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室内感染的致病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因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脑室内感染,发生率为11.24%,其中6例摘除分流管;对所有感染患者的血、脑脊液及摘除的分流管进行细菌培养,但阳性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所有患者都给予鞘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脑室内感染的可能致病因素很多,要从多方面预防才能降低感染率。患者若发生脑室内感染,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摘除分流管,鞘内注入抗生素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吴海林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416-1417
目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45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合并脑积水患者治疗方案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血肿穿刺(颅骨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脑室外引流、V-P分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等方法治愈37例,占82.22%,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无论是血肿穿刺、脑室外引流、还是V-P分流,都应尽早清除脑室内外积血,恢复脑脊液的循环通畅,改善脑的微循环,这是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微创改良式脑室-心房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积水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现为脑室颅外分流的首选方法,但临床上发现其再手术率很高,常需反复多次进行分流管调整或拔除,给患者造成多次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2004年6月-2006年6月,笔者对15例创伤性脑积水行V—P分流术后失败的患者采用微创改良式脑室-心房分流术(V—A分流术)进行脑室颅外分流,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形套管针腹壁穿刺法在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中应用的优点、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应用自制C形套管针腹壁穿刺法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技巧、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无分流管外露,无腹部切口感染,愈合良好,未发生腹腔端异位或腹腔脏器损伤。出现腹腔端梗阻2例,脑室端梗阻3例,颅内感染2例,过度引流3例。结论应用C形套管针腹腔穿刺法将分流管腹腔端置入腹腔,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省时、减少医用资源及患者费用,手术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形套管针腹壁穿刺法在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中应用的优点、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应用自制C形套管针腹壁穿刺法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技巧、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无分流管外露,无腹部切口感染,愈合良好,未发生腹腔端异位或腹腔脏器损伤。出现腹腔端梗阻2例,脑室端梗阻3例,颅内感染2例,过度引流3例。结论应用C形套管针腹腔穿刺法将分流管腹腔端置入腹腔,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省时、减少医用资源及患者费用,手术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脑积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原因与预防方法。方法对69例确诊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根据腰穿测压选择合适的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术后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1例并发分流管梗阻,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腹痛19例,均治愈。无直接手术死亡者。结论分流装置的阻塞及术后腹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前者主要与分流管泵阀压力选择不当有关,后者与分流管和脑脊液对腹膜的刺激有关。分流管阻塞者经及时调整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MRI不同翻转角脉冲触发三维扰相自旋回波(SPACE)序列测定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颅内脑脊液体积。方法:选取30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男女各15例,脑室分流前及分流后分别于3.0 T MRI上采用SPACE序列形成颅内与脑室的VR影像。通过软件测量获得颅内脑脊液总体积与脑室脑脊液的体积,并计算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体积。结果 :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V-P)分流前颅内脑脊液总体积、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体积均值分别为(577.6±112.3)cm3、(213.0±53.0)cm3、(364.6±88.5)cm3,分流后分别为(444.8±80.3)cm3、(156.6±45.9)cm3、(276.6±67.4)cm3。分流前后颅内脑脊液总体积、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分流前后2次测量的颅内脑脊液总体积、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体积与女性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ACE序列定量分析脑脊液含量可指导临床V-P术的选择,并为准确评价V-P分流术的疗效提供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内镜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内镜与脑积水中心收治创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3~73岁,平均38.4岁。术前头颅CT及MRI定位瘘口位置,均行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术中发现瘘口位置与影像学检查结构一致,12例初始有效率100%。1例患者拔除腰大池外引流管后出现颅内感染,并再次出现高流量脑脊液鼻漏,予患者行经颅显微外科治疗后治愈。1例经过多次内镜手术手术修补后仍有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治愈。