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其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巨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持续活化,并释放纤维性生长因子,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改变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平衡,在哮喘气道组织损伤、修复和重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巨噬细胞在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变化、作用及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蔚 《临床儿科杂志》2001,19(3):142-143
为了解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分析前期(1984年-1989年)3010例新生儿与后期(1994年-1999年)2575例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PPD试验的结果,前期接种者阳转率85.12%,阴性率14.88%,未种者阳性率0,后期接种者阳转率87.57%,阴性率12.43%,后期未接种者例数增多,阴性率91.67%,阳性率增至8.33%,两期合计,已接种者阳转率86.24%,阴性率13.76%,未种者阴性率92.19%,阳性率为7.81%,已种者阳转率显著高于未种者,资料显示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在未取得新的菌苗代替前,对控制结核病有应用价值,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接种的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结扎7周龄雄性CD11b-DTR小鼠胆总管方法建立胆汁淤积模型,2周后测定肝脏及结肠内容物中胆汁酸谱及肠道菌群组成。将28只小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干预(DT)组、胆管结扎(BDL)组、胆管结扎干预(BDL+DT)组。结果与Sham组相比,BDL组肝脏中初级胆汁酸及总胆汁酸含量均显著增加,BDL+DT组肝脏中非结合初级胆汁酸及总胆汁酸含量则较BDL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结肠内容物中,BDL+DT组较BDL组结合初级胆汁酸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L+DT组肝内胆汁酸合成关键酶cyp7a1表达量较BDL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BDL组肠道Prevotella的属水平相对丰度增加,而BDL+DT组Escherichia、Clostridium和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SFB)较BDL组属水平相对丰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巨噬细胞条件性敲除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干预胆汁淤积。  相似文献   

5.
卡介苗接种对儿童结核病预防保护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结核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所回升,临床对结核病的治疗研究较多,但卡介苗接种后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如何,持续时间长短,何时复种等研究不多。鉴于此,该文研究卡介苗接种对儿童的保护作用。方法:对该市城乡9608例0~14岁接种卡介苗(简称种卡)的儿童进行卡痕、PPD试验(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普查。结果:3个月~组小儿PPD阳性率最高,为 91.5%;1岁~ 组次之,为 81.6%;3岁~组最低,为 57.1%;7~14岁组PPD阳性率又有回升,为 74.2%,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城市儿童PPD阳性率为 78.8%,高于乡村儿童( 62.4%);卡痕阳性率为 90.3%,高于乡村儿童(56.1%),P<0.01;结核 自然感染率低于乡村儿童(1.7% vs 3.4%),P<0.05。<3岁儿童结核自然感染率最低(0.5%),低于3~7岁和7~14岁,7~14岁儿童自感率最高。结论:卡介苗对0~3岁儿童保护作用明显,对4岁以上儿童保护作用渐减弱;且城市儿童PPD阳性率和卡痕阳性率明显高于乡村儿童,说明种卡质量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Notch信号途径相关分子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儿童结核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结核病患儿62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健康儿童64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细胞中Notch信号途径相关分子(受体Notch1~4,配体Jagged1、2和DLL1、3、4,下游靶基因Hes1和Hey1) mRNA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儿白细胞中Notch1、2和DLL4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病例组患儿白细胞中其他信号分子Notch3、4,Jagged1、2,DLL1、3,Hes1和Hey1 mRN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otch1、2和DLL4 mRNA水平在结核病患儿中表达明显升高,但下游靶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儿童结核菌感染后Notch1、2与其配体DLL4相互作用启动Notch信号途径,可能通过作用于其他靶基因在儿童结核病中发挥作用,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结核病最激动人心的进展是该病的治疗。25年来一直认为结核病要以两种药物治疗,疗程要18~24个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缩短疗程只会招致复发。然而,现在有了两个起完全杀菌作用的药物(利福平和异烟肼),有可能实现比过去更加好的结果,而且疗程仅9个月。再者,我们在阿肯色州曾经指出,此两  相似文献   

8.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是一种新发现的神经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PACAP的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它能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清除自由基,抑制炎性细胞趋化及神经元和小脑颗粒细胞的凋亡等,且PACAP相对分子质量小,能完全通过血脑屏障,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肥大细胞的特异性激活标志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多种炎症性细胞参与变态反应的发生发展 ,如哮喘患者气道的特征性改变有激活的肥大细胞 (MC)、嗜酸性粒细胞、Ⅱ型辅助性T细胞 (Th2 )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MC是人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初级效应细胞 ,其激活直接影响次级效应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和激活。类糜蛋白酶 (chymase)及类胰蛋白酶 (tryptase)是MC重要的特异性激活标志物。在哮喘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lavag…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休克是儿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由于救治复杂,死亡率很高,本文结合我科收治的38例由明确感染病灶引起感染性休克治疗体会,得出早期诊断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灶,采取适合的术式,彻底清除或引流原发病灶是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休克是儿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由于救治复杂,死亡率很高。本文结合我科收治的38例由明确感染病灶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治疗体会,得出早期诊断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灶,采取合适的术式,彻底清除或引流原发病灶是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巨噬细胞的自分泌因子,是一种重要的前炎性反应因子,其主要作用为抑制巨噬细胞游走移动,促进巨噬细胞在炎性反应局部浸润、聚集、增生、活化,增强其黏附、吞噬作用,还能促进多种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间接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MIF广泛参与了机体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学反应,包括炎性反应、脂肪发生、肾脏病变、肿瘤生成和皮肤创伤修复等.病毒性心肌炎(VM)是由亲心肌病毒感染所致的以心肌炎性反应病变为主的疾病,目前MIF在VM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倍受关注.现就MIF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学功能尤其是其在VM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天然性(innate)免疫与获得性(adaptive)免疫相互作用,组成完整的免疫系统以清除抗原,维持自身的恒定。单核巨噬细胞(Mφ)属于天然免疫系统,功能为吞噬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因而又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近年发现APC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启动和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Mφ的生物学特征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HCN)通道是一个非选择性离子通道家族,普遍存在于心脏和神经系统中.HCN通道家族由于其超极化激活的特性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研究表明HCN通道在突触信号的传递和整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敲除HCN1的小鼠的运动学习能力受到损害,但空间学习能力反而增强.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小脑蒲肯野细胞的HCN1的缺失,也可能是海马突触环路中某个传导通路或某个神经节点中HCN1的缺乏.  相似文献   

16.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是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在机体内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特异性趋化中性粒细胞到炎症组织,加强中性粒细胞对病原菌的清除,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另一方面,NIP-2能活化中性粒细胞释放过量的髓过氧化物酶等酶类,造成组织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NIP-2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对NIP-2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认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是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在机体内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特异性趋化中性粒细胞到炎症组织,加强中性粒细胞对病原菌的清除,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另一方面,加P.2能活化中性粒细胞释放过量的髓过氧化物酶等酶类,造成组织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MIP-2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对MIP-2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认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儿结核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由于各国对结核病的忽视,使结核病流行重新加剧,使这一古老的传染病又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异烟肼治疗活动性结核病特别有效,它有杀菌作用,其杀菌机理是通过抑制结核菌的合成脱氧核糖核酸。有活动性结核时,异烟肼不能单独使用,应与其他抗痨药物合用以防止在大量结核菌内出现耐药菌株。但仅有结核菌感染(以结素试验阳性表示)而无活动性结核  相似文献   

20.
近十余年来,随着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结核杆菌抗原的纯化,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本文回顾了有关文猷,就血清学诊断的发展简史、依据、抗原选择及评价做了简要的综述,认为血清学诊断对肺外结核及小儿肺结核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