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面神经     
981 64.1颗骨内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受伤差异机制的探讨/曹志伟…//中国耳鼻IJ因喉颅底外科杂志一997,3(4)一208一21() 目的:探讨面神经受损伤时,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存在受损伤程度差异的机理。方法:计测了面神经纤维直径.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运动终板次级突触间隙。结果:眼轮匝肌支配支的神经纤维直径比日轮匝肌支配支的大,次级突触间隙而积也比口轮匝肌支配支的大。结论:眼轮匝肌及其支配支和日轮匝肌及其支配支的解剖学特点不同是产生受损伤程度差异的重要机理之一‘图2参2(黎明)98] 641急性面神经损伤对其P物质的影响/邹苑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面神经受损伤时,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存在受损伤程度差异的机理。方法:计测了面神经纤维直径,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运动终板次级突触间隙。结果:眼轮匝肌支配支的神经纤维直径比口轮匝肌支配支的大,次级突触间隙面积也比口轮匝肌支配支的大。结论:眼轮匝肌及其支配支和口轮匝肌及其支配支的解剖学特点不同是产生受损伤程度差异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外周面神经压碎性损伤已成功地在人体和豚鼠实验中得到恢复。临床上,面神经横断性损伤立即作直接的端一端吻合术可获得最好的运动功能,尤其在神经远端分支。但是,面神经损伤患者中只有小部分可行直接吻合术.绝大多数面神经损伤需其他修复方式。该研究以切断家兔面神经颊支,用三种不同方式分析面神经的再生,神经修复5周后观察肌肉的自发行为、电生理学表现及有髓鞘运动轴突数目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三种修复方式为端一端直接吻合,自体神经移植及硅酮神经套管术。定量分析:9根家兔面神经各切除5mm节段,计算每段有髓鞘轴突总数…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     
20 0 4 0 881兔、豚鼠面神经构成纤维分析 /于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 0 0 3,32 (4) 30 3~ 30 4目的 :探讨面神经麻痹时眼轮匝肌支配神经 (面神经眼支 )和口轮匝肌支配神经 (面神经口支 )受损伤程度差异的解剖学原因。方法 :分别取兔 5只、豚鼠 2只的面神经眼支及口支 ,经固定、脱水包埋后 ,行横断面切片 ,用影像分析器计测构成各切片的有髓神经纤维的圆相当径和纤维数。结果 :5只兔和 2只豚鼠的眼支构成神经纤维的圆相当径与口支构成神经纤维的圆相当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面神经眼支和口支具有不同的解剖学特点 ,支持面神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瞬目反射(blink reflex, BR)及神经电图(electrical neurography, ENG)在Bell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海神号神经检诊仪,刺激眶上神经,分别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R1波及R2波,在对侧眼轮匝肌记录出R′2波;在茎乳孔处刺激面神经,用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出运动潜伏期及M波波幅,对35例Bell面瘫患者行BR及ENG检测,并与自身健侧对比。结果 35例患者BR均有不同程度异常,ENG部分异常。结论 BR与ENG均能反映面神经损伤程度、部位及预后,两者结合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F 波是逆向激活了运动神经元而出现的晚期反应。可用 F 波诊断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一般的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方法只能检查外周神经的远侧段,而 F 波可以检查神经近侧段的潜伏期。本文作者检查了33名完全性贝耳氏面瘫患者和30名正常人。使用 DISA 1500型肌电仪,用超强刺激茎乳孔处的面神经,刺激时限为0.2毫秒,记录用的表面电极放在口轮匝肌和眼轮匝肌处,从开始电刺激至开始出现诱发波的时间为 M  相似文献   

7.
瞬目反射正常值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健康成人瞬目反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volution型神经肌肉记录仪检测,表面电极直接刺激眶上神经,诱发瞬目反射。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短潜伏期波和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长潜伏期波。对20名(40例)健康人和30例患者(其中包括三叉神经疾病,面神经疾病及听神经瘤)进行瞬目反射测试。结果 BR潜伏期健康成人平均值R1为10.0ms,R2和R2‘为30.4ms和30.7ms,患者组  相似文献   

