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沙市学龄儿童打鼾的发生情况,探讨打鼾与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等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在长沙市5个行政辖区随机抽取1 736名6~12岁儿童,对受试儿童进行睡眠状况和父母版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的调查。结果:1 736名学龄儿童中频繁打鼾的发生率为5.7%,其中男童为7.5%,高于女童的3.8%(χ2=18.782,P<0.01);6~9岁组为7.2%,高于10~12岁组的3.7%(χ2=9.666,P<0.01)。打鼾组白天嗜睡发生率为31.5%,高于无打鼾组的25.9%(χ2=6.678,P<0.01)。频繁打鼾组喉头哽咽、呼吸暂停、张口呼吸、睡眠多汗、不明原因觉醒或憋醒等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偶尔打鼾组、从无打鼾组(χ2分别=37.035,27.745,51.341,30.975,45.972,均P<0.01)。注意力缺陷的发生率在打鼾频繁组、偶尔组及从无组分别为31.3%,16.2%,13.9%; 多动冲动的发生率分别为18.2%,9.9%,8.8%,二者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20.592,P<0.01; χ2=9.067, P<0.05)。结论:长沙市学龄儿童打鼾发生率较高,打鼾与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等行为问题相关,应关注儿童打鼾及其心理行为发育状况。[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7):562-565]  相似文献   

2.
6~12岁儿童冲动行为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冲动行为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在长沙市5个行政辖区随机抽取1 736名6~12岁儿童,对受试儿童的家长进行睡眠状况和Barratt冲动量表问卷调查。结果:1 736例儿童中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31.9%,男性为35.4%,较女性的28.3%明显增高(P<0.01)。睡眠障碍组注意因子、运动因子、缺少计划因子得分及冲动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1);睡眠障碍组白天嗜睡率为35.9%,较非睡眠障碍组的24.7%增高显著(P<0.01)。注意因子、运动因子及缺少计划因子得分随着睡眠障碍评分等级的升高而呈现上升趋势,睡眠障碍评分升至5级时,各因子得分均达最高水平。经常打鼾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从不打鼾组及偶尔打鼾组(P<0.01)。结论:儿童冲动行为与睡眠障碍相关,对临床表现较高冲动水平的儿童,有必要关注其睡眠状况。[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4):310-31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有睡眠障碍和无睡眠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认知行为特征,评估睡眠障碍与ADHD患儿认知行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7月-2007年9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心理门诊确诊为ADHD的7~10岁患儿112例.男95例,女17例.根据儿童睡眠障碍诊断标准,分为无睡眠障碍ADHD组(n=55)和有睡眠障碍ADHD组(n=57).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数字划消测验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分别对二组患儿的智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行为问题进行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 1.有睡眠障碍ADHD组患儿全量表智商显著低于无睡眠障碍ADHD组,其中尤以操作智商降低为明显(P<0.01),二组间言语智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睡眠障碍ADHD组患儿的长时记忆、记忆商和数字划消得分均显著低于无睡眠障碍ADHD组(Pa<0.01),数字划消失误率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ADHD组(P<0.01);3.有睡眠障碍ADHD组患儿的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ADHD组(Pa<0.01),品行问题和心身障碍因子得分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a>0.05).结论 有睡眠障碍ADHD患儿的认知行为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长沙市3~12岁儿童打鼾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长沙市5个行政辖区2 706名3~12岁儿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长沙市3~12岁儿童打鼾发生率为7.1%,其中男童8.6%,女童5.6%,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82,P<0.05);年龄3~5岁组打鼾发生率为9.5%,6~8岁组为7.7%,9~12岁组为3.7%,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87.P<0.01);睡眠姿势侧卧位组、仰卧位组、俯卧位组打鼾发生率分别为5.9%、6.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05,P<0.05);在15 min内入睡儿童打鼾发生率为5.7%,>15 min组打鼾发生率为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82,P<0.05);睡眠中常醒和无常醒儿童打鼾发生率分别为11.5%、6.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87,P<0.01);父亲打鼾组儿童打鼾发生率为9.2%,父亲无打鼾组为4.5%;母亲打鼾组儿童打鼾发生率为13.8%,母亲无打鼾组为5.9%,父亲、母亲打鼾和不打鼾组间儿童打鼾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沙市3~12岁儿童打鼾发生率为7.1%,男童打鼾发生率比女童高.父母亲打鼾遗传因素、睡姿对儿童打鼾发生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疆阿勒泰市汉族和哈族学龄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及民族差异性、儿童睡眠时间.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阿勒泰市1 096名汉族及988名哈族6~13岁学龄儿童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包括父母及儿童问卷).