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鼻内镜鼻窦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气道阻力及鼻腔容积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5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接受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阻力、嗅觉功能、鼻腔容积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 结果 术后1、4、8、12周时,观察组鼻气道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嗅觉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12周时,观察组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面积(NMC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有助于增大鼻腔容积与鼻腔最小横截面面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鼻声反射技术检测学龄前儿童鼻腔容积,提出检测方法、结果分析方法以及相关正常参考值。方法:①在最小横截面积相同但容积不同的模拟鼻腔,通过鼻声反射仪和通气阻力检测仪测量管腔容积和通气阻力,比较最小横截面积和管腔容积在反映通气阻力变化时的敏感性。②使用鼻声反射仪测量97例4岁儿童和137例5岁儿童的鼻腔容积。结果:①在模拟鼻腔最小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通气阻力随鼻腔容积增加而减小。②学龄前儿童平均双侧鼻腔容积为(2.03±0.4)ml。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鼻腔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析鼻声反射检测结果时,鼻腔容积变化比最小横截面积更能反映鼻腔通气阻力变化。本次研究提出鼻声反射检测结果评估方法和学龄前儿童鼻腔容积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崇明地区健康成年人鼻通气功能的客观测定,建立崇明地区健康成年人鼻阻力(RM)、鼻声反射(AR)等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初步分析两者相关性。 方法 采用NR6鼻阻力计采集受试者经鼻压差为150 Pa下前端测量的单侧鼻腔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等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后得出单侧总阻力(RI)、双侧总阻力(TR)等结果;采用A1鼻声反射计采集受试者双侧鼻腔容积(V6、V2-5、V3)、鼻腔最小截面积(MCA)、最小截面积距前鼻孔的距离(MD)等数据。对2种检查不同指标做相关性分析。 结果 鼻健康的成年人鼻阻力参数:经鼻压差在150 Pa前端测量下RI、TR分别为(0.85±0.36)、(0.42±0.16)Pa/(cm3·s),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声反射参数:V6、V2-5、MD分别为(6.14±1.70)、(2.77±1.10)、(1.92±0.27)cm3;V3、MCA分别为女性(2.19±0.51)(0.34±0.19)cm3、男性为(2.06±0.39)、(0.31±0.14)cm3;V6、V2-5、MD在性别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3、MCA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与RI有一定的负相关性(r=-0.149,P<0.05)。 结论 鼻声反射、鼻阻力作为评估鼻通气功能的客观参考指标,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弱,临床中结合两者结果参考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检查在原发性萎缩性鼻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实验者中选取25例正常成年受试者为对照组,6例原发性萎缩性鼻炎患者为实验组,分别行鼻声反射(acoustic rhinometry,AR)和鼻阻力(rhinomanometry,RM)测量,获得单侧鼻腔第1狭窄面积、单侧鼻腔第2狭窄面积、单侧鼻腔最小截面积、单侧及总的0~5 cm和2~5 cm鼻腔容积(UV5、UV2~5、TV5、TV2~5)、单侧吸气阻力、单侧呼气阻力及鼻气道总阻力参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单侧鼻腔第1狭窄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T=9.189,P<0.05),其余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阻力与鼻声反射检查可为原发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单纯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发作及稳定期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含量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成年单纯性AR患者102例为AR组,5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肺功能仪及鼻分泌物涂片检测AR组发作期、稳定期及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和鼻分泌物Eos计数。 结果 对照组及AR患者发作期、稳定期检测的鼻腔分泌物Eos计数及肺功能指标PEF、MEF75、FEV1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患者发作期、稳定期鼻分泌物Eos计数与自身PEF,FEV1,MEF75具有相关性,其中与FEV1呈显著相关(r=-0.53,P<0.001)。 结论 AR患者鼻腔分泌物Eos计数与肺功能关系密切,大部分AR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基础肺功能损害,且随着气道变态反应加重,肺功能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阻塞时检查者和患者的主观评价与客观鼻测量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 检查者和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鼻阻塞程度进行评价.客观鼻测量采用主动后鼻测压仪和鼻声反射测量仪进行.以配对t检验分析检查者的临床评价和患者VAS均数的差异,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客观鼻测量结果单侧鼻气流阻力与单侧鼻道容积、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的关系,以及检查者的临床评价、患者VAS与上述客观鼻测最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病例经统计学分析,316例患者中,减充血前后单侧鼻气流阻力与单侧鼻道容积、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0.554、-0.373、-0.600,P值均<0.001).