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各类多重珠蛋白异常158例血液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寻建立地中海贫血(地贫)规范化的临床检验模式.方法 分析临床确诊含有2种以上珠蛋白基因异常而诊断为复合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患者,血红蛋白H病及β地贫双重杂合子/纯合子的临床和血液学特点,比较各类多重珠蛋白异常患者血红蛋白水平、MCV值、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结果.结果 158例多重珠蛋白异常患者中,血红蛋白H病79例(49.38%),α复合β地贫45例(28.13%),β地贫双重杂合子/纯合子30例(18.75%),α地贫复合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病4例(2.5%).贫血程度以α复合β地贫者的贫血程度最轻,其次为血红蛋白H病,α地贫复合异常血红蛋白病者贫血程度明显加重,β地贫双莺杂合子/纯合子地中海贫血患者最为严重.α复合β地贫杂合子基因携带者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血红蛋白电泳呈现β地贫的电泳特点.若不进行基因检测,多重α地贫携带状态易被临床漏诊.结论 多重珠蛋白异常形式多样,血液学特点不一,贫血程度与基因表型有关.建立规范、完善的血红蛋白病及地贫筛查和诊断模式,注重家系调查,有助于提高地贫的诊断率,减少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中学生进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筛查,了解β地贫基因检出率和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方法2008年5月20-24日采用Cell Dyn 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Hb自动分析仪-VARIANT对崇左市江州区3所中学1 410例学生进行β地贫筛查。其中男696例,女714例;年龄12~16岁。分别进行血细胞分析、HbF(HbF)和HbA2定量检测。HbA2≥4%为β地贫,并行β地贫基因分析,以明确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在1 410例学生中检出β地贫108例(其中6例为HbE),检出率7.66%。108例β地贫中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CD41-4245例(41.67%)、CD1721例(19.44%)、-28有11例(10.19%)、IVS-2-654 11例(10.19%)、CD71-729例(8.33%)、CD266例(5.56%)、IVS-1-1 5例(4.63%)。结论广西崇左市β地贫基因携带率高,基因突变类型以CD41-42最为常见,其次为CD17、-28和IVS-2-654。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桂林地区少见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的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2005年5月- 2010年12月桂林地区11 941份检测血标本.男2 066例,女9 875例;年龄2个月~ 74岁.采用血细胞学检测红细胞平均容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电泳定量HbF、HbA2,初筛出β-地贫,PCR-反向斑点杂交同时检测17种中国人常见的β-地贫基因突变确定其基因型,对于常规基因检测不能确诊的基因突变,采用DNA直接测序法.结果 982例确诊为β-地贫的标本中,911例为轻型,71例为重型,共1 053条11号染色体携带了β珠蛋白缺陷基因,检出了 24例6种少见的β-地贫基因突变,其中IVS-Ⅰ-1(G→T)10例,CD43(G→T)6例,CD27-28(+C)、CD37( TGG→TAG)各3例,CD31(-C)、- 73 (A→T)各1例.结论 桂林地区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丰富,有明显的地域性,在地贫的诊断和产前诊断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来自门诊403例有不同程度贫血或黄疸的儿童进行了地中海贫血筛查,检出各种地贫231例,占57.32%。对部分病例进行基因分析,α-地贫以缺失型(α1杂合子)为常见,β-地贫以CD41-42(-CTTT)和IVS-2nt654(C→型T)突变比例最高。重型地贫患儿家系调查发现其父母均为地贫基因携带者,因此在地贫高发区对婚检或产检人群中进行地贫筛查和遗传咨询是控制和减少重型地贫患儿出生的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Gγ(Aγδβ)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的基因突变和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Hb分析;应用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方法分析地贫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在胎儿血红蛋白(Hb F)增高的病例中检出6例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杂合子,基因分析结果显示3例为中国型Gγ(Aγδβ)0-地贫杂合子,3例为Gγ(Aγδβ)0-地贫复合β-地贫CD41/42,CD71/72和-28基因突变的双重杂合子。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Gγ(Aγδβ)0-地贫杂合子Hb为94.8~128.0 g.L-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为72.0~79.1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为23.00~25.87 pg。Gγ(Aγδβ)0-地贫复合β-地贫双重杂合子的Hb为84.7~88.0 g.L-1,MCV为61.9~66.9 fL,MCH为21.10~23.70 pg。血红蛋白分析结果显示Gγ(Aγδβ)0地贫杂合子HbA2为2.1%~2.6%,HbF为10.0%~18.0%。Gγ(Aγδβ)0-地贫复合β-地贫双重杂合子的HbA2为1.27%~3.70%,HbF为41.6%~98.8%。中国型Gγ(Aγδβ)0-地贫杂合子无贫血或轻度贫血,而复合β-地贫的双重杂合子临床表现为中度贫血,伴肝脾大。未检出其他类型的缺失型(δβ)0地贫。结论首次在广西地区检出中国型Gγ(Aγδβ)0地贫,其杂合子无临床症状或有轻度贫血,MCV、MCH降低,HbF升高。当复合β-地贫时有中度贫血,需依赖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6.