12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治疗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视野显露佳、成功率高等优点。随着颅底重建技术的不断完善及提高,内镜修补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将成为首选治疗方式,术后早期腰大池外引流及早期感染控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由于颅内压力增高,伴有颅内压增高的多次修补无效患者,可行分流术。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脑积水是继发于创伤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积水,常常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对于创伤后脑积水的治疗选择有非手术治疗、临时脑脊液引流、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以及包括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在内的各种脑脊液分流手术.如何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成为创伤后脑积水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本文就此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较好的分流方法。方法我院自1992年12月~1996年10月收治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80例,分别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各40例。两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脑室大小经均衡性检验,两组间有可比性。从一次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无数等进行对比。结果L-P分流术一次手术成功率9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5%,优于V-P分流术的一次手术成功率77.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5%。结论L-P分流术避免了颅内的各种手术并发症,手术操作安全、简单,L-P分流术明显优于V-P分流术。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如证实脑室与腰大地相通,无脊柱及腹部分流术的禁忌症,L-P分流术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脑室 腹腔 (V P)分流术治疗后脑积水患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80例中 ,梗阻性积水 6 4例。 12例右额顶部头皮条件差及右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者、2例单纯左侧脑室积水者行左侧V P分流术 ,余 6 6例行右侧分流术。术中、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术后短期应用皮质激素。结果  80例术后均有短期低热 ,过度引流 16例 ,复发 2 2例 ,无一例感染。结论 V P分流术操作简便、严重并发症少、分流效果确切。术前、术中及术后合理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 ,减小堵管率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集束化策略预防脑室外引流(EVD)颅内感染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2017年5月—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185例住院期间进行脑室外置管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23例,女性62例;年龄18~79岁,平均47. 7岁。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64例,脑室出血28例,脑创伤(颅内压监测) 39例,梗阻性脑积水28例,开颅术后脑室引流19例,栓塞术后脑室引流7例,其中双侧引流44例。2017年5月—2018年5月(第1阶段)脑室外引流患者8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室外引流管理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第2阶段)脑室外引流患者96例为研究组,采用集束化策略管理方法,包括精细及无菌化操作技术、皮下隧道及引流管固定技术、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教育和无菌化护理、标准无菌化脑脊液采样流程、减少引流管操作次数和缩短引流时间。比较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住院时间、脑脊液(CSF)病原学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集束化策略后脑室外引流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由11%降至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阳性率由50%降至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621);脑室外引流管操作次数由(6. 6±3. 9)次降至(3. 9±4. 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脑室外引流管留置时间由(8. 2±3. 7) d降至(6. 2±2. 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 NSICU住院时间由(10. 2±6. 6) d降至(8. 0±4. 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6); NSICU病死率由3. 4%降至1. 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81)。结论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脑室外引流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脑室外引流管操作次数与滞留时间,缩短NS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于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程度过重而无法表现出脑积水症状或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的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PTH)患者侧脑室-腹腔(ventricle-peritoneal,V-P)分流术的疗效. 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6月经治的接受V-P分流术无典型症状的PT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TBI、PTH和V-P分流术后的随访信息,分析患者预后改善率与相关因素. 结果 本组共31例患者,V-P分流术后共随访12个月,其中20例(65%)临床情况有明显改善.10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有PTH患者中,9例在V-P分流术后行颅骨修补术,临床情况明显改善.患者年龄、分流管置入前CT影像评估的PTH严重程度与V-P分流术的效果显著相关. 