8.
末梢性面神经麻痹的电生理学诊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 ENoG)是对出自茎乳孔的面神经干施以电刺激,以表面电极记录口轮肌收缩,根据对健侧和患侧刺激所得的振幅的比率(称ENoG值)来判断末梢性面神经麻痹程度的电生理学的诊断方法。著者对175例末梢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发病后二周内进行了电生理学诊断的观察。ENoG采用DISA Digital EMG System。刺激电极为直径7mm,间隔15mm的表面电极一端放在耳屏前方,另端放在下颌支与乳突之间,尽量靠近茎乳孔。记录电极为银板电极一端在鼻翼外侧,另一端在鼻唇沟、口角附近。每秒刺激一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     
931了44颗骨内面瘫眼肌、口肌受伤的实验研究/任重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一1993,22(1)一66~67 实验比较观察了眼肌、口肌的EEMG。结呆:日民肌EEMG的阂值比口肌EEMG的阂值恢复速度慢。说明眼肌支配神经比口肌支配神经受损伤程度重。眼肌、口肌间受损程度差异的现象,支持了面肌功能“部分评价系统”的合理性。图2参3(原提要)931了45诱发肌电图面神经监测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沈雁…才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一1993,28(2)一88~90 模拟面神经手术损伤,作诱发肌电图监测和损伤神经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止血tt!火、压追、牵拉为爆发波;剪断为…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     
应用肌电图仪记录出正常人、面瘫者双侧口轮匝肌诱发肌电图,提示口轮匝肌受双侧面神经支配。患侧对健侧的振幅比,随着去神经程度加重而增大,超过65%为去神经( ~ )预后不良。图2参8(原提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健康成人瞬目反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volution型神经肌肉记录仪检测,表面电极直接刺激眶上神经,诱发瞬目反射(blinkreflex,BR)。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短潜伏期波(R1)和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长潜伏期波(R2,R2’)。对20名(40侧)健康人和30例患者(其中包括三叉神经疾病,面神经疾病及听神经瘤)进行瞬目反射测试。结果BR潜伏期健康成人平均值R1为10.1ms,R2和R2’为30.4ms和30.7ms。患者组患侧BR各波潜伏期延长,与健侧和健康人相比较,经t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简单、可靠,对三叉神经、面神经疾病和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能提供有价值的电生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面神经监测对面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术中应用神经完整性监护仪进行面神经定位,记录反应电流阀值及同步反应波振幅.结果:7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中见鼓室段或乳突段面神经部分暴露,其余13例骨管完整.所有病例均成功诱发面神经同步肌电位反应,面神经暴露组电刺激阈值与面神经非暴露组电刺激阈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无面瘫发生.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行面神经监测有助于定位面神经,避免医源性面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麻醉豚鼠前庭下神经及三叉神经下颌支部分传入神经切断对声诱发咬肌反射的影响。方法:20只豚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5只,单侧前庭下神经切断组5只,单侧下牙槽神经切断组5只,单侧耳颞神经切断组5只。4组动物分别进行Click声刺激诱发的咬肌反射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声诱发咬肌反射电位的负波(NP)阈值为(90.00±8.16)dBnHL。100、90、80、70 dBnHL单侧声刺激,同侧记录咬肌反射NP的引出率分别为100%、70%、40%、0。100、90、80 dBnHL单侧声刺激咬肌反射NP潜伏期分别为(6.55±0.25)ms、(6.61±0.16)ms、(6.70±0.13)ms。不同刺激强度,咬肌反射NP的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单侧前庭下神经切断,术侧声诱发的咬肌反射消失。单侧下牙槽神经及耳颞神经切断组,术侧咬肌反射存在,NP的阈值、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声诱发的咬肌反射是前庭起源,不受三叉神经下颌支耳颞神经及下牙槽神经传入纤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面神经损伤后的逆行性面神经诱发电位的时间性变化,将一组豚鼠的面神经,在膝状神经节处行全部或1/2部分切断,于茎乳孔处刺激面神经,于膝状神经节和茎乳孔段置电极记录诱发电位。正常的诱发电位为三相波,第二波的潜伏期平均为0.38±0.08ms,正常上限为0.55ms;面神经全切断后48小时,电位几  相似文献   

