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房间隔穿刺方法(TS)对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蚀(RFCA)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共有3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13±3岁,心动过速史3~5年,其中6例是因为动脉逆行法(TA)失败或操作困难,而对其进行房间隔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的进行了RFCA,无一例发生与TS有关的并发症;操作时间93±35分钟,X线投照时间27±12分钟,放电功率18±6W。结论TS法对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左侧房室旁道的RFCA具有较好的成功率和安全性;TS法可避免动脉系统有关的并发症,而且是TA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常规标测相比,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零透视射频导管消融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射频消融术并确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100例患儿,50例为研究组(应用En Site Velocity~(TM)三维标测系统完成零透视消融),50例为对照组(X线透视消融)。比较两组间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X线辐射剂量及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手术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辐射剂量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75.68±18.02 m Gy)(P0.001)。结论与常规标测相比,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采用En Site Velocity~(TM)标测系统指导完成零透视射频导管消融具有相近的成功率并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婴儿房室旁路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药物难治性房室旁路婴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指征包括药物难治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或预激性心肌病。手术操作采用改良低辐射剂量影像策略下的二维标测与消融技术。 结果:共纳入8例患儿,年龄中位数6.5月,体重中位数7.7 kg。术中电生理检查证实7例存在1条旁路,1例存在2条旁路;其中右侧壁旁路5条,左侧壁旁路3条,左后间隔旁路1条;4例表现为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4例为隐匿性旁路。透视时间中位数11.2 min,辐射剂量-面积乘积15.7 μGy·m2。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15月,无心动过速复发。1例出现迟发性二尖瓣后叶穿孔并成功接受手术修补,未观察到其他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治愈房室旁路所导致的婴儿药物难治性心律失常,但需谨慎把握其适应证,并进行适当操作改良,以尽可能避免消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儿童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安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CARTO 3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80例AVNRT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AVNRT患儿中,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11.74±2.49)岁;平均体质量(42.19±12.97)kg,6例(7.5%)体质量27 kg。患儿治疗中曝光时间(6.87±7.09)min,曝光量(10.71±7.02)m Gy,手术时间(80.81±29.14)min。成功率98.75%(1/80),复发率1.25%(1/80),并发症发生率1.25%(1/80),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在CARTO3系统指导下,结合解剖和电生理方法,采用能量滴定法对儿童进行射频消融治疗AVNR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儿童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射频消融法治疗17例房室旁道和9例结双径路所引起的儿童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TV),全部获得成功,示发生任何并发症。结果表明: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熟悉儿童心内电生理检查和消融操作特点及技巧,射频消融法不失为治疗儿童顽固性SVT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1例复发外,所有选择病例均消融成功,全部转为窦性心律,术后无并发症出现,远期随访观察无不良反应.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条件适合的患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儿童上尿路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上尿路手术1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术前准备、用物准备、手术布局和体位安置等护理配合注意事项。结果 140例患儿中男103例,女37例。平均体重为(18.1±15.0) kg,体重≥40 kg者39例,体重<40 kg者101例。手术的平均体位安置时间为(13.8±5.1)min。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因手术布局及体位不当所导致的手术操作困难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手术布局、体位安置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儿童上尿路手术顺利开展与完成的重要前提。良好的手术布局有利于手术团队在手术中协作、交流与配合。良好的体位安置有利于发挥机器人手术优势、有助于主刀灵活操作及其与助手有效地配合,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喉乳头状瘤患儿生长变化情况。方法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喉乳头状瘤的患儿77例,选择同期健康查体儿童84例为健康对照组,测量入院时候的身高体重并进行比较。结果喉乳头状瘤患儿身高在70~170cm之间,平均为(123.10±24.97)cm,体重在10~98kg之间,平均为(29.10±15.48)kg;健康对照组身高在71.40~178.50cm之间,平均为(126.75±26.69)cm,体重在9.5~65kg之间,平均为(31.21±15.63)kg。两组间比较身高及体重差异均没有显著性(身高F=0.701,P=0.404;体重F=1.73,P=0.19)。结论喉乳头状瘤患儿身高、体重发育与健康儿童之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CA)对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13例PSVT患者,通过标准12导联体表ECG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确定PSVT类型和标测消融靶点,然后施行RFCA。结果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AVRT)10例,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AVNRT)3例,其中左侧游离壁旁道8例,右侧游离壁旁道2例,房室结双径路3例。RFCA成功率100%。1例AVNRT患者发生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级睥蒂结扎法在儿童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实施腹腔镜下分级脾蒂结扎法脾切除术8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8.5岁;体重16~66kg,平均体重34.5 kg.结果 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5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10~200mL,平均50mL,住院时间5~7d,平均6.2d.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7个月,平均4.5个月.患儿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儿童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采用分级脾蒂结扎法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手术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房性心动过速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房性心动过速(AT)的体会,探讨儿童AT的电生理学特征、靶点标测和麻醉方法的特点。方法4例AT患儿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靶点标测采用程序激动标测方法,在左右房内移动标测寻找靶点,采用预设60~65℃温控放电消融。不配合患儿给予全身静脉麻醉,位于左房的AT施予房间隔穿刺术。结果经电生理检查证实,4例AT中2例为自律性AT,2例为折返性AT。