队、高效的康复技术、对患者有 效的监督管理、康复运动剂量及康复疗程时间,以及可能影响康复效果的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开始康复的时间、药物等)。提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将有助于提高前庭康复治疗效率,增加患者依从性和信心,达到更好的前庭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 数据库中下咽癌患者的公共数据,比较不同转移类型和治疗方式的预后差异,并建立和验证下咽癌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Windows系统计算机下载SEER官方统计软件,检索第一原发部位为下咽部的癌症患者资料,诊断年份为2007—2016年。采用Kaplan Meier 生存曲线法比较不同转移类型和治疗方式分组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将下咽癌患者数据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应用训练集建立Nomogram模型并计算C指数、分析校准曲线;应用验证集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纳入下咽癌患者1 008例生存率分析结果显示,下咽癌患者1、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1%、47.6%和40.4%,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不同治疗方式比较发现,临床早期(I、II)患者中,非手术放(化)疗组与手术+术后放疗组患者的预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中晚期(III、IV)患者中,手术+术后放疗组的预后优于非手术放(化)疗组(P<0.000 1)。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M分期及治疗方案是下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基于此5项影响因素成功构建了下咽癌的Nomogram模型,效能分析表明预测模型训练集C指数为0.749,验证集C指数为0.711。结论手术+术后放疗对中晚期下咽癌具有更好的远期生存疗效,依据下咽癌多项临床参数建立的Nomogram肿瘤模型有望成为一种下咽癌治疗效果的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癌症统计数据库(SEER)构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患者列线图模型并预后分析。方法 利用SEER肿瘤登记注册数据库,提取2010~2017年诊断为SACC的所有患者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累及腺体、组织学分型、肿瘤分期(TNM)、手术情况等分类数据。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并对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平衡进行研究。对训练队列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模型。最后,采用后向归纳法并利用绩效评价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确定最终预测模型。结果 将患者年龄、性别、种族、累及腺体等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确定预测模型。结果显示,≥80岁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OR=0.610,95%CI : 0.424~0.877),临床Ⅱ期SACC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低于Ⅰ期(OR=0.422,95%CI : 0.237~0.750)。在模型预测能力方面,训练队列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 (95%CI : 0.829~0.873),验证队列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 : 0.813~0.885),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1(95%CI :0.779~0.804)、0.803(95%CI : 0.759~0.846)和0.790(95%CI :0.777~0.804)。结论 SEER分析表明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接受手术与否是SACC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CC患者整体预测效果良好。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诊断后应给予更多关注,这些发现可能为SACC患者的筛查和治疗提供预防指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发生嗅觉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因OSAS到我院治疗的16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TDI评分法,将嗅觉功能减退、嗅觉功能丧失纳入嗅觉功能障碍,即≤28为障碍组,其他为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SAS患者发生嗅觉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168例患者中嗅觉功能障碍55例(32.7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嗅上皮病理改变、嗅球体积39.50 mm~3、AHI20次/h、ESS≥11分是OSAS患者发生嗅觉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50岁、嗅上皮病理改变、嗅球体积39.50 mm~3、AHI20次/h、ESS≥11分是OSAS患者发生嗅觉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飞行学员高频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12例某飞行学院2011级、2012级、2013级学员,检测学员4、6及8kHz频段的听阈。以有无听力损失为应变量,以地域、吸烟情况、饮食习惯、耳鸣既往史、强噪声暴露时长、前庭功能、心品评分为自变量,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及累加logistic回归分析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飞行学员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听阈值在4、6kHz频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辣饮食与不喜辣饮食组听阈值在4kHz频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强噪声暴露时长组听阈值在4、6及8kHz频段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同频率下随暴露时长的增加听力损失呈加重趋势。