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眼动脉灌注化疗(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IAC)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儿长期的保眼率、生存率及影响保眼率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9年4月至2016年4月介入血管瘤科收治行IAC治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情况、患者保眼率及生存率进行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保眼率生存曲线与生存曲线,对性别、国际眼内RB肿瘤的分级、年龄、术前的治疗史等因素与保眼率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RB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共有320例患儿纳入研究。307例(374只患眼)存活患儿IAC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1~130个月),经眼动脉灌注化疗共1 299次(平均3.47次)。存活患儿自最后一次IAC治疗日开始,RB患儿最短保眼时间1个月,最长保眼时130个月,术后284只患眼瘤体稳定眼球未摘除,总体保眼率为75.9%;根据IIRC分期,A期(n=1)、B期(n=23)、C期(n=25)、D期(n=258)、E期(n=67)RB患者随访时间内保眼率分别为100%、95.7%、100%、80.6%、41.8%。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与RB患儿保眼率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IRC分期(RR72.7)是RB患者保眼率的影响因素。随访期间共13例因疾病进展而死亡,生存率96.0%。 结论IAC治疗RB可以显著提高保眼率,长期疗效肯定。肿瘤分期是影响其保眼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总结武警总医院儿科自2012-10至2014-01采用青蒿琥酯联合常规方案(联合治疗组)治疗晚期RB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方案(对照组)治疗的11例晚期RB患儿进行比较,分析总结青蒿琥酯治疗晚期R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联合治疗组中4例眼内D、E期患儿中有2例成功保留眼球(50%),5例眼外期患儿中有2例获得手术机会(40%);对照组中7例眼内D、E期的患儿中仅有2例获得保眼机会(28.6%),3例眼外期患儿中有1例获得手术机会(33.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截至2015-02-01,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18.2个月和21.8个月,对照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18.4个月和21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所有患儿在给予青蒿琥酯期间均未发生过敏反应,生命体征平稳。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青蒿琥酯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有一定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共培养 (Ag-DC-CIK)细胞对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武警总医院2011-01至2014-01确诊为晚期RB的26例患儿资料,其中13例采用Ag-DC-CIK细胞回输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其余1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资料,观察Ag-DC-CIK细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患儿共接受67疗程134次Ag-DC-CIK细胞治疗。联合组2例D期患儿均获保眼机会,初诊时无手术机会的4例眼外期、远处转移期患儿2例获手术机会;常规组2例D期患儿均未获保眼机会,初诊时无手术机会的4例眼外期、远处转移期患儿仅1例获手术机会。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 、CD4+ /CD8+ 、CD3+ CD56+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上述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变化。在细胞回输过程中,仅1例次出现发热,体温37.8 ℃,未经处理恢复正常。所有患儿的血生化、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在细胞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g-DC-CIK细胞治疗晚期RB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经导管眼动脉灌注化疗(IAC)为主体的化学减容治疗在眼内晚期成视网膜细胞瘤(D/E期)患儿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短期观察。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以IAC为主体进行化疗减容的眼内晚期成视网膜细胞瘤患儿102例,详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肿瘤分期、IAC途径(颈内动脉-眼动脉/颈外动脉-脑膜中动脉)、先后治疗经过、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 102例眼内晚期成视网膜细胞瘤患儿中单眼86例,双眼16例。共纳入研究106只患眼,合计D期68例,E期38例。共进行IAC治疗337眼次,总保眼率达84.9%,其中D期为85.3%,E期为84.2%。IAC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眼睑肿胀2例、上睑下垂4例、额部红斑6例,玻璃体积血4例,视网膜脱离加重1例,眼球略内陷2例;此外,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2例需要进行注射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6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次数2~5次/d。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仅6例复发(D期4例,E期2例),其中1例经过局部治疗后稳定,1例再次行IAC后稳定,4例进行眼球摘除。