15.
作者等报告对半面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术中进行面部肌电图(EMG)监护,其基本方法按照Mφller及Jannetta所提出的。刺激针电极刺入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和颞支的皮内,记录针电极插入同测的颏肌和眼轮匝肌,方波持续刺激100μs,电流3~5mA,刺激率5.1/s,用两个电极(相距1cm)行双向刺激及双极记录,记录电极距刺激电极约4cm。记录整个减压术的全过程。共观察11例,1例因仪器记录不满意;2例呈正常反应;8例显示异常肌电位。逆向刺激与异常反应间潜伏期近13ms。2例于减压前异常反应消失:1例发生在硬脑膜切开之后,1例于小脑轻度收缩之后。1例可见  相似文献   

16.
肌电图常用于听神经瘤或桥小脑角肿瘤术中监测 ,在中耳乳突手术中应用较少。由于面神经走行临近耳蜗、卵圆窗、半规管、砧骨等耳内重要结构 ,同时解剖异常 ,面神经骨管缺损等都易导致术中面神经损伤。中耳乳突修正性手术 ,由于正常解剖结构破坏 ,可能存在面神经骨管缺损 ,或胆脂瘤骨质破坏等均易发生面神经损伤。将肌电图针电极插入眼轮匝肌或口轮匝肌 ,术中连续监测自发肌电活动及机械刺激对面肌电图的影响 ,必要时给予一定电刺激 ,记录诱发肌电活动 ,判断面神经功能或是否临近面神经。该作者回顾分析接受中耳乳突手术的 2 6 2耳 (2 2 5例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植入人工面神经恢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兔眼轮匝肌闭眼功能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将人工面神经植入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兔体内,于术后第7、28天,监测患侧眼轮匝肌刺激闭合阈及患侧与健侧眼轮匝肌运动的同步性,并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人工面神经植入术后第7、28天,实验兔患侧眼轮匝肌的闭合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观察期间,刺激健侧眼睑20次诱发健侧闭眼,未发现健侧未动而患侧运动的情况;植入第7天和第28天,患侧与健侧同步运动的同步率在19/20~20/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人工面神经系统具备工作状态稳定、刺激运动效果同步性高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恢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动物的眼轮匝肌的闭眼功能。  相似文献   

18.
当面神经干缺失而不能直接吻合或作神经移植时,可行跨面部面神经吻合术治疗。作者于1968年首次为15岁女孩岩骨肉瘤切除后以健侧面神经颊支近端与自体胖神经(长20cm)吻合,经颇区皮下隧道与患侧茎乳孔处的面神经平远端吻合,l年后EMG检查口轮匝肌、鼻肌及下唇方肌有动作电位。以后不断改进术式,亦认为面神经下支(颈面支)为最粗,故将胖神经(20cm)与健侧面神经颈面支近端吻合,经上述隧道与患侧面神经干吻合4例,3倒无轴京再生而失败,其中1例4年后行Ⅶ-Ⅷ吻合重建及另1例2年后将患侧丢下神经颈障支近端与患者面神经颈面支远端吻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家兔正常面神经F波的检测方法和F波各参数的正常值范围,为面神经F波动物实验的深入研究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选取15只正常家兔30侧面神经,分别对其采用皮外刺激和暴露面神经直接刺激的方法进行检测,用单针电极在家兔上唇瓣肌记录正常面神经F波。结果皮下刺激时正常家兔面神经F波出现率为45.31%,暴露刺激时为67.81%;皮下刺激时引出F波所需电流强度较大,而两种刺激方式所得平均潜伏期、平均波幅和F,M波幅比间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家兔左右两侧面神经F波的各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刺激状态下的各参数值,认为在直接暴露刺激的状态下,面神经F波出现频率高、稳定性好、干扰较小,因此在研究面神经F波的动物实验中,应在暴露面神经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暴露状态下所得F波各参数值稳定、可靠,能够为家兔面神经F波动物实验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颅顶电极引导瘘管刺激前庭诱发电位基础上,进行面神经管电极引导方法的实验观察。方法取6只健康纯白豚鼠,同时安放颅顶电极和右面神经管电极,进行瘘管刺激前庭诱发电位测试记录。前庭刺激方法为上半规管开窗,藉特殊设计的瘘管刺激探针机械刺激壶腹嵴,诱发前庭电位。结果发现面神经管电极前庭诱发电位主要由一个振幅很大的P波构成,该波与颅顶电极法的P1波潜伏期相同。结论二者潜伏期及波宽呈正相关,提示二波源于同一神经结构,考虑到面神经管电极ECochG以显示听神经动作电位为主,推测P波和P1波很可能代表了前庭神经的动作电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