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比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与传统三联术式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术后早期临床观察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间行手术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42例,其中传统三联术式22例(对照组)、行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20例(研究组)。对比分析术前术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压疮风险评分、血红蛋白减少量、术后伤口引流量。结果: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式与传统三联术式两组术后伤口引流量第1天分别为255.0±35.4 ml、153.0±89.6 ml(P=0.0037),第2天分别为40.0±35.4 ml、14.0±11.7 ml(P=0.0042);两组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27.4±4.5 g/L、3.3±0.2 g/L(P<0.05);两组术后压疮风险评分分别为7.9±0.3、8.0±0.7(P=0.343),均显著高于术前,但两组均无实际压疮发生;两组术后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1.31±0.44 mg/L FEU、0.86±0.36 mg/L FEU(P=0.359),均显著高于术前;两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5%(3/20)、0(0/22),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相比传统三联术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量明显增大;两种术式术后压疮风险评分、D-二聚体数值相比术前均明显升高。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实际压疮、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膝关节J形征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中的发病率、分度及放射学特征。方法:对59例连续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膝关节近伸直位时的髌骨外侧位移程度,将J形征分为阴性(-)、一度阳性(轻度,1+)、二度阳性(明显,2+)三组。采用膝关节0°位CT量化髌骨外移和外倾程度,参数包括:髌骨平分指数、髌骨滑车距离、髌骨外倾角。结果:入选的59例患者中:72.9%(43/59)存在J形征阳性,其中27.1%(16/59)一度阳性(1+),45.8%(27/59)二度阳性(2+)。3个CT参数均随J形征分度的增加而增大(P<0.05)。结论:在59例连续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病例中,J形征阳性率为72.9%,J形征的严重程度与髌骨外移和外倾程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结合损伤机制探讨急性髌骨外侧脱位的MRI特征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髌骨外侧脱位患者的MRI资料,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确定骨髓水肿、骨软骨骨折、髌骨位置、髌骨内侧支持带的损伤、关节积液及其他合并损伤情况.结果 (1)股骨外髁前侧面和髌骨内下关节面骨髓水肿的出现率均为98%(41/42),其中95%(40/42)两处同时出现.其余区域骨髓水肿的出现率仅为7%(3/42).(2)36%(15/42)可见髌骨内后缘骨软骨骨折,10%(4/42)出现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其余区域则无.(3)2%(1/42)髌骨仍处于脱位状态,50%(21/42)髌骨呈半脱位,其余48%(20/42)髌骨位置正常.(4)62%(26/42)可见髌骨内侧支持带异常,43%(18/42)合并股内侧斜肌损伤,37%(16/42)合并股外侧肌水肿,7%(3/42)出现髌骨外侧支持带异常,2%(1/42)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5)100%(42/42)出现关节积液,包括关节积血5例、关节脂血症2例.结论 急性髌骨外侧脱位的MRI表现取决于其特定的损伤机制,股骨外髁前侧面和髌骨内下关节面同时出现的骨髓水肿、髌骨内后缘的骨软骨骨折、髌骨内侧支持带异常、股内侧斜肌和股外侧肌的损伤为常见而又具有特征的MRI征象.  相似文献   

4.
对2例外伤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软组织及骨手术综合治疗。认为此类髌骨脱位应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手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于行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术前髌骨轨迹J形征分度对术后短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4名,平均手术时年龄为21岁。根据术前髌骨轨迹J形征分度将患者分为Ⅰ度组、Ⅱ度组和Ⅲ度组,术后采用髌骨切线位应力像评估髌骨术后稳定性,同时评估术前及术后Kujala评分,并比较其在上述三组间的差异。结果:Ⅲ度组患者平均股骨前倾角、胫骨外旋角和高位髌骨发生率均大于Ⅰ度组和Ⅱ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前平均Kujala评分为54分,术后为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Ⅲ度组患者的术后Kujala评分低于Ⅰ度组及Ⅱ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前倾角≥30°的患者,其术后Kujala评分低于股骨前倾角<30°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髌骨再脱位,但Ⅲ度组中有6人(18.8%)存在术后MPFL残存松弛,而Ⅰ度组和Ⅱ度组均无MPFL残存松弛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单纯MPFL重建或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截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术前III度J形征对术后短期临床结果及髌骨稳定性存在负面影响。股骨前倾角增大、胫骨外旋角增大以及高位髌骨可能是复发性髌骨脱位出现Ⅲ度J形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于伴有严重髌骨轨迹不良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比较股骨远端旋转截骨与三联术式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就诊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中筛选出术前存在严重髌骨轨迹不良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50例,其中22例行股骨远端旋转截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旋转截骨组),其余28例行传统三联术式(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胫骨结节移位)(对照组)。