结论 眼动脉灌注化疗术为主体治疗的化学减容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保眼率,缩短成视网膜细胞瘤患儿治疗周期,降低患儿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经眼动脉灌注化疗(IAC)与静脉化疗联合眼动脉灌注化疗(IV-IAC)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眼内晚期(D/E期)初诊RB患者80例。42例进行经眼动脉灌注化疗,为IAC组;38例行2次静脉化疗后联合经眼动脉灌注化疗,为IV-IAC组;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结果:(1)保眼与复发转移情况:IAC组42人46只眼球,平均随访20.2个月,39只眼成功保留,总体保眼率为84.7%。1例患者转移并死亡,转移率和死亡率为2.2%;IV-IAC组38人44只眼,平均随访21.4个月,34只眼成功保留,总体保眼率为77.3%,1例转移并死亡,转移率和死亡率为2.3%;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3.0%(6/46)及15.9%(7/44)。两组保眼率、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并发症:IAC组眼球内陷发生率为41.3%(19/46),4例患眼并发白内障,17只患眼眼睑水肿,12只眼睑下垂,1患眼斜视,1患眼玻璃体出血;IV-IAC组眼球内陷发生率为22.7%(10/44),15例眼睑水肿,12例眼睑下垂。IAC组眼球内陷发生率高于IV-IAC组(P=0.007)。 结论:两次静脉化疗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对比单纯动脉化疗可能不会降低患者的总体转移率,但会降低患者眼球内陷和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术式选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98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 ( TNM Ⅲ期 ).将患者分成2组,A组(n=48)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放疗每周5d, 疗程 4~5周,22次,总剂量 45~50 Gy,同时XELOX方案化疗3个周期.放疗结束后6~8周进行手术.B组(n=50)为同期直接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 A组48例中,42例(87.5%)降期,其中15例(31.3%)达到完全缓解,最终保肛率达93.7%.B组保肛率只有72%.结论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确实能达到肿瘤降期,直接影响术式的选择,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对4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行髂内动脉、卵巢动脉化疗栓塞,其中Ⅲ期26例、Ⅳ期22例,灌注药物剂量分别为:顺铂(DDP)50 mg/m~2或卡铂400~600 mg、丝裂霉素(MMC)6~10 mg.栓塞剂选用明胶海绵.在介入术前3 h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FU)1000~1250 mg.结果 采用单纯介入治疗者总有效率69.2%(9/13),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3例,进展(PD)1例,患者2年生存率46.2%(6/13).采用介入+手术治疗者总有效率91.4%(32/35),CR21例,PR 11例,SD 3例,患者2年生存率71.4%(25/3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肯定,为综合治疗晚期卵巢癌增加了新的治疗手段,并为无法手术者提供了二期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评估顺行穿刺腔内治疗在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9例,随访3个月至2年.对术前及术后的Fontaine分期,踝肱指数(ABI)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本组手术技术成功率为81.4% (48/59),FontaineⅡ期组27例,成功率为92.6%(25/27),其中20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缓解率为80.0%(20/25);Ⅲ期组为83.3%(15/18)和86.7%(13/15)及Ⅳ期组57.1%(8/14),其中4例(4/8)症状改善.Ⅱ期技术成功率明显高于Ⅲ期及Ⅳ期组(P<0.03);Ⅱ期及Ⅲ期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Ⅳ期组,(P<0.05).ABI由术前的0.36±0.15提升至术后的0.7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技术成功患者的随访率为85.4%(41/48),术后第3、6、12和24个月分别有2例、3例、6例和4例复发;期间行截肢(足)手术4例,截肢率6.8% (4/59).截肢平面在膝关节以上1例,膝下平面截肢1例,2例行跖骨截除.结论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管腔内治疗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近期及中期疗效较满意,远期疗效的评估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0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就诊的239例(259眼)新生儿先天性泪囊炎患儿行泪囊按摩、泪道加压冲洗以及泪道探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9例患儿(259眼)中,行泪囊按摩法治愈48眼,治愈率18.53%(48/259);泪道加压冲洗法治愈62眼,治愈率23.94%(62/259);泪道探通法治愈133眼,治愈率为51.35%(133/259)。其中,1次探通治愈103眼,2次探通治愈30眼;另有16眼综合治疗无效,占6.18%(16/259)。结论综合治疗法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泪囊炎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软件,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B)内钙化程度与性别、眼别、年龄、影像学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眶病及眼肿瘤科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20例RB患者150眼进行研究。