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1.功能性胃肠病(FGIDs)指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而无法以器质性疾病或生化异常解释"的消化道症状(群)组合的多种疾病,儿童FGIDs包括4类13种疾病。 2.罗马Ⅱ体系的特点:①对疾病的认识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②建立以症状为基础的排除性诊断方法;③按部位进行疾病分类;④诊断FGIDs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⑤FGIDs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如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增高、脑-肠相互作用、脑-肠肽和受体改变及社会心理因素。罗马Ⅱ体系的核心:胃肠功能紊乱的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生物-心理-社会概念的形式,强调心理社会因素,但并非FGIDs定义和诊断的必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型偏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再发性腹痛大多属于功能性胃肠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和腹型偏头痛(AM),仅5%~10%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在罗马Ⅲ诊断标准中AM属于腹痛相关性功能性胃肠病,而在头痛病国际分类中,AM列为可能系偏头痛前驱症状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由于AM同属二大诊断系统,患儿往往无头痛症状,临床医师对此病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诊断较为困难.现就AM的诊断标准、临床评价、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且无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最常见的FGID之一。儿童FD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上腹灼烧感、餐后早饱、饱胀感等为主要表现,且经过适当医疗评估,患儿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综合征。儿童FD的罗马Ⅳ诊断标准为:诊断前至少2个月内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条件,且每个月至少4 d是有症状的。  相似文献   

4.
儿童消化器官病依然广泛地存在。许多作者指出,成人慢性胃肠道病,常起源于小儿。小儿胃肠道机能障碍、胆道炎性疾病和胃十二指肠炎早期诊断,不仅可决定治疗效果,而且可防止机能障碍转变为器质性疾病以及防止发生并发症。胃、肝胆系统和十二指肠疾病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因为它们的临床症状相同。近年来出现了新的临床检验、器械和其他检查方法,能够精确地评定健康小儿和病儿消化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基础与诊断思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再发性腹痛指发生在3岁或3岁以上儿童的一种反复发作、病程>3个月,发作次数>3次的症状.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器质性RAP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腹痛;功能性RAP指疾病的发作不能从组织结构及生化方面变化解释,但又客观存在.腹痛产生的结构基础包括受体、传导纤维与三级传导神经元;目前接受的内脏疼痛的调控机制是"阀门"学说.此外,功能性腹痛与遗传、环境、内脏高敏感有关.在腹痛的诊断程序中首先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但又要避免过多的不必要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常于儿童期发病,主要在学龄前期发病.其特点为反复发生、刻板发作的剧烈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间歇期无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发作呈"开一关"型.CVS为一种功能性胃肠病.1994年伦敦国际会议制定了诊断CVS的4项必需条件和支持条件,1999年制定了罗马Ⅱ标准,2006年发表了新修订的罗马Ⅲ标准.CV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尽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诊断CVS前要求排除常见的或较易治疗的相关疾病,尤其是器质性疾病.同时,要与腹型偏头痛和偏头痛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小婴儿出现反流/溢奶、婴儿肠绞痛、便秘、排便困难、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比较常见,此类胃肠道症状多为功能性紊乱,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国内外医师对其认识程度及处理方案不统一,且相关的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非常有限,目前的处理策略仍旧依据经验总结。现就参照罗马Ⅳ诊断标准及国内外专家共识,分别介绍各种小婴儿胃肠道症状、诊断及处理策略,提高临床儿科医师对此类症状的认识,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胃肠病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以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本文基于2016年发表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介绍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旨在提高儿科医生对于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儿科标准及其与罗马Ⅱ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胃肠病(FGIDs)包括一系列慢性或再发性的不能用器质性疾病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胃肠道症状。FGIDS专家委员会于1994年制订罗马Ⅰ标准,1999年发表罗马Ⅱ标准,近来又制订罗马Ⅲ标准,其主要改变是:将儿科标准分为2个年龄组分别进行分类,定义4~18岁年龄组的反刍和功能性便秘,对症状持续时间的要求从3个月降为2个月及对功能性腹痛标准的修改。  相似文献   

10.
便秘是儿童较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多长期持续存在,影响患儿生活.虽然便秘的病因多种多样,但胃肠道动力异常是其主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作为胃肠慢波起搏者的Cajal 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在肠道功能的正常发挥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可致儿童便秘的胃肠动力性疾病存在ICCs异常,其数量减少或细胞网络异常与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本文拟对ICCs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HD同源病及功能性便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便秘是儿童较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多长期持续存在,影响患儿生活.虽然便秘的病因多种多样,但胃肠道动力异常是其主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作为胃肠慢波起搏者的Cajal 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在肠道功能的正常发挥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可致儿童便秘的胃肠动力性疾病存在ICCs异常,其数量减少或细胞网络异常与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本文拟对ICCs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HD同源病及功能性便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与胃肠动力疾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 2 0年由于社会生活发生根本性变化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谱亦随之改变 ,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痛、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肠易激综合征等发病率逐年上升。上述疾病分类、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尚存在很多模糊概念。实际情况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 orders,FGID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胃肠运动障碍 ,在一定程度上胃肠运动障碍被认为是FGIDs的代名词。对一组慢性、反复发作的“具有消化道症状 ,而无法以器质性疾病或生化异常解释”的消化道症状的不同组合曾多次进行专题讨论 ,并成立FGIDs专家委员会于…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消化不良(dyspepsia)是指以上腹部为中心的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或不适、早饱、腹胀、返酸、嗳气、厌食、烧灼感、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是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可以因器质性消化道疾病引起,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儿童和青少年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目前儿童FD的诊断依据1998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胃肠功能障碍会议上制定的小儿胃肠功能紊乱的诊断标准,也  相似文献   

