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扩散是一个三维空间的运动,在某些组织如脑白质中的运动是各向异性的.磁共振脑扩散张量可分辨出分子扩散运动方向上的差异,因而可显示组织扩散各向异性的细微异常.就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成像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概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分子扩散是一个三维空间的运动,在某些组织如脑白质中的运动是各向异性的。磁共振脑扩散张量可分辨出分子扩散运动方向上的差异,因而可显示组织扩散各向异性的细微异常。就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成像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概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概念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是近年来在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分子扩散特性的影像学方法。给临床提供组织微观结构和微观动力学的大量信息,是惟一可以无创地描绘脑白质纤维的有效方法。可用于诊断许多疾病早期轻微的病理改变。尤其是脑白质病变,综述了该方法的概念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脑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与传统扩散加权MR不同,扩散张量成像(DTI)可以采集6个或更多方向上的水分子的扩散情况,因此能更准确地显示脑白质水分子的各向异性扩散。它是目前惟一能够无创地显示活体白质纤维束的方法,为评价白质纤维束间的联系及其病变开拓了新的前景。从DTI的技术原理以及临床应用方面介绍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病理良恶性分级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本院脑胶质瘤手术病人32例,该组患者术前均进行了完整的磁共振常规检查及DTI扫描,对于每一例患者分别于瘤中心、瘤边缘、正常区域脑白质3个位置测各项指标部分各向异性(FA)值、ADC值,每一病人每一部位测3次.搜集其病理分级、Ki67增殖指数等病理结果,并与DTI各项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瘤中心、瘤边缘、周围正常组织各部位FA值、ADC值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级别肿瘤的瘤中心FA值(后简称FA值)有显著性差别,且FA值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FA值与Ki67增殖指数呈现明显正相关,且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而ADC值与Ki67、肿瘤分级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DTI检查,尤其是FA值对脑胶质瘤良恶性分级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发病因素。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控,MRI检查是有效的。扩散张量成像较常规MRI对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纤维束的受损情况更敏感,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病的病理变化,而且可反映其微观结构的变化,有助于在脑皮质发生明显萎缩之前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急性脑静脉闭塞模型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脑实质损害的扩散规律及脑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材料与方法取家猫30只随机分为手术组(n=24)和假手术组(n=6).手术组制备急性脑静脉闭塞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行开颅上矢状窦暴露.术后采用常规MRI和DTI对各组模型脑实质损害病灶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测最病变区的平均扩散系数(ADCav)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计算病变区与健侧区的ADCav、FA比值.用纤维示踪技术(FT)显示脑白质纤维柬的完整性,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 手术组24只猫,9只常规MRI检查为阴性;15只猫脑实质出现异常信号,术后1 h ADCav值较健侧降低,3 h后ADCav值较健侧逐渐增高,12 h后增高明显.FA值于术后各时问点均降低.各时间点病变区与健侧ADCav、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ADCav、F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2.07、9.37.P<0.05).术后1 h,FT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移位和穿过病灶区,6 h后脑白质纤维束断裂、破坏,12 h后脑白质纤维束于病灶边缘处中断.术后1 h病灶区出现细胞毒性脑水肿,3 h后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12 h后出现静脉性脑梗死、脑出血.假手术组未见上述异常表现.结论 DTI能清楚显示并定量判断急性脑静脉闭塞脑实质损害的动态变化规律,FT能更好地显示脑白质纤维柬的受损和移位.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和前列腺癌(PCa)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经病理证实的20例PCa和25例BPH患者,DTI都采用Siemens Sonata 1.5 T超导成像仪和腹部相控阵线圈,应用Siemens Leonardo工作站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DTI记录感兴趣区各向异性(FA)值和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绘制相应参数图和纤维示踪图像.对比不同感兴趣区的相应成像指标的差异.结果 正常外周带、BPH和PCa的FA值分别为0.16±0.03、0.23±0.04和0.46±0.02(P<0.05).正常外周带、BPH和PCa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5±0.34)×10-3 mm2/s、(1.37±0.27)×10-3mm2/s和(0.61±0.09)×10-3 mm2/s,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前列腺组织、BPH和PCa组织DTI指标存在差异,结合常规MRI检查有助于PCa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扩散张量MR成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扩散张量成像(DTI)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组织中水分子随机运动的一种无创性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体生理条件下,水分子在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率不同,即扩散异向性,DTI能够测量到水分子在三维空间扩散的方向和扩散程度,描述组织的各向异性特点,精确地研究纤维走行方向。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发病因素.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控,MRI检查是有效的.