昆明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筛查和基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云南省昆明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和频率。方法对昆明地区1338例儿童进行RBC脆性、MCV、血红蛋白电泳生化筛查。对筛查阳性的α-地贫患儿用gap-PCR方法、β-地贫用PCR-RDB方法进行基因诊断。结果地贫生化筛查阳性率为11.36%(152 例),基因诊断阳性率为8.59% (115 例)。115例经基因诊断确诊为地贫的样本中,α-地贫43例,β-地贫68例,α合并β地贫4例;43例α-地贫中,--SEA/αα型占47%,-α4.2 /αα型占21%,HbH病占14%;68例β-地贫共检测出6个基因位点发生突变,突变频率依次为βE(32%)、CD41-42(24%)、CD17(23%)、IVS-II654(10%)、CD71-72(10%)、-28(1%)。结论 昆明地区儿童地贫基因突变率较高,开展婚检及产检生化筛查和基因诊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中山户籍人群的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αβ复合型地贫)的检出率、基因类型及血液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5月来中山市博爱医院行地贫筛查的儿童、孕妇和婚检人群的血液学检验结果,对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2 f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27 pg者进行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和地贫...  相似文献   

8.
基因芯片诊断地中海贫血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Ou XB  Zhang L  Yu YP  Li MA  He YM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31-34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用于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62例初筛诊断为α地贫;93例初筛诊断为β地贫(轻型60例,重型33例)的患儿血样标本进行d及B珠蛋白的基因分析。结果(1)成功检测出中国人中常见的3种缺失型α地贫(-^SEA,-α^3.7,-α^4.2),2种非缺失型α地贫(HbCS,HbQS)的杂合子、纯合子及双重杂合子。(2)在60例轻型β地贫,33例重型β地贫126条染色体中共检测到8种突变类型,其中CD41-42占33.5%,IVS-Ⅱ-654占23.9%,TATAbox-28占15.0%,CD17占15.0%,CD71-CD72( A)占4.8%,βE^26占2.4%,CD27-CD28( C)占2.4%,CD71-CD72( T)占1.5%。(3)在60例β地贫杂合子中检测到8例(13.3%),在33例重型β地贫中检测到2例(6%)同时复合有α地贫基因。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具有简便、省时等特点,其无需接触放射性同位素,可同时检测α与β地贫,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验泸州地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患儿及其父母地贫基因,寻找泸州地区引起该病的主要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集40例β-地贫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分为重型组(14例)和非重型组(26例),提取DNA,采用PCR和DNA反向点杂交法进行β-地贫基因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40例β-地贫患儿共检测出7种基因突变类型,有14种基因组合形式.其中以CD17(A→T)、CD41/42(- TTCT)和IVS-Ⅱ-654(C→T)最多见.14例重型β-地贫患儿中,突变纯合子8例,双重杂合子6例,其父母均为杂合子.结论 β-地贫患儿基因突变符合遗传规律;重型β-地贫患儿基因型为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其发病年龄早,输血间隔时间短,输血量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学初筛指标阳性且临床常规基因检测阴性的疑似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患者再进一步行常规和罕见基因突变检测,丰富对地贫的病因学认识。