不同前庭功能分级组听阈值在4、6kHz频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加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强噪声暴露是4、6kHz频段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前庭功能优秀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听力损失在飞行学员群体具有较高发生率,吸烟、强噪声暴露及前庭功能水平与听力损失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木村病患者治疗后的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7年10月—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59例木村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病程、单发与多发、侧别、部位、肿块最大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既往治疗后复发史、皮肤瘙痒、系统性疾病及治疗方式等木村病治疗后疾病进展相关的指标,用SPSS 21.0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至14年,59例木村病患者的疾病进展率为37.3%(22/59)。单因素研究提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0%、肿块最大径、皮肤瘙痒和既往治疗后复发史这些因素与疾病进展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0%是木村病治疗后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0%是木村病治疗后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帮助预测治疗疗效,从而达到个体精准化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6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开放性手术治疗患者59例,单纯放疗患者17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总生存率为77.6%,开放性手术和放疗患者5年生存率为分别为78.0%和7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T分级、病理类型均是影响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单纯放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可以得到与手术相似的长期生存率,年龄越大,T分级越晚,病理分型越差是早期声门型喉癌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为预后判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112例(124耳)突发性聋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应用SAS软件对患者性别、年龄、患耳侧别、单双耳发病、发病至就诊时间、是否伴有眩晕、是否伴有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图类型、疗程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并将完成两疗程以上治疗的60耳的最终疗效与第一疗程后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均显示仅眩晕(P=0.0454)、发病至就诊时间(P=0.0015)及听力图类型(P=0.0006)等因素与预后有关(P<0.05);完成两疗程以上治疗的60耳患者的最终疗效与第一疗程后的疗效相比明显提高(P<0.0001)。结论突聋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不伴眩晕者预后较好,听力图类型为低频下降型、中频下降型者疗效好于其他类型。对第一疗程未能痊愈的患者,继续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风险指数(NRI)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5例符合标准的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NRI状况分为营养正常组及营养风险组。观察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NRI状况,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NRI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纳入的45例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放疗术治疗后体重、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淋巴计数、白蛋白均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NRI>100,即营养正常患者为21例,占比46.67%(21/45);NRI≤100,即营养风险患者为24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3.33%(24/45)。影响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NRI状况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营养风险组患者的年龄、有吸烟史的人数占比、有饮酒史的人数占比、肿瘤分期为IV期的人数占比、VAS评分均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龄(OR=1.359,95%CI=1.025-1.803,P=0.032)、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径路选择性前庭神经切断术对梅尼埃病患者听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7月~2008年7月间,6例乙状窦后径路选择性前庭神经切断术治疗的梅尼埃病患者手术前后眩晕发作频率、纯音听阈及前庭功能的改变.结果 6例患者手术前后纯音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后眩晕完全控制,1例基本控制;2例患者前庭功能完全代偿,4例部分代偿.结论 乙状窦后径路选择性前庭神经切断术能有效地控制眩晕,保留或改善患者既有听力,是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咽部异感症患者抑郁情绪的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行设计问卷,对96例经治的咽部异感症患者进行现况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实际有效测评96例患者,发现抑郁者54例,占56.25%;本组患者SDS为(41.98±8.74)分,与全国常模SDS(33.46±8.55,n=13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来源、病程、治疗方案及社会支持度与无抑郁症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咽部异感症患者抑郁情绪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躯体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功能分级方法,初步探索其临床意义及与梅尼埃病听力分期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112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包括纯音测听、cVEMP、oVEMP、vHIT以及冷热试验检查。冷热试验和vHIT的结果中任一项异常均视为半规管功能异常。cVEMP结果异常视为球囊功能异常,oVEMP结果异常视为椭圆囊功能异常。球囊、椭圆囊、半规管功能均正常的患者为前庭功能I级,球囊、椭圆囊、半规管功能其中1项异常者为前庭功能Ⅱ级,2项异常者为前庭功能Ⅲ级,3项均异常者为前庭功能Ⅳ级。 结果 根据听力分期,符合入组标准的95例梅尼埃病患者中Ⅰ期13例、Ⅱ期13例、Ⅲ期52例、Ⅳ期17例。患耳平均听阈为(51.86±21.70)dB HL。前庭功能检测结果cVEMP异常率63.2%,oVEMP24异常率74.7%,vHIT异常率33.7%,冷热试验异常率52.6%。前庭功能分级Ⅰ级9例、Ⅱ级28例、Ⅲ级39例、Ⅳ级19例。