特殊患儿经适当麻醉或房间隔穿刺后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结论AT的射频消融成功率较高,但儿童生理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射频消融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其麻醉方法的选择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早期治疗肺动脉狭窄型法洛四联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早期治疗婴幼儿肺动脉狭窄型法洛四联症(TOF)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本院共收治肺动脉狭窄型TOF患儿144例,年龄2.36个月,中位数8.2个月,体重4.5~13b,平均(8.7±2.8)kg。140例患儿接受一期根治手术,术中经右心室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及疏通右室流出道,其中52例患儿肺动脉及瓣环发育欠佳,行双片法跨瓣环补片治疗,4例患儿行分流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死亡3例(2.1%),其余恢复顺利,痊愈出院。获门诊随访128例,随访时间3~24个月,患儿有心功能良好,无右室流出道梗阻。结论TOF患儿应在1岁以内治疗,经有心室路径矫治便于操作,术后右室功能良好,应用双片法进行跨环补片修补,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单纯TEE引导下经皮封堵ASD患儿118例,男性51例,女性67例,年龄13~180个月,平均(68.39±39.12)个月,体重10~77 kg,平均(21.14±11.34)kg。术中采用TEE引导并监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全过程。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予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评估封堵效果。结果 TEE引导下经皮成功封堵单孔型继发孔ASD 118例。继发孔ASD大小3~24 mm,平均(9.52±4.12)mm,封堵器大小6~32 mm,平均(14.19±4.60)mm。118例均顺利完成封堵术,术后即刻TEE检查及术后3~6个月TTE随访,均未见封堵器移位、瓣膜损伤、心包积液、外周血管损害等并发症。结论 TEE引导下经皮封堵儿童ASD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设备投入少,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预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为预激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岁男性患儿,体表心电图示B型预激综合征;心脏彩超示扩张型心肌病,病程中无心动过速发作;电生理检查示右后间隔旁道。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提示delta波消失,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缩小及心功能改善,且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预激导致左心室兴奋-机械收缩偶联不同步可能是预激性心肌病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以右侧间隔部显性旁道最多见。射频消融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已经成为治疗儿童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的成功率高,副作用少[1]。永久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最近文献报道,儿童射频消融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率为1.2%[2]。我们医院自1994年底至今,共有73例患儿...  相似文献   

16.
导管法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应用导管法射频消融(RFCA)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5例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儿,分别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 15例患儿均诱发出SVT,其中右侧旁路(RAP)6例,左侧旁路(LAP)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例,房性心动过速(AT)1例。消融成功13例(成功率86.7%),1例RAP患儿失败,1例AT患儿未行消融。术后2个月1例希氏束(HIS)旁路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消融成功患儿均无SVT发作,未出现消融相关并发症。结论 RFC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并在心脏外科进行手术干预的49例PDA超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 男27例, 女22例;均为胎龄<28周的早产儿, 平均出生胎龄为26+5周, 胎龄范围为24+5~27+6周;多胎妊娠占38.8%(19/49);出生体重为(930±148) g;术前超声评估PDA直径为(4.0±0.8) mm;术前约有1.6次药物治疗疗程。观察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手术治疗的早期预后、住院期间病死率、手术相关并发症, 比较术前和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脱离氧疗的时间等, 总结PDA结扎术治疗超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手术时间为(52±16) min, 手术时平均日龄为42.4 d, 手术时平均体重为1.68 kg, 术前PDA直径的中位数为3.8 mm, 出院时平均纠正年龄为42+6周, 出院时平均体重为3.47 kg。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 所有患儿术后无残瘘, 均达到即刻闭合。2例患...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间隔部位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HS  Zeng SY  Shi JJ  Li H  Ou X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4):291-293
目的 通过回顾 98例心动过速患儿在间隔部位的放电消融过程 ,总结儿童间隔部位射频消融术的经验。方法  98例心动过速患儿 ,平均年龄 ( 8 1± 2 3)岁 ,体重 ( 2 8± 9)kg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6 2例、间隔部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2 5例、Koch三角内房速 (AT)3例和左室间隔部室性心动过速 (ILVT) 8例。常规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和射频消融术 (RFCA)。右侧消融可视情况使用Swartz长鞘 ,帮助固定到位温控射频导管。在窦性心律时采取“能量滴定”和“时间递增”法放电消融。即放电时可采用逐渐增加输出功率及放电时间的方法。结果  98例全部成功消融 ,终止了心动过速。 11例 ( 11% )术后复发性心动过速 ,10例再次行射频消融术也成功终止了发作。并发症 :1例后间隔部AVRT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不能恢复正常心律 ,2周后放置心内膜永久起搏器。结论 儿童间隔部位范围狭小 ,心内膜层薄 ,房室结较脆弱 ,术中稍有不慎 ,易造成不可逆转的Ⅲ度AVB。所以在儿童间隔部位行EPS和RFCA要慎重。采用如下操作方法可减少儿童病例射频消融术中的失误 :( 1)操作轻柔 ;( 2 )窦性心律放电 ;( 3)采用“能量滴定”和“时间递增”法 ;( 4 )加用Swartz长鞘固定射频导管 ;( 5 )采用温控导管 ;(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反复发作的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20例患儿经食管心房调搏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在术前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然后标测部位再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效果、复发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0例室上速房室折返(AVRT)12例,房室结折返(AVNRT)8例.治疗全部成功,平均X线曝光时间28(15~60) min,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10.0%),复发的3例(15.0%)经再次消融后未再复发,随访1~8 a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速安全可靠,近期可出现短暂的房室传导阻滞,远期未见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颈静脉封堵婴儿房间隔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右侧颈静脉行房间隔缺损封堵的13例1岁以内房间隔缺损患儿,评价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婴儿均封堵成功,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准确引导输送轨道的建立,手术时间(27.2±15.1)min。全部患儿封堵器形态满意、位置固定,无新发心律失常、溶血、栓塞、感染、气胸、血胸及心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右侧颈静脉封堵婴儿房间隔缺损方法可行,可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低年龄、低体重患儿介入血管并发症,同时可避免潜在的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