扩散张量成像较常规MRI对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纤维束的受损情况更敏感,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病的病理变化,而且可反映其微观结构的变化,有助于在脑皮质发生明显萎缩之前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脑小血管病(CSVD)是引起痴呆、认知下降、步态障碍、卒中等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常根据其MRI表现诊断。扩散张量成像(DTI)作为目前唯一能无创在体显示白质微观结构的MRI技术,可通过不同参数及后处理分析方法提供组织微结构信息,在CSVD的发生发展机制、严重程度及疾病进展等方面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述DTI主要参数及常见后处理分析方法在CSVD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可行性及正常外周带和中央腺区DTI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DTI都采用Siemens Sonata1.5T超导成像仪和腹部相控阵线圈,应用西门子Leonardo工作站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DTI记录感兴趣区各向异性(FA)比值和平均ADC值,并绘制相应参数图和纤维示踪影像。对比不同感兴趣区的相应成像指标的差异。结果正常外周带(PZ)和中央区(CZ)的FA值分别为0.16±0.03和0.23±0.0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Z和CZ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5±0.34)×10-3mm2/s和(1.37±0.27)×10-3mm2/s,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前列腺DTI具有可行性,中央腺区与外周带DTI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扩散张量成像(DTI)是利用组织中水分子随机扩散运动,从微观领域来探测组织结构的功能成像,为全身疾病的定量研究提供依据。综述了DTI在脑疾病、心脏、骨骼肌肉系统、肾脏、脊髓的临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胼胝体挫伤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在脑外伤所引起的胼胝体纤维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和23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常规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通过运算获得大脑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图、容积比异向性(volume ratio anisotropy,VrA)图、各向同性(isotropic image,Iso)图等,分别测量经内囊层面胼胝体前部、胼胝体后部的FA、DCavg值,并进行比较. 结果 在FA图像上正常人胼胝体呈均匀高信号显示清晰,23例脑外伤中胼胝体正常7例,FA值正常;局灶胼胝体挫伤14例,FA值下降14例,DCavg下降14例,胼胝体弥漫挫伤2例,T1 FLAIR序列显示胼胝体肿胀变形,FA图胼胝体纤维失去正常结构及形态,类似斑片状,FA值下降. 结论 DTI能精确、直观地显示胼胝体纤维,在评价脑外伤后胼胝体损伤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及患者预后的评估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对不同时期的脑梗死灶进行观察,探讨皮质脊髓束的受累情况与患者运动功能损害的相互关系,评价DTI对判断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5例超急性或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DTI检查,对所得的原始数据利用纤维束后处理软件行三维皮质脊髓束图像重组,观察脑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并对每例患者进行2次临床神经功能症状评分,作为临床评价标准。结果:25例中DTI显示8例者皮质脊髓束从梗死灶边缘通过,表现为无受压、移位、中断等,临床上患者的运动功能表现为无或轻微损害;10例显示皮质脊髓束部分从梗死灶中通过,表现为部分受压、中断,临床上患者运动功能出现受损的症状,治疗后症状部分恢复;7例皮质脊髓束全部从梗死灶中通过,表现为大部分中断、破坏,临床上患者表现为即使进行治疗,大多数运动功能无恢复或仅轻微改善。结论:通过DTI可对脑梗死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功能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扩散张量成像在视辐射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R检查中扩散张量成像为研究脑白质纤维束(包括视辐射)的走行提供了可能,介绍各向异性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与扩散张量成像的原理、白质纤维束成像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结合,探讨其在视辐射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脊髓压迫症是指一组具有占位效应的椎管内病变,脊髓由于受到压迫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常规MRI检查已经能够很好地显示脊髓受压的原因、范围及程度,但它只能描述脊髓大体解剖上的形态改变,而不能显示脊髓受压后内部发生的微观变化。脊髓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则能在分子水平上提供组织变化的量化信息,反映脊髓受压后病变的发展过程,有助于观察病变的动态变化并判断预后。综述脊髓压迫症的发病机制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压迫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原理,测量组织中水分子布朗运动在不同方向上信号差异的一种成像方法。在临床上,它能测量并量化活体组织的微观结构和方向,是显示脑白质和神经纤维踪迹的一种理想和无创性检查技术,目前,在神经精神疾病成像领域研究中还处于初期阶段。笔者将其成像原理及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脊髓压迫症是指一组具有占位效应的椎管内病变,脊髓由于受到压迫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常规MRI检查已经能够很好地显示脊髓受压的原因、范围及程度,但它只能描述脊髓大体解剖上的形态改变,而不能显示脊髓受压后内部发生的微观变化.脊髓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则能在分子水平上提供组织变化的量化信息,反映脊髓受压后病变的发展过程,有助于观察病变的动态变化并判断预后.综述脊髓压迫症的发病机制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压迫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探索强迫症患者脑部白质异常的部位.方法 对15例强迫症患者和15例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行脑部DTI扫描.选择双侧眶额叶白质、顶叶白质、扣带束、上纵束、内囊前肢、丘脑后辐射以及胼胝体嘴、胼胝体膝、胼胝体压部作为感兴趣区,分别测量以上部位的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强迫症症状严重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强迫症组右侧前扣带回、胼胝体嘴部的FA值降低(P<0.05),左侧前扣带回及右侧前额叶的FA值升高(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存在多个脑白质区的结构异常,以上部位的异常可能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