术前测量髌骨高度、滑车发育Dejour分型、胫骨结节-股骨滑车距离、股骨前倾角、胫骨外旋角等影像学参数。最终随访时评估临床功能评分(Kujala,Lysholm和Tegner评分)、髌骨松弛指数以及髌骨再脱位率,并比较上述指标在旋转截骨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9年,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旋转截骨组的Kujala评分(82.1 vs 76.2,P=0.016)和Tegner评分(5.2 vs 4.1,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髌骨应力像结果显示旋转截骨组的髌骨松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9%vs 43%,P=0.011)。在随访期间,旋转截骨组患者无髌骨再脱位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比较急性髌骨外侧脱位(lateral patellar dislocation,LPD)与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multiligament knee injuries,MLKIs)后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损伤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LPD 92例和MLKIs 83例患者的MRI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少年组(年龄≤18岁)84例和成人组(年龄>18岁)91例,对LPD和MLKIs伴发MPFL损伤程度、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青少年LPD组50例中,MPFL部分撕裂20例,完全撕裂25例,未损伤5例;青少年MLKIs组34例患者中,MPFL部分撕裂9例,完全撕裂6例,未损伤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25,P<0.05)。青少年LPD组MPFL髌骨侧损伤19例,股骨侧14例,体部2例,多部位损伤10例;青少年MLKIs组MPFL髌骨侧损伤3例,股骨侧7例,多部位损伤5例;青少年LPD组和MLKIs组间MPFL髌骨侧、股骨侧、多部位损伤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753,9.644,8.193,P值均小于0.01)。成人LPD组42例中,MPFL部分撕裂17例,完全撕裂19例,未损伤6例;成人MLKIs组49例中,MPFL部分撕裂13例,完全撕裂7例,未损伤2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71,P<0.05)。成人LPD组MPFL髌骨侧损伤11例,股骨侧15例,体部2例,多部位损伤8例;成人MLKIs组MPFL髌骨侧损伤4例,股骨侧9例,多部位损伤7例;LPD组和MLKIs组间MPFL髌骨侧、股骨侧、多部位损伤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773,12.777,6.822,P均<0.01)。结论 急性LPD比MLKIs更易导致MPFL损伤,MPFL髌骨侧损伤、股骨侧损伤和多部位损伤LPD也较MLKIs更常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中髌骨运动轨迹出现J形征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连续共54例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9例患者存在髌骨运动轨迹J形征。全部患者均接受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检查,髋、膝、踝关节CT检查。测量下肢力线、髌骨高度、髌骨外倾角度和外偏程度、股骨滑车发育情况、胫骨结节相对股骨滑车外偏程度、股骨前倾角以及胫骨外旋角度。对比出现J形征患者与其他患者在以上参数的差异。结果:54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21.6±6.7岁(16至40岁)。9例患者出现J形征,其中男性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1.9±7.8岁(12至34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位髌骨(P<0.01)和伸膝位髌骨外偏(P=0.013<0.05)与J形征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存在明显高位髌骨或膝关节伸直位髌骨外偏,是导致髌骨运动轨迹出现J形征的风险因素。在治疗这一类型的患者时,需要对高位髌骨和髌骨外偏引起重视并作出适当处理,以确保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髌骨脱位后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发生率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阅读本研究所附属体育医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的所有膝关节MRI图像,挑选出19例具有典型急性髌骨脱位MRI表现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63.2%)患者17处膝关节骨软骨骨折,8例(42.1%)位于髌骨,9例(47.4%)位于股骨外侧髁,同时可见游离体11块。髌骨内侧面及中央嵴的骨软骨骨折6例,股骨外侧髁承重面或更靠后的骨软骨骨折5例。MRI能清楚显示骨软骨骨折的部位、大小、程度及游离体的位置。结论:急性髌骨脱位后骨软骨骨折常见。在髌骨面,骨软骨骨折多位于内侧面及中央嵴;而发生在股骨外侧髁承重面或更靠后的骨软骨骨折比预期的更常见。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脾大的CT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脾肿大的CT表现及与其他CT征象、临床结果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 1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扫描脾容积的变化。全部病例均在发病初 (3d内 )行腹部CT检查 ,4~ 30d复查 1次 ,其中 5例为增强CT扫描。计算 2次CT扫描的脾容积及其增减百分率 ,并与其他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复查时脾容积 [(30 9.91± 2 0 9.5 8)cm3 ]与发病初脾容积 [(2 2 7.4 8± 14 4 .15 )cm3 ]相比增加 [(36±2 5 .9) % ](P <0 .0 2 )。其中脾容积增加显著 (≥ 5 0 % )的病例 ,CT严重度指数 (CTSI)评分较高 (P <0 .0 2 ) ,住院天数较长 (P <0 .0 1)。