通过影像学分期将其分为4组:眼球内期组98眼,其中肿瘤内钙化87眼;青光眼期组37眼,其中肿瘤内钙化34眼;眼球外期组11眼,其中肿瘤内钙化10眼;远处转移期组4眼,其中肿瘤内钙化3眼。眼眶横断面CT薄层扫描、软组织算法重建,采用西门子Volume软件测量钙化区域容积及眼球容积。使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性别、眼别、年龄、影像学分期间钙化区域容积(CRV)/眼球容积(EV)比值采用秩和检验。结果眼球内期组不同性别、眼别RB患者CRV/EV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球内期组RB患者不同年龄组间CRV/EV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后显示1岁~组肿瘤钙化程度低于2岁~组,1岁~组肿瘤钙化程度低于3岁~组,1岁~组肿瘤钙化程度低于0岁~组;青光眼期组不同性别RB患者CRV/EV比值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青光眼期组不同眼别RB患者CRV/EV比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眼高于左眼;青光眼期组不同年龄组间RB患者CRV/EV比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球内期组与青光眼期组RB患者CRV/EV比值期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B患者青光眼期肿瘤钙化程度高于眼球内期。结论RB患者钙化程度在眼球内期、青光眼期随病情进展呈上升趋势;眼球内期RB患者1岁~组肿瘤钙化程度出现低谷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新辅助放化疗并全腔镜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70例,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新辅助放化疗并全腔镜手术(CRTS)研究组和单纯全腔镜手术(SA)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60 mg/m2,D1)+顺铂(75 mg/m2,D1~D3),化疗2周期,同期行放疗,总剂量40 Gy,新辅助放化疗后3周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手术治疗,两组手术均采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根治率、淋巴结转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R0切除率为97.1%,对照组为82.9%;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1.4%和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7%和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9%、71.9%和51.5%、37.5%;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并全腔镜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较单纯手术能提高手术根治率,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改善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与激素对儿童活动期克罗恩病(CD)的临床指标和肠黏膜愈合方面的治疗效果,探讨EN治疗儿童CD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确诊为活动期CD的患儿,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和激素治疗组(激素组),观察对比CD患儿在0、2、4、6、8、10、12周的各项临床检测指标变化,并通过内镜及组织学检查观察对比CD患儿在0、12周时的肠黏膜炎症改变。结果(1)共48例CD患儿入组,EN组25例,激素组23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束(12周)时,EN组的临床缓解率为80%(20/25),激素组为82.6%(19/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EN组的内镜下缓解率为72%(18/25),显著高于激素组的34.8%(8/23)(P<0.05);EN组的组织学缓解率为60%(15/25),也显著高于激素组的26.1%(6/23)(P<0.01)。结论 EN是治疗儿童活动期CD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诱导黏膜愈合方面较激素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5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作回顾性分析。59例放疗后完全缓解者18例(30%),部分缓解者23例(39%),总缓解率为69%。1年生存率为46%,3年生存率为10%。鳞癌放疗疗效较腺癌为好。文中还就放射剂量和预防并发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评价损伤肢体严重程度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 MESS)系统在GustiloⅢ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保肢决策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75例单侧下肢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且MESS≥7分的患者资料,男性54例,女性21例;年龄15~74岁,平均44.3岁;道路交通伤51例,高处坠落伤3例,机器挤压伤11例,重物压砸伤10例。根据Ⅰ期治疗选择,将患者分为保肢组(44例)和截肢组(31例),分别统计其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手术次数、休克指数、既往史、MESS及MESS四个亚组评分(致伤暴力评分、伤肢缺血评分、休克评分、年龄评分)、GustiloⅢ分型亚型;并统计保肢组Ⅱ期截肢患者的MESS及MESS四个亚组评分等信息,分析各个变量因素对保肢成功的影响。结果 75例患者MESS7~14分,平均8.5分,Ⅰ期截肢率41.3%(31/75),保肢组保肢成功率75.0%(33/44)。