方法 以深圳市儿童医院地贫血液学初筛[Hb、RBC平均容积(MCV)、RBC平均Hb量(MCH)、Hb电泳)]试验阳性,且常规基因(3种缺失型地贫、3种非缺失型α地贫、17种β地贫点突变)检测阴性的疑似地贫的连续病例为研究对象,提取全血基因组DNA,以Sanger基因测序、Gap-PCR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常规基因和罕见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2011年1~9月地贫血液学初筛阳性且常规基因检测阴性285例患者进入本文分析,其中<16岁279例。进一步基因检测阳性21例(7.4%):①常规基因检测阳性5例(1.8%),CD27-28(+C)、CD41-42(-TCTT)各2例,IVS-2-654(C>T)1例;②罕见基因检测阳性16例(5.6%),其中Sanger基因测序检出:异常Hb病3例(Hb Port Phillip、Hb Ernz、Hb J-Bangkok各1例),Hb Ernz类型为亚洲人群中首次检出;非缺失型β地贫-90(C>T)2例;Gap-PCR和荧光实时PCR检出:缺失型α地贫5例(-α/αα 2例、--/αα 3例),缺失型β地贫(-/β)3例,α地贫合并β地贫(--/αα合并-/β)1例,α-三联体(ααα/αα)2例。③99/264例进一步基因检测阴性患者行血液学检查,60例(60.6%)铁蛋白低于正常值,其中44例Hb和(或)MCV和(或)MCH低于正常值下限;3例提示有贫血,但铁蛋白值显著增加。结论 地贫血液学初筛指标阳性,常规基因检测阴性群体仍有7%左右的珠蛋白异常基因检出率,有必要再行进一步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验泸州地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患儿血常规参数和基因突变类型分布,探讨血常规参数在β-地贫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β-地贫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分为重型组(18例)和轻型组(32例),提取外周血DNA,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β-地贫基因突变位点分析。选择同期儿保门诊健康儿童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三组儿童血常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量(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网织红细胞比率(RET)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患儿共检测出7种基因突变类型,其中以CD17(A→T)、CD41/42(-TTCT)和IVS-Ⅱ-654(C→T)最多见。轻型组和重型组β-地贫患儿RBC、Hb、MCV和MCH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RE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CHC和RDW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CV、MCH和RET等血常规参数可作为β-地贫的联合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2.
67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分析与临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β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6 7例病人根据临床表现 ,血红蛋白 (Hb)电泳、HbA2 、HbF含量测定为β地中海贫血 ,然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 (PDB)方法作基因分析。结果   6 7例 β地贫共检出了 8种基因突变类型 ,1 5种基因组合形式。结论  不同的基因类型致临床表现不同 ,β°纯合子 1 6例 ,β°/ β°双重杂合子 36例 ,临床表现均严重 ,发病早 ( 2个月~ 6个月 ) ,肝、脾肿大明显 ,重度贫血 ,靠输血维持生命 ,幼儿期夭折。β+/ β°双重杂合子 1 5例 ,发病年龄较晚 ,贫血较轻  相似文献   

13.
黄绍良等曾报道国内首例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成功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在移植后小儿呈嵌合体的“脱地中海贫血状态(ex-thalassemia脱地贫)”的追踪观察中,我们发现本例嵌合状态在临床表现、血红蛋白(Hb)量、Hb种类的动态改变,有一定的时空顺序,与骨髓移植治疗本病时的临床和实验结果有明显区别。特总结如下:对象和方法一、病例资料患儿男,4.5岁,汉族。生后6个月起渐出现进行性面色苍白,Hb呈进行性下降,1岁时查Hb为33g/L,肝肋下4cm,脾肋下5cm,HbA20.018,HbF0.58,β地贫基因为β41-42(-TCTT)纯合子;父母均为β41-42杂合子,2岁半…  相似文献   

14.
