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1~7岁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言语康复进展情况。方法在标准声场对10例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术后声场听阈测试。利用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评估词表在开机后3.6.9、12个月分别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评估。采用希-内学习能力测试或格蕾费斯儿童精神发育测试量表进行学习能力评估。结果随着术后康复时间的增加,10名儿童的听觉、言语、学习能力评估成绩逐步提高,提高速度和幅度存在个体差异。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有助于重度、极重度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术后儿童听觉言语的发展受年龄、智力、耳聋病因及术前助听器配戴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92例人工耳蜗术后不同阶段康复评估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通过对92例7岁以下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进行分阶段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探讨7岁以下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后在不同阶段的听觉、语言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评估词表及标准评估程序,对测试对象进行听觉能力及语言能力评估。结果听觉言语识别率:术后3个月平均达到46%,6个月达到71%,9个月达到84%,12个月达到89%;语言能力:术后3个月语言年龄平均达到1.3岁,6个月平均达到2.0岁,9个月平均达到2.5岁,12个月平均达到2.9岁。结论人工耳蜗能够帮助重度听力障碍者改善听力,术后经过一年系统康复训练,在听觉识别和语言能力上较术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与非GJB2基因突变且内耳结构正常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 对37例经C下及MRI检查排除内耳畸形的聋儿术前行GJB2基因检查,根据结果 分成A组(GJB2基因突变10例)和B组(非GJB2基因突变27例),术后随访0.5~2年,进行术后的听阈、言语识别率及言语能力评估.结果 37例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全部成功,均建立了主观听性反应.A组的声场听阈水平平均为34.41±6.12 dB HL.言语识别率平均为76%; B组的声场听阈水平平均为36.23±4.16 dB HL.言语识别率平均为79%,两组均达到平均言语康复级别二级;两组听觉及言语能力测试结果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耳蜗患者中GJB2基因突变率高,可能是内耳结构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人群耳聋的主要致聋原因;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与非GJB2基因突变且内耳结构正常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基本一致.人工耳蜗植入可作为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后听觉言语功能康复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行术前、术后助听效果比较,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康复效果。方法对18例(18耳)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行术前、术后助听听阈评估、听觉功能评估及言语康复能力评估并进行比较,分析人工耳蜗植入后对声音感知、言语识别、言语发展的影响。结果18耳术前平均助听听阈为63dBHL,人工耳蜗植入听力重建后声场测试平均助听听阈为38dBHL,音频感受补偿范围250~4000Hz都能进入言语香蕉图,为其听辨言语声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术后言语识别率明显提高。18例中11例术前无言语能力的患儿,术后平均的言语能力为2岁水平;7例术前平均语言能力为1.7岁,术后平均语言能力达到2.8岁。本文中3~4岁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经过系统康复训练,言语发展明显提高。结论对6岁以下的语前聋、智力发育正常的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经过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听觉和言语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38例7岁以下语前聋植入人工耳蜗儿童进行分阶段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探讨经过1年术后康复,植入人工耳蜗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评估词表、标准评估程序及希内智力测试标准,对植入人工耳蜗的38例语前聋聋儿进行听觉、言语,智力评估,同时采用f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康复各个阶段聋儿的听觉言语能力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听觉识别率平均值由康复训练3个月的44.2%上升至12个月的88.0%,语言平均年龄由康复训练3个月的1.1岁上升至12个月的2.7岁,统计表明差异显著(P〈0.01)。结论经过1年系统的术后康复,聋儿在听觉能力和语言能力上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人工耳蜗术后康复具有普遍有效性。在术后康复中,年龄、智力、随读家长类型及其文化程度等是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42例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分析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的康复进程。方法通过对42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进行重建听阈测试、双音节词封闭项识别,主题对话测试及智力评估,以了解他们术后的听力水平、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情况。结果受试者术后平均听阈在35 dB HL左右,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扬扬格双音节词识别率≥80%的占95.45%;主题对话达到3~4级水平的占70.83%。双音节词识别率≥80%的聋儿言语能力为3~4级水平的占70.97%。结论对于智力发育正常,术后及时在康复机构接受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术后半年以上大多数患儿的听觉和言语能力的提高是较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方法及可行性,并对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11年9月收治的27例大前庭水管语前聋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为极重度聋或全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1.6~4.0岁,平均2.5岁。