结论 多数无典型症状的PTH患者接受V-P分流术后临床预后改善,并且年轻患者及V-P分流术前PTH严重程度相对较轻的患者在分流术后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脑脊液显像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90例核素脑脊液显像的随访病史,部分结合CT和(或)MRI进行回顾性图像分析。结果:交通性脑积水,脑池显像均可见脑室返流明显;正常脑压脑积水,示踪剂缓慢上升到大脑凸面,上矢状窦放射性分布少,即使伴脑室返流,但其程度较轻。脑脊液漏诊断的灵敏度在持续性、间歇性、可疑或无明显脑脊液鼻漏三组中分别为100%(19/9),90%(27/30)及71%(17/24)。其他,脊髓空洞症12例中无阳性发现4例,脑脊液吸收缓慢5例,脊髓段有放射性缺损区3例。颅内压增高21例中脑脊液吸收缓慢9例,吸收正常12例。脑室分流术后11例,放射性核素分流显像可以显示分流管是否畅通。本组与脑脊液相通的蛛网膜囊肿5例均能显示。结论:脑池显像有助于正常脑压脑积水的诊断,及估测手术预后;结合棉拭放射性计数测定,是诊断脑脊液漏有效而灵敏的方法。还可用于脑室分流术后随访、脊髓空洞症与蛛网膜下腔相交通的蛛网膜囊肿等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脑室及腰大池双向穿刺救治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穿刺尿激酶稀释灌洗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对脑室出血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诊断明确的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病人及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行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穿刺术;术后每天向脑室内缓慢滴入溶有尿激酶4~10万单位的生理盐水约200 ml,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血脑脊液。定期复查头颅CT,术后3~7 d脑室内出血基本清除后拔出脑室外引流管,10 d左右脑脊液基本清亮后拔出腰大池引流管。结果:本组30例患者引流通畅,23例患者术后2~4周意识恢复清醒,3例患者持续昏迷,4例因术后再出血死亡。结论:该方法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较为简便,损伤较轻,疗效较好,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脑室膀胱分流术治疗脑积水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脊液分流术是脑积水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的有脑室心房分流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但仅适用于颅内或腹腔无炎症的病例。我们参照了West(J Neuro-Surg 53:858,1981)的脑室膀胱分流术方法,治疗1例濒于死亡的脑膜炎后脑积水患者,效果满意。相继又治疗了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侧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方法:选择脑室内出血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为双侧侧脑室引流,采用穿刺外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并同时应用腰大池引流术;对照组非手术治疗后,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行脑脊液置换。观察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级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优于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行脑脊液置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脊液漏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4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75例脑脊液漏的病例资料,其中鼻漏51例,耳漏9例,切口或伤口漏15例;外伤性漏39例,手术后漏32例,自发性漏4例.23例通过体位休息和药物治疗治愈,16例通过脑脊液引流和(或)伤口局部处理获愈;手术治疗36例,其中开颅修补17例,颅外修补17例,分流5例(其中3例为修补术后再行分流).结果 治愈64例,好转10例,死亡1例.结论 规范化的诊断、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脑脊液漏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兰考第一医院收治的61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发生情况、脑室外引流时间、是否急诊手术、是否行后颅窝手术、有无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白蛋白水平等资料, 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1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出现颅内感染13例 (21.31%),设为感染组, 未出现颅内感染 48 例 (78.69%),设为非感染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手术时间≥4 h、手术次数≥2 次、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时间≥2 d、后颅窝手术、开放性颅脑损伤、白蛋白 < 35 g/L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95% CI为 2.111~12.415、1.885~7.463、3.636~62.365、1.505~40.665、2.149~39.184、1.815~6.463、1.636~7.313,P = 0.001、0.001、0.001、0.014、0.003、0.001、0.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发生情况、脑室外引流时间、是否行后颅窝手术、有无开放性颅脑损伤以及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做好预防, 以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脑室型脑出血行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1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开展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1 6例 ,引流的护理对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1 6例 ,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2 9~ 63岁 ,平均年龄 4 2岁。其中卒中出血 2例 ,高血压性丘脑及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 8例。脑室出血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其中侧脑室出血 1 2例 (单侧 8例 ,双侧 4例 ) ,脑室铸型 4例。脑室出血量少于 1 0ml者于入院当日行腰椎管穿刺硬脊膜下腔引流 ,引流管采用硬膜外麻醉管。出血量较多或脑室铸型者行双侧脑室前角钻孔引流术后再行椎管硬脊膜下腔引流。腰穿部位取腰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