脐血肽链分析筛查重型地中海贫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重型地中海贫血(地贫)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新生儿脐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Au-PAGE)、基因分析及随访调查。结果连续筛查新生儿脐血2423例,а链消失10例(0.41%),β链消失7例(0.29%)。10例HbBart’s水肿胎儿的基因分析均无BamHI和BglⅡ酶解的特异性片段;7例β°地贫患儿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其基因突变类型为CD17/CD17 3例,CD17/CD41-42 2例,CD17/IVSI-11例。结论TAu-PAGE能可靠进行新生儿重型地贫的早期诊断,对于早期干预改善患儿预后和遗传咨询、评价地贫控制计划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5042例地中海贫血高风险儿童β-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地贫)高风险儿童β-地贫的检出率及基因型构成情况,为制定广州地区β-地贫防治策略、有效降低β-地贫的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双重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RDB),对广州地区的5042例地贫高风险患儿进行β-地贫8种常见和9种稀少的突变位点进行基冈分析。结果在5042例受检者中,共检出β-地贫患儿1507例,约为受检者的29.89%,涉及13种突变类型。其中CDs41-42(-TCTT)、IVS-Ⅱ-654(C→T)、CD17(A→T)、-28(A→G)、CD71-72(+A)、CD26(G→A)、CD43(G→T)是广州地区最主要的7种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分别占42.09%、26.01%、12.63%、10.42%、2.97%、2%、1.02%,这7种突变占全部检出突变的97.14%。纯合子109例(7.23%),双重杂合子237例(15.73%)。结论广州地区地贫高风险患儿具有较高的β-地贫突变基因检出率,制定切实有效的地贫防治策略对于减少β-地贫纯合子和双重杂合子的出生率,提高广州地区的人口素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桂林地区儿童中间型和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地贫)的基因型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运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及多重PCR法确定患儿地贫基因型。结果共检出8种β和2种α地贫基因突变,患儿基因型包括4种β地贫纯合子、10种β地贫双重杂合子组合及αβ杂合子,除-28/-28、CD41-42/IVS-Ⅱ-654复合αα/--SEA、CD41-42/CD41-42复合αα/-α3.7、CD41-42/-28复合αα/--SEA表现为中间型β地贫外,余基因型均表现为重型地贫。结论β地贫临床症状轻重由其基因型决定,本组CD41-42(-TTCT)I、VS--Ⅱ654(C→T)、CD17(A→T)、-28(A→G)为桂林地区常见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3):151-153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儿童的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地贫)基因携带率。方法因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常见儿科疾病或常规体检进行血细胞分析,检出MCV〈79fL儿童105例,进行国内常见3种缺失型α地贫基因、5种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和17种β地贫基因分析。结果检出携带地贫基因儿童92例,其中静止型α地贫21例,轻型α地贫46例,中间型α地贫2例,β地贫杂合子18例,β地贫杂合子复合α地贫5例。结论MCV降低的儿童地贫基因携带率极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筛查指标及其cut-off值。方法 对进行β地贫筛查(新生儿足跟血滤纸干血片血红蛋白分析和17种β珠蛋白基因突变检测)的1 193例足月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筛查指标水平与β地贫基因携带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行筛查指标对β地贫基因携带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1 193例中β地贫基因携带者638例。HbA2为0的637例(53.39%)中携带β地贫基因的310例、β地贫基因阴性327例;HbA2不为0的556例(46.61%)中携带β地贫基因的328例、β地贫基因阴性228例。HbA2为0者,与β地贫基因阴性组比较,β地贫基因携带组的HbA含量较低、HbF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HbA2不为0者,与β地贫基因阴性组比较,β地贫基因携带组的HbA含量较低、HbF及HbA2/HbA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HbA2为0者,HbA、出生胎龄及两者联合对β地贫基因携带诊断的ROC曲线分析的AUC分别为0.865、0.515、0.870,其中HbA及HbA联合出生胎龄的AUC相近,均具有诊断意义(P < 0.01)。HbA2不为0者,HbA、HbA2/HbA比及两者联合对β地贫基因携带诊断的ROC曲线分析的AUC分别为0.943、0.885、0.978,均具有诊断意义(P < 0.01),以两者联合的AUC最大。HbA2为0者,HbA为11.6%时对β地贫基因携带诊断的ROC曲线的AUC最大,灵敏度为85.81%、特异度为79.82%;HbA2不为0者,HbA为16.1%~22.0%、HbA2/HbA比 > 1.4时对β地贫基因携带诊断ROC曲线的AUC最大,灵敏度为91.38%、特异度91.89%。结论 HbA及HbA2/HbA比是筛查足月新生儿β地贫基因携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β地中海贫血(地贫)合并α珠蛋白基因三联体致中间型地贫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β杂合子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患儿外周血β珠蛋白基因测序及α珠蛋白基因三联体检测结果。结果例1,女,4岁,为β~(CD41-42)杂合子;例2,男,13岁,为β~(CD17)杂合子。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为中重度贫血、肝脾肿大,β珠蛋白基因测序未发现罕见变异点。例1的Gap-PCR特异性引物检测ααα~(anti4.2)片段阳性,例2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检测ααα~(anti3.7)片段阳性。结论β杂合子且未见罕见变异,但临床表现为中重度贫血时,应考虑存在α珠蛋白基因三联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β^0合子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使用中药益髓生血颗粒(CTM)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进行基因检测诊断为β^0合子β地中海贫血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16岁,平均9.5岁。应用CTM治疗,10g/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21例患儿有5种基因突变类型,其中密码子41-42(-TTCT)框架位移最多,占52%。经治疗后症状改善,Hb、RBC、Ret及胎儿血红蛋白(HbF)值均有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a〈0.01)。结论CTM治疗β^0合子β地贫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