结果 新疆阿勒泰市汉族和哈族学龄儿童各种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33.16%,其中哈族儿童发生率为35.83%,汉族儿童为30.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5,P=0.01).哈族儿童睡眠不安、肢体抽动、梦呓、梦游、梦魇和夜惊的发生率较汉族儿童高.在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症状中,习惯性打鼾的总发生率为2.5%,若加上儿童问卷报告的例数,其总发生率升至4.75%,其中哈族为4.76%,汉族为4.7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9).哈族和汉族学龄儿童在睡眠呼吸障碍的其他相关症状如睡眠呼吸暂停、张口呼吸、喉头哽噎和遗尿等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哈族和汉族儿童总的平均睡眠时间为10.67 h,各年龄段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均不低于国内外报道的数据.结论 新疆阿勒泰市汉族和哈族学龄儿童睡眠障碍总发生率高于国内外报道;哈族较汉族儿童睡眠障碍总体发生率及睡眠不安、肢体抽动、梦呓和梦游等的发生率高,应引起社会各界及儿科工作者足够重视.习惯性打鼾总发牛率为4.75%,哈族和汉族学龄儿童习惯性打鼾及其他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哈族儿童的睡眠障碍总体发牛率比汉族儿童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共患病及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相关性。方法 疑诊为ADHD 的319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由父母完成Vanderbilt父母评定量表(VADPRS),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进行诊断及分型,根据VADPRS进行共患病筛查及功能损害评估。同时对各型ADHD患儿共患病和功能损害情况进行比较,对其与核心症状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19例儿童中,196例诊断为ADHD,其中注意缺陷型(ADHD-I)84例,多动冲动型(ADHD-HI)35例,混合型(ADHD-C)77例。123例不满足ADHD诊断标准。ADHD儿童共患病(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非ADHD儿童(63.8% vs 37.4%, P<0.05)。ADHD-C组对立违抗和品行障碍发生率高于ADHD-I组(P<0.05)。对立违抗、品行障碍及情绪障碍的阳性条目数与两个核心症状群阳性条目数有弱相关性(P<0.01)。ADHD组总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非ADHD组(89.8% vs 74.8%, P<0.05)。ADHD-C组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ADHD-I组和ADHD-HI组(P<0.05)。注意缺陷阳性症状条目数与学习问题、同胞关系损害及组织活动问题有弱相关性(P<0.01),多动冲动阳性症状条目数仅与同胞关系损害有弱相关性(P<0.01)。结论 ADHD组儿童共患病及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以ADHD-C组最显著。ADHD核心症状严重程度可以影响共患病及功能损害的发生。未达到ADHD诊断标准的疑诊儿童也有较高的其他精神障碍和功能损害发生率,临床上也要重视对此类儿童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2-7月,对宁夏地区市、县、乡13所学校6000名6~14岁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专人负责进行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家庭社会环境因素调查.结果 收回合格问卷5632份,回收率93.87%.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16.26%,其中,睡行症62例次(6.5%),睡眠打鼾243例次(25.7%),张口呼吸167例次(17.6%),憋醒137例次(14.5%),睡眠中呼吸暂停33例次(3.5%),睡眠中肢体抽动173例次(18.3%),遗尿132例次(13.9%).不同症状发生率存在年龄差异,睡眠呼吸暂停在6~8岁年龄段发生率高,遗尿在>8~11岁、>11~14岁组发生率高.睡眠障碍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父母打鼾、早产和鼻炎.结论 宁夏地区6~14岁儿童睡眠障碍的检出率较高,多种因素可以造成儿童睡眠障碍,应引起儿科、儿保医生及儿童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冲动行为与其执行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科、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部的187例ADHD儿童(均符合DSM-IV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与126名对照组儿童分别进行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版(BIS)和威斯康星(WCST)卡片分类测验。结果ADHD冲动组、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组间WCST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的3个因子及冲动总分与WCST卡片分类测验的非持续性错误数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ADH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冲动行为越强烈,儿童出现随机错误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9.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症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ADHD)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病学综合征。其诊断依赖于观察到的特定的行为。 1980年随着该病名从多动症转为注意缺陷性疾病出台了三个行为学尺度:注意缺陷障碍、易冲动和多动。最近该标准修正为两个尺度:注意缺陷障碍及多动/冲动,根据这两个尺度把该病分为三型:注意缺陷障碍为主型,多动/易冲动型及混合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功能状态,探讨HPA轴在ADH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28例6~14岁ADHD男童根据DSM-IV ADHD诊断和分型标准,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44例,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32例,混合型(ADHD-C)52例,对照组为年龄匹配健康男童30名,于8∶00 am空腹采血。