均行右耳人工耳蜗植入,于术后6个月行声场测听,测试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开机训练1年后,进行限定词表言语测听及非限定词表言语测听评估听力康复效果。结果 27例患儿中,术中发生"井喷"者4例,经术中采用小块肌肉或筋膜严密封堵电极周围空隙,有效防止了外淋巴漏。术后经开机康复训练6个月后,声场测听言语频率平均听阈为25~30dB nHL,平均27.5±4.5dBnHL;开机训练1年后,限定词表言语测听言语识别率平均为83.3%,非限定词表言语测听言语识别率平均为81.6%。结论大前庭水管语前聋患者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完善的影像学评估、良好的手术视野以及术中严密封堵电极周围空隙是预防"井喷"及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年龄对语前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语前聋小儿的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言语康复的随访评估中了解到 ,年龄较小聋儿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语言康复效果优于年龄大者。现将 2岁以下最小年龄组的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大年龄组比较评估 ,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7月人工耳蜗植入后 ,经过了半年以上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除不能参加本组评估的特殊病例 ,共 2 2例不超过 17岁的语前聋儿 ,进行评估讨论。男 13例 ,女 9例。人工耳蜗植入时年龄 :最小 1.5岁 ,最大 17.0岁 ,平均 7.2岁。其中 1.5~ 2 .0岁 5例 ,2 .1~ …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选配助听器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探讨不同听觉补偿方式对其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6~43月龄选配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后的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语前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助听器组18名,人工耳蜗组14名,两组的听力损失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均在干预1年内进行相同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使用声场测听测试助听听阈;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评估干预前及干预后3、6、9、12个月时的听觉能力;采用《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评估》测试两组康复训练前后的言语能力。结果两组患儿助听听阈均优于助听前,但人工耳蜗组各频率助听听阈显著优于助听器组(P<0.05);两组听觉能力得分均随听觉补偿时间的延长而提高(P<0.05);助听器组在干预后9个月的听觉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干预6个月(P<0.05);人工耳蜗组在术后6个月的听觉能力得分高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P<0.05);人工耳蜗组在干预后6、9、12个月的听觉能力得分均高于助听器组(P<0.05);两组助听后康复级别及言语年龄均高于助听前,人工耳蜗组康复级别及言语年龄均高于助听器组(P<0.05)。结论对于极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优于助听器选配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不同康复时段的听觉言语识别能力评估,探索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听觉言语识别能力的获得规律,为评价及预测聋儿康复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儿童言语听觉测试环境及测试词库,对863例不同年龄、不同康复时段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听觉言语识别能力评估,包括自然环境声响、声母、韵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129例极重度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声母、韵母、单音节及双音节词识别能力的评估,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的听觉康复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作为测试材料,分别测试患者的声母、韵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识别率,用各分项评估结果的均值代表总体听觉能力,进而研究康复时间、植入年龄、术前配戴助听器经验及性别对听觉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听觉能力各分项得分逐渐提高(P〈0.05)。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低龄组与大龄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男、女组之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助听器组与未配戴助听器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能提高语前聋患者的听觉能力。植入时间越长,听觉康复效果越好。植入时年龄越小,术后听觉能力进步越快。大龄语前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能力仍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术前短时间配戴助听器对于极重度语前聋患者术后听觉能力康复无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听力学评价对判断小龄聋儿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名3岁以内小龄聋儿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声导抗等客观测试。行为观察(behavioral observation audiometry。BOA)、视觉强化定向反应(visual reinforcement audiometry,VRA)、游戏测听(play audiometry,PA)等行为测听及听觉言语评估,用其结果综合判断听力损失程度。术后开机3个月对所有小儿进行听觉言语评估,与术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50名聋儿的听觉言语识别率有明显提高。结论综合听力学评价能够准确筛选出小龄聋儿人工耳蜗适应证患者,筛选出来的患者术后可以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健听小儿听能言语发育进程规律,加速听障幼儿人工耳蜗术后的感知觉发育进程。方法选择1.5~3岁人工耳蜗植入幼儿33例。进行为期5~6个月的听觉言语训练后,考察其追赶发育实施效果。结果听觉感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运用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对听障幼儿实施追赶发育,可缩短开机后听能感知时间,使其尽快在大脑中形成听觉记忆。  相似文献   

14.