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因素、GustiloⅢ分型亚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 (Wilms tumor,WT)患者发生肺转移(pulmonary metastases,PM)的高危因素,为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总结WT患者发生肺转移的生存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方法 选取自2006-01-01至2016-12-31武警总医院儿科经病理确诊的91例WT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肺转移,将91例分为肺转移组18例,无肺转移组7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详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部位、首发症状、初诊时肿瘤体积、组织学危险度分级、分期、Ki-67。结果 肺转移组>2岁占83.3%,无肺转移组>2岁占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肺转移组患者初诊时腹部局部肿瘤体积大于无肺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肺转移组患者腹部分期多为Ⅱ、Ⅲ期,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在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危险度方面,P>0.05,与WT发生肺转移无关。肺转移组2年总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OS) 36.1%;无肺转移组2年OS是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T IV期肺转移组患儿发病年龄大于无肺转移组患儿。肺转移组初诊时肿瘤体积大、腹部分期Ⅱ、Ⅲ期多见。肺转移组患儿较无肺转移组患儿总生存率低,预后差,复发及高危患儿通过个体化综合治疗仍能取得一定的缓解,但总生存率低,需要研究新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肺癌中80%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NSCLC无法治愈,但Ⅰ期病人的生存率相对较高,5a生存率达60%~70%.Ⅰ期NSCLC一般采用手术根除,但术后有30%~40%的病人治疗失败,主要表现为远处转移和(或)局部区域性复发.通过一些特征性术前CT表现来准确预测其预后,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4例胃MALT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情况,并对其中48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159个月.结果 胃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以腹痛和腹部不适常见,术前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率达 85.2%(46/54),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率88.9%(48/54),全组手术切除率87%(47/54),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1%和72.9%.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存在一定关联.胃MALT淋巴瘤无特异临床症状,术前诊断均依靠胃镜及活检.对于胃MALT淋巴瘤,根除Hp治疗,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灶,联合术后化疗或放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联合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我科选择性接收并采取分期手术治疗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患者12例。Ⅰ期手术,结扎横断大多数结肠癌转移灶隶属肝叶的门静脉Ⅰ级分枝(左:右=1:11),射频消融残余肝叶内转移灶,并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植入肝动脉化疗泵;术后通过化疗泵行3个疗程化疗栓塞。Ⅱ期手术,全部化疗疗程结束后4周行半肝切除术。随访30月,记录术后并发症、化疗客观疗效和毒副作用、残余肝和肝外发现转移瘤时间以及实际生存时间。结果围术期内患者无死亡和肝功能衰竭,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切口感染(2/2/2,例)是主要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患者化疗后无CR,PR 83.3%(10/12),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6/3/3,例次)。2例患者术后10月残余肝内发现转移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4例患者术后17月发现肝外转移(肺2例,骨2例;立体定向R-刀治疗)。1、2年总体实际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5%,中位生存期26个月。结论分期手术联合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部分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患者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且能增加患者肝转移癌切除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是治疗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的较好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肺癌中80%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NSCLC无法治愈,但Ⅰ期病人的生存率相对较高,5a生存率达60%~70%。Ⅰ期NSCLC一般采用手术根除,但术后有30%~40%的病人治疗失败,主要表现为远处转移和(或)局部区域性复发。通过一些特征性术前CT表现来准确预测其预后,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研究喉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CHEP)治疗声门癌围手术期并发症及3年生存率。方法 接受CHEP的14例声门癌,T1b 3例,T2 8例,T3 2例(含1例复发癌),T4 1例,总结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并用Kaplan-Meier法计算3年生存率。结果 术后14个月局部复发死亡1例,3年生存率为92.9%;2例发生咽漏或喉瘘(14.3%),2例长期带气管套管(14.3%)。结论 尽管多数是局部中晚期病例,但CHEP术后长期生存率高,是声门癌根治性切除及喉功能重建的理想选择,需要不断积累手术经验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