分别采用全自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智力测验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果:ADHD组IQ(84.5±11.3)低于对照组(94.6±12.4,P<0.01),ADHD 3个亚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DHD-I 和ADHD-C 两个亚组IQ水低于对照组(P<0.01), ADHD-H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DH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 (226.5±129.1 nmol/L)较对照组(384.5±141.4 nmol/L)明显降低(P<0.01),ADHD-HI组(154.4±71.6 nmol/L)下降程度较ADHD-I组(219.4±117.7 nmol/L)及ADHD-C组(258.3±136.4 nmol/L)为著(P<0.01),而ADHD各组血浆AC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非应激状态下ADHD儿童存在着HPA轴调节功能障碍,这可能系HPA轴低反应性所致。低血浆皮质醇对认知行为影响较小,而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行为关系更为密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92-99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行为特征及父母养育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其临床干预方式.方法 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PSQ)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46例6-15岁ADHD儿童及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与常模对比,ADHD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6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HD家庭父亲在养育过程中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5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亲在养育过程中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4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HD儿童的父母存在不恰当的养育态度和行为,提示对ADHD儿童应根据个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父母不良教养方式纠正等临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深圳市小学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情况和行为问题。方法:采用Conners行为量表对深圳市小学1~6年级10553名学生的家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经问卷调查为ADHD行为阳性的儿童进一步采用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 4版(DSM-Ⅳ)进行诊断。结果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均填写完整、合格的为 8193份。纳入研究对象年龄为7~13岁。由家长问卷量表得到ADHD行为发生率为 7.60%,由教师问卷量表得到ADHD行为发生率为5.59%。依据DSM-Ⅳ诊断ADHD 442例,总患病率为 5.39%;7~13岁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13,P<0.05),其中7~9岁各年龄组患病率较高,均在6%以上;男童患病率显著高于女童(6.65% vs 3.12%,P<0.05)。冲动多动问题(79.6%)、学习问题(60.6%)和品行问题(52.0%)是ADHD儿童较突出的行为问题,其中女童学习问题显著高于男童(83.5% vs 54.7%,P<0.01)。结论:深圳市小学儿童ADHD患病率为 5.39%,其中7~9岁儿童患病率较高;男童患病率显著高于女童;冲动多动问题、学习问题和品行问题是ADHD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调查北京地区2~12岁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中睡眠呼吸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二者的差异。 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间对北京6个近郊区县随机整群抽取6193例2~12岁健康儿童和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疾病专业门诊随机抽取的200例2~12岁缓解期哮喘儿童,由专人负责对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 结果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为47.0%(94例)。其中睡眠频繁鼾症发生率为11.0%(22例),喉头哽咽1.5%(3例),张口呼吸13.0%(26例),睡眠呼吸暂停1.5%(3例),磨牙8.0%(16例),梦呓7.0%(14例),梦游0.5%(1例),睡眠中肢体抽动4.0%(8例),睡眠不安28.5%(57例)。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高,其中睡眠频繁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其中睡眠频繁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应引起重视。对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应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410011)杜亚松综述李雪荣审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指与生理发育不相适应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和情绪冲动为特征的一组症状群。约占学龄期儿童的5%~9%,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品行障碍、成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IOU)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SDQ)、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父母版(ADHDDS-P)对64例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和64名对照中学生进行评定和比较,并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的ADH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性访谈。