359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康复效果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359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1年的听觉能力发展趋势,为实施康复效果质量监控与进一步改善安置策略提供指导。方法依照人工耳蜗植入年龄进行分组,以术后不同的安置时段(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为重复测量条件,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利用SPSS16.0软件评估不同年龄段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安置1年内听觉能力随时间顺序变量变化的趋势。结果①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儿童在术后1年安置中其听觉言语识别率随着安置时段的延续,总体上呈线性(**P=0.000〈0.01)和二次性(**P=0.000〈0.01)上升变化的趋势②在听觉言语识别能力获得方面,2~4岁组间,4~6岁组间存在相近的变化趋势(P〉0.05)。但7岁组与其他各年龄组、2~3岁组与5~6岁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显著(*P〈0.05);③比例差异系数(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V)的比较显示,随着术后安置接受训练时间的延续,各年龄组的听觉言语识别率平均值的标准差变小。结论①康复安置策略总体上是有效的;②在术后康复安置策略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人工耳蜗植入聋儿的听觉康复效果,主要受到来自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和术后接受康复训练时间长短两个要素的交互影晦③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不同年龄组间听觉能力的发展速度随着术后康复训练时间的延续,出现非等速均匀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康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听力学、影像学、术中神经反应测试及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评估结果。结果10例患者术耳人工耳蜗植入前听性脑干反应、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均未引出,颞骨薄层CT示不同程度的蜗轴与内听道之间的蜗神经管狭窄。术中神经反应测试2例患者有3个电极可引出神经反应波形,1例患者有2个电极可引出神经反应波形,6例患者有1个电极可以引出神经反应波形,1例患者术中未引出神经反应波形。8N患者术后超过2年,其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时的平均单元音识别率分别为60.3%、60.4%、60.3%、60.2%、60.2%,单辅音识别率分别为19.0%、19.1%、19.1%、19.2%、19.2%。2例患者术后仅3个月,其平均单元音、单辅音识别率分别为60.1%、18.2%。结论1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术前无残余听力,术中神经反应测试只有部分电极可以引出神经反应波形,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听觉康复效果和语言康复效果.为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康复训练提供经验。方法采用评估和观察的方法,对一名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康复一年的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结果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该幼儿的听觉康复级别和语言康复级别均达到一级水平,可以和健听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并能主动和陌生人说话。结论人工耳蜗植入为重度听力损失的幼儿提供了听觉重建的机会:家园配合的术后康复训练可以使幼儿的听觉言语能力在一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243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和听觉语言康复效果。方法介绍我们在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术前评估:主要包括听力学评估、影像学评估和智力心理评估。手术方法介绍了不同型号人工耳蜗插入电极的要领,特别强调了24R(Contuor Advance)型植入电极时,不要主动向外拔金属丝。结果243例患者术后6个月用声场测听啭音语言频率平均听阈达到25-35dB(nHL),平均27.4±4.8dB。开机后1年的开放词表言语分辨率平均达到87.7%。其中成人语后聋患者术后Mapping后全部能听到家人叫他名字。经2个月3~5次调试,声场测听阈在28.1±5.4dB,非限定词表(Openset)言语测听,识别率达82%~93%,平均91.6%。学龄前的语前聋儿童,开机后1~2个月,声场测听都能达到30dB(nHL)或更佳。经过1年以上语训,测定63名可合作儿童的限定词表(Closeset)言语测听,言语识别率平均达N88.6%,非限定词表(Openset)言语测听,识别率平均达83.7%。7岁以上语前聋的儿童,开机后12个月测定26例合作语前聋儿童的Closeset言语识别率平均达Nsl.6%,Openset言语识别率平均达78.2%。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全聋患者的最佳选择。对语前聋患者而言,植入年龄最好在7岁前。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语言康复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医生和聋康老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