14.
以再发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全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时期以再发性腹痛 (RAP)为首发症状的疾病中 ,器质性疾病约占 5% ,功能异常者占 85% ,心理问题占 1 0 % [1 ] 。所涉及的疾病范围甚广。全身性器质性疾病如消化系统 :有溃疡病 ,胃肠道感染 ,肠系膜淋巴结炎 ;泌尿生殖系统 :有泌尿道感染 ,肾结石 ,盆腔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肝胆系统 :有肝炎 ,家族性胰腺炎 ,胆囊炎等 ;代谢性疾病有血卟啉症 ,家族性高脂血症等 ;其它 :如铅中毒 ,荨麻疹 (腹型 )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紫癜 (腹型 )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功能异常者有乳糖、蔗糖不耐受 ,便秘 ,肠道气体综合征 ,肠道运动功能增…  相似文献   

15.
С������ϵͳ�������ν�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功能性胃肠病与胃肠动力性疾病2005年9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小儿胃肠动力会议,标志着我国儿科消化专业对儿童胃肠病的研究从器质性疾病扩展至功能性疾病。1.1食管动力及外科治疗食管pH监测和动力功能检查是诊断和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主要方法。周雪莲等[1]报道短暂性下食管括约肌松驰在GER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腹腔镜下Rosett和Thal胃底折叠术治疗儿童GERD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2]。陈新国等[3]对1例2岁的贲门失弛症患儿采用腹腔镜Heller手术加部分胃底折叠治疗。他们总结了腹腔镜用于治疗GERD及贲门失弛症的主要优点为手术创…  相似文献   

16.
胃电图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电图是一种经体表电极记录胃电的方法,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对于评估胃肠动力功能较为有效。胃电图的操作简单,无并发症,对于脆弱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尤为适用。该技术在成年人和儿童中作为一种胃肠动力功能的检查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尚刚刚起步。新生儿的测量方法和参数特点与成年人相比有很大不同。作为一种功能性的检查,胃电图尚不能诊断器质性疾病,但可以用于监测早产儿的胃电生理成熟度,评价胃食管反流和喂养不耐受等胃肠动力紊乱疾病的胃肠功能、胃肠动力学的疗效及不同喂养方法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17.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分类标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指有消化道症状、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罗马诊断标准在FGIDs的分类和新知识传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FGIDs专家委员会在1994年制订出罗马Ⅰ诊断标准。1999年发表罗马Ⅱ标准,并把小儿FGIDs进行单独分类,共有13种疾病。2006年5月发布了最新修订的罗马Ⅲ标准,共有6类28种成人FGIDs,并建立了2个儿科分类:新生儿/幼儿(分类G)和儿童/青少年(分类H),共17种小儿FGIDs。进行这样的修订是因为不同年龄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不同的临床表现。其诊断标准是建立在专家广泛共识基础之上的,强调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诊断前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及由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与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生儿存活率的提高,新生儿喂养的理论与实践已成为当今新生儿科医生关注的话题。新生儿出生后,其营养素的来源从完全依赖母体转变为通过胃肠道摄取所需营养素。这一转变依赖于消化道结构、消化吸收功能及胃肠动力的成熟和完善。胃肠动力的发育与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的发育相比较,相对要迟缓。足月儿胃肠道存在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motorcomplex ,MMC) ,推进食物前进。在孕2 5~30周的早产儿由低幅、无规则节律、压力杂乱的波组成。孕30~35周才成群出现,波幅增加,推进性传播复合波群的发生率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早产及疾病,如…  相似文献   

19.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多样,有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和消化道外症状之分。在基层医院诊断一般依赖病史、典型症状和体格检查。反流诊断问卷可用于初筛。食管胃钡餐造影能显示胃肠道的解剖结构异常。食管pH监测、Bravo胶囊无线pH监测、Bilitec2000胆红素监测、阻抗结合pH测定等可证实有无反流。胃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常作为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的首选方法。食管动力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GER的病理生理基础和发病机制。胃食管B型超声和食管核素测定可用于评价胃排空,而核素扫描还可确认有无肺部吸入。临床上必须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和诊断程序,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应用精神药物可导致20%-30%的新生儿出现撤药症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胃肠道功能失常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自主神经方面症状体征等.由于新生儿精神药物撤药综合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所以应详细询问母亲病史,特别是孕期用药史,严密观察临床症状,采用临床量表进行评定,进行有关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治疗上支持疗法至关重要,病情严重时可给予苯巴比妥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