结果(1)IOU组符合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的学生有14例,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5例,多动冲动为主型1例,混合型8例;对照组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学生有3例,均为混合型。(2)SDQIOU组多动注意不能、品行问题、情绪症状、困难总分等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亲社会行为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3)ADHDDS-PIOU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因子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4)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注意缺陷、多动注意不能是IOU的危险因素,亲社会行为是IOU的保护因素。结论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存在着较多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可能是造成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0例分析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110024)王桂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110001)石昌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行为冲动。某些疾病具有类似症状,易于混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沙市3~12岁儿童夜磨牙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6月-2007年4月在长沙市5个行政辖区随机抽取2 706名3~12岁儿童,对受试儿童家长就患儿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xcel表格和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长沙市3~12岁儿童夜磨牙症发病率为9.5%。其中男9.7%,女9.3%,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05);3.0~5.9岁组、6.0~8.9岁组和9~12岁组儿童夜磨牙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1.8%、10.4%和5.5%,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88,P<0.01);睡眠姿势仰卧位组、侧卧位组和俯卧位组儿童磨牙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7%、9.7%和11.5%,不同睡眠姿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4,P<0.05)。打鼾、父亲磨牙、母亲磨牙、夜间睡眠中醒来或哭闹、易冲动好动、父亲狂躁或抑郁、无午睡习惯是儿童夜磨牙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沙市儿童夜磨牙症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关注和改善不良影响因素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夜磨牙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研究显示有发育行为异常的儿童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可加重发育行为异常.该文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抽动症儿童、情绪障碍儿童以及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睡眠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儿童行为情绪异常与睡眠问题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各种发育行为异常共患睡眠问题的治疗方式及效果.  相似文献   

1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睡眠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睡眠结构。方法2005-06—2006-04用多导睡眠监护仪(PSG)对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就诊的41例ADHD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进行全夜睡眠结构检测。结果41例ADHD儿童中混合型(ADHD-C)24例、注意缺陷型(ADHD-I)11例、多动/冲动型(ADHD-H)6例。其中男35例,女6例(ADHD-I3、ADHD-C2、ADHD-H1例)。与对照组比较ADHD组REM潜伏期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ADHD-C儿童睡眠Ⅱ期百分比较ADHD-I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ADHD组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发生率为41·5%,正常组PLMS发生率为1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ADHD组及正常对照组脑电图未见疒间性放电。结论(1)ADHD儿童存在REM睡眠结构的改变、入睡困难及睡眠效率降低;(2)PLMS也是导致ADHD儿童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3)ADHD儿童以男孩为主,女孩以注意力缺陷型为主。对学习困难的女孩应注意是否患有ADHD。  相似文献   

20.
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冲动行为与其执行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科、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部的187例ADHD儿童(均符合DSM-IV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与126名对照组儿童分别进行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版(BIS)和威斯康星(WCST)卡片分类测验。结果 ADHD冲动组、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组间WCST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IS的3个因子及冲动总分与WCST卡片分类测验的非持续性错误数呈显著的负相关(P < 0.05)。结论 ADH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冲动行为越强烈,儿童出现随机错误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