前庭功能分级与患者的听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r=0.35)。前庭功能分级与患者梅尼埃病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r=0.35)。前庭功能分级与患者的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r=0.24)。前庭功能分级与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 结论 梅尼埃病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耳石器功能和半规管功能检测异常率会逐渐增加。通过对球囊、椭圆囊、半规管低频和高频功能的精细化检测,能够对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功能进行精准评估。听力分期与前庭功能分级的同步评估能够反映患者疾病的进展状态,同时能够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术后康复的预判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梅尼埃病患者术后平衡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30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手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前庭康复训练。分别应用Berg平衡量表评估其术后1天、2天、3天、4天、10天、4周的平衡功能。结果干预组术后1天、2天,3天Berg平衡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4天、10天,4周Berg平衡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梅尼埃病患者术后前庭功能的恢复,对患者术后早期平衡功能有改善,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术后恢复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多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梅尼埃病临床特征及耳蜗与前庭功能损害的特征.方法:36例梅尼埃病患者和30例其他外周性眩晕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完成纯音测听、Metz重振测试、耳蜗电图、甘油试验、ABR等听力学检查以及双温试验、摇头眼震试验、Fukuda踏步试验.对临床体征、耳蜗与前庭功能检查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χ2 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波动性听力下降、四联征出现的个数、Tullio现象、耳蜗电图-SP/AP幅值比、Metz重振试验、甘油试验在梅尼埃组与非梅尼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建立了以耳蜗电图(X1)、甘油试验(X2)、症状的个数(X3)、波动性听力下降(X4)为变量的梅尼埃病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Logit(p)=-9.443+3.110 X1 +5.015X2 +2.506 X3 +3.963 X4.Logistic模型预报正确率为95.5%,ROC曲线下面积为0.993.结论: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性明显,配合耳蜗-前庭功能的客观检查,可与其他外周性眩晕相鉴别,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可对梅尼埃病进行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伴发于突发性聋的耳鸣患者临床听力学特征,并分析耳鸣及声治疗短期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伴发于突发性聋的耳鸣患者人口学特征及心理声学特征,按照THI评分等级进行分组,使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等分别分析各个因素对耳鸣严重程度的影响及其声治疗效果。结果1.纳入的患者共108名,其中轻度耳鸣组49名(45.5%),中度耳鸣组34名(31.5%),重度耳鸣组25名(23.1%)。2.经卡方检验,3组患者在SAS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5.239,P<0.05),SAS分数随着耳鸣分级增加有升高的趋势。3.轻度耳鸣组和中度耳鸣组与重度耳鸣组的PQSI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4.437,P<0.05)。重度耳鸣组睡眠障碍人数多于其他两组,轻度耳鸣组和中度耳鸣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4.经Spearman相关分析,PQSI、SAS等级与THI得分及各因子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r>0,P<0.005)。5.经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THI等级与SAS等级、睡眠质量问题成正相关(P<0.005)。6.经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伴发于突发性聋的耳鸣患者声治疗短时疗效影响因素是残余抑制试验结果(P=0.020)。结论耳鸣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焦虑症状有显著的关联;重度耳鸣患者更容易合并睡眠障碍;伴发于突发性聋耳鸣患者的声治疗效果与残余抑制试验结果有关,残余抑制试验结果可以为临床声治疗耳鸣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音乐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7年8月~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43例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共两个组,分别进行音乐治疗和音乐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分别评估两组治疗方法的主观疗效及有效率,同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耳鸣严重程度及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对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侧别、耳鸣频率、响度)等做单因素回归分析,评估两种方法对主观性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结果 耳鸣个人主观恢复为疗效的评定标准,联合治疗组明显改善12例,改善6例,不改善2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明显改善8例,改善8例,不改善7例,总有效率6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音乐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均对耳鸣患者显效,两组治疗前后的THI、VAS和SAS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病程、耳鸣频率、耳鸣响度、耳鸣侧别、是否伴体力下降与耳鸣疗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耳鸣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相比于音乐治疗,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有更明显疗效,可有效改善主观性耳 鸣患者的耳鸣主观感受及伴随的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