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鼻窦炎鼻息肉是嗅觉障碍的常见原因,但临床往往重视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而忽视嗅觉障碍的存在,我院2000-01—2007—12收治的80例(149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障碍不能恢复,现就原因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功能丧失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后续嗅觉功能损伤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研究纳入存在嗅觉功能异常的CRSwNP患者共172例,根据嗅觉功能异常程度分组,分析嗅觉功能丧失独立危险因素,描绘ROC曲线评价相关模型临床预测效能。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嗅裂前区评分、血尿素氮及上鼻甲黏膜嗅觉标记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均是CRSwNP患者嗅觉功能丧失独立影响因素(P <0.05);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模型用于CRSwNP患者嗅觉功能丧失发生风险预测AUC=0.89(95%CI =0.80~0.97)。结论 CRSwNP患者嗅觉功能丧失与嗅裂前区评分、血尿素氮及上鼻甲黏膜嗅觉标记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密切相关;同时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模型具有良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88例,男性22例,女性66例,年龄(48.1±11.3)岁(±s,下同)。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术前行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Lund-Mackay评分及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鼻阻力及声反射检查、血常规及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术中取鼻息肉组织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根据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结果将患者分成嗅觉功能正常组和嗅觉功能障碍组,两组之间进行临床基线资料比较,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结合临床有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初步建立CRSwNP嗅觉障碍的预测模型。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8例CRSwNP患者中,嗅觉正常32例(36.4%),嗅觉障碍56例(63.6%),其中嗅觉下降40例(45.5%)、失嗅16例(18.2%)。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组织嗜酸粒细胞数、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血尿素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2.7[2.0,52.3]个/高倍视野(M[P25,P75],下同)比38.6[16.2,87.0]个/高倍视野、2.75[1.60,4.80]%比4.35[2.50,6.60]%、(5.56±1.15)mmol/L比(4.98±1.33)mmol/L,P值均<0.05];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除窦口鼻道复合体评分外的Lund-Mackay评分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总分和血尿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双侧嗅区总分是嗅觉功能的危险因素(OR=2.108,95%CI:1.407~3.159,P<0.001);一定浓度的血尿素是嗅觉功能的保护因素(OR=0.461,95%CI:0.240~0.884,P=0.020)。进一步研究发现,由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总分、总吸气、血尿素组成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值为0.888(P<0.01),对CRSwNP嗅觉障碍预测效果较好。结论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与CRSwNP患者的嗅觉障碍密切相关,一定程度的血尿素升高可能对CRSwNP患者的嗅觉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影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后嗅觉改善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后嗅觉改善的有关因素。方法 :4 4例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内镜手术后半年 ,对其性别、分型分期、病变部位、过敏因素、嗅觉障碍时间、随访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分型分期 (病变严重程度 )、过敏、随访等 3个因素对内镜术后嗅觉能否改善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而性别、病变部位和嗅觉障碍时间则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为了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功能尽可能地恢复 ,在内镜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 ,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定期随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和嗅觉标记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genesis of dysosphres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to discuss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olfaction marker protein in olfactory mucosa. METHODS: There were 55 case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1 cases in the control. All of them were first tested by subjective method, and then the olfactory marker protein in olfactory mucosa was examined by the method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Tissue sections were observed under optical microscope. RESULTS: The ratio of dysosphres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was 50.9% (28/55), while by subjective olfactory test, it was 85.5% (47/55). The ratio of dysosphresia in control patients was 9.09% (1/11), by subjective olfactory test, it was 18.2% (2/11). Olfactory marker protein was identified in the olfactory cells and microrillar cells by histochem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S-P method). CONCLUSIONS: The main cause of dysosphres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is the decrease, atrophy and degeneration of the olfactory cells, which lead to the failure of olfactus perception and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嗅觉障碍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30例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病人经临床分型分期,行嗅觉功能检查后,取嗅粘膜标本,行iNOS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型2,3期和3型的嗅粘膜中iNOS的表达显著高于1型和2型1期(P<0.05)。