减充血前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患者VAS均数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30、0.526,P值均<0.001),二者均与鼻气流阻力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减充血前: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气流阻力r=0.530,P=0.000,患者VAS与鼻气流阻力r=0.351,P=0.000;减充血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气流阻力r=0.452,P=0.000,患者VAS与鼻气流阻力r=0.216,P=0.000),与鼻道容积和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减充血前: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道容积r=-0.411,P=0.000,患者VAS与鼻道容积r=-0.325,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507,P=0.000,患者VAS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384,P=0.000;减充血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道容积r=-0.391,P=0.000,患者VAS与鼻道容积r=-0.209,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471,P=0.000,患者VAS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286,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客观鼻测量参数的相关系数大于患者VAS与客观鼻测最参数的相关系数.结论 鼻阻力测压与鼻声反射测量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患者VAS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均与客观鼻测量参数存在一定的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鼻阻力测压与鼻声反射测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后鼻阻力测压仪的参数——鼻阻力(nasal resistance,NR)与鼻声反射测量仪的参数——鼻腔容积(nasal cavity volume,N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inimal cross sectional area,MCSA)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应用主动后鼻阻力测压法和鼻声反射测量法对316例有鼻阻塞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减充血前双侧鼻阻力(bilateral NR,BNR)将患者分为2组,组1:BNR减充血前≤0.25 Pa/cm~3·s,组2:BNR减充血前>0.25 Pa/cm~3·s。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上述两种客观测量法的参数在全体研究对象及各组中的相关性。结果在使用减充血剂前、后,316例患者单侧鼻阻力(unilateral NR,UNR)与单侧鼻腔容积(unilateral NV,UNV)、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unilateral MCSA,UMCSA)间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值均=0.000);组1(104例)和组2(212例)在减充血前、后的UNR与UNV、UMCSA间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值均=0.000)。鼻阻力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的相关系数均大于鼻阻力与鼻气道容积的相关系数。结论在有鼻阻塞的患者中,NR、NV及MCSA存在负相关,MCSA是影响NR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阻塞时检查者和患者的主观评价与客观鼻测量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检查者和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对鼻阻塞程度进行评价。客观鼻测量采用主动后鼻测压仪和鼻声反射测量仪进行。以配对t检验分析检查者的临床评价和患者VAS均数的差异,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客观鼻测量结果单侧鼻气流阻力与单侧鼻道容积、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的关系,以及检查者的临床评价、患者VAS与上述客观鼻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经统计学分析,316例患者中,减充血前后单侧鼻气流阻力与单侧鼻道容积、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0.554、-0.373、-0.600,P值均〈0.001)。减充血前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患者VAS均数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30、0.526,P值均〈0.001),二者均与鼻气流阻力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减充血前: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气流阻力r=0.530,P=0.000,患者VAS与鼻气流阻力r=0.351,P=0.000;减充血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气流阻力r=0.452,P=0.000,患者VAS与鼻气流阻力r=0.216,P=0.000),与鼻道容积和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减充血前: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道容积r=-0.411,P=0.000,患者VAS与鼻道容积r=-0.325,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507,P=0.000,患者VAS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384,P=0.000;减充血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道容积r=-0.391,P=0.000,患者VAS与鼻道容积r=-0.209,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471,P=0.000,患者VAS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286,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客观鼻测量参数的相关系数大于患者VAS与客观鼻测量参数的相关系数。