结论 脾大是急性胰腺炎的一个常见征象 ,常提示病情恶化、预后不良 ,对于临床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丰  温颖  王宇   《放射学实践》2009,24(9):1037-1039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20例膝关节PVNS的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0例膝关节PVNS均为弥漫型,病理特征为滑膜增厚呈结节状或绒毛状,有丰富的血管和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MRI表现均有滑膜增厚、关节内软组织结节,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均有不同程度关节积液;关节内脂肪垫受侵15例;半月板及交叉韧带受累10例;软骨或骨受侵16例。结论:MRI对膝关节PVNS有特征性表现,并敏感显示关节内外组织结构的侵犯程度及范围,MRI是诊断PVNS的理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髌骨位置四项描述指标与髌股关节炎(PFOA) MRI特征之间相关性.方法 搜集PFOA患者87例,正常人群35名.对膝关节进行MRI检查,评估髌骨长度率(PLR)、滑车沟(SA)、髌骨外侧倾斜角(LT-PA)、二等分处平移(BO)四项指标与髌股内外侧关节面软骨形态改变和骨髓水肿样病变(BML)的相关性.结果 (1)PLR与软骨缺损程度和外侧BML相关(r=0.674、0.734、0.6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SA与软骨缺损和外侧BML相关(r=0.541、0.664、0.646,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最小LPTA(9°~14°)与外侧软骨缺损相关性大,OR(95% CI)=1,但最大LPTA(23°~ 29°)与外侧软骨缺损相关性小,OR(95% CI) =0.4(0.3 ~0.6).LPTA与外侧BML相关性也有同样的趋势.(4)BO值与内侧软骨丢失和外侧BML相关(r=0.544、0.459,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项髌骨稳定性指标与髌股关节软骨缺损及外侧关节面骨髓水肿程度都存在着相关性,但对内测关节骨髓水肿程度影响不大.四项髌骨稳定性指标对于PFOA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与颅脑MRI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表现特点与病程及神经体征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9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均进行颅脑MRI平扫.对颅脑有异常表现的病例根据病程分为三组,采用χ~2检验评估病程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结果 颅脑MRI无异常发现15例,有异常发现78例,有6例仅表现为脑萎缩,阳性率为83.9%.脑MRI异常信号发病部位依次为豆状核(69/72)、中脑(28/72)、尾状核头(17/72)、丘脑(24/72)、桥脑(23/72)、额叶(7/72)、胼胝体压部(4/72)、齿状核(6/72)、小脑中脚(1/72)、枕叶(1/72),脑萎缩59例.桥脑病变与病程有统计学意义(χ~2值=6.488,P值<0.05),其他病变部位与病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颅脑M砌表现与临床症状关系尚难确定,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或关节镜)及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X线平片、CT及MRI等影像学表现.结果 X线平片仅能显示关节囊的肿胀,关节面下的骨侵蚀或骨缺损及其周围硬化;CT可以显示关节囊突向关节腔的软组织结节.MRI对显示关节滑膜增厚和关节积液尤其敏感,滑膜增厚及软组织结节在T1W1呈等低信号,T2W1等信号1例,低信号或稍高信号4例,4例在增厚的滑膜内见多发散在含铁血黄素沉着的长T1、短T2低信号影,增强后结节明显强化.结论 MRI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急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立伟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2):1557-1558
膝关节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关节,既支撑全身重量,又是人体运动量最大的关节之一。如果运动不当或外伤暴力容易引起损伤。所以膝关节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而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又是膝关节损伤中常伴有的,有文献报道1/3为膝关节韧带损伤,其余为骨折、脱位[1]。交叉韧带的损伤为关节内损伤,以往主要靠临床检查和关节镜,前者是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准确性受到限制。后者为创伤性检查。MR I检查方便且无创,可清晰显示交叉韧带的结构及其损伤程度、类型,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本文主要通过对25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例分析来讨论交叉韧带…  相似文献   

17.
肺腺鳞癌的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肺腺鳞癌的螺旋CT表现与组织病理所见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鳞癌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42~ 73岁 ,平均 6 0 .8岁。均采用螺旋CT扫描。结合组织病理所见 ,观察和评价肿瘤内部结构、密度分布、边缘特征及周围肺组织改变等CT表现。结果  15例肺腺鳞癌中 ,周围型 12例 ,中央型 3例 ;肿块直径为 3.8± 1.1cm ;均匀密度肿块 2例 (13%) ,不均匀密度肿块 13例 (87%) ;常见CT征象包括分叶征 14例 (93%) ,胸膜凹陷征 12例 (80 %) ,肿块内坏死 11例 (73%) ,血管集束征 10例 (6 7%)和毛刺征 8例 (5 3%)。不常见征象包括空洞和支气管气相各 1例。病理上肿瘤呈灰白色 ,边界清楚 ,分叶 ,肿瘤呈实体性生长 ,腺癌与鳞癌成分并存。结论 肺腺鳞癌以周围型多见 ,螺旋CT像上呈软组织肿块 ,常伴有坏死 ,这与肿瘤呈实体性生长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8.
CT在髋关节脱位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CT在髋关节脱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并比较17例经X线平片及CT检查的髋关节脱位病例.结果X线平片显示髋关节脱位15例、骨折10例、软组织肿胀9例、复位后关节间隙增宽6例及关节内碎骨片3例.CT显示脱位及骨折17例、软组织肿胀15例、复位后关节间隙增宽11例及关节内碎骨片10例.结论CT对显示髋关节脱位的方向和程度、髋臼骨折、复位前后关节内骨碎片及软组织改变均有明显优势,我们认为可以将CT检查作为髋关节脱位,尤其是复位后的一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针灸、超短波,中频离子导入、运动疗法、ADL指导的多种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中频离子导入治疗,以上治疗均10次为一疗程,每日一次。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是治疗KO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