并与嗅觉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iNOS可能参与了慢性鼻窦炎所致嗅觉障碍的嗅觉损害过程,损害程度与慢性耳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型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270例诊断明确的CRS患者的嗅觉障碍程度进行评分,分为嗅觉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组(VAS〉5)及未影响生活质量组(VAS≤5)。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伴鼻息肉、伴变应性鼻炎、有吸烟史及前期鼻部手术史等临床因素及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和单个核细胞个数等进行分析,在组间进行Mann-Whitney U分析,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嗅觉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组中伴鼻息肉、伴变应性鼻炎、有前期手术史的患者数量及血清总IgE水平、水肿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影响生活质量组(均P〈0.05);性别、年龄、吸烟史、伴鼻中隔偏曲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数、单个核细胞数在2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分析发现血清总IgE增高、水肿评分高是影响嗅觉的危险性因素(OR=1.003、2.483,均P〈0.01);而前期鼻部手术史是一个保护因素(OR=0.408,P〈0.01)。结论:严重的鼻腔水肿、血清总IgE增高是患者出现严重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前期鼻部手术则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慢性鼻窦炎与嗅觉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鼻 鼻窦炎性病变是引起嗅觉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基础研究表明 ,鼻窦慢性炎症可对嗅觉功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而在临床治疗方面 ,鼻内窥镜外科 (endoscopicsinussurgery ,ESS)技术的应用为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的改善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334例CRS患者均行T&T嗅觉功能检查,年龄,性别,是否伴发鼻息肉、哮喘、变应性鼻炎和阿司匹林不耐受,吸烟史,先期鼻内镜手术次数采用t 检验或卡方检验;嗅觉的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性别、吸烟和变应性鼻炎在3种不同嗅觉类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前期手术次数和哮喘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息肉(回归系数=1.261,P <0.001),阿司匹林不耐受(回归系数=0.98,P =0.008),手术次数(回归系数=0.744,P =0.013),哮喘(回归系数=0.68,P =0.02)对CRS患者嗅觉的影响逐渐增加。结论 年龄、性别、吸烟和变应性鼻炎是CRS患者嗅觉下降的非危险因素,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前期手术次数和哮喘是CRS患者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postviral olfactory dysfunction,PVOD)患者和慢性鼻窦炎(CRS)伴嗅觉障碍患者的情绪障碍状况,比较这两种疾病导致的嗅觉障碍引起的患者情绪障碍是否有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自2020年11月~2021年8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对门诊的PVOD患者(n=20)和住院的CRS伴嗅觉障碍患者(n=43)进行研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方式等人口学和临床资料,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sino-nasal outcome test-22,SNOT-22)、T&T嗅觉功能测试、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评估患者的鼻部症状、嗅觉功能、焦虑和抑郁状态。结果 PVOD患者的平均SNOT-22评分、嗅觉察觉阈及嗅觉识别阈分值均低于CRS伴嗅觉障碍患者(17.64±6.42 vs 30.42±12.08、1.58±3.42 vs 3.40±3.52和3.58±3.07 vs 2.16±3.51)(P 均<0.05),但PVO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百分比、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高于CRS伴嗅觉障碍患者(45% vs 14%、49.83±6.59 vs 43.97±4.50、52.21±7.83 vs 46.40±9.50)(P 均<0.05)。PVOD和CRS伴嗅觉障碍患者出现轻度焦虑的百分比分别为45.0%和11.63%,轻度抑郁分别 为20%和11.63%,中度抑郁百分比分别为20%和2.33%,焦虑且抑郁分别为30%和2.33%。PVOD患者中多数患者病程<3个月(75%)、多为突然发病(85%)、鼻腔通气情况多为良好(85%),而CRS伴嗅觉障碍患者中多数患者病程>24个月(65.1%)、发病方式多为缓慢发病(76.7%)、鼻腔通气情况多数为差(69.8%);PVOD患者SNOT-22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P <0.05),与SA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CRS伴嗅觉障碍患者SNOT-22评分与SAS、SDS评分均呈正相关(P <0.05),两种疾病与T&T评分、性别、发病方式及鼻部通气情况均无显著相关性。将PVOD和CRS伴嗅觉障碍患者(n=63)汇集在一起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嗅觉障碍病程与SAS和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 <0.05);SNOT-22评分与SAS和SDS评分均呈正相关(P <0.01);年龄与SAS评分呈正相关(P <0.05),与SDS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相较于CRS伴嗅觉障碍患者,PVOD患者SAS、SDS评分以及 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百分比更高,病程、年龄和SNOT-22评分可能会影响嗅觉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鼻-鼻窦炎(CRS)手术与嗅觉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10~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48例CRS且嗅觉障碍患者,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1个月的嗅觉变化。结果 ①嗅觉障碍较术前提升的患者45例,其中显著改善20例,改善19例,嗅觉完全恢复6例,无改善3例,无嗅觉减退者。②术前伴有鼻息肉的患者中5%嗅觉恢复正常,16%显著改善,68%改善,11%无改善;术前不伴有鼻息肉的患者中17%嗅觉恢复正常,59%显著改善,21%改善,3%无改善。③40岁以下的患者中16%嗅觉恢复正常,60%显著改善,24%改善;40岁以上的患者中9%嗅觉恢复正常,22%显著改善,56%改善,13%无改善。④男性患者中14%嗅觉恢复正常,46%显著改善,32%改善,7%无改善;女性患者中10%嗅觉恢复正常,35%显著改善,50%改善,5%无改善。结论 ①鼻内镜手术治疗CR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②伴发鼻息肉、年龄是鼻内镜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因素(P <0.05),性别不是影响鼻内镜术后嗅觉恢复的因素(P >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LNGFr)在慢性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嗅觉神经元(ORNs)的表达以及LNGFr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CCCRC方法对46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嗅觉评分并分为3组:A组为慢性鼻窦炎伴嗅觉障碍25例;B组为慢性鼻窦炎不伴嗅觉障碍10例;C组为单纯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1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和LNGFr在3组患者嗅黏膜中的表达。