结论鼻阻力测压与鼻声反射测量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患者VAS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均与客观鼻测量参数存在一定的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非洲黑人声反射鼻腔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洲黑人与国人之间鼻声反射参数、鼻阻力(NR)的差别。方法:应用声反射鼻测压计对46例正常成年非洲黑人(黑人组)进行测试,同时选50例正常国人(国人组)作为对照,测量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至前鼻孔的距离(DCAN)和NR,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鼻腔限流节段部位均位于鼻内孔稍后,经多元回归检验,NR与NMCA的相关性最大,与NCV的相关性次之,而与DCAN无明显相关性。2组之间的NR、NMCA、NCV及DCAN等声反射鼻腔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NR主要由NMCA和NCV决定,在同样的环境下种族差异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声反射技术(acoustic rhinometry,AR)客观测量指标与鼻塞患者主观感受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方法:将365例因鼻部病变就诊的患者分为鼻塞组220例和无鼻塞组145例,另征集健康志愿者(对照组)70例.3组均行AR,测试内容为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V),鼻气道阻力(NAR),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到前鼻孔的距离(DCAN);鼻塞主观测试采取VAS评分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塞组与对照组在NAR、NV、DCAN中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AS评分与NMCA、NV、NAR、DCAN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NAR=0.7385;RNV=-0.8532;RNMCA=-0.7454;RDCAN=0.3697.结论:AR测量指标中NAR及NV的结果与患者的主观感受高度一致,可以作为评价患者主观是否具有鼻塞症状的客观评价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有鼻塞症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施行个体化的鼻腔扩容术,研究鼻腔扩容术治疗OSAHS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行个体化鼻腔扩容术治疗伴有鼻塞症状的成年OSAHS患者42例;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行多导睡眠监测(PSG)、鼻声反射、鼻阻力、鼻呼吸量仪检查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 NCV),鼻气道阻力(NAR),鼻总呼吸量(VT)。并填写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Epworth嗜睡量表(ESS);于术前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并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患者对CPAP治疗的接受程度,手工压力滴定记录平均有效治疗压力并于术后3个月复查。研究分析鼻腔扩容术的手术效果。 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 所有患者NOSE、ESS、VAS评分术后较术前均下降[(4.52±1.770)分vs(12.43±2.855)分;(7.55±2.144)分vs(12.67±2.205)分;(4.92±1.38)分vs(7.42±1.02)分,P均<0.05)],所有患者主观鼻塞及嗜睡症状均明显缓解。客观指标中NMCA、NCV、VT明显增加,NAR及CPAP治疗的平均有效治疗压力明显降低,P均<0.05, 轻、中度OSAHS患者术后较术前AHI下降、LSaO2上升[轻度(10.76±2.74)次/h vs(6.27±2.34)次/h,(76.44±2.63)%比(82.0±2.80)%;中度(25.12±5.32)次/h vs(17.38±6.51)次/h,(70.92±3.17)% vs(73.85±3.31)%,P均<0.05],重度OSAHS患者AHI及LSaO2虽有好转,但P均>0.05。所有患者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个体化的鼻腔扩容术可以有效改善伴有鼻塞症状OSAHS患者的鼻腔通气及睡眠质量,是治疗鼻源性OSAHS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并可提高CPAP治疗的依从性。对于部分中度及重度OSAHS患者仍需多层面的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鼻声反射测量法(acousticrhinometry,AR)是一种客观测量鼻腔几何形态、截面积及容积的新方法。3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AR检查并与21名正常人作比较,均为高加索人种;18例患者作了鼻中隔纠正术前与术后的对比。结果显示鼻腔最狭窄面积(MCSA)位于鼻腔前部,与鼻气道阻力(VAR)主要产生部位相吻合;术后MCSA增加伴NAR降低,提示MCSA能较好地反映鼻腔通气功能,但鼻腔容积并不是评价鼻腔通气功能的敏感指标。由于鼻气流感觉与NAR非同一概念,在解释AR和前鼻测压法检查结果及与主观症状关系时应谨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疗效的评价应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柏树花粉过敏所致变应性鼻炎(AR)为研究对象,探讨大气污染物对变应性鼻炎严重程度的影响。 方法 招募柏树花粉AR患者81例,2016~2018年间每年在柏树花粉授粉期间记录患者每日鼻结膜炎症状评分,同时从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获取气象数据,从国家环境监测站数据库获取大气污染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大气污染物浓度对于AR日均症状评分的影响。 