结果:PCNA和LNGFr在A组嗅黏膜基底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B组(P<0.01)和C组(P<0.01);A组中,PCNA在基底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与嗅觉评分呈负相关(r=-0.7441,P<0.01);LNG-Fr着色强度的积分光度值与嗅觉评分呈负相关(r=-0.440 7,P<0.05);LNGFr着色强度的积分光度值与PCNA的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r=0.5317,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中神经干细胞即基底细胞大量增殖,其增殖能力的增强与LNGFr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103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测试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嗅觉定量分析指标 ,以准确的评价嗅觉功能。方法 :采用 T& T标准试嗅法对 10 3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进行测试 ,将结果与其嗅觉主诉相比较并分析。结果 :186 .3%的患者有嗅觉功能障碍 ;2患者嗅觉主诉与嗅觉测试结果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 ,配对 t检验 P =0 .0 0 0。结论 :以患者的主诉作为嗅觉功能的评价依据缺乏可靠性和科学性 ,应以患者的嗅觉识别阈来评价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嗅粘膜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的嗅粘膜病理变化及其与嗅觉障碍的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3例住院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的嗅粘膜进行了组织学观察。术前嗅觉检查均为嗅觉缺失,失嗅时间5~30年,平均11.8年。男15例,女8例,年龄26~71岁,平均48岁。结果23例(23侧)嗅粘膜均发现有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其中程度不等的嗅上皮萎缩10侧次(43.5%),程度不等的嗅细胞减少16侧次(69.6%),呼吸上皮化生6侧次(26.1%),嗅腺粘液腺化生10侧次(43.5%)。术后随访2~6个月,嗅觉恢复或改善者16例(69.6%),为嗅上皮正常或轻中度病变者。嗅觉无变化7例(30.4%),为嗅上皮中重度或重度病变者。结论嗅上皮病变程度与术后嗅觉恢复程度成正相关,嗅细胞的数量减少越明显,嗅觉障碍治疗的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术后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与嗅觉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CRSwNP行鼻内镜鼻窦手术(ESS)治疗的120例患者。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Lund-Kennedy评分了解患者病情;术后取筛窦黏膜组织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通过Sniffin'Sticks测试和化学感觉事件相关电位(CSERP)来评估嗅觉功能。Spearman相关分析用以了解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Sniffin'Sticks测试和CSERP参数之间的关系及VAS评分和CSERP的相关性。 结果 调整协变量(年龄、性别、饮酒、吸烟、过敏性鼻炎、哮喘、术后时间和Lund-Kennedy评分)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未调整协变量的结果一致。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阈值评分相关(r=-0.460,P=0.012);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苯乙醇(N1:r=0.471,P=0.010; P2:r=-0.487,P=0.007)及乙醇(N1:r=-0.516,P=0.008; P2:r=-0.590,P=0.002)刺激产生的CSERP峰值潜伏期N1和P2相关;但与CSERP振幅均无明显相关(P>0.05)。苯乙醇刺激产生的阈值评分和CSERP峰值潜伏期N1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560,P<0.001)。乙醇刺激产生的CSERP潜伏期与症状VAS评分存在明显负相关(r=-0.400,P=0.005)。 结论 CRSwNP患者鼻术后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术后嗅觉功能障碍明显相关,且三叉神经的敏感性可能与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鼻黏膜炎症可同时影响嗅神经及三叉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嗅粘膜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观察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的嗅粘膜病理变化及其与嗅觉障碍的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3例住院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的嗅粘膜进行了组织不观察。术前嗅觉检查均为嗅觉缺失,失嗅时间5-30年,平均11.8年。男15例,女8例,年龄26-71岁,平均48岁。结果 23例嗅粘膜均发现有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其中程度不等的嗅止皮萎综10侧次,和蔼不等的嗅细胞减少16侧次,呼吸上皮化生,嗅腺粘液腺化生10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继发嗅觉障碍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中医院2016年1月~2020年6月收治行鼻内镜手术治疗CRSwNP患者共176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嗅觉障碍分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RSwNP患者继发嗅觉障 碍独立影响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临床效能。结果  两组左侧/右侧/双侧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评分总分、双侧总吸气、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评分总分和BUN水平是CRSwNP患者继发嗅觉障碍独立影响因素(P <0.05);描绘ROC曲线计算预测模型AUC=0.88(95%CI : 0.81~0.9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7.26%和91.60%。结论 CRSwNP患者继发嗅觉障碍发生与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评分总分和BUN水平密切相关;同时基于可能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临床效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所致嗅觉障碍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影响嗅觉恢复各因素的作用.方法 采用五味试嗅液检测法对7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前及术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进行嗅觉功能测试,将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患者总体嗅觉水平术后3次检测结果与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次检测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病情分级对鼻内镜术后嗅觉恢复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325.结论 ①手术后 4 周内患者嗅觉功能较术前即有明显改善,术后1~6个月嗅觉变化不明显.②在病情分级、病程、过敏史、吸烟等九项嗅觉功能相关因素中,只有病情分级对鼻内镜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