结果 在控制柏树花粉浓度与气象因素影响的前提下,AR患者日均症状评分与大气中SO2浓度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其相关系数=0.038, 95% CI (0.004, 0.072), P=0.027;而大气中PM2.5, PM10, CO, NO2, O3指标的浓度与AR日均症状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 结论 柏树花粉过敏性AR患者的症状严重度受到大气污染物的影响,SO2浓度越高,AR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上下气道炎症研究中鼻声反射、鼻阻力检查的参数选择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鼻声反射仪及鼻阻力计对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及正常人鼻激发试验前后鼻腔通气功能进行测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分析上下气道炎症的关系。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鼻激发试验前后变应性鼻炎组、哮喘组鼻腔容积(nasal volume,NV)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腔阻力(nasal airway resistance,NAR)变化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变应性鼻炎组、哮喘组NV与NAR变化率均呈负相关(r鼻炎=-0.673;r哮喘=-0.497,P〈0.01),但NAR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较大。正常组NV与NAR变化率无明显相关(r正常组=0.120,P〉0.05)。③以鼻声反射NV减少20%或NAR增加20%作为阳性标准,变应性鼻炎组、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NV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3,P〈0.01),NAR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28.06,P〈0.01)。结论①AR、NAR检查均可作为评价鼻激发试验(nasal provocation testing,NPT)前后鼻腔通气功能的客观检查,但是,AR比NAR检查更为简便、迅速,精确度更高,重复性更好。②上、下气道炎症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HYPOTHESIS: Current methods that measure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the nasal passage 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do not determine the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 that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nasal airway resistance. 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the dimensions of the nasal passage may help in the diagnosis, as well as the choice and evaluation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upper airway insufficiencies. STUDY DESIGN: Retrospective and clinical study. METHODS: Software was developed that automatically calculates the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nasal passage on CT. RESULTS: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minimization algorithm in the software reliably calculates th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oblique plane on which the minimum cross-section lies. CONCLUSION: The developed method may be used for objective and observer-independent evaluation of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相似文献   

16.
鼻侧切开术对鼻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鼻侧切开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对鼻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6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行鼻侧切开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 ,随诊观察 6个月~ 2 .5年 ,观察内容包括主观感觉、CT和声反射鼻测压计检查等项目。结果 :患者在术后 3个月内有鼻阻塞等不适 ,3个月后随着鼻腔内干痂消失则无明显鼻阻塞感 ;术后患侧鼻阻力明显下降 ,而总鼻阻力下降则无前者明显 ;鼻粘膜在术后 1年内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厚 ,以上颌窦内侧壁下缘残壁和下鼻甲残缘等有骨性隆起部位的增生尤为显著 ,之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鼻侧切开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对鼻腔通气功能无显著影响 ,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引起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1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同时选取9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嗅棒气味嗅觉测试方法测定两组患者的嗅觉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ationicprotein,ECP)及类胰蛋白酶的含量;应用鼻压计测定鼻气道阻力。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鼻气道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患者嗅觉功能,鼻腔分泌物ECP和鼻腔分泌物类胰蛋白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活性增加可能导致了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嗅觉障碍,而鼻腔阻塞可能不是引起变应性鼻炎患者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